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流式沉淀池高效排泥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60918发布日期:2022-07-23 08:06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平流式沉淀池高效排泥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泥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平流式沉淀池高效排泥系统。


背景技术:

2.目前,市面上的平流式斜管沉淀池排泥大多采用泥斗排泥,需要系统增加泥斗,极大的增加絮凝池的高度,对于需要运输的一体化设备,总高度不变的前提下,增加泥斗高度,便需要压缩斜管沉淀池其它功能区的高度,造成斜管沉淀池絮凝沉淀效率下降,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平流式沉淀池高效排泥系统,解决了传统泥斗排泥方式存在的排泥效果差、占用空间大、造价较高的技术问题。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平流式沉淀池高效排泥系统,包括池体,所述池体的侧壁下部设有排泥口,所述排泥口连接沿池底长度方向分布的排泥主管,所述排泥主管连通若干根间隔分布的排泥支管,各所述排泥支管均开设有若干个排泥孔,所述排泥主管外接排泥阀。
5.优选的,所述排泥主管包括若干根主管本体,相邻的两个所述主管本体以及两个所述排泥支管通过三通管接头连接。
6.优选的,所述排泥支管底部的两个排泥孔相对于纵截面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45
°

7.优选的,所述排泥孔沿所述排泥支管均匀分布。
8.优选的,各所述排泥支管上的各所述排泥孔的面积之和为所述排泥主管纵截面积的80%。
9.优选的,全部所述排泥支管的截面积总和为所述排泥主管纵截面积的80%。
10.优选的,所述池体的侧壁设置有冲泥口,所述冲泥口连接冲泥管,所述冲泥管包括呈u字型排布的三根冲泥总管和垂直于两根所述冲泥总管且穿插于相邻的两根所述排泥支管之间分布的若干根冲泥支管,各所述冲泥主管和各所述冲泥支管的底部均开设有若干个冲泥孔,所述冲泥总管外接冲泥泵和冲泥阀门。
11.优选的,所述冲泥泵与所述冲泥阀门之间设置单向阀。
12.优选的,所述排泥阀和所述冲泥阀门均为电动阀,所述排泥阀、所述冲泥阀门和所述冲泥泵均通讯连接plc控制系统。
13.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平流式沉淀池高效排泥系统,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4.1、斜管沉淀池底部排泥,极大地提高了排泥效率,不存在排泥死区,减少后期人工下去清泥的操作;
15.2、该排泥系统结构简单,运行平稳,造价低廉。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平流式沉淀池高效排泥系统的主视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平流式沉淀池高效排泥系统的俯视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平流式沉淀池高效排泥系统的侧视图;
20.图4为图2中排泥支管的示意图;
21.图5为图2中相邻两根排泥主管以及两根排泥支管之间相组拼的示意图;
22.图6为图2中冲泥支管的示意图。
23.其中,1-池体、2-排泥口、3-排泥主管、4-排泥支管、5-排泥阀、 6-三通管接头、7-冲泥口、8-冲泥管、9-冲泥泵、10-冲泥阀门、11-单向阀;
24.41-排泥孔、81-冲泥支管;811-冲泥孔。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27.请参考图1至图4,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平流式沉淀池高效排泥系统的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平流式沉淀池高效排泥系统的俯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平流式沉淀池高效排泥系统的侧视图;图4为图2中排泥支管的示意图。
2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平流式沉淀池高效排泥系统,主要包括池体 1,池体1的侧壁下部设有排泥口2,排泥口2处安装排泥主管3,排泥主管3连通若干个排泥支管4,各排泥支管4均开设有若干个排泥孔41,排泥主管3外接排泥阀5。
