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硅压敏胶增粘剂生产用搅拌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54591发布日期:2022-10-19 02:20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一种有机硅压敏胶增粘剂生产用搅拌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搅拌混合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机硅压敏胶增粘剂生产用搅拌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2.有机硅压敏胶是一种用途广泛的优质压敏胶,具有优良的耐高温性能、耐候性能、耐化学性能和电气性能,被广泛用于汽车制造、船舶制造、发电机和电动机的电器绝缘、印刷电路板制造过程中的遮蔽保护和航空航天领域。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4.1、目前的有机硅压敏胶增粘剂在生产中大多都是将配料直接加入到配料箱内,没有对配料进行破碎,配料进入到配料箱后,不易散开,导致有大块结团的问题;
5.2、现有的有机硅压敏胶增粘剂在生产过程中配料都是采用人工手动搅拌,会增加工作人员的劳动力,降低了工作效率且混合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有机硅压敏胶增粘剂生产用搅拌混合装置,其中一种目的是为了具备有机硅压敏胶增粘剂的大块配料进行破碎的特点,解决有机硅压敏胶增粘剂在生产中大多都是将配料直接加入到配料箱内,没有对配料进行破碎,配料进入到配料箱后,不易散开,导致有大块结团的问题;其中另一种目的是为了解决有机硅压敏胶增粘剂在生产过程中配料都是采用人工手动搅拌,会增加工作人员的劳动力,降低了工作效率且混合效果差的问题,以达到加快配料的搅拌混合速度,提高工作效率效果。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8.一种有机硅压敏胶增粘剂生产用搅拌混合装置,包括搅拌混合装置所述搅拌混合装置包括破碎箱,所述破碎箱的正前方外表面上设置有观察口,所述破碎箱的底端外表面上可拆卸式安装有搅拌箱,所述搅拌箱的底端外表面上可拆卸式固定安装有支撑腿。
9.所述破碎箱的顶端外表面上活动连接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底端外表面上可拆卸式安装有阻流管。
10.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破碎箱的左右两侧内表面上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输出轴上活动连接有破碎杆,所述破碎杆的外表面上固定安装有破碎刀片,所述破碎箱的右侧外表面上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端外表面上可拆卸式安装有转动电机。
11.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破碎箱的底端外表面上活动连接有导料管,所述导料管的另一端活动连接在搅拌箱的顶端外表面上,所述阻流管的顶端外表面上设置有进口,所述阻流管的两侧内表面上可拆卸式安装有缓冲软板。
12.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缓冲软板的外表面上设置有阻流软块,所述阻流管的底端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左侧外表面上可拆卸式
安装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可拆卸式安装在阻流管的左侧内表面上,所述阻流管的底端外表面上设置有出口。
13.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搅拌箱的顶端内表面上可拆卸式安装有加热箱,所述加热箱的顶端外表面上活动连接有导料口,所述加热箱的内部设置有导热管,所述加热箱的底端外表面上活动连接有出料口。
14.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搅拌箱的两侧内表面上转动连接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输出轴上活动连接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的外表面上固定安装有搅拌混合叶片,所述搅拌箱的左侧外表面上可拆卸式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搅拌箱的底端外表面上活动连接有排料口。
15.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6.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有机硅压敏胶增粘剂生产用搅拌混合装置,采用破碎箱、进料口、缓冲软板、复位弹簧、转动电机、转动轴、破碎杆、破碎刀片和导料管之间的配合,通过进料口引进配料,大块配料进入破碎箱的内部,配合缓冲软板反向推动复位弹簧进行阻流,防止大块配料砸坏内部机器,通过转动电机电性连接转动轴转动破碎杆,再通过破碎刀片对大块配料进行破碎,最后通过出料口进行排料,解决有机硅压敏胶增粘剂在生产中大多都是将配料直接加入到配料箱内,没有对配料进行破碎,配料进入到配料箱后,不易散开,导致有大块结团的问题,以达到配料中没有结团的效果。
