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气液壳管式油冷却器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88255发布日期:2022-05-30 20:13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气液壳管式油冷却器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气液分离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气液壳管式油冷却器分离器。


背景技术:

2.气液分离器采用离心分离、丝网过滤的原理,实现除液的一种分离装置。它主要由筒体、旋风分离器、高效破沫网、排污阀等主要部件组成。它一般安装在干燥装置的前面,实现粗过滤除去空气中部分水分,以减轻干燥装置的工作负荷。
3.目前使用的气液分离器在对气水分离前需要让气水进行冷却,多采用直接连接冷却器进行冷却后传输至分离器内进行分离,但是这样需要两台设备的运行,造成资金支出和电力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气液壳管式油冷却器分离器,具备冷却器和分离器安装在一起,便于统一使用,节省了设备资金支出和电力的优点,解决了以往使用的气液分离器在对气水分离前需要让气水进行冷却,多采用直接连接冷却器进行冷却后传输至分离器内进行分离,但是这样需要两台设备的运行,造成资金支出和电力的浪费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气液壳管式油冷却器分离器,包括分离箱、套壳、第二滤筒和第一滤筒,所述分离箱的内部中间固定有隔板,隔板的顶端设有第一腔体,隔板的底端设有第二腔体,所述分离箱的外部一侧固定有套壳,套壳的内部固定有盘管,所述分离箱的外部另一侧连接有第四管道,第四管道的一端连接至第一滤筒的一侧,第一滤筒的另一侧连接有第五管道,第五管道的一端连接有风机,所述分离箱的外部底端连接有第六管道,第六管道的一端连接至第二滤筒的一侧。
6.优选的,所述第二滤筒的另一侧连接有第七管道,第七管道的一端连接有泵体。通过设置泵体,使第二腔体内分离出的水可以抽取传输,达到了负压抽取传输的效果。
7.优选的,所述第二滤筒的内部设有第二插槽,第二插槽的内部插入有第二滤网。通过设置第二滤网,使通过第六管道进入到第二滤筒内的水可以进行过滤,达到了过滤其中含有的杂质效果。
8.优选的,所述第一滤筒的内部设有第一插槽,第一插槽的内部插入有第一滤网。通过设置第一滤网,使通过第四管道进入到第一滤筒内的气可以进行过滤,达到了过滤其中含有的杂质效果。
9.优选的,所述分离箱的外部顶端连接有第一管道,分离箱的外部底端和套壳的外部底端均固定有支脚。第一管道的安装使待分离的气水可以传输至分离箱的内部,起到了输入的效果,而支脚的安装使本实用新型可以稳定悬空放置使用。
10.优选的,所述套壳的外部顶端一侧连接有第二管道,套壳的外部底端一侧连接有第三管道。通过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的配合,使冷却油可以进入到套壳的内部和从套壳的
内部流出,达到了输入和输出的效果。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盘管,使进入到其内部的气水可以大面积的接触套壳内部的冷却油,达到了大面积接触冷却的效果,通过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的配合,使冷却油可以进入到套壳的内部和从套壳的内部流出,达到了输入和输出的效果。
13.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滤网,使通过第四管道进入到第一滤筒内的气可以进行过滤,达到了过滤其中含有的杂质效果,通过设置风机,使第二腔体内分离出的气可以抽取传输,达到了负压抽取传输的效果。
14.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二滤网,使通过第六管道进入到第二滤筒内的水可以进行过滤,达到了过滤其中含有的杂质效果,通过设置泵体,使第二腔体内分离出的水可以抽取传输,达到了负压抽取传输的效果。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外观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滤筒内部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滤筒内部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分离箱;2、第二腔体;3、隔板;4、第一腔体;5、第一管道;6、第二管道;7、套壳;8、盘管;9、第三管道;10、第六管道;11、支脚;12、第二滤筒;13、第七管道;14、泵体;15、第四管道;16、第一滤筒;17、第五管道;18、风机;19、第一插槽;20、第一滤网;21、第二插槽;22、第二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实施例一
22.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气液壳管式油冷却器分离器,包括分离箱1、套壳7、第二滤筒12和第一滤筒16,分离箱1的内部中间固定有隔板3,隔板3的顶端设有第一腔体4,隔板3的底端设有第二腔体2,分离箱1的外部一侧固定有套壳7,套壳7的内部固定有盘管8,通过设置盘管8,使进入到其内部的气水可以大面积的接触套壳7内部的冷却油,达到了大面积接触冷却的效果,套壳7的外部顶端一侧连接有第二管道6,套壳7的外部底端一侧连接有第三管道9,通过第二管道6和第三管道9的配合,使冷却油可以进入到套壳7的内部和从套壳7的内部流出,达到了输入和输出的效果,分离箱1的外部顶端连接有第一管道5,分离箱1的外部底端和套壳7的外部底端均固定有支脚11,第一管道5的安装使待分离的气水可以传输至分离箱1的内部,起到了输入的效果,而支脚11的安装使本实用新型可以稳定悬空放置使用。
23.实施例二
24.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气液壳管式油冷却器分离器,相较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还包括:分离箱1、第二滤筒12和第一滤筒16,分离箱1的外部另一侧连接有第四管道15,第四管道15的一端连接至第一滤筒16的一侧,第一滤筒16的内部设有第一插槽19,第一插槽19的内部插入有第一滤网20,通过设置第一滤网20,使通过第四管道15进入到第一滤筒16内的气可以进行过滤,达到了过滤其中含有的杂质效果,第一滤筒16的另一侧连接有第五管道17,第五管道17的一端连接有风机18,通过设置风机18,使第二腔体2内分离出的气可以抽取传输,达到了负压抽取传输的效果,分离箱1的外部底端连接有第六管道10,第六管道10的一端连接至第二滤筒12的一侧,第二滤筒12的内部设有第二插槽21,第二插槽21的内部插入有第二滤网22,通过设置第二滤网22,使通过第六管道10进入到第二滤筒12内的水可以进行过滤,达到了过滤其中含有的杂质效果,第二滤筒12的另一侧连接有第七管道13,第七管道13的一端连接有泵体14,通过设置泵体14,使第二腔体2内分离出的水可以抽取传输,达到了负压抽取传输的效果。
25.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前工作人员需先对其外接供电,通过控制及面板控制运行,其气水通过第一管道5传输至分离箱1内顶端开设的第一腔体4的内部,进入到第一腔体4内部后会传输至盘管8的内部,此时工作人员将冷却用的油通过第二管道6传输至套壳7的内部,该冷却油会包裹住盘管8的表面,对盘管8内流动的气水进行冷却,冷却后的油通过第三管道9排走,而冷却后的气水通过盘管8传输至分离箱1内底端开设的第二腔体2的内部,进入到第二腔体2内部后其气水中水会落到第二腔体2的底端,而气水中的气会通过第四管道15传输至第一滤筒16的内部,通过第一滤筒16内部的第一滤网20过滤,该气最终通过第五管道17输送至风机18的内部,由风机18传输走,而落在第二腔体2内部底端的水会通过第六管道10传输至第二滤筒12的内部,被第二滤筒12内部安装的第二滤网22过滤,过滤后的水通过第七管道13传输至泵体14的内部,最终被泵体14传输走。
26.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