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性淀粉混碾机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458261发布日期:2022-09-07 15:14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性淀粉混碾机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变性淀粉加工技术领域,具体的是一种变性淀粉混碾机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2.为改善淀粉的性能、扩大其应用范围,利用物理、化学或酶法处理,在淀粉分子上引入新的官能团或改变淀粉分子大小和淀粉颗粒性质,从而改变淀粉的天然特性(如糊化温度、热粘度及其稳定性、冻融稳定性、凝胶力、成膜性、透明性等),使其更适合于一定应用的要求,这种经过二次加工,改变性质的淀粉统称为变性淀粉,此种淀粉具有一些特殊的理化性能,添加到食品配方中后可以使食品在加工或食用时具有更好的性能,在变性淀粉生产加工工序中,需要对变性淀粉及其它辅料进行碾磨细化及混合处理作业,虽然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多种对变性淀粉的混合装置,但是现有的混合装置不能集碾磨、混合和碾磨后淀粉的分化处理功能为一体,且现有的淀粉加工用混合装置难以保证淀粉碾磨后的物料混合均一度及混料强度,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性淀粉混碾机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性淀粉混碾机及其使用方法,主要解决以下技术问题:1)通过外旋轴、内旋轴、螺旋提料筛片、混料外筒的设计,解决了现有混合装置不能集碾磨、混合和碾磨后淀粉的分化处理功能为一体的问题;2)通过螺旋提升叶片、内隔筒和出料孔的设计,解决了现有混合装置难以保证淀粉的混料均一度及混料强度的问题。
4.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变性淀粉混碾机,包括振动平台,所述振动平台的顶面安装有机体,所述机体的顶面安装有进料管,所述机体内壁转动连接有外旋轴,所述外旋轴的内壁转动连接有内旋轴,所述机体的顶面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端分别与外旋轴和内旋轴传动连接,所述机体的内壁转动连接有外碾旋筒,所述外碾旋筒的内壁通过连接架与外旋轴固定连接,所述内旋轴的周侧面固定安装有内碾旋筒,所述内碾旋筒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热盘,所述内碾旋筒与外碾旋筒的相对表面之间固定设置有碾磨环道,所述外旋轴和内旋轴的周侧面均固定安装有一组切刀模块,所述机体的底面固定安装有混碾机构,所述混碾机构出料口的一端安装有与机体连通的回筛机构。
5.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振动平台分别包括底架和缓冲架,所述底架的顶面安装有两组导向杆,两组所述导向杆的周侧面均与缓冲架固定连接,两组所述导向杆的周侧面且对应缓冲架下侧的位置均套设有缓冲弹簧,所述导向杆的横截面为“t”形,所述缓冲架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激振电机,所述缓冲架的内壁与机体固定连接,所述底架的底面
安装有一组万向脚轮。
6.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混碾机构包括混料外筒,所述混料外筒的周侧面与机体固定连接,所述混料外筒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内隔筒,所述内隔筒的底端与回筛机构固定连通,所述内隔筒与外碾旋筒的相对表面之间固定设置有回料敞口,所述回料敞口的顶端与碾磨环道固定连通,所述碾磨环道设置于回料敞口的内侧,所述内隔筒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挡料封座,所述挡料封座的内壁与内旋轴转动连接,所述挡料封座的底面安装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排料管,两个所述排料管的内部均安装有电动料阀,所述内隔筒的内壁且对应挡料封座的位置开设有一组呈圆周阵列分布的出料孔,所述混料外筒的内壁转动连接有回料旋筒,所述回料旋筒的顶端与外碾旋筒固定连接,所述回料旋筒的内壁固定安装有螺旋提升叶片,所述螺旋提升叶片的内壁与内隔筒贴合,所述内旋轴的周侧面且对应内隔筒的位置安装有一组呈线性阵列分布的混料模块。
