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过滤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94378发布日期:2023-03-08 12:36阅读:27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污水过滤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过滤是污水处理过程中一个基础且普遍的工序,可去除污水中不溶性固体、沉淀、絮状物等杂质;过滤设备有一个通病即滤网会逐渐被杂质堵塞,造成通透性变差,过滤效率持续降低,因此,过滤设备要么通过更换滤网解决,要么定期清理滤网;目前的清理滤网一般有清刮法和反冲法,清刮法即通过刮板,刷毛等对滤网的迎污面进行清刮,将其上堆积的杂质刮除,例如申请号:cn202210735604.5的发明专利、申请号:cn202010032174.1的发明专利等,清刮法的缺陷是只能刮除表明的堆积杂质,而网孔内堵塞的杂质无法刮除,甚至在清刮时还会将杂质向滤网深处推挤,使堵塞更为严重;反冲法即定期从背污面对滤网进行清洗,将滤网内夹杂的杂质冲出,例如申请号:cn201611007011.8的发明专利、申请号:cn201610373369.6的发明专利等,反冲法的缺点是反冲和过滤不能同时进行,反冲时必须通过管路或阀门或滤网组件的切换,即该滤网停止过滤才能进行反冲,而且定期的反冲不能长久的保持滤网的通透性,在反冲的周期内,滤网的通透性会持续的下降,不能始终保持最理想的过滤效率;也有不少设备将清刮和反冲两种方法结合使用,但是反冲清洗不能整合在过滤过程中持续保持滤网通透这一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目前过滤设备的滤网不能持续保持高通透性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污水过滤处理装置。
4.其解决的技术方案包括壳体和多个安装在壳体内的过滤组,多个过滤组在壳体内圆周均布,壳体的端面上开有进水口,每个过滤组包括一个圆筒状的滤筒,滤筒两端封闭,滤筒端部开有排水口,滤筒两端与壳体两端可转动连接,在过滤组随壳体公转的同时,滤筒可在壳体内自转,滤筒内装有一个截面为弧形的第一隔板,第一隔板与壳体的相对位置固定,第一隔板与滤筒平行,第一隔板的两个侧边与滤筒的内壁接触,第一隔板与滤筒内壁以及滤筒的两端面在滤筒内围成一个封闭区域,每个滤筒与壳体的内壁之间设有两个第二隔板,两个第二隔板与滤筒平行,两个第二隔板间隔布置,第二隔板的外侧边与壳体内壁贴合并固定,内侧边与滤筒的外壁贴合,且两个隔板的内侧边与滤筒内部的第一隔板的两个侧边对齐,两个第二隔板与滤筒外壁、壳体内壁以及壳体两端面在滤筒外围成一个封闭区域,壳体的端面上设有与该封闭区域相通的排渣口;滤筒内外的两个封闭区域均位于离壳体中心轴最远的位置上。
5.所述的壳体的两端固定有第一转轴,壳体绕第一转轴转动,进水口开设在前端的第一转轴的轴线处与壳体内部相通。
6.每个所述的滤筒的两端均经第二转轴与壳体转动连接,第二转轴两端均伸出壳体
外且第二转轴为与滤筒内部连通的中空,后端的第二转轴的中空处即为排水口,每个滤筒的轴线处设有一个横杆,第一隔板经第一连接杆与横杆固定连接,横杆的两端均经第二转轴的中空伸出壳体外,且横杆的两端均经第二连接杆与第一转轴固定连接;横杆与前端的第二转轴之间装有密封圈,排水孔直径大于横杆直径。
7.所述的前端的第一转轴上空套有一个第一齿轮,前端的每个第二转轴上固定有一个第二齿轮,第二齿轮均与第一齿轮啮合,壳体的前端固定有一个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三齿轮。
