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镜头点胶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72095发布日期:2022-06-11 00:53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载镜头点胶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镜头点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载镜头点胶设备。


背景技术:

2.车载镜头,主要是指安装于行程记录仪或倒车影像的光学镜头,能够在行车时对车厢内外环境进行监控,为车辆行驶提供安全保障。
3.现有的车载镜头通常包括镜筒和镜片;在对车载镜头进行组装时,镜片放置于镜筒内部后需要对镜片的外边缘进行点胶,使得镜片与镜筒固定连接。现在工厂对车载镜头进行点胶时在点胶设备上进行,实现对车载镜头的自动点胶,具体提高点胶效率以及提高车载镜头点胶后成型质量的优点。
4.目前相关专利公开了一种镜头点胶设备,包括机架以及分别安装于机架的工件治具和点胶装置;工件治具用于夹持安装有镜片的镜筒,且工件治具连接有旋转装置,旋转装置能够驱使镜筒作圆周转动;点胶装置设置于工件治具上方,点胶装置连接有移动机构,移动机构能够驱使点胶装置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移动,从而使点胶装置的点胶筒移动至镜片外边缘,并配合旋转装置实现对镜片进行环形路径的点胶。
5.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方案,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该点胶设备使用时,镜筒固定夹持于工件治具并完成点胶作业后,需要控制移动机构使点胶装置离开镜筒,将镜筒从工件治具取下后才能安装新的待点胶的镜筒,而后才能对新的镜筒上的镜片进行点胶。整个过程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导致车载镜头点胶的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提高车载镜头点胶的效率,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载镜头点胶设备。
7.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车载镜头点胶设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载镜头点胶设备,包括用于与供点胶设备放置的载体相固定的机架、用于固定待加工的工件的夹持装置以及用于对工件点胶的点胶装置;所述机架包括两根竖直设置的立柱以及固定于两根立柱之间的横板,每一所述立柱均设有第一连接机构;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夹持部件以及连接于夹持部件的双轴移动平台,所述双轴移动平台用于驱使夹持部件在水平面内纵向移动及横向移动,所述夹持部件连接有用于驱使夹持部件转动的旋转驱动组件;所述双轴移动平台的两相对侧分别固定有第二连接机构,所述第二连接机构可拆卸安装于第一连接机构;所述点胶装置包括安装于横板的线性模组以及连接于线性模组的点胶筒,所述点胶筒位于夹持部件的上方,所述线性模组用于驱使点胶筒沿竖直方向移动。
8.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夹持装置通过第二连接机构直接安装于机架,当需要对车载镜头进行点胶固定时,将车载镜头放置于夹持部件后,通过控制双轴移动平台能够使车载镜头移动至点胶筒下方;而后控制线性模组运作,线性模组能够带动点胶筒向靠近
车载镜头的方向移动,使得点胶筒移动至镜片外侧;最后通过旋转驱动组件驱使夹持部件转动,同时点胶筒内均匀出胶,能够对镜片的外周侧进行均匀点胶。
9.在点胶筒对车载镜头点胶的过程中,可以将另外待点胶的车载镜头安装于新的夹持装置的夹持部件上,同时作业人员能够在上一个车载镜头点胶的过程中检查新的夹持装置上的车载镜头是否安装到位。当上一个车载镜头点胶完成后,通过控制线性模组复位使得点胶筒远离镜筒,此时将第二连接机构从第一连接机构拆除,可以直接将夹持装置取出,然后将新的夹持装置通过第二连接机构安装于第一连接机构,能够快速地对新的夹持装置上的镜片进行点胶。整个过程节约了车载镜头安装于夹持部件以及检查车载镜头是否安装到位的时间,减少了换料时的时间浪费,有利于提高该点胶设备对车载镜头点胶的效率。
