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壳生物碳-纳米铁氮复合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1934907发布日期:2022-10-26 01:30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稻壳生物碳-纳米铁氮复合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1.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催化新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稻壳生物碳-纳米 铁氮复合催化材料。


背景技术:

2.目前,商业所用的燃料电池orr催化剂仍以贵金属为主。其中pt基贵 金属被认为是最有效的orr催化剂。但是目前pt/c因为其高昂的价格、低 耐久性以及甲醇中毒特性极大地显示了燃料电池的应用。因此,设计和开发 具有高活性、长久耐用、经济、环保的新型orr催化剂来替代pt基贵金属 催化剂具有重大意义。
3.过渡金属化合物因其较好的orr活性和耐久性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包 括过渡金属氧化物、碳化物、硫化物、磷化物和氮化物。其中过渡金属氮掺 杂碳(m-n-c)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orr催化剂。fe-nx因其优异的本征 活性收到大量关注,目前已有许多研究人员进行了大量研究,fe-n-c材料 被证实是性能最优秀的orr催化剂。huang等人发现fe2n中的fe-n类似 于fe-n-c催化剂基中的fe-nx基团,可以增加杂化氮和碳之间的界面活性 位点。更重要的是,氮化物倾向于暴露更多高能量的晶面结构,这可能与 orr活性的提高相关。wang等人[提出一种简单的策略,将fe2n与mofs 碳基体相结合,获得的fe2n/c表现出比商业pt/c更好的orr活性。fe2n 的存在可能改变了碳基体的带隙,有助于加速电子传递。目前使用的m-n-c 材料的碳基体的传统手段是将铁氮结构与碳基体复合,使用原料为成本高昂 的铁大环,如酞菁铁和二茂铁,含氮聚合物如聚丙烯腈(pan)、聚吡咯(ppy)、 聚苯胺(pda)等。这些方法存在合成方法复杂、成本较高等不足,因此寻 找合适和廉价的原材料成为推广fe2n氧还原催化剂的重要目标。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稻壳生物碳-纳米铁氮复合催化 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
[0005]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稻壳生物碳-纳米铁氮复合 催化材料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0006]
s1.稻壳经去木质素、金属杂质和二氧化硅预处理,得预处理稻壳,备 用;
[0007]
s2.将预处理稻壳浸入硝酸铁水溶液中,加热至80℃并充分搅拌,得淡 黄色悬浊物,过滤,滤饼水洗后冷冻干燥,得淡黄色固体,再将淡黄色固体 置于管式炉中,于ar/nh3气氛下,先缓慢升温至450℃并保温0.5-1h,随后 加快升温速率加热到800-900℃保温2-3h,冷至室温,终产物用乙醇和去离 子水洗涤,冷冻干燥,得fe2n/nc复合材料,即稻壳生物碳负载纳米铁氮复 合催化材料。
[0008]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进一步的具体选择或更 优选择。
[0009]
具体的,s1中进行去木质素、金属杂质和二氧化硅预处理的具体步骤 为将稻壳和naclo2混合到去离子水中,缓慢滴加乙酸至溶液中直至ph为 4.1,在100℃下煮沸反应6h,
待冷却后用去离子水反复洗涤至中性并冷冻干 燥12h,即完成去除木质素;随后将上述产物放入浓度为1mol/l的hcl溶液 中80℃下水浴搅拌6h,冷却后用去离子水将稻壳反复洗涤至中性并冷冻干 燥12h,即完成去除金属杂质;最后使用1mol/l的hf溶液80℃下水浴搅拌 6h,冷却后反复洗涤至中性并冷冻干燥,即完成去除稻壳中的sio2。
[0010]
