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壳体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0081260发布日期:2022-05-18 04:25阅读:99来源:国知局
电子设备、壳体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壳体制备工艺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壳体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现有金属手机中塑胶装饰件常见的材质为pc。为了解决塑胶表面质感差,抗划伤性能也差的问题,通常ncvm(non conductive vaccum metalization,不连续镀膜技术或不导电电镀技术)+喷涂的技术方案,通常采用普通喷涂+ncvm的工艺在表面喷涂一层高光或哑光涂层,来实现表面效果,但是这种工艺,外观表现力比较局限,只能实现高光或者哑光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壳体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4.提供一基板;
5.在所述基板上喷涂形成底漆层;其中,所述底漆层中包括砂纹粉;
6.在所述底漆层上喷涂形成中漆层;
7.在所述中漆层上喷涂形成面漆层。
8.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基板以及一次层叠设于所述基板上的底漆层、中漆层以及面漆层;其中,所述底漆层中包括砂纹粉。
9.另外,本技术实施例又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模组、控制电路板以及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壳体,所述显示屏模组与所述壳体配合形成容置空间,所述控制电路板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并与所述显示屏模组电性连接。
10.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的制备方法,通过在底漆中掺入砂纹粉,可以获得闪光点效果的壳体,可以提高产品的外观表现力;该方法的工艺简单,且涂层之间有优异的附着力可靠性。
附图说明
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2.图1是本技术壳体的制备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13.图2是在基板上形成底漆层的流程示意图;
14.图3是基板上形成底漆层后的结构断面示意图;
15.图4是形成中漆层后的结构断面示意图;
16.图5是形成面漆层后的结构断面示意图;
17.图6是本技术壳体的制备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18.图7是形成底漆层后的结构断面示意图;
19.图8是本技术完成喷涂后的壳体结构断面示意图;
20.图9是本技术电子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1.图10是图9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在a-a处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22.图11是本技术电子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组成框图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特别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同样的,以下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4.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25.作为在此使用的“电子设备”(或简称为“终端”)包括,但不限于被设置成经由有线线路连接(如经由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stn)、数字用户线路(dsl)、数字电缆、直接电缆连接,以及/或另一数据连接/网络)和/或经由(例如,针对蜂窝网络、无线局域网(wlan)、诸如dvb-h网络的数字电视网络、卫星网络、am-fm广播发送器,以及/或另一通信终端的)无线接口接收/发送通信信号的装置。被设置成通过无线接口通信的通信终端可以被称为“无线通信终端”、“无线终端”或“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卫星或蜂窝电话;可以组合蜂窝无线电电话与数据处理、传真以及数据通信能力的个人通信系统(pcs)终端;可以包括无线电电话、寻呼机、因特网/内联网接入、web浏览器、记事簿、日历以及/或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器的pda;以及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接收器或包括无线电电话收发器的其它电子装置。手机即为配置有蜂窝通信模块的电子设备。