10.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包括套设于立柱外周侧的移动座以及连接于移动座外侧的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远离移动座的一端连接有竖直设置的插柱;所述第二连接机构包括固定于双轴移动平台外侧的第二连杆以及固定于第二连杆远离双轴移动平台一端的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内径与插柱的外径相适配;当所述夹持装置安装于机架时,所述限位环抵靠于第一连杆。
11.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夹持装置安装时,通过将两个第一连接机构的插柱分别插入双轴移动平台两侧的限位环,能够对夹持装置进行稳定定位,减少夹持装置在水平方向以及竖直方向的偏移,便于双轴移动平台带动夹持部件移动至同一位置,提高车载镜头的点胶精度。
12.可选的,所述移动座活动套接于立柱;所述第一连接机构还包括套设于立柱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位于移动座的下方;当所述弹性件处于极限压缩状态时,所述插柱与限位环在竖直方向上错位设置。
13.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当第一连接机构的插柱插入双轴移动平台外侧的限位环后,整个夹持装置能够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压紧于第一连杆,从而带动移动座向下移动并挤压弹性件。当需要将夹持装置拆除并更换新的夹持装置时,可以对移动座施加竖直向下的作用力使得移动座向下移动;移动座推动弹性件处于极限压缩状态后,插柱能够直接脱离限位环,此时作业人员直接挪动夹持装置便能够将夹持装置拆离机架,有利于提高夹持装置的更换效率,进而提高车载镜头的点胶效率,同时降低了作业人员更换夹持装置时的劳动强度。
14.可选的,所述机架还包括固定于两个立柱底部之间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上表面安装有抬升机构;两所述移动座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位于抬升机构上方,所述抬升机构动作时间歇式顶起连接柱;所述抬升机构连接有用于驱使抬升机构纵向移动的推移机构。
15.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夹持装置安装于机架时能够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压紧于移动座。当点胶筒对车载镜头进行点胶时,通过控制抬升机构动作能够带动连接柱以及两个移动座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进而带动夹持装置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此时镜片外周侧的点胶路径形成环形连续的波纹状,能够增大镜片外周侧的粘胶路径,通过将出胶筒的出胶口做小,增大出胶口的胶水挤出速率,能够使胶水更多、更均匀地涂抹于镜片外周侧,增强车载镜头点胶后的粘接强度,同时能够减少由于同一位置粘胶过多而造成的溢胶情况。
16.另外,当车载镜头点胶完成后,通过控制推移机构动作,推移机构能够带动抬升机
构纵向移动并离开连接柱的下方,此时作业人员只需要对单个移动座施加作用力便能使两个移动座一起向下移动,从而便于使两根插柱分别脱离对应的限位环,进一步提高夹持装置更换时的稳定性。
17.可选的,所述抬升机构包括固定设置的转动电机以及固定于转动电机输出轴的顶升组件,所述顶升组件包括两个连接盘以及固定于两个连接盘之间的多个弧形块,其中一个所述连接盘与转动电机相连接;所有弧形块沿连接盘的圆周方向等距排列,每一所述弧形块的外弧面均局部外露于连接盘。
18.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抬升机构位于连接柱下方时,由于相邻弧形块之间存在间隙,当该间隙处于竖直位置时能够使弧形块与连接柱之间间隔设置。通过控制转动电机转动以带动顶升组件转动,各个弧形块外露于连接盘的部分能够依次抵靠于连接柱,从而将连接柱、移动座以及夹持装置抬升,进而使镜片外周侧的点胶路径形成环形连续的波纹状。
19.可选的,所述连接柱的底部固定有多个抵接块,所有抵接块沿连接柱的延长方向排列设置,各所述抵接块的宽度设为不同;每一所述抵接块远离连接柱的一侧均设为曲面,所述弧形块抵贴于曲面;所述抬升机构与推移机构之间设有用于驱使调节机构横向移动的调节机构。
20.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抵接块的设置用于在顶升组件转动时使各个抵接块依次抵接于抵接块。通过在连接柱延长方向上设置多个宽度不同的抵接块,控制调节机构动作能够使抬升机构依次移动至各个抵接块的下方,从而起到调节连接柱在竖直方向上下移动幅度的作用,以适用于不同尺寸的车载镜头的点胶作业。