具体的,s1中稻壳、naclo2和去离子水的用量比例为10-15g:20g:2l。
[0011]
具体的,s2中预处理稻壳与硝酸铁水溶液的用量比为1g:40-45ml,硝 酸铁水溶液的浓度为0.01-0.05g/ml。
[0012]
具体的,s2中加热至80℃是使用水浴锅加热,加热至80℃后搅拌 3.5-4.5h。
[0013]
具体的,s2中缓慢升温至450℃时采用的升温速率为1.5-2℃/min,加快 升温速率加热到800-900℃时采用的升温速率为4.5-5℃/min。
[0014]
具体的,s2中升温至800-900℃并冷却至室温后先后用乙醇和去离子水 对产物进行洗涤。
[0015]
具体的,s2中对滤饼的冷冻干燥和对终产物的冷冻干燥的处理时间均 在12h以上。
[0016]
具体的,稻壳生物碳负载纳米铁氮复合催化材料中负载于表面的纳米铁 氮颗粒的粒径为10-50nm。
[0017]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稻壳生物碳-纳米铁氮复合催化材料,其通过上述的 方法制备得到。
[0018]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9]
以去木质素稻壳为基体通过简单的水浴负载fe,随后热解氮化制备了 fe2n/nc复合材料,即稻壳生物碳-纳米铁氮复合催化材料,制备工艺简单、 成本低和易于大规模制备的特点,在氧还原领域有较大的应用潜力;制备过程 中热解氮化不仅在去木质素稻壳表面形成了纳米铁氮颗粒,同时还对木质素 稻壳碳进行了氮掺杂,经检验证实,本发明制备的复合催化材料的orr催 化性能优异,半坡电位为0.83v,极限电流密度为5.75ma cm-2
,同时该催 化剂具备fe2n和fe-n-c双重活性位点,在碱性和酸性溶液中都表现出了优 秀的orr活性、稳定性以及抗甲醇毒性。
附图说明
[0020]
图1为不同温度得到的fe2n/nc扫描电镜图:(a)750℃、(b)800℃、(c)900℃;
[0021]
图2为不同温度得到的fe2n/nc的xrd图谱;
[0022]
图3为fe2n/nc-1的tem图(a),hrtem图(b),haadf-stem图和eds元 素谱图(d);
[0023]
图4为不同温度fe2n/nc在o2饱和的0.1m koh中的orr性能测试:(a)cv图; (b)lsv极化曲线;(c)tafel斜率图;(b)半坡电位(e
1/2
)和极限电流密度(j
l
);
[0024]
图5为fe2n/nc-0.5、fe2n/nc-1和fe2n/nc-2的sem图:(a)fe2n/nc-0.5;(b) fe2n/nc-1;(c)fe2n/nc-2;
[0025]
图6为fe2n/nc-2的元素能谱图;
[0026]
图7为同温度得到的fe2n/nc透射电镜图:(a)750℃、(b)800℃、(c)900℃;
[0027]
图8为不同溶液浓度得到的fe2n/nc-0.5、fe2n/nc-1和fe2n/nc-2的xrd(a)和 raman图(b);
[0028]
图9为tg曲线图:(a)fe2n/nc-1,(b)fe2n/nc-0.5,(c)fe2n/nc-2;
[0029]
图10为fe2n/nc-0.5、fe2n/nc-1和fe2n/nc-2的(a)n2脱-吸附曲线,(b)不 同孔隙的体积;
[0030]
图11为不同负载量fe2n/nc的xps全谱(a),n 1s窄谱(b)和fe 2p窄谱(c);
[0031]
图12为不同负载量fe2n/nc在0.1m koh中的orr性能测试:(a)n2和o2饱 和的cv曲线,(b)转速1600rpm的lsv曲线,(c)tafel斜率图,(d)e
onset
、e
1/2
和j
l;
[0032]
图13为fe2n/nc-1在0.1m koh中不同转速下的lsv极化曲线(a),不同电压 下的k-l图(b);
[0033]
图14为fe2n/nc-1和pt/c的长循环(a,b)和耐甲醇性(c,d)测试;图15为不同负载量fe2n/nc和pt/c在在0.1m hclo4中的orr性能测试:(a) n2和o2饱和的cv曲线,(b)转速1600rpm的lsv曲线,(c)tafel斜率图,(d) eonset、e1/2和jl;图16为fe2n/nc-1在0.1m hclo4中不同转速下的lsv极化曲线(a),不同电压 下的k-l图(b),长循环测试(c),耐甲醇性能测试(d)。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所举实例只用 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0035]
