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05431发布日期:2023-08-04 03:05阅读:15来源:国知局
振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振动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振动装置。


背景技术:

1、车辆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代步工具。通常,车辆上需要安装玻璃,例如,安装挡风玻璃、车窗玻璃。但由于挡风玻璃的固有特性,导致挡风玻璃的安装不能像其他零部件那样使用螺栓或螺母等紧固件进行安装。在安装挡风玻璃之前,需要在车身油漆表面与玻璃胶之间增加一种玻璃底漆,以增强玻璃胶和车身油漆之间的粘结度,从而使挡风玻璃的安装更加牢靠。

2、相关技术中,在增加玻璃底漆时,会将玻璃底漆放置在容器中,等待使用,但玻璃底漆是一种混合物质,长时间放置会出现物质分层,从而影响到玻璃底漆的使用性能,最终影响安装挡风玻璃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振动装置,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玻璃底漆长时间放置会出现物质分层,从而影响到玻璃底漆的使用性能,最终影响安装挡风玻璃的效果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振动装置,所述振动装置包括:底座、驱动件、传动组件以及第一振动盘;

4、所述驱动件安装于所述底座,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传动组件连接,所述第一振动盘与所述底座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一振动盘与所述传动组件连接,所述第一振动盘用于承载物料,所述驱动件用于带动所述传动组件运动,以使所述传动组件带动所述第一振动盘沿所述第一方向往复运动。

5、可选地,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第一传动件以及第二传动件,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有驱动齿轮;

6、所述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均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传动轴与所述第二传动轴间隔分布,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以及所述第一传动件均套设于所述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以及所述第二传动件均套设于所述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件的外壁上沿所述第一传动件的周向方向设置有第一齿纹,且所述第一齿纹占据所述第一传动件的外壁的一半,所述第二传动件的外壁上沿所述第二传动件的周向方向设置有第二齿纹,且所述第二齿纹占据所述第二传动件的外壁的一半;

7、所述驱动齿轮位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之间,且所述驱动齿轮分别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以及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一振动盘连接有第一振动轴,所述第一振动轴与所述底座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振动轴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侧齿纹和第二侧齿纹,所述第一侧齿纹沿所述第一振动轴的轴向方向分布,所述第二侧齿纹沿所述第一振动轴的轴向方向分布,部分所述第一振动轴位于所述第一传动件与所述第二传动件之间;

8、所述驱动件用于带动所述驱动齿轮转动,所述驱动齿轮带动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以及所述第二传动齿轮转动,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带动所述第一传动轴转动,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带动所述第二传动轴转动,所述第一传动件转动,所述第二转动件转动,使所述第一侧齿纹与所述第一齿纹,所述第二侧齿纹与所述第二齿纹交替啮合,以使所述第一振动轴沿所述第一方向往复运动。

9、可选地,所述振动装置还包括第二振动盘,所述第二振动盘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

10、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第三传动轴、第四传动轴、第三传动件以及第四传动件,所述第三传动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传动轴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传动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传动轴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传动件套设于所述第三传动轴,所述第四传动件套设于所述第四传动轴;

11、所述第三传动件的外壁上沿所述第三传动件的周向方向设置有第三齿纹,且所述第三齿纹占据所述第三传动件的外壁的一半,所述第四传动件的外壁上沿所述第四传动件的周向方向设置有第四齿纹,且所述第四齿纹占据所述第四传动件的外壁的一半;

12、所述第二振动盘连接有振动齿轮,所述振动齿轮位于所述第三传动件与所述第四传动件之间;

13、在所述第三传动件以及所述第四传动件转动的情况下,所述第三齿纹与所述第四齿纹交替与所述振动齿轮啮合,以使所述振动齿轮带动所述第二振动盘往复转动。

14、可选地,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中设置有轴套,所述第二振动盘与所述振动齿轮通过转轴连接,且所述转轴穿设于所述轴套。

15、可选地,所述振动装置还包括第三振动盘,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位置相对的第三传动齿轮以及第四传动齿轮,且所述第三传动以及所述第四传动齿轮均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

16、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滑动框,所述滑动框与所述底座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框包括相对的第一侧臂以及第二侧臂,所述第一侧臂与所述第二侧臂连接,所述第一侧臂以及所述第二侧臂均与所述底座滑动连接,所述第一侧臂上具有第一传动齿纹以及第一驱动齿纹,所述第二侧臂上具有第二传动齿纹以及第二驱动齿纹,所述第三传动齿轮的侧面连接有第一连杆,且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三传动齿轮的侧面的连接处与所述第三传动齿轮的侧面的中心具有预设距离,所述第四传动齿轮的侧面连接有第二连杆,且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四传动齿轮的侧面的连接处与所述第四传动齿轮的侧面的中心具有预设距离,所述第一连杆以及所述第二连杆均与所述第三振动盘连接;

