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脉冲滤芯式除尘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43046发布日期:2022-07-23 01:16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脉冲滤芯式除尘罐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除尘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新型脉冲滤芯式除尘罐。


背景技术:

2.加工企业在加工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粉尘,这些粉尘如果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破坏,危害人体健康,因此需要对空气中的粉尘进行过滤,现有技术通常采用滤筒或滤袋过滤粉尘。如中国专利cn204768047u公开了除尘装置领域内的一种滤筒除尘器,包括除尘箱体,除尘箱体的下侧设有集尘斗,除尘箱体的下端侧壁设有粉尘进风口,上端侧壁设有空气排风口,除尘箱体内部设有分隔板,除尘箱体内部位于分隔板的上方和下方分别形成洁净空气室和粉尘过滤室,粉尘过滤室内竖直设有滤筒,滤筒的上端开口与洁净空气室相连通,粉尘过滤室内对应设有导流板,洁净空气室内对应每个滤筒设有喷嘴,喷嘴的喷气方向与滤筒的开口一一对应设置,喷嘴的进气口与喷杆的出气口相连,喷杆的进气口经电磁阀与储气包相连,电磁阀的控制接口与脉冲控制仪电连接,结构紧凑,便于清理,除尘效率高,环保清洁,可用于粮食输送和加工过程中粉尘的过滤和收集。工业滤筒和褶皱滤袋工业滤筒和褶皱滤袋均可大幅增加过滤面积,降低过滤风速和阻力,能够实现小于10mg/m3甚至5mg/m3的颗粒物超低排放。布袋式除尘器通常采用针刺毡结构,能够实现大于10mg/m3排放。我国工业规模庞大且工艺众多,拥有各种复杂的工艺流程与运行条件,对除尘设备要求较高,现有除尘设备排放口的粉尘浓度没有梯度,无法使同一除尘装置适合不同除尘排放浓度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出设计一种新型脉冲滤芯式除尘罐,其排放口具有满足同一除尘装置适合不同除尘排放浓度的要求。
4.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新型脉冲滤芯式除尘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部设置除尘滤筒和除尘布袋;除尘布袋设置若干个,位于除尘滤筒下方;若干个除尘布袋顶部高度自罐体内壁向隔板逐渐降低排列;隔板位于罐体内,且与罐体内壁之间形成集尘腔;若光干个除尘布袋上方设置集尘板;集尘板倾斜设置,与若干个除尘布袋顶部相匹配;集尘布袋下方设置粉尘进气管,粉尘进气管与分离罩连接,分离罩开口向下。本发明采用一级布袋除尘+二级滤筒除尘相结合的技术方案,能够形成粉尘浓度梯度,使同一除尘装置适合不同除尘排放浓度的要求,在该技术方案中采用的集尘板+集尘腔的作用是对一级布袋过滤后产生的集尘进行收集的作用;本发明采用开口向下的进料模式,解决了常规水平切向进料口影响布袋除尘的问题,避免水平切向进风,粉尘不容易粘贴到除尘布袋上,提高了除尘布袋的除尘效果和使用寿命。
6.进一步的,所述罐体顶部设置二级排空口,侧面设置一级排空口,一级排空口位于集尘腔上方、除尘滤筒下方。
7.进一步的,所述粉尘进气管进料口端、二级排空口、一级排空口处均设置粉尘浓度
测试仪,通过进料口端的粉尘浓度检测可以分析来料粉尘浓度情况,对超标情况进行预警,对符合粉尘进料浓度的混合器进行环保处理;若干个粉尘浓度测试仪均与控制箱连接,将粉尘浓度的检测结果传输至控制箱,由控制箱来自动控制工作流程。
8.进一步的,所述粉尘进气管在罐体内下弯,底部与分离罩连接,分离罩为喇叭形结构。本发明采用粉尘进气管罐内进口下弯,再加分离罩的结构,可以使气体与粉尘预分离,粉尘下落,气体上升。
9.进一步的,所述粉尘进气管在罐体外部的进料口采用大小头结构,目的是减缓粉料流速,加大重力分离,更加有效的实现气灰分离的效果。
10.进一步的,所述集尘腔下端一侧与集尘收集管连接,通过集尘收集管将粉尘输送至外部设备。