为免赘述,以下实施例中用到的药品原料等若无特别说明则均为市售产 品,用到的方法若无特别说明则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方法。
[0036]
实施例1
[0037]
预处理稻壳制备:
[0038]
选择性去除稻壳(rhs)中的木质素、二氧化硅和金属杂质,具体为: 称取10g稻壳20gnaclo2,混合到2l去离子水中,缓慢滴加乙酸至溶液中 直至ph为4.1,在100℃下煮沸反应6h,待冷却后用去离子水反复洗涤至中 性并冷冻干燥12h,这一步去除了稻壳中的木质素。接下来,将上一步产物 放入浓度为1mol/l的hcl溶液中80℃下水浴搅拌6h,去除稻壳中的金属杂 质,待冷却后用去离子水将稻壳反复洗涤至中性并冷冻干燥12h。最后去除 稻壳中的sio2,使用1mol/l的hf溶液80℃下水浴搅拌6h,冷却后反复洗 涤至中性并冷冻干燥,得到预处理稻壳(drhs)。以实施例中用到的预处 理稻壳均为通过本实施例方法制得。
[0039]
实施例2
[0040]
一种稻壳生物碳-纳米铁氮复合催化材料制备:
[0041]
称取1g的fe(no3)3·
9h2o置与烧杯中,加入40ml去离子水得到淡黄色 fe(no3)3溶液;然后称取1g去木质素稻壳浸入fe(no3)3水溶液中,在80℃ 水浴锅中搅拌4h,得到淡黄色悬浊物,将沉淀产物抽滤经过去离子水洗涤冷 冻干燥12h,干燥完全后得到淡黄色产物;将淡黄色产物置于管式炉中,在 ar/nh3气氛下,以2℃/min的升温速率加热450℃保温0.5h,接下来以5℃/min 的升温速率加热到800℃保温2h冷却至室温,最后将产物用乙醇和去离子水 洗涤,冷冻干燥12h得到去木质素稻壳衍生的fe2n/nc复合材料,记为 fe2n/nc-800。
[0042]
实施例3
[0043]
一种稻壳生物碳-纳米铁氮复合催化材料制备:
[0044]
称取1g的fe(no3)3·
9h2o置与烧杯中,加入40ml去离子水得到淡黄色 fe(no3)3溶
液;然后称取1g去木质素稻壳浸入fe(no3)3水溶液中,在80℃ 水浴锅中搅拌4h,得到淡黄色悬浊物,将沉淀产物抽滤经过去离子水洗涤冷 冻干燥12h,干燥完全后得到淡黄色产物;将淡黄色产物置于管式炉中,在 ar/nh3气氛下,以2℃/min的升温速率加热450℃保温0.5h,接下来以5℃/min 的升温速率加热到750℃保温2h冷却至室温,最后将产物用乙醇和去离子水 洗涤,冷冻干燥12h得到去木质素稻壳衍生的fe2n/nc复合材料,记为 fe2n/nc-750。
[0045]
实施例4
[0046]
一种稻壳生物碳-纳米铁氮复合催化材料制备:
[0047]
称取1g的fe(no3)3·
9h2o置与烧杯中,加入40ml去离子水得到淡黄色 fe(no3)3溶液;然后称取1g去木质素稻壳浸入fe(no3)3水溶液中,在80℃ 水浴锅中搅拌4h,得到淡黄色悬浊物,将沉淀产物抽滤经过去离子水洗涤冷 冻干燥12h,干燥完全后得到淡黄色产物;将淡黄色产物置于管式炉中,在 ar/nh3气氛下,以2℃/min的升温速率加热450℃保温0.5h,接下来以5℃/min 的升温速率加热到900℃保温2h冷却至室温,最后将产物用乙醇和去离子水 洗涤,冷冻干燥12h得到去木质素稻壳衍生的fe2n/nc复合材料,记为 fe2n/nc-900。
[0048]
实施例5
[0049]
一种稻壳生物碳-纳米铁氮复合催化材料制备:
[0050]
称取0.5g的fe(no3)39h2o置与烧杯中,加入40ml去离子水得到淡黄 色fe(no3)3溶液;然后称取1g去木质素稻壳浸入fe(no3)3水溶液中,在80℃ 水浴锅中搅拌4h,得到淡黄色悬浊物,将沉淀产物抽滤经过去离子水洗涤冷 冻干燥12h,干燥完全后得到淡黄色产物;将淡黄色产物置于管式炉中,在 ar/nh3气氛下,以2℃/min的升温速率加热450℃保温0.5h,接下来以5℃/min 的升温速率加热到800℃保温2h冷却至室温,最后将产物用乙醇和去离子水 洗涤,冷冻干燥12h得到去木质素稻壳衍生的fe2n/nc复合材料,记为 fe2n/nc-0.5。
[0051]
实施例6
[0052]
一种稻壳生物碳-纳米铁氮复合催化材料制备:
[0053]
称取1g的fe(no3)3·