21.可选的,所述推移机构包括滑移安装于固定座的第一移动板以及用于驱使第一移动板移动的气缸;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滑移安装于第一移动板的第二移动板以及用于驱使第二移动板移动的第一伺服电机,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垂直设置。
22.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通过控制气缸动作,气缸的活塞杆能够带动相连接的第一移动板向远离夹持装置的方向移动,使得抬升机构离开连接柱的下方,便于作业人员迫使移动座向下移动并快速更换夹持装置。当气缸复位后,通过控制第一伺服电机输出轴的进给量,能够将抬升机构依次推移至各个抵接块的下方,从而起到调节连接柱上下移动幅度的作用。
23.可选的,所述点胶筒的外侧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下方安装有用于对胶水抹平的球体;当所述点胶筒点胶时,所述球体抵贴于镜片的外侧面。
24.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当线性模组推动点胶筒移动至镜片外侧时,球体能够抵贴于镜片的外侧面;点胶筒的出胶口均匀出胶并使胶水粘附于镜片外侧,随着旋转驱动组件带动镜片转动,能够时镜片外侧粘接有胶水的部位经过球体内侧,此时球体能够将呈波纹状的胶水挤压、抹匀,进一步增强车载镜头点胶后的粘接强度。
25.可选的,所述球体与固定杆之间连接有软弹簧。
26.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球体通过软弹簧连接于固定杆,当旋转驱动组件带动镜片转动时,球体能够在镜片的推动下作微小幅度的震动,从而进一步将镜片外侧的胶水挤压、抹匀,提高车载镜头点胶后的粘接强度。
27.可选的,所述点胶装置还包括安装于线性模组外侧的ccd视觉模组,所述ccd视觉
模组的外侧安装有用于增强夹持部件外侧光亮的照射灯;当所述夹持装置安装于机架时,所述照射灯位于夹持部件外侧。
28.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ccd视觉模组用于通过图像比对的方式确定车载镜头点胶时是否处于同一位置,用于提高车载镜头点胶时的精度;照射灯的设置用于增强夹持部件以及车载镜头外侧的光亮度,减少ccd视觉模组进行图像比对时发生误判的情况。
29.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设置第一连接机构和第二连接机构,能够在车载镜头点胶完成后快速地将夹持装置拆除并更换新的夹持装置,节约了车载镜头安装于夹持部件以及检查车载镜头是否安装到位的时间,提高了点胶设备对车载镜头点胶的效率;2.通过设置弹性件,滑移座挤压弹性件使弹性件处于极限压缩状态时,插柱能够之间脱离限位环,使得作业人员能够直接挪动夹持装置并更换新的夹持装置,提高了夹持装置的更换效率;3.通过设置抬升机构,旋转驱动组件带动夹持部件转动使镜片点胶时,抬升机构能够带动夹持部件以及镜片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从而使镜片外侧的点胶路径形成环形连接的波纹状,有利于增大镜片外周侧的粘接路径,增强车载镜头点胶后的粘接强度。
附图说明
30.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中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4是图1中b处的放大图;图5是本实施例整体结构另一方向的视图;图6是图5中c处的放大图;图7是本实施例中移动座以及连接柱的结构示意图。
31.附图标记说明:1、机架;11、立柱;12、横板;13、固定座;14、第一连接机构;141、移动座;142、第一连杆;143、插柱;144、压缩弹簧;145、连接柱;146、抵接块;2、夹持装置;21、夹持部件;22、双轴移动平台;221、底架;222、第一支座;223、第二支座;224、第一滑轨;225、第二滑轨;226、第二伺服电机;23、旋转电机;24、第二连接机构;241、第二连杆;242、限位环;3、点胶装置;31、固定支架;32、线性模组;33、调节座;34、点胶筒;341、固定杆;342、球体;343、软弹簧;35、ccd视觉模组;351、连接支架;36、照射灯;361、安装板;4、抬升机构;41、第一移动板;42、气缸;43、第三滑轨;5、推移机构;51、第二移动板;52、第一伺服电机;53、第四滑轨;6、调节机构;61、连接盘;62、弧形块;63、转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结合附图1-7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3.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车载镜头点胶设备。