26.请参阅图1,图1是本技术壳体的制备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中的制备方法获得的壳体可以用电子设备中,而电子设备则可以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可穿戴设备等。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壳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组件。
27.步骤s100,提供一基板。
28.在该步骤中,基板的材质可以为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简称pet或peit,俗称涤纶树脂,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的缩聚物)、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简称pmma),又称做压克力、亚克力(英文acrylic)或有机玻璃)、pc(polycarbonate,聚碳酸酯(英文简称pc)是分子链中含有碳酸酯基的高分子聚合物)、pi(聚酰亚胺(polyimide))abs(丙烯腈(a)、丁二烯(b)、苯乙烯(s)三种单体的三元共聚物)
等。关于基板的更多材料类型,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范围内,此处不再一一列举并详述。
29.选取合适的基板,通常选用pc(pc料具有高强度、优异的耐疲劳性、耐候性、尺寸稳定性好,在电子行业中大量应用),喷涂前使用无尘布擦拭素材,并进行静电除尘。
30.请继续参阅图1,本实施例中壳体的制备方法还包括:
31.步骤s200,在基板上喷涂形成底漆层。
32.请一并参阅图2和图3,图2是在基板上形成底漆层的流程示意图,图3是基板上形成底漆层后的结构断面示意图,可选地,步骤s200(在基板上喷涂形成底漆层)具体包括步骤210,在基板上喷涂形成第一底漆层。
33.涂料准备:所有涂料在喷涂前均使用搅拌器以400-600r/min的转速搅拌3-5min,以保证涂料的各组分可以充分混合均匀,并使用nk-2型粘度杯测量粘度,各涂料粘度保持在8-10s(粘度过高,喷涂施工困难,涂料无法有效雾化;粘度过低,喷涂后膜厚较薄),测量后,使用300目尼龙纱布对各涂料进行过滤,以去除涂料中的杂质。
34.其中,第一底漆层121(的涂料)包括第一成膜树脂、第一单体、第一引发剂以及第一溶剂;可选地,所述第一成膜树脂可以包括氨酯丙烯酸酯,具体可以为2官(指的是2个官能团,下同)氨酯丙烯酸酯;所述第一单体可以包括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以及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hdda);所述第一引发剂可以包括二苯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氧化膦(tpo);所述第一溶剂包括乙二醇单丁醚、异丙醇、丁酮、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中的至少一种。
35.第一底漆层121的喷涂气体选用压缩空气,喷涂气压选用0.2-0.4mpa(喷涂气压过低,涂料无法顺利喷出;喷涂压力过大,容易造成素材产品的晃动,造成喷涂不良),喷涂雾化控制在1.5-1.7(雾化太小,素材膜厚不均匀;雾化太大,素材膜厚偏低),喷房温度20-30℃,喷房湿度60-80%rh,喷涂膜厚约为20-30um(膜厚太薄,无法形成优异的镜面流平效果;喷涂太厚影响层间附着),喷涂完成后需要在60-70℃烤炉中流平8-10min,以保证溶剂完全挥发出去,流平结束后,在uv灯强度为700-1000mj/mw2的uv室中固化1-2min,以保证涂料完全固化,保证附着力性能。
36.请继续参阅图2,步骤s200(在基板上喷涂形成底漆层)还包括步骤220,在第一底漆层上喷涂形成第二底漆层。
37.可选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底漆层120包括第一底漆层121以及第二底漆层122,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多层底漆层的结构形式,此处不再一一列举并详述。
38.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底漆层122包括第二成膜树脂、第二单体、第二引发剂、第二溶剂以及砂纹粉;其中,所述第二成膜树脂包括聚氨酯丙烯酸酯,具体可以为2官聚氨酯丙烯酸酯;所述第二单体包括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以及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hdda);所述第二引发剂包括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1173光引发剂化学名称为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简称hmpp,结构式为c6h5coc(ch3)2oh,英文名:photoinitiator 1173),所述第二溶剂包括甲苯、苯乙酮;所述砂纹粉为有机硅改性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有机硅改性pmma)。请参阅下表,下表是砂纹粉与常规材料的射射率对比。
39.类型有机硅改性pmmapmma光固化涂层折光率1.651.51.45-1.5
40.有机硅改性的pmma砂纹粉较普通的pmma和光固化涂层有着较高的折射率,光线入射后会产生较强的散射作用,从而呈现出与普通高光截然不同的外观效果。