9h2o置与烧杯中,加入40ml去离子水得到淡黄色 fe(no3)3溶液;然后称取1g去木质素稻壳浸入fe(no3)3水溶液中,在80℃ 水浴锅中搅拌4h,得到淡黄色悬浊物,将沉淀产物抽滤经过去离子水洗涤冷 冻干燥12h,干燥完全后得到淡黄色产物;将淡黄色产物置于管式炉中,在 ar/nh3气氛下,以2℃/min的升温速率加热450℃保温0.5h,接下来以5℃/min 的升温速率加热到800℃保温2h冷却至室温,最后将产物用乙醇和去离子水 洗涤,冷冻干燥12h得到去木质素稻壳衍生的fe2n/nc复合材料,记为 fe2n/nc-1。
[0054]
实施例7
[0055]
一种稻壳生物碳-纳米铁氮复合催化材料制备:
[0056]
称取1g的fe(no3)3·
9h2o置与烧杯中,加入40ml去离子水得到淡黄色 fe(no3)3溶液;然后称取1g去木质素稻壳浸入fe(no3)3水溶液中,在80℃ 水浴锅中搅拌4h,得到淡黄色悬浊物,将沉淀产物抽滤经过去离子水洗涤冷 冻干燥12h,干燥完全后得到淡黄色产物;将淡黄色产物置于管式炉中,在 ar/nh3气氛下,以2℃/min的升温速率加热450℃保温0.5h,接下来以5℃/min 的升温速率加热到800℃保温2h冷却至室温,最后将产物用乙醇和去离子水 洗涤,冷冻干燥12h得到去木质素稻壳衍生的fe2n/nc复合材料,记为 fe2n/nc-2。
[0057]
性能检测
[0058]
首先对不同氮化温度下制备的fe2n/nc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其微 观形貌。如
图1所示,测得了fe2n/nc-750(a,b)、fe2n/nc-800(c,d) 和fe2n/nc-900(e,f)三个样品的扫描电镜图和高分辨率sem图。从图中 可以看到,由不同热解温度得到的去木质素稻壳基fe2n/nc复合材料都呈现 出较好的纤维状结构,而且三个样品表面都较为光滑,没有观察到纳米颗粒 的团聚,同时在碳基体中也没有观察到有纳米颗粒的嵌入,这说明了去木质 素稻壳负载fe的均匀性。
[0059]
为了确定不同温度条件下制备样品的成分与晶体结构信息,采用xrd 对样品进行了分析表征。如图2所示,fe2n/nc-750、fe2n/nc-800和 fe2n/nc-900的xrd谱图在40.9
°
和42.9
°
都观察到了fe2n尖峰的存在,其 中40.9
°
的峰对应fe2n的(002)面,42.9
°
的峰对应fe2n的(011)面。 800℃和900℃时的xrd表现出明显的fe2n峰,这证明了在去木质素稻壳 碳材料中fe元素成功氮化转变为fe2n。但是在750℃时的xrd可以看出 fe2n的峰并不明显除了观察到40.9
°
和42.9
°
两处的峰存在,其他几处的峰并 不明显,说明了在750℃这个温度下fe2n没有很好的生成。不仅如此,我们 在三个xrd图谱上还能观察到在26.1
°
附近碳峰存在,750℃上碳峰为一个 鼓包没有表现出很好的结晶性。800℃和900℃上的碳峰呈尖锐石墨化碳的
ꢀ“
特征峰”,说明了在800℃和900℃得到的碳材料石墨化程度较高,导电性 良好。
[0060]
随后,进一步对fe2n/nc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进行表征,用透射电子显 微镜(tem)对样品进行fe2n/nc-800了表征。如图3所示,可以观察到纳 米颗粒均匀分布在碳基体上,纳米颗粒粒径范围在10~50nm内。同时,高 分别率透射电子显微镜图(图3b和c)观察到了晶格间距为0.239nm的纳米 颗粒,对应为fe2n的(100)晶面。不仅如此,在fe2n纳米颗粒周围还观 察到了一圈晶格间距为0.34nm的石墨碳层,对应为c的(002)晶面。fe2n 纳米颗粒周围的石墨化碳层有利于电子传输,加快了fe2n纳米颗粒与稻壳 碳基体的电子转速速度,有利于整体导电性能的提升。eds元素谱图(图 3d)说明了样品中c、n和fe元素的均匀分布,进一步说明了fe2n在n掺 杂碳基体的均匀分布。
[0061]
对不同温度下得到的样品分别在0.1m koh溶液中进了循环伏安(cv) 和线性扫描伏安(lsv)测试。通过cv测试来了解fe2n/nc材料在电催化 氧还原过程中对o2的活性情况。如图4a,在0.1m koh溶液中fe2n/nc-750、 fe2n/nc-800和fe2n/nc-900三个样品在氧气饱和条件下都出现了明显的还 原峰,发生了氧的还原反应,证明了稻壳碳基fe2n材料的orr活性。不仅 如此,还可以观察到fe2n/nc-750的还原峰位于0.71v,fe2n/nc-900还原 峰位于0.76v,fe2n/nc-800还原峰位于0.82v,这三个样中fe2n/nc-800 的还原峰电位最正,证明其最容易发生氧还原反应。
[0062]