17、所述第一传动齿纹与所述第二传动齿纹位置相对,且所述第三传动件与所述第四传动件位于所述第一传动齿纹与所述第二传动齿纹之间,所述第一驱动齿纹与所述第三传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驱动齿纹与所述第四传动齿轮啮合;

18、在所述第三传动件与所述第四传动件转动的情况下,所述第三齿纹与所述第一传动齿纹,所述第四齿纹与所述第二传动齿纹,交替啮合,以使所述第一侧臂以及所述第二侧臂往复运动,使所述第三传动齿轮以及第四传动齿轮往复转动,带动所述第一连杆以及第二连杆沿第二方向往复运动,使所述第三振动盘沿所述第二方向往复运动。

19、可选地,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位置相对的第一安装孔以及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三振动盘连接有第一驱动杆以及第二驱动杆,所述第一驱动杆部分嵌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驱动杆部分嵌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孔;

20、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位置相对的第一滑动槽以及第二滑动槽,且所述第一滑动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滑动槽的延伸方向均与所述第二方向平行,所述第一滑动槽与所述第一安装孔连通,所述第二滑动槽与所述第二安装孔连通,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一驱动杆通过第一传动杆连接,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二驱动杆通过第二传动杆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杆穿设于所述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二传动杆穿设于所述第二滑动槽,所述第一传动杆沿所述第一滑动槽的方向可移动,所述第二传动杆沿所述第二滑动槽的方向可移动。

21、可选地,所述振动装置还包括第四振动盘,所述第四振动盘连接有第二振动轴和第三振动轴,所述第二振动轴与所述第三振动轴间隔分布,且所述第二振动轴以及所述第三振动轴均与所述底座滑动连接,所述第三传动件以及所述第四传动件位于所述第二振动轴与所述第三振动轴之间;

22、所述第二振动轴朝向所述第三传动件的一侧设置有第三驱动齿纹,所述第三振动轴朝向所述第四传动件的一侧设置有第四驱动齿纹,所述第三驱动齿纹沿所述第二振动轴的轴向方向分布,所述第四驱动齿纹沿所述第三振动轴的轴向方向分布;

23、在所述第三传动件以及所述第四传动件转动的情况下,所述第三齿纹与所述第三驱动齿纹,所述第四齿纹与所述第四驱动齿纹,交替啮合,以使所述第二振动轴以及所述第三振动轴沿第三方向往复运动,所述第三振动盘沿所述第三方向往复运动。

24、可选地,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位置相对的第一滑槽以及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沿所述第二振动轴的轴向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滑槽沿所述第三振动轴的轴向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振动轴上设置有第一滑动台,所述第一滑动台嵌设于所述第一滑槽,所述第三振动轴上设置有第二滑动台,所述第二滑动台嵌设于所述第二滑槽。

25、可选地,所述振动装置还包括第五振动盘以及齿轮组件;

26、所述第五振动盘设置于所述底座,且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滑动通槽,所述第五振动盘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穿设于所述滑动通槽,所述滑动通槽沿第四方向延伸,所述连接轴在所述滑动通槽中可滑动,所述连接轴的一端连接有传动齿条,所述传动齿条与所述振动齿轮啮合,所述传动齿条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滑动通槽的延伸方向平行;

27、在所述振动齿轮转动的情况下,所述振动齿轮带动所述传动齿条沿所述第四方向往复运动,以使所述第五振动盘沿所述第四方向往复运动。

28、可选地,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位置相对的第三滑槽以及第四滑槽,所述第三滑槽沿所述第一振动轴的轴向方向延伸,所述第四滑槽沿所述第一振动轴的轴向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振动轴相对的两侧设置有第三滑动台以及第四滑动台,所述第三滑动台嵌设于所述第三滑槽,所述第四滑动台嵌设于所述第四滑槽。

29、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由于驱动件的输出端与传动组件连接,第一振动盘与底座滑动连接,第一振动盘与传动组件连接,因此,驱动件可以带动传动组件运动,从而传动组件可以将动力传递至第一振动盘,使得振动盘沿着自身的滑动方向往复运动,即沿着第一方向往复运动,从而在将物料放置在第一振动盘之后,可以使得驱动件通过传动组件带动第一振动盘往复运动,避免物料静止而沉积。也即是,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驱动件、传动组件以及第一振动盘,从而可以使得驱动件带动传动组件运动,进而传动组件带动第一振动盘沿第一方向往复运动,避免在将物料放置在第一振动盘之后,物料在第一振动盘中静止而沉积,影响物料的使用性能的问题出现,例如,将玻璃底漆放置在第一振动盘之后,玻璃底漆静止出现分层,影响玻璃底漆的使用性能,最终影响安装挡风玻璃的效果的问题出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