29.具体地,池体1为平流式斜管沉淀池,池体1上在与网格絮凝反应区相对侧的侧壁下部设有排泥口2,该排泥口2靠近池体1底部设置,距离沉淀池底部以上15~30mm的位置。排泥主管3沿着沉淀池的长度方向分布,并且由池体1一侧的排泥口2延伸至对侧。各排泥支管4垂直于排泥主管3设置,并且间隔分布于排泥主管3的两侧,两侧的排泥支管4两两相对分布。各排泥支管4大体等长设置,且相距于池底面等高设置,排泥支管4一端连通排泥主管3,另一端靠近池体1相对侧的内壁。排泥支管4的底部设有一排排泥孔41,该排泥孔41优选但不限于为直径为15mm的圆孔。排泥主管3外部通过管道连接排泥阀5。
30.排泥主管3安装于排泥支管4的主干道,用于收集所有排泥支管 4内排出的污泥,最后从排泥口2排出于池体1外部。
31.本技术的核心在于,采用布管排泥结构,在水压冲洗下实现池体 1内部淤泥的收集,有效地提高排泥效率,排泥效果显著。
32.参考图5,图5为图2中相邻两根排泥主管3以及两根排泥支管4 之间相组拼的示意图。
33.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排泥主管3包括若干根主管本体,相邻的两根主管本体通过三通管接头6连接,三通管接头6的底部接头连接相对设置的两个排泥支管4,由此形成各根排泥主管3于上部连接,各对排泥支管4于排泥主管3的下部垂直于排泥主管3分布的结构。采用分段式结构,可以避免主管本体因尺寸过长发生形变而影响排泥效率和排泥效果。
34.较为优选的,平流式斜管沉淀池底部间隔1.5m布设底部开有排泥孔41的排泥支管4,排泥孔41间隔300mm开设,排泥支管4布设完成后,采用异径三通管接头6将所有排泥支管4与排泥主管3相连接。
35.优选的,排泥支管4的底部分布两个排泥孔41,两个排泥孔41 的孔心位于同一纵截面内,并且相对于纵截面的中心纵线对称分布,两个排泥孔41与其所在纵截面的中心纵线之间的夹角为45
°
。但并不限于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计排泥孔41的具体数量以及排泥孔 41的角度。
36.优选的,同一排泥支管4上的排泥孔41沿排泥支管4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
37.为确保均匀排泥,单根排泥支管4上的排泥孔41的面积之和是该排泥支管4纵截面积的80%,全部排泥支管4纵截面积之和是排泥主管3纵截面积的80%,以防止管体堵塞,确保排泥顺畅进行。
38.这样,排泥阀5打开后,斜管沉淀池底部污泥会快速流入排泥孔 41,此时距离排泥孔41越近水流速度越快,抽泥效果越好,水流将近处沉积的污泥冲散后排出系统。距离排泥孔41较远的位置,水流非常平缓,靠水流无法将沉积污泥冲散而后排出系统,久而久之,距离排泥孔41较远处污泥越积越多,容易发生腐败上浮,影响产水水质。
39.参考图6,图6为图2中冲泥支管的示意图。
40.为了避免排泥主管3的远端存在排泥死区,可以设置冲泥管8。具体来说,在池体1的前侧壁设置冲泥口7,冲泥口7连接冲泥管8,冲泥管8包括三根冲泥总管和若干根冲泥支管81,三根冲泥总管呈u 字型排布,靠近池体1的内壁设置,各冲泥支管81垂直于沿池体1 的长度方向分布的两根冲泥总管设置,并且穿插于相邻的两根排泥支管4分布,与排泥支管4等高分布。各冲泥支管81的底部均开设有若干个圆形的冲泥孔811,冲泥孔811间隔300mm分布。冲泥总管通过外部管路连接冲泥泵9和冲泥阀门10。
41.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在每两根排泥支管4中间加设冲泥管8,冲泥管8外部连接冲泥泵9的方案,优选的,冲泥泵9流量为排泥流量的0.5倍,压力为0.3mpa,冲泥泵9后部连接有冲泥阀门10。冲泥泵 9将外部水体泵入冲泥总管,由冲泥总管将水体传送至各冲泥支管81,由冲泥孔811冲刷池体1内壁附近淤泥,在排泥过程中,冲击式的泵入高速水流,将底泥冲散,冲散的污泥在排泥管道排泥过程中产生的水流作用下,定向流向排泥孔41,从而排出系统。
42.冲泥采用冲击式操作,每次冲泥后污泥会大面积被冲起,在被排泥管抽完后再进行下一次的冲泥,实现对排泥死角的清理,有效地解决了积泥的问题,确保污泥不被冲出储泥区而影响上部产水。
43.进一步地,可以在冲泥泵9与冲泥阀门10之间设置单向阀11,从而控制水流单向流通,反向则截断水流通过,确保冲泥效果。
44.优选的,排泥阀5和冲泥阀门10均为电动阀,排泥阀5、冲泥阀门10和冲泥泵9均通讯连接外部plc控制系统。
45.利用plc控制系统监控排泥及冲泥操作,在排泥过程中,例如,每间隔10~30秒进行一次10秒钟冲泥,冲泥采用脉冲式冲泥方式,保证距离排泥孔41远端的污泥被冲走,而后顺着水流进入排泥孔41 排出平流式斜管沉淀池,由此通过plc控制自动完成冲泥及排泥操作,实现自动化控制,更加精准、高效。
46.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平流式沉淀池高效排泥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