8.所述的滤筒由筒状多孔的内骨架和包裹在内骨架外壁的过滤网组成。
9.所述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与滤筒接触的侧边上均固定有一个与滤筒贴合的橡胶板,橡胶板为与滤筒同曲率的弧形。
10.后端的第一转轴端部经轴承安装有一个圆形的汇水罩,汇水罩固定不动,汇水罩将多个排水口扣住,汇水罩底部装有排水管。
11.所述的第一隔板上开有过水孔,过水孔可使滤筒内的净水少量进入内侧封闭区域内。
12.所述的壳体内壁形状与多个过滤组分布位置相仿。
13.本发明能够实现过滤过程中整个过滤网的持续清洁,使滤网始终保持高通透状态,即使长时间工作,也无需停机清网。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图一。
15.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图二,为清楚地表示壳体后端面的结构,该图中省略了汇水罩。
16.图3为本发明的立体图三,为清楚地表示壳体内部结构,该图中省略了壳体的侧壁。
17.图4为本发明的立体图四,为清楚地表示壳体内部结构,该图中省略了壳体的侧壁。
18.图5为本发明的立体图五,为清楚地表示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位置关系,该图中省略了壳体的侧壁、后端面和其中一个滤筒。
19.图6为本发明的后视图,为了表示处汇水罩与排水口的位置关系,图中汇水罩做了透视处理。
20.图7为本发明的主视剖视图。
21.图8为图7中a位置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结合附图,本发明包括壳体1和多个安装在壳体1内的过滤组,壳体1与过滤组均为拉伸体且中心轴均平行,多个过滤组在壳体1内圆周均布,壳体1的端面上开有进水口2,壳体1可绕其中心轴转动,多个过滤组随壳体1同步公转,每个过滤组包括一个圆筒状的滤筒3,滤筒3两端封闭,滤筒3端部开有排水口4,排水口4通至壳体1外,滤筒3两端与壳体1两端可转动连接,在过滤组随壳体1公转的同时,滤筒3可在壳体1内自转,壳体1内的待过滤液从
滤筒3的外侧经滤筒3侧壁进入滤筒3内进行过滤,滤筒3内装有一个截面为弧形的第一隔板5,第一隔板5与壳体1的相对位置固定,第一隔板5与滤筒3平行,第一隔板5的两个侧边与滤筒3的内壁接触,第一隔板5与滤筒3内壁以及滤筒3的两端面在滤筒3内围成一个封闭区域,滤筒3内的水压无法作用在该封闭区内,每个滤筒3与壳体1的内壁之间设有两个第二隔板6,两个第二隔板6与滤筒3平行,两个第二隔板6间隔布置,第二隔板6的外侧边与壳体1内壁贴合并固定,内侧边与滤筒3的外壁贴合,且两个隔板的内侧边与滤筒3内部的第一隔板5的两个侧边对齐,两个第二隔板6与滤筒3外壁、壳体1内壁以及壳体1两端面在滤筒3外围成一个封闭区域,壳体1内的水压无法作用与该封闭区域内,壳体1的端面上设有与该封闭区域相通的排渣口7;滤筒3内外的两个封闭区域均位于离壳体1中心轴最远的位置上,滤筒3的侧壁分隔内外的两个封闭区域,且内外的两个封闭区域独立于壳体1以及滤筒3内的水环境中,该部分滤筒3不参与过滤,在壳体1公转时,由于两个封闭区域离壳体1的中心最远,因此此处会产生较大的离心力,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两个封闭区域间不参与过滤的滤筒3部分内夹杂的杂质被甩出至外侧的封闭区域内,由于滤筒3在自转,因此滤筒3不参与过滤的部分在持续的切换,从而可在过滤过程中利用离心力进行整个滤筒3的持续清网。
23.所述的壳体1的两端固定有第一转轴8,壳体1绕第一转轴8转动,进水口2开设在前端的第一转轴8的轴线处与壳体1内部相通,通过第一转轴8驱动壳体1转动,进水口2开设在第一转轴8上在壳体1转动时进水口2位置不变,进水管道与第一转轴8转动连接即可。
