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絮凝剂系统用螺旋式药粉投加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82035发布日期:2022-06-21 23:12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一种絮凝剂系统用螺旋式药粉投加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絮凝剂系统用螺旋式药粉投加装置。


背景技术:

2.絮凝剂主要是带有正(负)电性的基团和水中带有负(正)电性的难于分离的一些粒子或者颗粒相互靠近,降低其电势,使其处于不稳定状态,并利用其聚合性质使得这些颗粒集中,并通过物理或者化学方法分离出来。在污水处理的过程中需要在污水处理的过程中分批次、定量加入絮凝剂溶剂。
3.传统通过人工将絮凝剂直接投入到搅拌桶内进行制备,容易造成絮凝剂制备效果较差及浓度不稳定。搅拌不充分,搅拌桶内出现大块絮团与鱼眼状难溶颗粒,此种情况不仅浪费了大量药剂还容易造成溶液堵塞药剂泵管道,絮凝剂浓度的不稳定、不在最佳浓度范围也会影响絮凝剂的使用效果,进而大大降低了污水处理的程度,在大量使用絮凝剂的情况下大事达不到预计的处理效果,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絮凝剂在添加的过程中造成的不易搅拌均匀的不足,提供一种絮凝剂系统用螺旋式药粉投加装置。
5.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絮凝剂系统用螺旋式药粉投加装置,包括储料斗,所述储料斗的底部设置有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输送绞龙,所述输送绞龙的外壳上设置有多个开口,所述开口处均设置有用于投料的撒料装置,所述撒料装置包括铰接在外壳开口处的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与外壳铰接处设置有扭簧,所述活动板在近绞龙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活动板开合的驱动装置。
6.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板为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弧度大于等于绞龙外壳的弧度。
7.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活动板近绞龙一侧面上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顶部为弧形面,所述绞龙的转轴上垂直于中轴线设置有立杆,所述立杆的顶部与所述绞龙的外壳内壁抵接。
8.进一步地,所述立杆的顶部设置有球状圆顶。
9.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块在活动板上设置有多个且所述固定块距离活动板距离越近固定块的高度越低。
10.进一步地,所述绞龙的外壳末端设置有缺口,所述缺口的上方在所述绞龙的转轴末端设置有刷子。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使用绞龙作为输送装置能够将整个絮凝剂沿着搅拌池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搅拌池的上方,在外壳上开设开口使得在使用时能够在搅拌叶片驱动絮凝剂输送时絮凝剂能够从开口处分批洒落。活动板铰接在外壳上,在使用时在扭簧的作用下活动板始终贴合在外壳上,活动板的开合使得絮凝剂在驱动电机带动绞龙的作用下不
能全部从同一个开口处洒落,进而能够实现向前推动,并且活动板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交替开合,极大程度上控制絮凝剂分散播撒,减少堆积,增加溶解程度。在外壳上的开口可以开设在搅拌池的正上方,也可以在外壳上相对搅拌池具有一定角度,都能够在使用的过程中达到分散撒播的效果,大大增强了使用效果。在立杆上固定圆顶,减少抵接时产生的阻力,使得控制更加的顺滑,在活动板上固定高低不同的固定块,使得在使用时,立杆将活动板的不同开度顶开,并且在每个固定块支架还具有一定间距,使得活动板在顶开的过程中产生一定量的抖动,在使用时能够更好的将絮凝剂进行抛洒,极大程度上增强絮凝剂的分散程度,大大加强了搅拌池内的溶解程度,防止发生絮凝剂在搅拌池内大量堆积的情况,增强溶解程度,提高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绞龙外壳剖开后整体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的a处结构放大图;
15.其中:1、储料斗;2、驱动电机;3、外壳;301、转轴、302、螺旋叶片;303、刷子;4、活动板;401、固定块;402、立杆;5、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1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17.下面将结合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8.实施例1
19.如图1-3所示:一种絮凝剂系统用螺旋式药粉投加装置,包括储料斗1,储料斗1将絮凝剂储存,再储料斗1的底部可以安装开关板和称重装置,每次添加的絮凝剂根据重量释放,满足生产需要。在储料斗1的底部固定有输送装置,在输送装置的下方固定有搅拌池,输送装置将絮凝剂分散释放到搅拌池内,其中输送装置包括输送绞龙,输送绞龙的外壳3上开设有多个开口,开口处均安装有用于投料的撒料装置,撒料装置包括铰接在外壳3开口处的活动板4,活动板4为弧形板,弧形板的弧度大于等于绞龙外壳3的弧度。活动板4与外壳3铰接处安装有扭簧,活动板4在近绞龙一侧固定有用于驱动活动板4开合的驱动装置,使用绞龙作为输送装置能够将整个絮凝剂沿着搅拌池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搅拌池的上方,在外壳3上开设开口使得在使用时能够在螺旋叶片302驱动絮凝剂输送时絮凝剂能够从开口处分批洒落。活动板4铰接在外壳3上,在使用时在扭簧的作用下活动板4始终贴合在外壳3上,活动板4的开合使得絮凝剂在驱动电机2带动绞龙的作用下不能全部从同一个开口处洒落,进而
能够实现向前推动,并且活动板4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交替开合,极大程度上控制絮凝剂分散播撒,减少堆积,增加溶解程度。在外壳3上的开口可以开设在搅拌池的正上方,也可以在外壳3上相对搅拌池具有一定角度,都能够在使用的过程中达到分散撒播的效果,大大增强了使用效果。
20.驱动装置包括在活动板4近绞龙一侧面上的固定块401,固定块401在活动板4上有多个且固定块401距离活动板4距离越近固定块401的高度越低,固定块401的顶部为弧形面,绞龙的转轴301上垂直于中轴线固定有立杆402,立杆402的顶部与绞龙的外壳3内壁抵接,立杆402的顶部开设有球状圆顶,立杆402在转轴301上不再同一直线上,两个相邻的立杆402之间具有夹角,在螺旋叶片302上为了防止与固定块401产生碰撞设置有一定缺口,提高使用效果。通过立杆402在转轴301上的不同位置的固定,使得转轴301在转动时交替将活动板4顶开,进而使得絮凝剂落下,在立杆402上固定圆顶,减少抵接时产生的阻力,使得控制更加的顺滑,在活动板4上固定高低不同的固定块401,使得在使用时,立杆402将活动板4的不同开度顶开,并且在每个固定块401支架还具有一定间距,使得活动板4在顶开的过程中产生一定量的抖动,在使用时能够更好的将絮凝剂进行抛洒,极大程度上增强絮凝剂的分散程度,大大加强了搅拌池内的溶解程度,防止发生絮凝剂在搅拌池内大量堆积的情况,增强溶解程度,提高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
21.在绞龙的外壳3末端开设有缺口5,缺口5的上方在所述绞龙的转轴301末端安装有刷子303,在使用时会发生有一定量的絮凝剂在绞龙的末端堆积的情况,开设缺口5能够将这部分絮凝剂抖落,并且若是质量较大,通过刷子303也能将絮凝剂分散从缺口5处洒落,防止了絮凝剂大批量的洒落产生聚集凝结,大大提高了溶解效果,提高絮凝剂的利用率。
22.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