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安装的变压吸附制氧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20842发布日期:2022-05-16 20:50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安装的变压吸附制氧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制氧设备工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安装的变压吸附制氧设备。


背景技术:

2.现今,制氧设备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较为常见,制氧设备是一种制造氧气的设备,制氧设备是将空气以高密度压缩再利用空气中各成分的冷凝点的不同使之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气液脱离,再进一步精馏而得.工业上的用氧一般是通过此物理方法得到的。
3.目前,专利号为cn201821787059.x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低成本变压吸附制氧设备,包括底座、固定框架、净化器、空压机、鼓风机、贮气罐、吸附塔控制器、中控器、测氧计量器和测氮计量器,所述底座的表侧前端依次设置有第一制氧吸附塔和第二制氧吸附塔,所述底座的表侧后端依次设置有第一制氮吸附塔和第二制氮吸附塔,所述第一制氧吸附塔和第一制氮吸附塔的顶端之间安装有通用进气管,所述第二制氧吸附塔和第二制氮吸附塔的顶端之间安装有通用出气管,本实用新型使得装置能够切换制氮制氧两种工作模式,有效的降低了装置建造成本,达到装置充分利用的作用,提供工作的效率。其采用的是通过多个吸附塔进行制氧处理,但该制氧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对制氧装置的安装较为不方便,不能根据需求对制氧装置进行调节处理,使用起来较为不方便。
4.因此,针对上述日常便于安装的变压吸附制氧设备在使用后不能调节安装的问题,亟需得到解决,以改善该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5.(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变压吸附制氧设备,该便于安装的变压吸附制氧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下对制氧装置的安装较为不方便,不能根据需求对制氧装置进行调节处理的技术问题。
7.(2)技术方案
8.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便于安装的变压吸附制氧设备,该便于安装的变压吸附制氧设备包括设备主体;所述设备主体的外侧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托板,所述托板的下方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底端设置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设置有四组,所述底板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侧板,所述侧板的内侧设置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的外侧设置有横板,所述横板的内侧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的上端与所述托板相互连接。
9.使用本技术方案的便于安装的变压吸附制氧设备时,通过升降组件带动设备主体上下移动,通过调节组件带动设备主体左右移动,从而实现了对制氧设备的可调节安装处理。
10.优选地,所述升降组件的内部包括有转轴,所述转轴设置于所述底板的内侧,所述
转轴与所述底板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的一端设置有手柄,通过手柄的设置对转轴进行转动驱动,带动转轴进行转动。
11.进一步的,所述升降组件的内部包括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设置于所述转轴的另一端,所述侧板的内侧设置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与所述侧板转动连接,通过转动手柄带动转轴转动,通过转轴带动第一齿轮进行转动。
12.再进一步的,所述升降组件的内部包括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底端,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连接,通过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的啮合连接带动第一螺纹杆进行转动。
13.再进一步的,所述升降组件的内部包括有第一螺纹环,所述第一螺纹环设置于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外侧,所述第一螺纹环与所述第一螺纹杆丝杆连接,所述第一螺纹环的外侧与所述横板固定连接,通过第一螺纹杆与第一螺纹环的丝杆连接带动第一螺纹环上下移动,第一螺纹环通过横板带动设备主体上下移动处理。
14.优选地,所述调节组件的内部包括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设置于所述横板的内侧,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外侧设置有第二螺纹环,所述第二螺纹环与所述第二螺纹杆丝杆连接,所述第二螺纹环与所述托板固定连接,转动第二螺纹杆,通过第二螺纹杆与第二螺纹环的丝杆连接带动第二螺纹环左右移动,通过第二螺纹环带动设备主体进行左右移动处理。
