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的高效三相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68369发布日期:2022-02-12 10:33阅读:60来源:国知局
智能化的高效三相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智能化的高效三相分离器。


背景技术:

2.目前,升流式三相分离器处理废水的方法一般是让废水从池底进入逐渐往上升,在反应区中与厌氧微生物接触并产生反应,废水内的有机物被分解转化为沼气和淤泥固体,向上流动废水在三相分离器处进行三相分离,液体从水渠排出、气体从排气管离开、淤泥下沉。
3.但是现有的高效三相分离器存在着不具备对向下流落的泥液起到稍微遮挡的作用,不方便对污泥向外输送,不具备对向外输出空气过滤的问题。
4.因此,发明智能化的高效三相分离器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智能化的高效三相分离器,以解决现有的高效三相分离器存在着不具备对向下流落的泥液起到稍微遮挡的作用,不方便对污泥向外输送,不具备对向外输出空气过滤的问题。智能化的高效三相分离器,包括分离器主体,进料管,出液管,气体排放框,气体缓冲板,污泥分离隔网,辅助隔离输送架结构,污泥导出防护架结构,污泥收集运输架结构,水液收集箱,水液导出管,水液导出阀,操控板,控制器和气体导出滤架结构,所述的进料管插接在分离器主体内部左侧位置;所述的出液管插接在进料管的左侧上部位置;所述的气体排放框安装在进料管的上部;所述的气体缓冲板分别螺钉安装在气体排放框的内侧;所述的污泥分离隔网安装在分离器主体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辅助隔离输送架结构安装在分离器主体的内侧;所述的污泥导出防护架结构安装在分离器主体的右侧;所述的污泥收集运输架结构设置在分离器主体的右侧下部;所述的水液收集箱安装在分离器主体的内侧下部;所述的水液导出管贯穿分离器主体插接在水液收集箱的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水液导出阀螺纹连接在水液导出管的左侧;所述的操控板和控制器分别安装在分离器主体的左侧;所述的气体导出滤架结构安装在分离器主体的上部左侧;所述的辅助隔离输送架结构包括输送电机,防护盘,旋转推板和清洁刷,所述的输送电机螺栓安装在分离器主体的前后两侧;所述的输送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防护盘,所述的防护盘设置在分离器主体的内侧,所述的防护盘成对设置;前后两侧所述的防护盘之间螺栓安装有旋转推板;所述的旋转推板远离防护盘的一侧螺钉安装有清洁刷。
6.优选的,所述的污泥收集运输架结构包括污泥收集斗,移动轮,操动杆,沉淀液导出管,排放阀和纵向隔网,所述的污泥收集斗位于分离器主体的右侧下部;所述的污泥收集斗的右侧上部螺栓安装有操动杆;所述的污泥收集斗的中部右侧插接有沉淀液导出管;所述的沉淀液导出管的右侧安装有排放阀。
7.优选的,所述的污泥导出防护架结构包括固定板,导出槽,固定轴承,l型限位杆,柔性导出管,矩形输出环和防护板,所述的固定板嵌入在分离器主体的右侧;所述的固定板
的内侧嵌入有导出槽;所述的固定板的右侧上部嵌入有固定轴承;所述的导出槽的内部右侧螺钉安装有柔性导出管。
8.优选的,所述的气体导出滤架结构包括导出罩,导出框,防护网,导出电机,离心扇叶,hepa滤网和活性炭滤网,所述的导出罩螺栓安装在分离器主体的上部左侧;所述的导出框焊接在导出罩的上部;所述的防护网螺钉安装在导出框的左侧;所述的导出电机螺钉安装在导出框的上部右侧位置;所述的离心扇叶设置在导出框的内侧,同时离心扇叶与导出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9.优选的,所述的旋转推板四个为一组。
10.优选的,所述的清洁刷与污泥分离隔网的上侧接触。
11.优选的,所述的沉淀液导出管的内部左侧安装有纵向隔网。
12.优选的,所述的污泥收集斗的下部四角处螺栓安装有移动轮。
13.优选的,所述的固定轴承的内圈插接有l型限位杆。
14.优选的,所述的柔性导出管的右侧螺钉安装有矩形输出环。
15.优选的,所述的防护板轴接在固定板的右侧下部位置用。
16.优选的,所述的导出槽位于污泥分离隔网的右侧上部位置。
17.优选的,所述的矩形输出环的整体小于导出槽。
18.优选的,所述的hepa滤网和活性炭滤网分别螺钉安装在导出罩的内侧下部位置。
19.优选的,所述的防护板放置在污泥收集斗的上部。