41.将砂纹粉按照2-5%的比例添加至第二底漆层涂料中,并使用搅拌器以400-600r/min的转速搅拌3-5min;喷涂气体选用压缩空气,喷涂气压选用0.3-0.5mpa(喷涂气压过低,砂纹粉无法顺利均匀喷出;喷涂压力过大,容易造成素材产品的晃动,造成喷涂不良),喷涂雾化控制在1.5-1.7(雾化太小,素材膜厚不均匀;雾化太大,素材膜厚偏低),喷房温度20-30℃,喷房湿度60-80%rh,喷涂膜厚约为6-10um(膜厚太薄,无法遮盖素材缺陷;膜厚太厚,无法形成有效的层间附着),喷涂完成后需要在60-70℃烤炉中流平8-10min,以保证溶剂完全挥发出去,流平结束后,在uv灯强度为700-1000mj/mw2的uv室中固化1-2min,以保证涂料完全固化,保证附着力性能。
42.请继续参阅图1,本实施例中的壳体的制备方法还包括步骤s300,在底漆层上喷涂形成中漆层。
43.请一并参阅图4,图4是形成中漆层后的结构断面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中漆层130形成于第二底漆层122上。
44.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中漆层(涂料)包括第三成膜树脂、第三引发剂、第三溶剂以及色浆;其中,所述第三成膜树脂包括溶剂型丙烯酸树脂;所述第三引发剂包括苯基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氧化膦(简称819,化学式c26h27o3p);所述第三溶剂包括甲基乙丁基酮、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混合;所述色浆包括碳粉、二氧化钛等。
45.将色浆按照1-5%的比例添加至中漆涂料中,并使用拌器以400-600r/min的转速搅拌3-5min,保证色浆均匀的分散在涂料中,喷涂气体选用压缩空气,喷涂气压选用0.2-0.4mpa(喷涂气压过低,涂料无法顺利喷出;喷涂压力过大,容易造成素材产品的晃动,造成喷涂不良),喷涂雾化控制在1.5-1.7(雾化太小,素材膜厚不均匀;雾化太大,素材膜厚偏低),喷房温度20-30℃,喷房湿度60-80%rh,喷涂膜厚约为2-6um(膜厚太薄,无法形成优异的流平效果;膜厚太厚,影响层间附着),喷涂完成后需要在60-70℃烤炉中流平8-10min,以保证溶剂完全挥发出去,流平结束后,在uv灯强度为700-1000mj/mw2的uv室中固化1-2min,以保证涂料完全固化,保证附着力性能。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46.请继续参阅图1,本实施例中的壳体的制备方法还包括步骤s400,在中漆层上喷涂形成面漆层。
47.请一并参阅图5,图5是形成面漆层后的结构断面示意图。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所述面漆层140(涂料)包括第四成膜树脂、第四单体、第四引发剂以及第四溶剂;其中,所述第四成膜树脂包括聚氨酯丙烯酸酯,具体可以为9官聚氨酯丙烯酸酯;所述第四单体包括聚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简称dpha);所述第四引发剂包括二苯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氧化膦(简称tpo);所述第四溶剂包括乙二醇单丁醚、异丙醇、丁酮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中的至少一种。
48.面漆层140的喷涂气体选用压缩空气,喷涂气压选用0.2-0.4mpa(喷涂气压过低,
涂料无法顺利喷出;喷涂压力过大,容易造成素材产品的晃动,造成喷涂不良),喷涂雾化控制在1.5-1.7(雾化太小,素材膜厚不均匀;雾化太大,素材膜厚偏低),喷房温度20-30℃,喷房湿度60-80%rh,喷涂膜厚约为20-30um(膜厚太薄,面漆无法形成有效的防护;喷涂太厚影响附着力),喷涂完成后需要在60-70℃烤炉中流平8-10min,以保证溶剂完全挥发出去,流平结束后,在uv灯强度为700-1000mj/mw2的uv室中固化1-2min,以保证涂料完全固化,保证附着力性能。常规工艺只能依靠调节面漆来实现外观表现力,而本技术实施例中则是通过调节底漆来实现。
49.其中,本实施例中的壳体制备方法,其第一底漆层121主要提供镜面流平效果,选用高光泽的单体与树脂;第二底漆层122主要是提供蒸发镀的上镀性,因此选用上镀性较好的聚氨酯丙烯酸酯;中漆层130选用溶剂型聚氨酯丙烯酸酯与镀膜层形成优异的附着性能;面漆层140选用高官能度的9官聚氨酯丙烯酸酯,固化后交联密度高,保证膜层具有优异的耐磨性能。
50.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的制备方法,通过在底漆中掺入砂纹粉,可以获得闪光点效果的壳体,可以提高产品的外观表现力;该方法的工艺简单,且涂层之间有优异的附着力可靠性。
51.请参阅图6,图6是本技术壳体的制备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壳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52.步骤s100,提供一基板。
53.基板的材质可如前述实施例中所述,此处不再赘述。
54.步骤s500,在基板上喷涂形成处理剂层。
55.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处理剂层(涂料)包括第五成膜树脂、第五单体、第五引发剂以及第五溶剂;其中,第五成膜树脂包括聚氨酯丙烯酸酯,具体可以为6官聚氨酯丙烯酸酯。第五单体可以包括丙烯酸异片酯(简称iboa)以及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简称tmpta);所述第五引发剂可以包括二苯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氧化膦(简称tpo);所述第五溶剂可以包括正丁醇、丙酮、乙酸乙酯、乙酸乙酯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的混合。