15.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组件的内部包括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开设于所述横板的上端,所述托板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块,所述限位槽与所述限位块滑动连接,通过限位槽与限位块的滑动连接对设备主体进行移动限位处理。
16.(3)有益效果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便于安装的变压吸附制氧设备通过转动手柄带动转轴转动,通过转轴带动第一齿轮进行转动,通过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的啮合连接带动第一螺纹杆进行转动,通过第一螺纹杆与第一螺纹环的丝杆连接带动第一螺纹环上下移动,第一螺纹环通过横板带动设备主体上下移动处理,转动第二螺纹杆,通过第二螺纹杆与第二螺纹环的丝杆连接带动第二螺纹环左右移动,通过第二螺纹环带动设备主体进行左右移动处理,通过限位槽与限位块的滑动连接对设备主体进行移动限位处理,从而实现了对制氧设备的可调节安装处理。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展开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22.附图中的标记为:1、设备主体;2、固定架;3、托板;4、底板;5、万向轮;6、侧板;7、升降组件;8、横板;9、调节组件;10、转轴;11、手柄;12、第一齿轮;13、第一螺纹杆;14、第二齿
轮;15、第一螺纹环;16、第二螺纹杆;17、第二螺纹环;18、限位槽;19、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以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显然,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样式。
24.实施例1
25.本具体实施方式是用于便于安装的变压吸附制氧设备,其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其展开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便于安装的变压吸附制氧设备包括设备主体1;设备主体1的外侧设置有固定架2,固定架2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托板3,托板3的下方设置有底板4,底板4的底端设置有万向轮5,万向轮5设置有四组,底板4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侧板6,侧板6的内侧设置有升降组件7,升降组件7的外侧设置有横板8,横板8的内侧设置有调节组件9,调节组件9的上端与托板3相互连接。
26.针对本具体实施方式,设备主体1的形状结构根据实际应用结构进行设定,如设备主体1可以为圆形结构、矩形结构、多边形结构等。
27.其中,升降组件7的内部包括有转轴10,转轴10设置于底板4的内侧,转轴10与底板4转动连接,转轴10的一端设置有手柄11,通过手柄11的设置对转轴10进行转动驱动,带动转轴10进行转动,升降组件7的内部包括有第一齿轮12,第一齿轮12设置于转轴10的另一端,侧板6的内侧设置有第一螺纹杆13,第一螺纹杆13与侧板6转动连接,通过转动手柄11带动转轴10转动,通过转轴10带动第一齿轮12进行转动。
28.本具体实施方式是用于便于安装的变压吸附制氧设备,其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升降组件7的内部包括有第二齿轮14,第二齿轮14固定安装在第一螺纹杆13的底端,第一齿轮12与第二齿轮14啮合连接,通过第一齿轮12与第二齿轮14的啮合连接带动第一螺纹杆13进行转动,升降组件7的内部包括有第一螺纹环15,第一螺纹环15设置于第一螺纹杆13的外侧,第一螺纹环15与第一螺纹杆13丝杆连接,第一螺纹环15的外侧与横板8固定连接,通过第一螺纹杆13与第一螺纹环15的丝杆连接带动第一螺纹环15上下移动,第一螺纹环15通过横板8带动设备主体1上下移动处理。
29.同时,调节组件9的内部包括有第二螺纹杆16,第二螺纹杆16设置于横板8的内侧,第二螺纹杆16的外侧设置有第二螺纹环17,第二螺纹环17与第二螺纹杆16丝杆连接,第二螺纹环17与托板3固定连接,转动第二螺纹杆16,通过第二螺纹杆16与第二螺纹环17的丝杆连接带动第二螺纹环17左右移动,通过第二螺纹环17带动设备主体1进行左右移动处理,调节组件9的内部包括有限位槽18,限位槽18开设于横板8的上端,托板3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块19,限位槽18与限位块19滑动连接,通过限位槽18与限位块19的滑动连接对设备主体1进行移动限位处理。
30.使用本技术方案的便于安装的变压吸附制氧设备时,通过转动手柄11带动转轴10转动,通过转轴10带动第一齿轮12进行转动,通过第一齿轮12与第二齿轮14的啮合连接带动第一螺纹杆13进行转动,通过第一螺纹杆13与第一螺纹环15的丝杆连接带动第一螺纹环15上下移动,第一螺纹环15通过横板8带动设备主体1上下移动处理,转动第二螺纹杆16,通
过第二螺纹杆16与第二螺纹环17的丝杆连接带动第二螺纹环17左右移动,通过第二螺纹环17带动设备主体1进行左右移动处理,通过限位槽18与限位块19的滑动连接对设备主体1进行移动限位处理,从而实现了对制氧设备的可调节安装处理。
31.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特征和基本原理及相关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具体实施方式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32.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各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