24.每个所述的滤筒3的两端均经第二转轴9与壳体1转动连接,第二转轴9两端均伸出壳体1外且第二转轴9为与滤筒3内部连通的中空,后端的第二转轴9的中空处即为排水口4,每个滤筒3的轴线处设有一个横杆10,第一隔板5经第一连接杆11与横杆10固定连接,横杆10的两端均经第二转轴9的中空伸出壳体1外,且横杆10的两端均经第二连接杆12与第一转轴8固定连接,从而实现第二隔板6与壳体1的固定连接,且不影响滤筒3的自转;横杆10与前端的第二转轴9之间装有密封圈,避免此处漏液,排水孔直径大于横杆10直径,从而使排水孔不会被横杆10堵死。
25.所述的前端的第一转轴8上空套有一个第一齿轮13,前端的每个第二转轴9上固定有一个第二齿轮14,第二齿轮14均与第一齿轮13啮合,壳体1的前端固定有一个与第一齿轮13啮合的第三齿轮15,第三齿轮15通过第一齿轮13带动多个第二齿轮14转动,从而带动多个滤筒3转动,第三齿轮15由固定壳体1端面上的电机驱动,电机由固定在壳体1端面上的移动电源供电。
26.所述的滤筒3由筒状多孔的内骨架16和包裹在内骨架16外壁的过滤网17组成,保证滤筒3的刚性,同时能够在必要时更换过滤网17。
27.所述的第一隔板5和第二隔板6与滤筒3接触的侧边上均固定有一个与滤筒3贴合的橡胶板18,橡胶板18为与滤筒3同曲率的弧形,以保证与滤筒3的全面贴合,同时,外侧的橡胶板18在滤筒3转动时还可清刮滤筒3外壁。
28.后端的第一转轴8端部经轴承安装有一个圆形的汇水罩19,汇水罩19固定不动,汇水罩19将多个排水口4扣住,汇水罩19底部装有排水管20,一方面,汇水罩19作为壳体1后端的支撑,另一方面,所有排水口4排出的净水均进入汇水罩19,然后经排水管20排出。
29.所述的第一隔板5上开有过水孔21,过水孔21可使滤筒3内的净水少量进入内侧封闭区域内,然后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经滤筒3甩出,在甩出时携带过滤网17内的杂质,具有一
定的反冲效果。
30.所述的壳体1内壁形状与多个过滤组分布位置相仿,这样可减小壳体1内部容积,有利于污水快速升压。
31.本发明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将进水管道用旋转接头与进水口2接通,用皮带或齿轮组驱动第一转轴8带动壳体1转动,壳体1转动时带动多组过滤组公转,壳体1转动速度较快,以产生较大的离心力,同时 启动第三齿轮15通过第一齿轮13和第二齿轮14带动滤筒3转动,滤筒3只需缓慢驱动即可。
32.污水进入壳体1内后在压力的作用下经滤筒3过滤后进入滤筒3内,然后从排水孔排出到汇水罩19内,再经排水管20排出;在过滤过程中,第一隔板5和第二隔板6围城的封闭区域内无水和水压作用,因此该部分的滤筒3不参与过滤,且滤筒3随壳体1公转的离心力作用下,该部分滤筒3内堵塞的杂质被甩出至外侧的封闭区域内,再加上滤筒3内的少量净水经过水孔21进入内侧的封闭区域内并被离心力甩出穿过滤筒3,有助于将滤筒3内的杂质冲出。
33.在滤筒3随壳体1公转的同时,齿轮组驱动滤筒3缓慢自转,滤筒3的整个侧壁不断的经过封闭区域进行清网,从而在过滤过程中实现对整个滤筒3的持续清网,而且,在滤筒3转动时,外侧的橡胶板18会对滤筒3的外壁进行清刮。
34.排渣口7平时可进行封堵,定期打开排渣即可。
35.本发明通过在过滤过程中在过滤网17上分隔出封闭区域,利用滤筒3公转时的离心力将过滤网17内的杂质及时甩出,避免杂质在网孔内堆积越堵越严重,而且清理与过滤同时进行,再通过滤筒3的自转不断的切换过滤网17的位置,实现过滤过程中整个过滤网17的持续清洁,能够使滤网始终保持高通透状态,即始终保持高效率的过滤,即使长时间工作,也无需停机清网。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