一种二氧化碳脱硫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29108发布日期:2022-06-15 16:17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一种二氧化碳脱硫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制备及提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氧化碳脱硫系统。


背景技术:

2.制备高纯二氧化碳产品,需要对液体二氧化碳中的氢气、氧气、氮气、甲烷等轻组份杂质进行去除,同时,原料液中还含有二氧化硫,由于二氧化硫的沸点较高且不易气化,因此去除二氧化硫的方案中,也是利用沸点不同的原理来对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进行分离,二氧化碳以气体的形式被收集,二氧化硫以液体的方式被收集。
3.现有技术中cn102502632a-一种与合成气脱硫系统整合的二氧化碳提纯系统,该技术中能够实现二氧化碳的脱硫,但是该方案提纯效率不高,且步骤比较多,鉴于此,需要对二氧化碳的提纯方案进行优化。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二氧化碳脱硫系统,通过换热组件和气液分离组件,能够高效地对二氧化碳进行分离,且工序比较简单;同时通过二氧化硫回收组件进一步对原料液进行分离,进一步提高了二氧化碳的提纯率。
5.具体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二氧化碳脱硫系统,包括:
6.换热组件,所述换热组件具有原料液输送通道和换热液通道,并用于使换热液与原料液进行热量交换;
7.气液分离组件,所述气液分离组件的输入端与原料液输送通道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气液分离组件的气体输出端通过管路与外部的储气罐连接;
8.二氧化硫回收组件,所述二氧化硫回收组件的输入端与所述气液分离组件的液体输出端连接。
9.本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能够利用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沸点不同,从而将二氧化硫进行分离。其中换热组件用于对原料液体进行升温,使得二氧化碳气化,然后经过气液分离组件将二氧化碳收集,没有气化的二氧化碳原液经过二氧化硫回收组件进行再次分离。
10.优选的,所述二氧化硫回收组件包括:
11.减压罐,所述减压罐的输入端与所述气液分离组件的液体输出端连接,且减压罐上设有第一出气口和第一出液口,所述第一出气口与所述储气罐连接;
12.蒸发罐,所述蒸发罐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出液口通过管路连接,且所述蒸发罐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出液口,所述蒸发罐上设有第二出气口,所述第二出气口与所述储气罐连接。
13.本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减压罐用于加速原料液的气化,而蒸发罐的作用用于再次对原料进行气化,用于彻底将原料中的二氧化碳提纯收集。
14.优选的,所述减压罐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用于实时检测减压罐中的温度,避免温度个过高导致的二氧化硫液体气化发生。
15.进一步的,所述减压罐上设有气压测量部件。
16.优选的,所述蒸发罐中设有盘管,所述盘管中存储有冷媒。本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用于避免蒸发罐中的温度过高,盘管中的冷媒采用液氨,液氨的低于二氧化硫,能够有效防止二氧化硫的气化。
17.优选的,所述盘管的一端通过管路与所述换热液通道的冷媒输出端连接,所述盘管的另一端通过管路与所述换热液通道的热媒流入端连接。
18.本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充分对换热组件进行利用,具有降低能耗的作用。
19.优选的,所述蒸发罐中设有导流板组件,并用于提高蒸发罐中液体的流动行程。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21.图1是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二氧化碳脱硫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实施例中蒸发罐的结构示意图。
23.其中附图中所涉及的标号如下:
24.11-换热组件;12-气液分离组件;13-气体输出端;14-液体输出端;15-减压罐;16-第一出气口;17-第一出液口;18-蒸发罐;19-第二出液口;20-第二出气口;21-气压测量部件;22-盘管;23-冷媒输出端;24-热媒流入端;25-导流板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6.实施例1
27.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二氧化碳脱硫系统,包括换热组件11、气液分离组件12和二氧化硫回收组件。本方案主要用于对二氧化碳进行初步精馏后的原料液进行再次分离,本次主要对沸点较高的二氧化硫进行分离,由于二氧化碳的沸点是-78.5℃,二氧化硫的沸点是-10℃。因此该两种液体在气化时,二氧化碳首先气化,便于将二氧化碳分离。首先原料液通过换热组件11进行升温,然后液态的二氧化碳转变成气态的二氧化碳并通过气液分离器组件进行分离,二氧化碳通过泵体被集中收集到二氧化碳储气罐中,而未气化的原料液流入到二氧化硫回收组件中继续分离。
28.实施例2