56.处理剂层的喷涂气体选用压缩空气,喷涂气压选用0.2-0.4mpa(喷涂气压过低,涂料无法顺利喷出;喷涂压力过大,容易造成素材产品的晃动,造成喷涂不良),喷涂雾化控制在1.5-1.7(雾化太小,素材膜厚不均匀;雾化太大,素材膜厚偏低),喷房温度20-30℃,喷房湿度60-80%rh,喷涂膜厚约为3-6um(膜厚太薄,无法遮盖素材缺陷;膜厚太厚,无法形成有效的层间附着),喷涂完成后,需要在60-70℃烤炉中流平5-8min,以保证溶剂完全挥发出去。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57.请继续参阅图6,本技术实施例中壳体的制备方法还包括:
58.步骤s600,在处理剂层上喷涂形成底漆层。
59.本实施例中的底漆层同样可以是包括第一底漆层和第二底漆层的结构形式,请一并参阅图7,图7是形成底漆层后的结构断面示意图,其中,第一底漆层121形成于处理剂层150上。关于底漆层的具体材质以及喷涂参数可以参阅前述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60.请继续参阅图6,本技术实施例中壳体的制备方法还包括:
61.步骤s700,在第二底漆层上利用真空镀膜的方式形成金属铟层。
62.其中,将喷涂好第二底漆层的产品放入真空蒸发电镀炉中,镀材使用金属铟(保证镀膜后产品表面有优异的高亮效果和金属质感),真空值控制在(5-7)*10-2pa,真空镀时间为30-40min(保证被蒸发的铟原子能够均匀稳定的沉积在产品表面)。
63.请一笔参阅图6和图8,图8是本技术完成喷涂后的壳体结构断面示意图。本技术实施例中壳体的制备方法还包括:
64.步骤s800,在金属铟层上喷涂形成中漆层。
65.步骤s400,在中漆层上喷涂形成面漆层。
66.关于中漆层130和面漆层140的喷涂参数请参阅前述实施例相关描述。其中,中漆层130形成于所述金属铟层160上。
67.请参阅下表,下表是本技术壳体一实施例的各涂料组分。
68.[0069][0070]
与前述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壳体制备方法,通过在基板上形成处理剂层,可遮盖素材瑕疵,提供镀材与底漆之间的层间附着,选用侵蚀力较强的单体,能够更好的咬蚀素材,增大接触面积,提高附着力;另外,通过在底漆层和面漆层之间形成金属铟层,可以形成优异的高亮效果和金属质感的壳体。
[0071]
进一步地,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请一并参阅图9和图10,图9是本技术电子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9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在a-a处的结构剖视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显示屏模组30、壳体10以及控制电路板20。其中,壳体10可以是采用前述实施例中制备方法制备获得。
[0072]
可选地,显示屏模组30与所述壳体10配合形成容置空间1000,所述控制电路板20设于所述容置空间1000内,控制电路板20与显示屏模组30电连接,控制电路板20用于控制所述显示屏模组30。关于电子设备其他部分结构的详细技术特征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范围内,此处亦不再赘述。
[0073]
请参阅图11,图11是本技术电子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组成框图示意图,该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以及可穿戴设备等,本实施例图示以手机为例。该电子设备的结构可以包括rf电路910、存储器920、输入单元930、显示单元940(可以为上述实施例中的显示屏模组30)、传感器950、音频电路960、wifi模块970、处理器980(可以为前述实施例中的控制电路板20)以及电源990等。其中,rf电路910、存储器920、输入单元930、显示单元940、传感器950、音频电路960以及wifi模块970分别与处理器980连接;电源990用于为整个电子设备提供电能。
[0074]
具体而言,rf电路910用于接发信号;存储器920用于存储数据指令信息;输入单元930用于输入信息,具体可以包括触控面板931以及操作按键等其他输入设备932;显示单元940则可以包括显示面板941等;传感器950包括红外传感器、激光传感器等,用于检测用户接近信号、距离信号等;扬声器961以及传声器(或者麦克风)962通过音频电路960与处理器980连接,用于接发声音信号;wifi模块970则用于接收和发射wifi信号,处理器980用于处
理电子设备的数据信息。关于电子设备具体的结构特征,请参阅上述实施例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进行详细介绍。
[0075]
本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其壳体通过在底漆中掺入砂纹粉,可以获得闪光点效果的壳体,可以提高产品的外观表现力;该方法的工艺简单,且涂层之间有优异的附着力可靠性。
[0076]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装置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