在氧气饱和的条件下,将旋转圆盘电极的转速设定为1600rpm对 fe2n/nc样品进行了lsv测试(图4b)。图5d是由图4b总结的关键数 据,可以看到fe2n/nc-750的半坡电位e
1/2
=0.84v和极限电流密度j
l
=2.05 ma cm-2
,fe2n/nc-800的半坡电位e
1/2
=0.83v和极限电流密度j
l
=5.75macm-2
,fe2n/nc-900的半坡电位e
1/2
=0.73v和极限电流密度j
l
=4.3ma cm-2
, fe2n/nc-800的性能整体上要强于fe2n/nc-750和fe2n/nc-900。图4c是 对三个样品lsv曲线进行的拟合tafel斜率图,探究不同样品的反应动力学 过程。fe2n/nc-750、fe2n/nc-800和fe2n/nc-900的tafel斜率分别为158mvdec-1
、93mv dec-1
和132mv dec-1
,fe2n/nc-800的tafel斜率最低,表现出 最好的反应动力学性能。这是因为750℃度时fe2n物相不明显,且碳基体石 墨化程度较小而导致orr活性不足,900℃下得到的样品可能因为温度过高 导致颗粒聚集,因此orr性能不够优秀,而在温度800℃最合适,所得到 的fe2n/nc样品其
orr不仅性能优秀而且动力学上最快。
[0063]
经上述一系列的形貌结构表征和氧还原性能测试,表明fe2n/nc-800表 现出最好的起始电位、半坡电位和极限电流密度,氧还原性能最优,即制备 过程中热处理时最高温度控制在800℃左右较佳,得到的复合材料的催化性 能较优。
[0064]
进一步,观察不同浓度的fe(no3)3溶液对样品的影响,首先观察 fe2n/nc-0.5、fe2n/nc-1和fe2n/nc-2三个样品的形貌结构,从图5中可以 看到,由三个不同浓度样品得到的去木质素稻壳基fe2n/nc复合材料都呈现 出较好的纤维状结构,其中fe2n/nc-0.5(图5a)和fe2n/nc-1(图5b)样 品在纤维状表面比较光滑,没有看到明显的颗粒。而在fe2n/nc-2(图5c) 样品上观察到纤维表面有明显的小颗粒存在,这是因为fe元素载量过高而 导致聚集形成了颗粒。因此在实验中我们应控制好载量,避免金属离子的聚 集而导致复合材料活性的减少。即使在负载量不同的情况下,去木质素稻壳 基碳依然保持了fe的均匀负载,这归功于去稻壳在经过去木质素处理后所 形成的多孔结构。如图6,是fe2n/nc-2的eds元素能谱分析图,发现样品 中的c、n、fe元素均匀分布,说明了使用生物质稻壳为基体,对其进行水 浴,然后高温热解氮化的方法能够均匀的负载fe元素。
[0065]
进一步,明确载量对去木质素稻壳中形成fe2n的影响,使用透射电镜 对样品进行观测。由图7a所示fe2n/nc-0.5的tem图可以观察到大块均匀 的碳片,但没有明显fe2n颗粒的存在,这是因为该载量较小,还不足以形 成更大颗粒fe2n。在fe2n/nc-0.5上(图7b),观察到粒径约10~50nm的 纳米颗粒均匀负载载碳基体上。如图图7c,而当载量更高时碳基体中的颗 粒粒径明显变大,这是因为该样品的fe
3+
载量高,在高温热解过程中纳米颗 粒团聚而导致颗粒粒径变大。
[0066]
为了进一步分析去木质素稻壳在负载了不同浓度fe
3+
后的物相结构和 元素状态,对三个样品进行了xrd和raman表征。如图8a所示,三个样 品都可以明显观察到fe2n的特征峰,与此同时在fe2n/nc-2样品的xrd上 44.75
°
处发现了单质fe的特征峰,这是因为合成过程中铁含量最高,在高温 条件下fe
3+
被还原而得到了fe单质。在26.1
°
附近形成的石墨碳尖峰,说明 了三个样品中去木质素稻壳碳的石墨化程度较高,这有利于样品中的电子传 输,提高导电性。图8b是三个样品的拉曼光谱图,三者在1350cm-1
的d 峰(无序或缺陷结构碳)和1580cm-1
的g峰(石墨化碳)处显现出峰位。 三者的id/ig分别为1.08、1.04和0.98,证明随着铁含量的增加,稻壳基碳的 石墨化程度逐渐变大。
[0067]
为了表征不同载量去木质素稻壳fe2n/nc的fe含量,对三个样品在o2气氛下进行了热重(tg)测试。如图9所示,fe2n/nc-0.5、fe2n/nc-1和 fe2n/nc-2在800℃后的反应物产物质量占比分别为2.93%、8.43%和35.67%。 由氮化铁和碳在氧气中的高温产物可知,反应物为三氧化二铁(fe2o3)。 由此可以推断出fe2n/nc-0.5、fe2n/nc-1和fe2n/nc-2的fe含量占比分别 为2.05%、5.89%和24.94%。这一结果与前文xrd和sem相符合,fe2n/nc-2 负载量最大,甚至出现了明显的fe单质峰和大颗粒的存在。