17.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有机硅压敏胶增粘剂生产用搅拌混合装置,采用搅拌箱、加热箱、导热管、驱动轴、搅拌杆、搅拌混合叶片、驱动电机和排料口之间的配合,通过将破碎过后的配料引进搅拌箱内部的加热箱内,使用导热管对其进行导热,防止配料过于粘稠导致搅拌不易,配合驱动电机电性连接驱动轴转动搅拌杆,再配合搅拌混合叶片对其进行匀速搅拌,最后使用排料口进行排出,解决有机硅压敏胶增粘剂在生产过程中配料都是采用人工手动搅拌,会增加工作人员的劳动力,降低了工作效率且混合效果差的问题,以达到加快配料的搅拌混合速度,提高工作效率效果。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破碎箱结构剖面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阻流管结构剖面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搅拌箱结构剖面示意图。
22.图中:1、搅拌混合装置;2、破碎箱;21、进料口;22、阻流管;221、进口;222、缓冲软板;223;阻流软块;224、连接块;225、复位弹簧;226、出口;23、转动轴;24、破碎杆;25、破碎刀片;26、支撑板;27、转动电机;28、导料管;3、观察口;4、搅拌箱;41、加热箱;42、导料口;43、导热管;44、出料口;45、驱动轴;46、搅拌杆;47、搅拌混合叶片;48、驱动电机;49、排料口;5、支撑腿。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24.实施例1
25.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有机硅压敏胶增粘剂生产用搅拌混合装置,包括搅拌混合装置1,搅拌混合装置1包括破碎箱2,破碎箱2的正前方外表面上设置有观察口3,破碎箱2的底端外表面上可拆卸式安装有搅拌箱4,搅拌箱4的底端外表面上可拆卸式固定安装有支撑腿5。
26.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破碎箱2对大块配料进行破碎,可通过观察口3观看内部情况,破碎后将其引进搅拌箱4的内部,通过搅拌箱4对其进行匀速搅拌,减轻工人的劳动力,提高工作效率。
27.实施例2
28.如图1-4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破碎箱2的顶端外表面上活动连接有进料口21,进料口21的底端外表面上可拆卸式安装有阻流管22,破碎箱2的左右两侧内表面上转动连接有转动轴23,转动轴23的输出轴上活动连接有破碎杆24,破碎杆24的外表面上固定安装有破碎刀片25,破碎箱2的右侧外表面上固定安装有支撑板26,支撑板26的顶端外表面上可拆卸式安装有转动电机27,破碎箱2的底端外表面上活动连接有导料管28,导料管28的另一端活动连接在搅拌箱4的顶端外表面上,阻流管22的顶端外表面上设置有进口221,阻流管22的两侧内表面上可拆卸式安装有缓冲软板222,缓冲软板222的外表面上设置有阻流软块 223,阻流管22的底端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连接块224,连接块224的左侧外表面上可拆卸式安装有复位弹簧225,复位弹簧225的另一端可拆卸式安装在阻流管22的左侧内表面上,阻流管22的底端外表面上设置有出口226。
29.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进料口21引进配料,大块配料进入破碎箱2的内部,配合缓冲软板222反向推动复位弹簧225进行阻流,防止大块配料砸坏内部机器,通过转动电机27电性连接转动轴23转动破碎杆24,再通过破碎刀片 25对大块配料进行破碎,最后通过导料管28将其导进搅拌箱4的内部。
30.实施例3
31.如图1-4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搅拌箱4的顶端内表面上可拆卸式安装有加热箱41,加热箱41的顶端外表面上活动连接有导料口42,加热箱41的内部设置有导热管43,加热箱41的底端外表面上活动连接有出料口44,搅拌箱4的两侧内表面上转动连接有驱动轴45,驱动轴45的输出轴上活动连接有搅拌杆46,搅拌杆46的外表面上固定安装有搅拌混合叶片47,搅拌箱4的左侧外表面上可拆卸式安装有驱动电机48,搅拌箱4的底端外表面上活动连接有排料口49。
32.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破碎过后的配料引进搅拌箱4内部的加热箱41内,使用导热管43对其进行导热,防止配料过于粘稠导致搅拌不易,配合驱动电机48电性连接驱动轴45转动搅拌杆46,再配合搅拌混合叶片47对其进行匀速搅拌,最后使用排料口49进行排出。
33.下面具体说一下该有机硅压敏胶增粘剂生产用搅拌混合装置的工作原理。
34.如图1-4所示,通过进料口21引进配料,大块配料进入破碎箱2的内部,配合缓冲软板222反向推动复位弹簧225进行阻流,防止大块配料砸坏内部机器,通过转动电机27电性连接转动轴23转动破碎杆24,再通过破碎刀片 25对大块配料进行破碎,最后通过导料管28将其导进搅拌箱4的内部,使用加热箱41对导热管43对其进行导热,防止配料过于粘稠导致搅拌不易,配合驱动电机48电性连接驱动轴45转动搅拌杆46,再配合搅拌混合叶片47对其进行匀速搅拌,最后使用排料口49进行排出。
35.上文一般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做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于技术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思想精神的修改或改进,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