11.进一步的,所述除尘滤筒顶部设置多孔板和二级脉冲反吹组件;所述除尘布袋顶部设置一级脉冲反吹组件。
12.进一步的,所述隔板向下延伸至罐体底部,所述集尘腔内由倾斜设置的金属挡板分割成上集尘腔和下集尘腔;下集尘腔侧面设置备用孔;所述挡板高端侧与隔板铰接;所述挡板底部与隔板之间通过弹簧一支撑,弹簧一始终处于压缩状态,将挡板向上施压,使挡板低端侧与罐体内壁紧密接触;所述隔板上还设置用于吸附挡板的磁铁,磁铁倾斜设置,与向下旋转后的挡板相配合。上述结构设置提高了除尘的灵活性。
13.进一步的,所述挡板上表面顶部滑动设置有刮板,刮板前后两侧均固定设置拉绳,刮板后侧连接的拉绳穿过挡板与竖直弹簧二连接,弹簧二通过固定座安装在隔板上;挡板前侧连接的拉绳穿过挡板向下延伸至备用孔处。当需要对挡板表面的颗粒物进行彻底清理时,将挡板吸附在磁铁上,可通过拉绳向下拉动刮板,刮板在弹簧二的作用下自动复位,实现刮板在挡板上表面上下往复运动。
14.本发明的技术效果: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种新型脉冲滤芯式除尘罐,具有以下优点:
16.1、本发明采用一级布袋除尘+二级滤筒除尘相结合的技术方案,能够形成粉尘浓度梯度,使同一除尘装置适合不同除尘排放浓度的要求,在该技术方案中采用的集尘板+集尘腔的作用是对一级布袋过滤后产生的集尘进行收集的作用;
17.2、本发明采用开口向下的进料模式,解决了常规水平切向进料口影响布袋除尘的问题,避免水平切向进风,粉尘不容易粘贴到除尘布袋上,提高了除尘布袋的除尘效果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新型脉冲滤芯式除尘罐结构原理示意图;
19.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集尘板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新型脉冲滤芯式除尘罐结构原理示意图;
21.图4为本发明图3的a部结构放大图。
22.图中,罐体1、除尘滤筒2、除尘布袋3、集尘板4、隔板5、集尘腔6、粉尘进气管7、分离罩8、集尘收集管9、进料阀10、粉尘浓度测试仪11、固定架12、多孔板13、二级脉冲反吹组件14、进料口15、二级排空口16、一级排空口17、控制箱18、安全阀19、压力表20、出料口21、进
气口22、检修人孔23、一级脉冲反吹组件24、挡板25、弹簧一26、刮板27、拉绳28、弹簧二29、固定座30、备用孔31、磁铁32、上集尘腔601、下集尘腔602。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4.实施例1:
25.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涉及的一种新型脉冲滤芯式除尘罐,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底部为椎形结构,顶部为椭圆形结构;罐体1顶部设置安全阀19和压力表20,罐体1底部侧面设置出料口21和进气口22;所述罐体顶部、侧面、底部分别设置一个检修人孔23。
26.所述罐体1内部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除尘滤筒2、除尘布袋3;所述除尘布袋3底部通过固定架12固定在罐体内壁上;所述除尘滤筒2顶部设置多孔板13和二级脉冲反吹组件14;所述除尘布袋3顶部设置一级脉冲反吹组件 24;所述一级脉冲反吹组件24上方设置集尘板4;集尘板4倾斜设置,与若干个除尘布袋3顶部相匹配。
27.所述除尘布袋3设置若干个,位于除尘滤筒2下方;若干个除尘布袋3 顶部高度自罐体1内壁向隔板5逐渐降低排列;隔板5位于罐体1内,且与罐体1内壁之间形成集尘腔6,集尘腔6底部封闭,集尘腔6下端一侧与集尘收集管9连接,通过集尘收集管9将粉尘输送至外部设备。
28.所述集尘布袋3下方设置粉尘进气管7,粉尘进气管7与分离罩8连接,分离罩8开口向下;所述粉尘进气管7在罐体1内下弯,底部与分离罩8连接,分离罩8为喇叭形结构;粉尘进气管7在罐体1外部的进料口15采用大小头结构,粉尘进气管7上设置进料阀10,进料阀10位于罐体1外部。本发明采用粉尘进气管7罐内进口下弯,再加分离罩8的结构,可以使气体与粉尘预分离,粉尘下落,气体上升;大小头结构能够减缓粉料流速,加大重力分离。