[0068]
进一步研究去木质素稻壳基fe2n/nc的多孔结构,对样品进行n2的脱 附-吸附表征。如图10a所示,fe2n/nc-0.5、fe2n/nc-1和fe2n/nc-2的bet 比表面积分别为312.58m
2 g-1
、309.20m
2 g-1
和244.96m
2 g-1
,可以看到 fe2n/nc复合材料的的比表面积呈现出规律,它们的比表面积随着载量的增 大而减小。如图10b,对比了这三者不同孔隙的体积,我们发现fe2n/nc-1 的微孔体积在三者之中最大,为182.75m
2 g-1
,该样品较多的微孔体积提供 了
良好的反应活性面积。
[0069]
用xps对样品的化学价态和电子结构进行表征。图11a为不同材料的 xps全谱图,可以观察到四种样品都包含c、n、o、fe四种元素,这与eds 的结果符合,其中不同元素的相对含量如表4.1所示。由表4.1可知三个样 品的fe含量越来越多,这与图9a的xrd图谱相对应fe2n/nc-1的fe2n 的峰最强。图11b为fe2n/nc复合材料的fe 2p xps精细谱,其中 fe2n/nc-0.5可以观察到两对自旋轨道双峰,分别为fe
2+
(710.6ev和719.8 ev)和fe
3+
(713.3ev和724.4ev)。在fe2n/nc-1和fe2n/nc-2的xps 精细谱中可以观察到在707.4ev出可以观察到0价单质fe的存在,这证明 在fe2n/nc-1中,不仅存在fe2n,而且存在fe-n-c的活性位点。在n1s xps 精细谱中(图11c),n 1s谱图呈现双峰状,可分为四种峰分别为吡啶n (398.5ev),吡咯n(399.6ev),石墨n(400.8ev)和氧化n(404.6ev)。 根据报道,吡啶n和吡咯n由于孤对电子的存在,可作为金属配位位点, 有利于形成fe-nx,而有fe-nx助于实现4电子的催化氧还原路径。而碳晶 格中的石墨化n有助于电子从碳转移到o2的反键轨道,而且这种石墨烯边 缘不仅能提高电子转移率,还有利于时间4电子的还原路径
[70-72]

[0070]
表4.1三个fe2n/nc样品xps的c、n、o、fe的原子占比
[0071][0072]
对去木质素稻壳fe2n/nc复合材料的orr性能进行探究,用旋转圆盘 电极分别在0.1m koh电解液中测试了fe2n/nc-0.5、fe2n/nc-1、fe2n/nc-2 和商业pt/c(20wt%)的性能。如图12a所示,分别在n2和o2饱和的条件 下对fe2n/nc-1和pt/c进行了cv测试。对于fe2n/nc-1和pt/c,在n2饱 和溶液中的cv曲线中几乎没有任何凸起的峰存在,相比之下在o2饱和溶 液中cv曲线出现了凸显的还原峰,且两者的还原峰都位于0.82v,这说明 了fe2n/nc-1的氧还原活性与pt/c相当。
[0073]
进一步对样品进行lsv测试(图12b),lsv曲线说明在三种fe2n/nc 材料中,fe2n/nc-1的orr催化性能最好。从图中可以看出三个不同比例 的fe2n/nc材料中,fe2n/nc-1(e
onset
=1.15v,e
1/2
=0.83v,j
l
=5.75ma cm-2
) 的orr性能最为优秀,显著强于fe2n/nc-0.5(e
onset
=0.96v,e
1/2
=0.8v, 极限电流密度4.76ma cm-2
)和fe2n/nc-2(e
onset
=0.92v,e
1/2
=0.73v, j
l
=4.45ma cm-2
)。从fe2n/nc-0.5的lsv曲线可以看出,其性能较为良好, 接近于商业pt/c,但可能是因为其活性物质载量较低而限制了其更高的性 能。这证明了去木质素稻壳衍生的fe2n/nc复合材料应用于orr的可能性。 fe2n/nc-2则是因为其载量过大而导致了颗粒的明显聚集,甚至出现明的单 质铁,这一现象破坏了整体结构的均匀性,使得催化剂性能较差。相比上述 两种材料,fe2n/nc-1催化剂的fe2n粒径(10nm左右)最合适,既不会因 为粒径大破坏整体机构导致反应面积的不足,也不会因为活性物质含量少而 导致活性低,因此表现出最优秀的性能。而且,与商业pt/c(e
onset
=0.98v, e
1/2
=0.83v,j
l
=5.25ma cm-2
)相比,fe2n/nc-1的起始电位和极限电流密度 更好,半坡电位和pt/c处于同一水平。这一结果说明了fe2n/nc-1催化剂 orr活性高,性能好。
[0074]
根据四个样品的lsv极化曲线分别进行了拟合计算,得到的tafel斜率 如图12c,