34.参照图1,一种车载镜头点胶设备,包括机架1、用于固定车载镜头的夹持装置2以及用于对车载镜头点胶的点胶装置3,其中机架1用于与供点胶设备放置的载体配合固定,
本实施例中的载体设置为工作台。机架1包括固定座13、横板12以及两根立柱11,固定座13通过紧固件固定于工作台的台面;两根立柱11之间间隔设置且共同垂直固定于固定座13的上表面,横板12固定连接于两根立柱11之间,且横板12位于立柱11远离固定座13的一侧。
35.参照图2,夹持装置2包括夹持部件21、双轴移动平台22以及旋转驱动组件,其中双轴移动平台22包括底架221、第一支座222和第二支座223,底架221内部安装有横向设置的第一滑轨224,第一支座222通过第一滑块滑移安装于第一滑轨224,使得第一支座222能够沿着第一滑轨224横向移动;底架221内部还安装有直线电机(图中未示出),直线电机的移动端连接于第一支座222,用于驱使第一支座222滑移。
36.参照图2,第一支座222位于底架221的上方,第一支座222的上表面固定有第二滑轨225,第二滑轨225的延长方向与第一滑轨224的延长方向垂直设置;第二支座223通过第二滑块滑移安装于第二滑轨225,使得第二支座223能够沿着第二滑轨225纵向移动。第二支座223还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226,第二伺服电机226固定于第一支座222的上表面,用于驱动第二支座223沿着第二滑轨225纵向移动。
37.参照图2,第二支座223远离第二伺服电机226的一侧外露于第一支座222,旋转驱动组件固定于第二支座223的下表面;本实施例的旋转驱动组件设置为旋转电机23,旋转电机23的输出轴穿设至第二支座223的上表面并与夹持部件21相连接,本实施例的夹持部件21设置为三爪气缸42。当需要对车载镜头进行点胶时,将车载镜头的镜筒放置于三爪气缸42上,控制三爪气缸42动作能够将镜头夹紧固定;而后控制旋转电机23运作,旋转电机23能够带动夹持部件21绕自身中轴线作周向转动,进而使镜筒以及镜筒上的镜片绕自身中轴线作周向转动。
38.参照图1、图3,底架221延长方向的两侧分别固定有第二连接机构24,每一立柱11均安装有用于与第二连接机构24安装固定的第一连接机构14;通过将底架221的第二连接机构24可拆卸安装于立柱11外侧的第一连接机构14,能够快速地对夹持装置2进行安装和定位。
39.参照图3,第二连接机构24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二连杆241和限位环242,第二连杆241固定连接于底架221的外侧;第二连杆241为l形杆,限位环242位于第二连杆241远离底架221的一端。
40.参照图3,第一连接机构14包括移动座141、第一连杆142和弹性件,移动座141活动套接于立柱11的外周侧,弹性件套接于立柱11并位于移动座141与固定板的下方;本实施例的弹性件设置为压缩弹簧144,压缩弹簧144常态抵贴于移动座141的下表面,用于对移动座141施加弹性力,减少移动座141在重力作用下自然下滑的情况。
41.参照图3,第一连杆142固定于移动座141的外侧面,第一连杆142远离移动座141的一端连接有插柱143,插柱143呈竖直设置,且插柱143的外径与限位环242的内径设为相等。
42.参照图1、图3,当底架221两侧的两个限位环242分别套接于插柱143时,底架221抵靠于固定座13的上表面,限位环242能够在夹持装置2的重力作用下抵靠于第一连杆142,从而使移动座141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挤压压缩弹簧144并向下移动,此时压缩弹簧144能够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
43.参照图1、图3,本实施例中的压缩弹簧144处于极限压缩状态时,插柱143与限位环242在竖直方向上错位设置,插柱143位于限位环242的下方;两个移动座141之间还设有连
接柱145,连接柱145固定于移动座141靠近相邻移动座141的一侧。在作业人员更换夹持装置2时,通过对单个移动座141施加向下的作用力,移动座141能够挤压压缩弹簧144至极限压缩状态,此时作业人员能够直接挪动夹持装置2使限位环242快速脱离插柱143,从而对夹持装置2进行快速更换。
44.参照图1,点胶装置3包括固定支架31、线性模组32、调节座33、点胶筒34以及ccd视觉模组35;固定支架31固定于横板12的上表面,线性模组32固定于固定支架31靠近夹持部件21的一侧;线性模组32的移动方向呈竖直设置,调节座33固定于线性模组32的移动端,且调节座33位于线性模组32远离固定支架31的一侧,用于使调节座33外露于横板12。点胶筒34固定于调节座33的底部,点胶筒34呈倾斜设置,且点胶筒34的出胶口朝向向下设置。
45.参照图1,当需要对车载镜头进行点胶时,车载镜头固定于夹持部件21后,将夹持装置2安装于机架1;通过控制线性模组32动作,线性模组32推动调节座33以及点胶筒34向下移动,能够使点胶筒34的出胶口停留于镜片的外侧;而后通过控制旋转电机23动作,旋转电机23带动夹持部件21以及车载镜头作周向转动,同时使点胶筒34匀速出胶,能够使胶水均匀涂抹于镜片外周侧。