29.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二氧化硫回收组件进行了具体设计。二氧化硫回收组件包括减压罐15和蒸发罐18,减压罐15的输入端通过管道与气液分离组件12的液体输出端14连接,减压罐15的顶端的第一出气口16与外部的二氧化碳储气罐连接,减压罐15的底部的第一出液端通过管道与蒸发罐18连接。蒸发罐18的顶部设有第二出气口20,蒸发罐18的底部设有第二出液口19。
30.工作时,气液分离组件12将原料液体输送至减压罐15中,此时减压罐15中的原料液气化,二氧化碳气体通过第一出气口16被收集,没有气化的二氧化碳液体通过第一出液口17流入到蒸发罐18中。蒸发罐18对原料液继续进行气化。
31.减压罐15上设有气压表和温度计,用于实时观察减压罐15中的数据,当温度大于
设定值时,需要将流入到减压罐15的液体速率加快,通过液体的气化来降低减压罐15中的温度,从而来维持减压罐15中的温度平衡。
32.实施例3
33.如图1和图2所示,实施例3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用于防止蒸发罐18中的温度过高,其采用的方案是:在蒸发罐18的空腔内设置盘管22,盘管22的一端通过管路与换热组件11的冷媒输出端23连接,盘管22的另一端与换热组件11的热媒流入端24连接。其中盘管22内的流动媒介采用液氨。
34.由于液氨的沸点低于二氧化硫的沸点,且高于二氧化碳的沸点。因此,蒸发罐18中的二氧化碳能够充分气化,而二氧化硫仍旧会以液体的形式存在。
35.且蒸发罐18中设有导流板组件25,其用于提高蒸发罐18中液体的行程,更加便于液体的气化。
36.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二氧化碳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组件(11),所述换热组件(11)具有原料液输送通道和换热液通道,并用于使换热液与原料液进行热量交换;气液分离组件(12),所述气液分离组件(12)的输入端与原料液输送通道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气液分离组件(12)的气体输出端(13)通过管路与外部的储气罐连接;二氧化硫回收组件,所述二氧化硫回收组件的输入端与所述气液分离组件(12)的液体输出端(14)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硫回收组件包括:减压罐(15),所述减压罐(15)的输入端与所述气液分离组件(12)的液体输出端(14)连接,且减压罐(15)上设有第一出气口(16)和第一出液口(17),所述第一出气口(16)与所述储气罐连接;蒸发罐(18),所述蒸发罐(18)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出液口(17)通过管路连接,且所述蒸发罐(18)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出液口(19),所述蒸发罐(18)上设有第二出气口(20),所述第二出气口(20)与所述储气罐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氧化碳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罐(15)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氧化碳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罐(15)上设有气压测量部件(2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氧化碳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罐(18)中设有盘管(22),所述盘管(22)中存储有冷媒。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二氧化碳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管(22)的一端通过管路与所述换热液通道的冷媒输出端(23)连接,所述盘管(22)的另一端通过管路与所述换热液通道的热媒流入端(24)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二氧化碳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罐(18)中设有导流板组件(25)并用于提高蒸发罐(18)中液体的流动行程。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二氧化碳脱硫系统,包括:换热组件,换热组件具有原料液输送通道和换热液通道,并用于使换热液与原料液进行热量交换;气液分离组件,气液分离组件的输入端与原料液输送通道的输出端连接,气液分离组件的气体输出端通过管路与外部的储气罐连接;二氧化硫回收组件,二氧化硫回收组件的输入端与气液分离组件的液体输出端连接。本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能够利用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沸点不同,从而将二氧化硫进行分离。其中换热组件用于对原料液体进行升温,使得二氧化碳气化,然后经过气液分离组件将二氧化碳收集,没有气化的二氧化碳原液经过二氧化硫回收组件进行再次分离。再次分离。再次分离。


技术研发人员:朱勤良 叶志强 葛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山金宏二氧化碳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22
技术公布日:2022/6/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