根据结果可知fe2n/nc-1的tafel斜率仅为90mvdec-1
,低于pt/c(101mvdec-1
)、fe2n/nc-0.5(99mvdec-1
)和fe2n/nc-2(110mvdec-1
),进一步证明fe2n/nc-2催化剂的反应活性更高。说明了fe2n/nc-1材料不仅具有高起始电位,而且还表现出优异的动力学特性。将图12c与图4c相比,可以发现由800℃热解得到的fe2n/nc材料,其整体tafel斜率都小于在750℃和900℃下得到的材料,证明了在800℃时性能的优越性。不仅如此,与其他生物质衍生的催化剂相比,去木质素稻壳基fe2n/nc-1复合材料也处于领先的地位,如下表4.2所示。
[0075]
表4.2fe2n/nc-1催化剂与现有报道orr催化剂在0.1mkoh电解液中的性能对比
[0076][0077]
参考文献1为f
á
varosl,lopesms,vieiradecarvalhonetoag,etal.chemical,morphological,andmechanicalanalysisofricehusk/post-consumerpolyethylenecomposites[j].compositesparta:appliedscienceandmanufacturing,2010,41(1):154-60;
[0078]
参考文献2为《稻壳微观结构.pdf》[j];
[0079]
参考文献3为biswasr,uellendahlh,ahringbk.wetexplosion:auniversalandefficientpretreatmentprocessforlignocellulosicbiorefineries[j].bioenergyresearch,2015,8(3):1101-16.;
[0080]
参考文献4为tiany,xiaoc,yinj,etal.hierarchicalporouscarbonpreparedthroughsustainablecucl2
[0081]
activationofricehuskforhigh-performancesupercapacitors[j].chemistryselect,2019,4(8):2314-9.
[0082]
参考文献5为shij,linn,linh-b,etal.an-dopedricehusk-basedporouscarbonasanelectrocatalystfortheoxygenreductionreaction[j].newcarbonmaterials,2020,35(4):401-9.
[0083]
参考文献6为sunk,lij,huangl,etal.biomass-derived3dhierarchicaln-dopedporouscarbonanchoringcobalt-ironphosphidenanodotsasbifunctionalelectrocatalystsforlio2batteries[j].journalofpowersources,2019,412(433-41.
[0084]
参考文献7为nam,yiaj,yangx,etal.seaweedbiomassderived(ni,co)/cntnanoaerogels:efficientbifunctionalelectrocatalystsforoxygenevolutionandreductionreactions[j].journalofmaterialschemistrya,2016,4
[0085]
参考文献8为wangg,dengy,yuj,etal.fromchlorellatonest-likeframeworkconstructedwithdopedcarbonnanotubes:abiomass-derived,high-performance,bifunctionaloxygenreduction/evolutioncatalyst[j].acsappliedmaterials&interfaces,2017,9(37):32168.
[0086]
参考文献9为jiangh,guj,zhengx,etal.defect-richandultrathinndopedcarbonnanosheetsasadvancedtrifunctionalmetal-freeelectrocatalystsfortheorr,oerandher[j].energy&environmentalscience,2019,12(1):322-33.