20.优选的,所述的操控板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的控制器采用fx2n-48系列的plc,所述的导出电机和输送电机分别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的导出电机和输送电机分别采用y2-1电机。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1.本发明中,所述的旋转推板四个为一组,有利于在使用时利用输送电机缓冲控制旋转推板转动,对污泥流动速度减缓的同时能够使水液从污泥分离隔网上向下渗透,且在下一个旋转推板转动到下侧时能够将污泥向右侧推送,进而能够避免大量水液跟随污泥向右侧输送。
22.2.本发明中,所述的清洁刷与污泥分离隔网的上侧接触,有利于在旋转推板旋转时能够对污泥分离隔网的表面起到辅助清洁作用,进而能够使水液更加轻易的向下渗透。
23.3.本发明中,所述的沉淀液导出管的内部左侧安装有纵向隔网,有利于在使用时能够将污泥收集斗内沉淀的水液向外侧过滤导出,并且能够对污泥起到遮挡作用,进而能够能加对储存污泥的数量。
24.4.本发明中,所述的污泥收集斗的下部四角处螺栓安装有移动轮,有利于在污泥收集斗内储满时可利用移动轮对污泥收集斗的位置进行灵活移动调整。
25.5.本发明中,所述的固定轴承的内圈插接有l型限位杆,有利于在不使用时向上转动l型限位杆接着将防护板向上侧掰动,然后向下侧转动l型限位杆从而方便对防护板进行限位,且避免防护板轻易打开。
26.6.本发明中,所述的柔性导出管的右侧螺钉安装有矩形输出环,有利于在使用时方便对柔性导出管的右侧起到支撑作用,进而避免在使用时柔性导出管轻易变形影响污泥输送。
27.7.本发明中,所述的防护板轴接在固定板的右侧下部位置,有利于在使用时利用防护板可对柔性导出管起到支撑作用,且在不使用时可利用防护板对导出槽起到防护作用。
28.8.本发明中,所述的导出槽位于污泥分离隔网的右侧上部位置,有利于在使用时能够将污泥快速向外侧导出。
29.9.本发明中,所述的矩形输出环的整体小于导出槽,有利于在不使用时方便将矩形输出环插入到导出槽的内侧,进而方便对其进行整理。
30.10.本发明中,所述的hepa滤网和活性炭滤网分别螺钉安装在导出罩的内侧下部位置,有利于在使用时方便对导出的气体起到过滤作用,进而能够降低导出气体对外侧环境造成的污染。
附图说明
31.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32.图2是本发明的辅助隔离输送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33.图3是本发明的污泥导出防护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34.图4是本发明的污泥收集运输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35.图5是本发明的气体导出滤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36.图中:1、分离器主体;2、进料管;3、出液管;4、气体排放框;5、气体缓冲板;6、污泥分离隔网;7、辅助隔离输送架结构;71、输送电机;72、防护盘;73、旋转推板;74、清洁刷;8、污泥导出防护架结构;81、固定板;82、导出槽;83、固定轴承;84、l型限位杆;85、柔性导出管;86、矩形输出环;87、防护板;9、污泥收集运输架结构;91、污泥收集斗;92、移动轮;93、操动杆;94、沉淀液导出管;95、排放阀;96、纵向隔网;10、水液收集箱;11、水液导出管;12、水液导出阀;13、操控板;14、控制器;15、气体导出滤架结构;151、导出罩;152、导出框;153、防护网;154、导出电机;155、离心扇叶;156、hepa滤网;157、活性炭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3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智能化的高效三相分离器,包括分离器主体1,进料管2,出液管3,气体排放框4,气体缓冲板5,污泥分离隔网6,辅助隔离输送架结构7,污泥导出防护架结构8,污泥收集运输架结构9,水液收集箱10,水液导出管11,水液导出阀12,操控板13,控制器14和气体导出滤架结构15,所述的进料管2插接在分离器主体1内部左侧位置;所述的出液管3插接在进料管2的左侧上部位置;所述的气体排放框4安装在进料管2的上部;所述的气体缓冲板5分别螺钉安装在气体排放框4的内侧;所述的污泥分离隔网6安装在分离器主体1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辅助隔离输送架结构7安装在分离器主体1的内侧;所述的污泥导出防护架结构8安装在分离器主体1的右侧;所述的污泥收集运输架结构9设置在分离器主体1的右侧下部;所述的水液收集箱10安装在分离器主体1的内侧下部;所述的水液导出管11贯穿分离器主体1插接在水液收集箱10的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水液导