29.所述罐体1顶部设置二级排空口16,侧面设置一级排空口17,一级排空口17位于集尘腔6上方、除尘滤筒2下方;所述粉尘进气管7进料口端、二级排空口16、一级排空口17处均设置粉尘浓度测试仪11,若干个粉尘浓度测试仪11均与控制箱18连接,将粉尘浓度的检测结果传输至控制箱18,由控制箱18来自动控制工作流程。
30.工作原理:本发明具有以下多种工作方式:
31.当工艺要求在大于10mg/m3颗粒物排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控制箱18自动控制,只采用一级布袋除尘过滤方案,通过罐体1中间的一级排空口17进行排空。即对于工艺要求较低,只需要一级除尘即可的情况,检测一级除尘后的粉尘浓度情况,若能满足要求,通过信号反馈,可自动关闭上部二级排空口16 处的排空阀门和二级脉冲反吹组件14,通过中部的一级排空口17进行排空。若不能满足要求,通过信号反馈,也需要自动关闭中间的一级排空口17,启用上部二级排空口16,启动一级、二级除尘的一级脉冲反吹组件24、二级脉冲反吹组件14。
32.当工艺要求在小于10mg/m3颗粒物排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控制箱18自动控制,需要采用一级布袋除尘过滤+二级滤筒除尘过滤的技术方案,通过罐体1 上部的二级排空口16进行排空。即对于工艺要求较高,需要观察二级排空后的浓度情况,是否满足要求,若满足要求,需要自动关闭中间一级排空口17,启用上部二级排空口16,启动一级、二级除尘的
一级脉冲反吹组件24、二级脉冲反吹组件14。
33.本发明采用一级布袋除尘+二级滤筒除尘相结合的技术方案,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使用一级布袋除尘和/或二级滤筒除尘,使同一除尘装置适合不同除尘排放浓度的要求。
34.实施例2:
35.如图3和4所示,本实施例涉及的一种新型脉冲滤芯式除尘罐,其结构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
36.所述隔板5向下延伸至罐体1底部,与罐体1底部密封,所述集尘腔6 内由倾斜设置的金属挡板25分割成上集尘腔601和下集尘腔602;下集尘腔 602侧面设置备用孔31;所述挡板25高端侧与隔板5铰接,铰接处可选择密封,防止气体溢出;所述挡板25底部与隔板5之间通过弹簧一26支撑,弹簧一26始终处于压缩状态,将挡板25向上施压,使挡板25低端侧与罐体1 内壁紧密接触;所述隔板5上还设置用于吸附挡板25的磁铁32,磁铁32倾斜设置,与向下旋转后的挡板25相配合。上述结构设置,一方面提高了除尘的灵活性,一旦集尘收集管9产生堵塞,可通过打开备用孔31,将挡板25 向下拉动,通过磁铁32吸附固定,备用孔31可连接外部集尘管路,颗粒物排放至下集尘腔602后排放至外部集尘管路;另一方面,当上集尘腔601上颗粒物较多时,在颗粒物的压力下,挡板25向下旋转,将部分颗粒物排放至下集尘腔602,以暂时解决上集尘腔601集尘过多易造成集尘收集管9堵塞的问题。
37.所述挡板25上表面顶部滑动设置有刮板27,刮板27前后两侧均固定设置拉绳28,刮板27后侧连接的拉绳28穿过挡板25与竖直弹簧二29连接,弹簧二29通过固定座30安装在隔板5上;挡板25前侧连接的拉绳28穿过挡板25向下延伸至备用孔31处。当需要对挡板25表面的颗粒物进行彻底清理时,将挡板25吸附在磁铁32上,可通过拉绳28向下拉动刮板27,刮板 27在弹簧二29的作用下自动复位,实现刮板27在挡板25上表面上下往复运动。
38.为避免刮板27阻挡挡板25上的颗粒物,刮板27原始位置时,在弹簧二 29向下拉动作用下紧贴隔板5。
39.所述挡板25前侧连接的拉绳28自由端设置拉环,拉环一方面是拉绳下垂,另一方面防止拉绳自挡板25上脱落。
40.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是本发明的具体个案,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任何符合本发明权利要求书且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落入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