7.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螺旋提升叶片设置于混料外筒与内隔筒之间,所述内隔筒的顶端开口底部为漏斗状结构,所述挡料封座的横截面为等腰三角状结构。
8.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混料模块包括安装环,所述安装环的内壁与内旋轴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环的周侧面固定安装有一组呈圆周阵列分布的混料搅杆。
9.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回筛机构包括竖直设置的提料筒,所述提料筒的周侧面与机体固定连接,所述提料筒的下部固定安装有引料管,所述引料管进料口的一端与内隔筒固定连通,所述提料筒的上部固定连通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一端与机体固定连通,所述提料筒的内壁转动连接有提料轴,所述提料筒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与提料轴固定连接的提升电机,所述提料轴的周侧面固定安装有螺旋提料筛片,所述螺旋提料筛片的表面均布有筛孔,所述提料筒的底端固定连通有卸料管。
10.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切刀模块包括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周侧面固定安装有一组呈圆周阵列分布的破碎刀口,所述外旋轴和内旋轴的周侧面均与对应位置的连接环固定连接。
11.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旋轴和内旋轴的周侧面均固定安装有从动锥齿轮,两个所述从动锥齿轮以伺服电机的轴线所在水平面为轴呈对称设置。
12.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碾旋筒的顶端开口,所述碾磨环道由上至下渐窄,所述内碾旋筒设置于混料模块的下方。
13.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变性淀粉混碾机的使用方法,该装置的具体使用方法如下:步骤一:进料、当需要进行混碾作业时,将待碾磨及待混合的变性淀粉及相关辅料通过进料管投入机体内部;步骤二:混碾作业、变性淀粉及相关辅料投入后,两个激振电机、伺服电机和提升电机同步工作,电热盘对内碾旋筒进行恒温加热作业,且通过对伺服电机的输出方向控制,使螺旋提升叶片向上提料,通过对提升电机的输出方向控制,使螺旋提料筛片也向上提料,伺服电机工作后,继而驱动外旋轴和内旋轴同轴差速反向旋转,外旋轴和内旋轴同轴差速旋转后,继而分别驱动外旋轴和内旋轴处的切刀模块进行双向强剪切切割作业,经切刀模块处理后的物料在重力的作用下落至内碾旋筒,落至内碾旋筒的物料继而进入碾磨环道,物料流至碾磨环道后,继而经碾磨环道进行碾磨,碾磨后的物料进入内隔筒,由于内旋轴的高速旋动,混料模块继而对落入内隔筒总的物料进行强混合作业,一次混合的物料经由出
料孔排出至螺旋提料筛片的作用区域,在螺旋提料筛片的作用下,一次混合的物料由经回料敞口回流至混料模块的作用区域,继而进行上下循环混合,排料管处的电动料阀则周期性开启,其中,电动料阀的周期性开启时间及电动料阀的每次开启时长均可进行设定,排料管排出的物料经由引料管排出至提料筒,物料进入提料筒后,继而流至螺旋提料筛片,落至螺旋提料筛片的物料经由筛孔进行筛选,粒径符合的物料经由筛孔的筛选后最终由卸料管直接排出,粒径不符合的物料则在螺旋提料筛片的作用下回流至机体,进行二次或多次循环加工,直至其粒径合格。
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通过外旋轴、内旋轴、螺旋提料筛片、混料外筒等结构的设计,使本装置能够以自动化方式高效完成变形淀粉生产工序中淀粉物料与其它辅料的碾磨及混合作业,且本装置在作业时,集预切割、碾磨细化、混合处理、细化筛分功能为一体,通过上述一体化功能的实现,从而有效提升本装置的多功能性及对变性淀粉处理时的自动化程度,工作时,多组切刀模块通过同轴差速旋转,能够对待处理的物料进行双向强剪切预碎,碾磨环道通过其渐窄式结构,则能对初步细化后的物料进行精细,精细后的物料进入混料外筒中继而能够进行混合作业,混合后的物料流至螺旋提料筛片后,则能对混合后的物料进行精准和层层细化筛分。
15.2、通过混料外筒、内隔筒和混料模块的设计,在淀粉物料碾磨完毕后,能够对碾磨后的物料进行有效混合,且本装置在混合时,通过螺旋提升叶片的设计,能够实现淀粉混合时的上下循环回流,通过上下循环回流效果的实现,一方面能够有效保证本装置的混料强度,另一方面则能有效保证淀粉物料的混料均一度。