出阀12螺纹连接在水液导出管11的左侧;所述的操控板13和控制器14分别安装在分离器主体1的左侧;所述的气体导出滤架结构15安装在分离器主体1的上部左侧;所述的辅助隔离输送架结构7包括输送电机71,防护盘72,旋转推板73和清洁刷74,所述的输送电机71螺栓安装在分离器主体1的前后两侧;所述的输送电机71的输出轴上安装有防护盘72,所述的防护盘72设置在分离器主体1的内侧,所述的防护盘72成对设置;前后两侧所述的防护盘72之间螺栓安装有旋转推板73;所述的旋转推板73四个为一组,有利于在使用时利用输送电机71缓冲控制旋转推板73转动,对污泥流动速度减缓的同时能够使水液从污泥分离隔网6上向下渗透,且在下一个旋转推板73转动到下侧时能够将污泥向右侧推送,进而能够避免大量水液跟随污泥向右侧输送;所述的旋转推板73远离防护盘72的一侧螺钉安装有清洁刷74;所述的清洁刷74与污泥分离隔网6的上侧接触,有利于在旋转推板73旋转时能够对污泥分离隔网6的表面起到辅助清洁作用,进而能够使水液更加轻易的向下渗透。
38.如附图4所示,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污泥收集运输架结构9包括污泥收集斗91,移动轮92,操动杆93,沉淀液导出管94,排放阀95和纵向隔网96,所述的污泥收集斗91位于分离器主体1的右侧下部;所述的污泥收集斗91的下部四角处螺栓安装有移动轮92,有利于在污泥收集斗91内储满时可利用移动轮92对污泥收集斗91的位置进行灵活移动调整;所述的污泥收集斗91的右侧上部螺栓安装有操动杆93;所述的污泥收集斗91的中部右侧插接有沉淀液导出管94;所述的沉淀液导出管94的右侧安装有排放阀95;所述的沉淀液导出管94的内部左侧安装有纵向隔网96,有利于在使用时能够将污泥收集斗91内沉淀的水液向外侧过滤导出,并且能够对污泥起到遮挡作用,进而能够能加对储存污泥的数量。
39.如附图3所示,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污泥导出防护架结构8包括固定板81,导出槽82,固定轴承83,l型限位杆84,柔性导出管85,矩形输出环86和防护板87,所述的固定板81嵌入在分离器主体1的右侧;所述的固定板81的内侧嵌入有导出槽82;所述的导出槽82位于污泥分离隔网6的右侧上部位置,有利于在使用时能够将污泥快速向外侧导出;所述的固定板81的右侧上部嵌入有固定轴承83;所述的固定轴承83的内圈插接有l型限位杆84,有利于在不使用时向上转动l型限位杆84接着将防护板87向上侧掰动,然后向下侧转动l型限位杆84从而方便对防护板87进行限位,且避免防护板87轻易打开;所述的导出槽82的内部右侧螺钉安装有柔性导出管85;所述的矩形输出环86的整体小于导出槽82,有利于在不使用时方便将矩形输出环86插入到导出槽82的内侧,进而方便对其进行整理;所述的柔性导出管85的右侧螺钉安装有矩形输出环86,有利于在使用时方便对柔性导出管85的右侧起到支撑作用,进而避免在使用时柔性导出管85轻易变形影响污泥输送;所述的防护板87轴接在固定板81的右侧下部位置,有利于在使用时利用防护板87可对柔性导出管85起到支撑作用,且在不使用时可利用防护板87对导出槽82起到防护作用。
40.如附图5所示,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气体导出滤架结构15包括导出罩151,导出框152,防护网153,导出电机154,离心扇叶155,hepa滤网156和活性炭滤网157,所述的导出罩151螺栓安装在分离器主体1的上部左侧;所述的导出框152焊接在导出罩151的上部;所述的防护网153螺钉安装在导出框152的左侧;所述的导出电机154螺钉安装在导出框152的上部右侧位置;所述的离心扇叶155设置在导出框152的内侧,同时离心扇叶155与导出电机154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的hepa滤网156和活性炭滤网157分别螺钉安装在导出罩151的内侧下部位置,有利于在使用时方便对导出的气体起到过滤作用,进而能够降低导出
气体对外侧环境造成的污染。
41.工作原理本发明在工作过程中,使用时所需处理的料物经过进料管2向上输送,气体直接经过气体排放框4内的气体缓冲板5缓慢向上输送,然后通过导出电机154带动离心扇叶155旋转的作用下将气体向外侧抽取,首先经过导出罩151内的hepa滤网156和活性炭滤网157过滤,接着经过导出框152向外侧导出,掺杂有污泥的料物从出液管3导落到污泥分离隔网6的上部左侧,实现水液与污泥的分离,污泥接触到旋转推板73的时候减缓流动速度,此时可根据污泥的数量利用控制器14智能控制输送电机71的旋转速度,旋转推板73旋转的同时将污泥向右侧输送,污泥经过导出槽82和柔性导出管85进入到污泥收集斗91内即可,当污泥在污泥收集斗91内沉淀时,可打开排放阀95将水液从沉淀液导出管94内向外导出,从而能够实现储存更多的污泥,水液经过污泥分离隔网6后掉落到水液收集箱10内进行沉淀,然后经过水液导出管11向外侧导出即可。
42.利用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