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电磁加热供热搅拌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44618发布日期:2022-07-05 22:47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电磁加热供热搅拌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搅拌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电磁加热供热搅拌机。


背景技术:

2.搅拌机广泛应用于涂料、固体进行搅拌分散、溶解的高效设备,油墨、颜料、胶粘剂等化工产品,该设备是由液压系统、主传动、搅拌系统、导向机构、电控箱五部分组成,设备的各部分结构紧凑、合理。搅拌机在搅拌的同时,通常还需要对搅拌桶内的物料进行加热。
3.现有技术中,搅拌桶的加热通常采用电阻加热,或是在搅拌桶内放置加热棒,升温速度较慢,能耗高,且搅拌桶内的物料受热不均匀,影响搅拌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电磁加热供热搅拌机。
5.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6.一种新型电磁加热供热搅拌机,包括搅拌桶、设于所述搅拌桶内部的搅拌机构以及设于所述搅拌桶外部的加热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与所述搅拌桶顶部固定连接的搅拌电机、设于所述搅拌桶内且与搅拌电机固定连接的搅拌轴以及设于所述搅拌轴上的搅拌叶片,所述加热机构包括设于所述搅拌桶外部的导热介质通道、设于所述导热介质通道下端的进液口、设于导热介质通道上端的出液口以及两端分别与进液口和出液口连通且用于将导热介质加热并使热导热介质在导热介质通道内循环的电磁加热装置。
7.优选地,所述电磁加热装置包括柜体、设于柜体内且与进液口通过进液管连通的加热管、缠绕于所述加热管外部的电磁加热线圈以及与所述出液口通过出液管连通的循环泵,所述循环泵与加热管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管连通。
8.优选地,所述流体通道内设有螺旋状导流片,所述螺旋状导流片将流体通道分割成螺旋状流道。
9.优选地,所述搅拌桶内设有用于将搅拌桶内壁附着的物料刮除下来的刮除装置。
10.优选地,所述刮除装置包括与所述搅拌轴固定连接的支撑杆、设于所述支撑杆末端且与搅拌桶相适应的刮除块以及设于所述刮除块上且与搅拌桶的内壁抵接的毛刷。
11.优选地,所述刮除装置包括与所述搅拌桶顶端固定连接的刮除电机、与所述刮除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且与搅拌桶的上下两端转动连接的螺纹杆、与所述螺纹杆平行设置且与搅拌桶的上下两端固定连接的导向杆、套设在螺纹杆和导向杆外部的移动块以及与所述移动块固定连接且与搅拌桶的内壁相适应的刮板。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由于设置在搅拌桶外部的加热机构,在电磁加热装置的作用下,通过加热管切割交变磁力线而对加热管内的导热介质进行加热,并在循环泵的作用下,将热导热介质输送至流体通道内,在螺旋状导流片的作用下,使得热导热介质沿螺旋状流道在搅拌桶的外部
螺旋上升,加长了热导热介质的流动路程,从而提高热交换效率,且使筒壁的加热更均匀,能使搅拌桶内物料快速升温;在搅拌机构的作用下,使得搅拌桶内物料的温度均匀;同时在刮除装置的作用下,将搅拌桶内壁上附着的物料刮除下来,避免造成物料浪费同时便于搅拌桶的清理。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螺旋状导流片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刮板式刮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7.图4是本实用新型刮板式刮除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搅拌桶,2.搅拌电机,3.搅拌轴,4.搅拌叶片,5.导热介质通道,6.螺旋状导流片,7.进液口,8.出液口,9.进液管,10.出液管,11.循环泵,12.柜体,13.电磁加热线圈,14.加热管,15.电磁加热控制器,16.螺纹杆,17.导向杆,18.移动块,19.刮除电机,20.刮板,21.支撑杆,22.刮除块,23.毛刷。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最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20.