16.3、通过电热盘的设计,使内碾旋筒在工作时其表面能够保持设定温度,通过内碾旋筒时的加热设置,能够有效提高内碾旋筒上待碾磨物料的干燥度,通过物料干燥度的提升,从而能够有效提高物料的碾磨细度和碾磨程度,且通过物料干燥度的提升,能够有效降低物料在内碾旋筒表面的残留率,通过振动平台的设置,则能够有效提高物料在碾磨环道内的流动速率,继而提高物料的碾磨速率,且通过上述振动状态设置,能够有效降低物料堵塞于碾磨环道中的概率。
附图说明
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18.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图1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图2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图3中c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发图3中d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发明回料旋筒、内旋轴和连接架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发明外旋轴和内碾旋筒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发明回料旋筒和螺旋提升叶片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混料外筒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底架;2、缓冲架;3、导向杆;4、缓冲弹簧;5、激振电机;6、万向脚轮;7、机体;8、进料管;9、外旋轴;10、内旋轴;11、伺服电机;12、外碾旋筒;13、连接架;14、内碾旋筒;15、电热盘;16、碾磨环道;17、切刀模块;18、混料外筒;19、内隔筒;20、挡料封座;21、排料管;22、出料孔;23、回料旋筒;24、螺旋提升叶片;25、混料模块;26、提料筒;27、引料管;28、出料管;29、提料轴;30、提升电机;31、螺旋提料筛片;32、筛孔;33、卸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1.如图1-11所示,一种变性淀粉混碾机,包括振动平台,振动平台的顶面安装有机体7,振动平台设置的作用在于使机体7工作时处于激振模式,通过机体7工作时的激振状态设置,从而有效提高物料在碾磨环道16内的流动速率,并降低物料在本装置内部的残留率;振动平台分别包括底架1和缓冲架2,底架1的顶面安装有两组导向杆3,两组导向杆3的周侧面均与缓冲架2固定连接,两组导向杆3的周侧面且对应缓冲架2下侧的位置均套设有缓冲弹簧4,导向杆3的横截面为“t”形,缓冲架2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激振电机5,缓冲架2的内壁与机体7固定连接,底架1的底面安装有一组万向脚轮6,工作时,两激振电机5以设定状态输出振动频率,通过两个激振电机5的振动输出,从而使机体7工作时保持为激振状态;机体7的顶面安装有进料管8,进料管8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料阀,机体7内壁转动连接有外旋轴9,外旋轴9的内壁转动连接有内旋轴10,机体7的顶面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11,伺服电机11的输出轴端分别与外旋轴9和内旋轴10传动连接;外旋轴9和内旋轴10的周侧面均固定安装有从动锥齿轮,两个从动锥齿轮的规格不同,两个从动锥齿轮以伺服电机11的轴线所在水平面为轴呈对称设置,通过两个从动锥齿轮的上述状态设计及规格设置,从而使外旋轴9和反旋内轴能够进行同轴差速旋动;机体7的内臂转动连接有外碾旋筒12,外碾旋筒12的顶端开口,外碾旋筒12的内壁通过连接架13与外旋轴9固定连接,内旋轴10的周侧面固定安装有内碾旋筒14,内碾旋筒1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热盘15,外碾旋筒12和内碾旋筒14均为金属材质,电热盘15工作时搭配有控温电路或控温电阻,通过控温电路或控温电阻的设置,从而使内碾旋筒14在工作时其表面能够保持设定温度,通过内碾旋筒14时的加热设置,能够有效提高内碾旋筒14上待碾磨物料的干燥度,通过物料干燥度的提升,从而能够有效提高物料的碾磨细度和碾磨程度,且通过物料干燥度的提升,能够有效降低物料在内碾旋筒14表面的残留率;内碾旋筒14与外碾旋筒12的相对表面之间固定设置有碾磨环道16,碾磨环道16由上至下渐窄,通过渐窄式结构,从而使物料的被碾磨强度和碾磨细度能够逐渐提升,外旋轴9和内旋轴10的周侧面均固定安装有一组切刀模块17,切刀模块17设置的作用在于对物料进行切割及粉碎作业,通过碾磨作业前的预切割,从而有助于提高物料的被碾磨效果;切刀模块17包括连接环,连接环的周侧面固定安装有一组呈圆周阵列分布的破碎