[0087]
参考文献10为pil,jiangr,caiw,etal.bionicpreparationofceo2-encapsulatednitrogenself-dopedbiocharsforhighlyefficientoxygenreduction[j].acsappliedmaterials&interfaces,2020,12(3):3642

3653,
[0088]
参考文献11为niuy,tengx,gongs,etal.abimetallicalloyanchoredonbiomass-derivedporousn-dopedcarbonfibersasaself-supportingbifunctionaloxygenelectrocatalystforflexiblezn

airbatteries[j].journalofmaterialschemistrya,
[0089]
接下来对fe2n/nc-1材料在400~2025rpm不同转速下进行了lsv测试,如图13a可以看到,随着转速的增加,同一电位下对应的电流密度增大,这证明了电解液中的溶解氧向电极表面扩散速度对orr催化反应速率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图13b为相应的k-l图,通过选取0.3~0.6v电位下的电流进行拟合计算,fe2n/nc-1在0.1mkoh溶液中的电子转移数n≈4.3,属于高效的4电子反应途径,fe2n/nc-1具有优异的orr选择性。
[0090]
探究去木质素稻壳负载fe2n/nc-1和商业pt/c在koh中的orr稳定性以及对甲醇的抗中毒性,对其进行了计时电流测试。如图14a所示进行了10h的长循环测试,在10h后fe2n/nc-1电流密度保持率为92%,而pt/c保持率只有68%,证明了fe2n/nc-1的循环稳定性良好。接下来,进行加速老化测试,将fe2n/nc-1催化剂循环前和循环3000次后的lsv极化曲线比较,其半坡电位仅降低了13mv(图14b)。不仅如此,对fe2n/nc-1电催化剂和pt/c分别进行了甲醇稳定性测试。如图14c,fe2n/nc-1加入甲醇前后的电流曲线仅在加入液体时有抖动,而pt/c在加入甲醇后,其性能呈现断崖式下降。对fe2n/nc-1加入甲醇前后进行了lsv测试(图14d),可以看到加入甲醇前后的lsv极化曲线几乎保持重合,证明了材料良好的甲醇耐受性。
[0091]
对去木质素稻壳fe2n/nc复合材料在0.1m hclo4电解液中的orr性能 进行探究,测
试了fe2n/nc-0.5、fe2n/nc-1、fe2n/nc-2和商业pt/c(20wt%) 的性能。如图15a所示,分别在n2和o2饱和的条件下对fe2n/nc-1和pt/c 进行了cv测试。对于fe2n/nc-1和pt/c,在n2饱和溶液中的cv曲线中 几乎没有任何凸起的峰存在,相比之下在o2饱和溶液中cv曲线出现了凸 显的还原峰,这说明了二者都o2饱和溶液中都发生了还原反应。fe2n/nc-1 的氧还原峰与pt/c相比处于较低的电位,说明在hclo4电解液中其反应活 性不如pt/c。
[0092]
比较四种催化剂在酸性电解液中的orr性能,在转速1600rpm下,对 样品进行了lsv测试(图15b)。lsv曲线说明在三种fe2n/nc材料中, fe2n/nc-1的orr催化性能最好,其性能与商业pt/c相当。从图中可以看 出三个不同比例的fe2n/nc材料中,fe2n/nc-1(e
onset
=1.18v,e
1/2
=0.84v, j
l
=5.84ma cm-2
)的orr性能最为优秀,显著强于fe2n/nc-0.5(e
onset
=0.87 v,e
1/2
=0.56v,极限电流密度2.76ma cm-2
)和fe2n/nc-2(e
onset
=0.84v, e
1/2
=0.65v,j
l
=4.19ma cm-2
)。这个结果与前文中fe2n/nc-1在碱性电解 液中的结果一致,证明了其结构的优秀。将样品的lsv极化曲线分别进行 了拟合,得到了tafel斜率图(图15c),根据图形可知fe2n/nc-1的tafel 斜率为140mv/dec,要高于pt/c(82mv dec-1
)、fe2n/nc-0.5(103mv dec-1
) 和fe2n/nc-2(133mv dec-1
)。
[0093]
进一步,对fe2n/nc-1材料在400~2025rpm不同转速下进行了lsv测 试,如图16a可以看到,随着转速的增加,同一电位下对应的电流密度增大, 这证明了电解液中的溶解氧向电极表面扩散速度对orr催化反应速率起到 决定性的作用。图16b为相应的k-l图,通过选取0.3~0.6v电位下的电流 进行拟合计算,fe2n/nc-1在0.1m koh溶液中的电子转移数n≈4.1,属于 高效的4电子反应途径,fe2n/nc-1具有优异的orr选择性。
[0094]
为了探究去fe2n/nc-1和商业pt/c在hclo4溶液中的orr稳定性以及 对甲醇的抗中毒性,如图16c所示进行了10h的长循环测试。可以看到, 在10h后fe2n/nc-1电流密度保持率为89%,而pt/c保持率只有69%,证 明了fe2n/nc-1的循环稳定性良好。接下来,对fe2n/nc-1电催化剂进行了 甲醇稳定性测试,比较了加入甲醇前后的lsv极化曲线,从图16d中可以 看到加入甲醇前后的lsv极化曲线几乎保持重合,表明了其良好的甲醇耐 受性,这个结果与其在碱性电解液中的一致,证明去木质素稻壳负载fe2n 催化剂的稳定性良好。
[0095]
以上以结果说明了本发明提供的稻壳生物碳-纳米铁氮复合催化材料 (比如fe2n/nc-1等)在酸性和碱性电解液中都表现出了优异的orr性能, 且长循环稳定性好,不受甲醇影响,因此是未来取代昂贵的商用pt/c的备选 材料之一。
[0096]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 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 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