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电磁加热供热搅拌机,包括搅拌桶1、设于所述搅拌桶1内部的搅拌机构以及设于所述搅拌桶1外部的加热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设于所述搅拌桶1顶部的搅拌电机2、设于所述搅拌桶1内且与所述搅拌电机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的搅拌轴3以及设于所述搅拌轴3上的搅拌叶片4,所述加热机构包括设于所述搅拌桶1外部的导热介质通道5、设于所述导热介质通道5下端的进液口7、设于导热介质通道5上端的出液口8以及分别与进液口7和出液口8连通且用于使热导热介质沿导热介质通道5循环的电磁加热装置。便于在加热机构的作用下,通过电磁加热装置将导热介质加热,并使热导热介质沿导热介质通道5循环,从而对搅拌桶1内的物料进行加热,并在搅拌机构的作用下,通过搅拌电机2的转动带动搅拌叶片4转动,将搅拌桶1内的物料搅拌均匀。
21.优选地,所述电磁加热装置包括柜体12、设于柜体12内且与所述进液口7通过进液管9连通的加热管14、缠绕于加热管14外部的电磁加热线圈13以及与所述出液口8通过出液管10连通的循环泵11,所述加热管14与循环泵11通过连接管连通,所述柜体12内设有用于使电磁加热线圈13启闭的电磁加热控制器15,所述加热管14为由铁磁金属材质制成。便于在电磁加热线圈13的作用下,加热管14切割交变磁力线而产生热量,从而对流经加热管14内的导热介质进行加热,并在循环泵11的作用下,将热导热介质经进液口7输送至导热介质通道5内,并由出液口8输出至加热管14内,实现热导热介质在导热介质通道5内的循环,从而对搅拌桶1进行均匀加热,提高加热效率。
22.优选地,所述导热介质通道5内设有螺旋状导流片6,所述螺旋状导流片6将导热介质通道5分割成螺旋状流道。便于在螺旋状导流片6的作用下,将导热介质通道5分割成螺旋状流道,使得热导热介质沿螺旋状流道在导热介质通道5内流动,加大了热导热介质在导热介质通道5内的流动路程,从而对搅拌桶1之间进行有效换热,提高换热效率,从而提高对搅
拌桶1的加热效率,且使桶体温度均匀。
23.优选地,所述搅拌桶1内设有用于将搅拌桶1内壁的物料刮除下来的刮除装置。便于在刮除装置的作用下,防止物料粘附在搅拌桶1的内壁,避免造成物料浪费,同时不便于对搅拌桶1进行清理。
24.优选地,所述刮除装置包括与所述搅拌轴3固定连接的支撑杆21、设于所述支撑杆21末端且与搅拌桶1相适应的刮除块22以及设于所述刮除块22上且与搅拌桶1的内壁抵接的毛刷23。便于在搅拌轴3的作用下,带动支撑杆21转动,从而带动刮除块22和毛刷23转动,使得毛刷23将搅拌桶1内壁上粘附的杂物清扫下来。
25.优选地,所述刮除装置包括设于所述搅拌桶1顶端的刮除电机19、与所述刮除电机1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且与搅拌桶1的上下两端转动连接的螺纹杆16、与所述螺纹杆16平行设置且与搅拌桶1的上下两端固定连接的导向杆17、套设在螺纹杆16和导向杆17外部的移动块18以及与所述移动块18固定连接且与搅拌桶1内壁相适应的刮板20,所述移动块18与螺纹杆16螺纹连接,所述移动块18与导向杆17滑动连接,所述刮除电机19能够带动移动块18沿螺纹杆16上下移动,所述刮板20与所述搅拌桶1的内壁抵接。便于通过刮除电机19的转动,带动螺纹杆16转动,设于所述螺纹杆16外部的移动块18沿螺纹杆16上下移动,从而带动刮板20在搅拌桶1内上下移动,并对搅拌桶1内壁的物料进行刮除,防止物料粘附在搅拌桶1的内壁上。
26.优选地,所述刮除装置在搅拌桶1内对称设置两组。便于在刮板20刮除时受力均匀,防止刮板20偏移,同时提高刮除效率。
27.工作时,操作电磁加热控制器15使电磁加热线圈13开始工作,加热管14切割交变磁力线而发热,并对加热管14内的导热介质进行加热,同时在循环泵11的作用下,将加热管14内的热导热介质通过进液管9经进液口7输送至导热介质通道5内,热导热介质在搅拌桶1的外部流动,使得搅拌桶1内快速升温,启动搅拌电机2,带动搅拌轴3及搅拌叶片4转动,从而将搅拌桶1内的物料搅拌均匀,使得搅拌桶1内的温度均匀;所述支撑杆在搅拌轴3的带动下转动,从而带动刮除块22沿搅拌桶1转动,进而使得毛刷沿搅拌桶1的内壁转动,将搅拌桶1内壁上粘附的物料清扫下来,防止物料在搅拌桶1内壁堆积,避免造成物料浪费同时便于搅拌桶1的清理。
28.由于设置在搅拌桶外部的加热机构,在电磁加热装置的作用下,通过加热管切割交变磁力线而对加热管内的导热介质进行加热,并在循环泵的作用下,将热导热介质输送至流体通道内,在螺旋状导流片的作用下,使得热导热介质沿螺旋状流道在搅拌桶的外部螺旋上升,加长了热导热介质的流动路程,从而提高热交换效率,且使筒壁的加热更均匀,能使搅拌桶内物料快速升温;在搅拌机构的作用下,使得搅拌桶内物料的温度均匀;同时在刮除装置的作用下,将搅拌桶内壁上附着的物料刮除下来,避免造成物料浪费同时便于搅拌桶的清理。
29.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