刀口,外旋轴9和内旋轴10的周侧面均与对应位置的连接环固定连接;机体7的底面固定安装有混碾机构,混碾机构出料口的一端安装有与机体7连通的回筛机构。
22.混碾机构包括混料外筒18,混料外筒18的周侧面与机体7固定连接,混料外筒18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内隔筒19,内隔筒19的顶端开口底部为漏斗状结构,内隔筒19的底端与回筛机构固定连通,内隔筒19与外碾旋筒12的相对表面之间固定设置有回料敞口,回料敞口的顶端与碾磨环道16固定连通,碾磨环道16设置于回料敞口的内侧;内隔筒19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挡料封座20,挡料封座20的内壁与内旋轴10转动连接,挡料封座20的横截面为等腰三角状结构,通过挡料封座20的三角状结构设计,从而有效提高物料在挡料封座20上的流出效果;挡料封座20的底面安装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排料管21,两个排料管21的内部均安装有电动料阀,电动料阀设置的作用在于控制排料管21的排料与否,电动料阀由安装于本装置上的控制器进行设定;内隔筒19的内壁且对应挡料封座20的位置开设有一组呈圆周阵列分布的出料孔22,混料外筒18的内壁转动连接有回料旋筒23,回料旋筒23的顶端与外碾旋筒12固定连接,回料旋筒23的内壁固定安装有螺旋提升叶片24,螺旋提升叶片24的内壁与内隔筒19贴合,螺旋提升叶片24设置于混料外筒18与内隔筒19之间;内旋轴10的周侧面且对应内隔筒19的位置安装有一组呈线性阵列分布的混料模块25,内碾旋筒14设置于混料模块25的下方,混料模块25包括安装环,安装环的内壁与内旋轴10固定连接,安装环的周侧面固定安装有一组呈圆周阵列分布的混料搅杆。
23.回筛机构包括竖直设置的提料筒26,提料筒26的周侧面与机体7固定连接,提料筒26的下部固定安装有引料管27,引料管27进料口的一端与内隔筒19固定连通,提料筒26的上部固定连通有出料管28,出料管28的一端与机体7固定连通,提料筒26的内壁转动连接有提料轴29,提料筒26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与提料轴29固定连接的提升电机30,提料轴29的周侧面固定安装有螺旋提料筛片31,螺旋提料筛片31的表面均布有筛孔32,筛孔32的孔径大小可依据实际需求进行定制,螺旋提料筛片31为金属材质,提料筒26的底端固定连通有卸料管33。
24.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变性淀粉混碾机的使用方法,该装置的具体使用方法如下:步骤一:进料、当需要进行混碾作业时,将待碾磨及待混合的变性淀粉及相关辅料通过进料管8投入机体7内部;步骤二:混碾作业、变性淀粉及相关辅料投入后,两个激振电机5、伺服电机11和提升电机30同步工作,电热盘15对内碾旋筒14进行恒温加热作业,且通过对伺服电机11的输出方向控制,使螺旋提升叶片24向上提料,通过对提升电机30的输出方向控制,使螺旋提料筛片31也向上提料,伺服电机11工作后,继而驱动外旋轴9和内旋轴10同轴差速反向旋转,外旋轴9和内旋轴10同轴差速旋转后,继而分别驱动外旋轴9和内旋轴10处的切刀模块17进行双向强剪切切割作业,经切刀模块17处理后的物料在重力的作用下落至内碾旋筒14,落至内碾旋筒14的物料继而进入碾磨环道16,物料流至碾磨环道16后,继而经碾磨环道16进行碾磨,碾磨后的物料进入内隔筒19,由于内旋轴10的高速旋动,混料模块25继而对落入内隔筒19总的物料进行强混合作业,一次混合的物料经由出料孔22排出至螺旋提料筛片31的
作用区域,在螺旋提料筛片31的作用下,一次混合的物料由经回料敞口回流至混料模块25的作用区域,继而进行上下循环混合,排料管21处的电动料阀则周期性开启,其中,电动料阀的周期性开启时间及电动料阀的每次开启时长均可进行设定,排料管21排出的物料经由引料管27排出至提料筒26,物料进入提料筒26后,继而流至螺旋提料筛片31,落至螺旋提料筛片31的物料经由筛孔32进行筛选,粒径符合的物料经由筛孔32的筛选后最终由卸料管33直接排出,粒径不符合的物料则在螺旋提料筛片31的作用下回流至机体7,进行二次或多次循环加工,直至其粒径合格。
25.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26.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