46.参照图4,点胶筒34的外侧连接有固定杆341,固定杆341与点胶筒34的连接位置靠近于点胶筒34的出胶口;固定杆341远离点胶筒34的一端固定有软弹簧343,软弹簧343远离固定杆341的一端连接有球体342。球体342与点胶筒34出胶口之间的间距与镜片的外径设为相等,当线性模组32带动点胶筒34移动至镜片外侧时,球体342能够抵贴于镜片的外侧,从而在镜片转动时球体342能够将已涂胶的位置抹平,有利于提高车载镜头点胶后的粘接强度。
47.参照图1,固定支架31与线性模组32相邻的一侧固定有连接支架351,ccd视觉模组35安装于连接支架351;ccd视觉模组35用于拍摄夹持装置2的位置,并且通过图像比对的方式确定夹持部件21以及车载镜头的位置是否出现偏移,从而夹持装置2更换时能够确保车载镜头位于同一位置,提高车载镜头的点胶精度;在具体使用时,可以将ccd视觉模组35的拍摄位置设置于第二支座223上表面的边角处。
48.参照图1,连接支架351远离固定支架31的一侧固定有安装板361,安装板361沿竖直方向向下延伸设置;安装板361远离连接支架351的一侧固定有照射灯36,照射灯36位于ccd视觉模组35的下方;当夹持装置2安装于机架1时,照射灯36位于车载镜头的外侧。照射灯36的设置用于增强车载镜头周围的光亮度,减少ccd视觉模组35进行图像比对时发生误判的情况。
49.参照图5,固定座13的上表面设有抬升机构4,抬升机构4位于连接柱145的下方,用于间歇式顶起连接柱145,从而带动固定于夹持部件21的车载镜头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使得点胶筒34对镜片外周侧的点胶路径形成环形连续的波纹状;抬升机构4与固定座13之间设有推移机构5和调节机构6,其中调节机构6位于推移机构5的上方。
50.参照图5,推移机构5包括滑移安装于固定座13上表面的第一移动板41以及用于驱使第一移动板41移动的气缸42;固定座13的上表面固定有第三滑轨43,第三滑轨43的延长方向与连接柱145的延长方向垂直设置,第一移动板41通过第三滑块滑移安装于第三滑轨43。气缸42固定于固定座13的上表面,气缸42的活塞杆连接于第一移动板41;本实施例中气缸42的活塞杆处于常态伸出状态,此时第一移动板41位于连接柱145的正下方;当气缸42的
活塞杆向内缩回时,第一移动板41能够在水平面内纵向移动并离开连接柱145的下方位置。
51.参照图5、图6,调节机构6包括滑移安装于固定第一移动板41上表面的第二移动板51以及用于驱使第二移动板51移动的第一伺服电机52;第一移动板41的上表面固定有第四滑轨53,第四滑轨53的延长方向与连接柱145的延长方向垂直设置,第二移动板51通过第四滑块滑移安装于第四滑轨53。第一伺服电机52固定于第一移动板41的上表面,第一伺服电机52的输出轴连接于第二移动板51;通过控制第一伺服电机52输出轴的进给量,能够使第二移动板51在水平面内横向移动。
52.参照图6,抬升机构4包括转动电机63和顶升组件,其中顶升组件包括两个连接盘61以及固定于两个连接盘61之间的多个弧形块62,所有弧形块62沿连接盘61的圆周方向等距排列;每一弧形块62的外弧面均位于弧形块62远离连接盘61中轴线的一侧,且每一弧形块62的外弧面均局部外露于连接盘61;转动电机63固定于第二移动板51的上表面,转动电机63的输出轴与其中一个连接盘61固定连接。
53.参照图5、图6,当气缸42的活塞杆处于伸出状态时,两个相邻弧形块62之间的间隙能够正对于弧形块62;当转动电机63带动顶升组件转动时,各个弧形块62能够依次抵靠于连接柱145并将连接柱145顶起,进而使点胶路径形成连续的波纹状。
54.参照图6、图7,连接柱145的底部还固定有多个用于与弧形块62抵接的抵接块146,所有抵接块146沿连接柱145的延长方向等距排列设置,且各个抵接块146的宽度设为不同;每一抵接块146朝向弧形块62的一侧均设置为曲面,用于使弧形块62抵靠于抵接块146时能够平滑过渡。在点胶筒34对镜片外周侧进行点胶时,通过控制第一伺服电机52使顶升组件移动至各个抵接块146的下方,能够起到改变镜片上下移动幅度的作用,以适用于不同型号的车载镜头的点胶作业。
55.本技术实施例一种车载镜头点胶设备的实施原理为:当夹持装置2安装于机架1、线性模组32推动点胶筒34移动至镜片外侧对镜片进行点胶时,可以将另外待点胶的车载镜头安装于新的夹持装置2的夹持部件21上,同时作业人员能够在车载镜头点胶的过程中检查新的夹持装置2上的车载镜头是否安装到位。当点胶完成后,通过对移动座141施加作用力并挤压压缩弹簧144至极限压缩状态,直接挪动夹持装置2能够将夹持装置2以及完成点胶的车载镜头直接拆离机架1;然后将新的夹持装置2安装于机架1,能够快速地完成车载镜头的上料过程,减少了换料时的时间浪费,从而极大地提高该点胶设备对车载镜头点胶的效率。
56.以上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