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厚油墨一次涂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68562发布日期:2022-07-08 21:37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厚油墨一次涂布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油墨涂布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超厚油墨一次涂布装置。


背景技术:

2.涂布是将状聚合物、熔融态聚合物或聚合物熔液涂布于纸、布、塑料薄膜上制得复合材料(膜)的方法,涂布所用的油料熔液有很多,其中就包括超厚油墨,在工作人员将超厚油墨涂覆在布料表面时,需要用到涂布装置,然而传统的涂布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对布料表面边均匀喷涂超厚油墨,边均匀受热烘干成型处理,从而无法保证将超厚油墨一次涂覆在布料表面,导致布料表面涂覆的超厚油墨出现喷涂质量问题,需工作人员对不合格的超厚油墨涂覆布料进行二次返工,降低布料的超厚油墨涂覆效率和合格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传统的涂布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对布料表面边均匀喷涂超厚油墨,边均匀受热烘干成型处理,从而无法保证将超厚油墨一次涂覆在布料表面,降低布料的超厚油墨涂覆效率和合格率。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超厚油墨一次涂布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顶部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支座,所述支座顶部的中心处竖向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有固定箱,所述固定箱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长型通槽,所述固定箱的底部设置有喷涂箱,所述喷涂箱内腔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油墨盒,所述油墨盒顶部的背面连通有加料斗,所述固定箱的内腔设置有与喷涂箱配合使用的喷涂烘干机构;
6.所述工作台底部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支腿,且支腿正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工作台的内腔开设有矩形通槽,所述工作台两侧的正面均固定连接有耳座,所述工作台的表面设置有与喷涂烘干机构配合使用的辅助结构。
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喷涂烘干机构包括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固定在固定箱的左侧且步进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长型丝杆,所述长型丝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且螺纹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长型通槽配合使用的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底部与喷涂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油墨盒的出料口连通有供料泵且供料泵的出料口通过弯管连通有连通架,所述连通架底部的四端均连通有喷嘴,所述喷涂箱的两侧均通过支杆固定连接有灯座,所述灯座的底部从前至后依次嵌设有烘干灯。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辅助结构包括转臂,两组所述转臂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耳座的顶部,两组所述转臂远离耳座的一侧横向固定连接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座且滑座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与固定筒配合使用的连接弹簧,所述滑座的背面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油墨检测仪,且矩形通槽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t型滑槽,两组所述t型滑槽的内腔均滑动连接有t型滑块,所述t型滑块的内侧固定连接有与两组所述油墨检测仪配合使用的放置架。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喷嘴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料罩且导料罩的形状设置为喇叭状,所述灯座和烘干灯沿喷涂箱的中轴线呈轴对称阵列状结构分布。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筒顶部靠近油墨检测仪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两组所述转臂均位于支座的正面。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放置架的顶部开设有与喷嘴、烘干灯和油墨检测仪配合使用的限位放置槽。
12.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工作台的两侧均竖向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且连接板外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固定筒卡扣配合的卡套。
13.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座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套,所述滑套的内侧从前至后依次横向固定连接有滑轨架,所述滑轨架的内腔滑动连接有与连通架固定配合的限位凸块。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喷涂烘干机构,由步进电机提供驱动来源,再通过长型丝杆、螺纹套、连接架、供料泵、连通架、喷嘴、灯座和烘干灯的配合,可对布料表面边均匀喷涂超厚油墨,边均匀受热烘干处理,从而保证超厚油墨在布料表面的一次涂覆成型工作,降低工作人员对布料的二次返工次数,提高布料涂覆超厚油墨的效率和合格率,通过设置辅助结构,由转臂、固定筒、滑座、连接弹簧、伸缩杆和油墨检测仪的配合,在涂覆超厚油墨布料完成后,可由两组油墨检测仪对布料表面成型的超厚油墨面进行检测,进一步提高涂覆超厚油墨布料的整体质量,通过设置t型滑槽、t型滑块和放置架,扩大工作台的使用空间,同时也便于工作人员对布料进行上下料处理,有助于涂覆超厚油墨布料的检查工作;
16.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喇叭状导料罩,可对喷嘴喷出的超厚油墨进行集中导料处理,避免超厚油墨高压喷出时出现散溅的情况,有利于布料表面均匀附着超厚油墨,通过设置灯座和烘干灯沿喷涂箱的中轴线呈轴对称阵列状结构分布,可对涂覆超厚油墨布料表面进行均匀受热烘干处理,提高布料表面附着超厚油墨的整体烘干均匀度,通过设置把手,便于工作人员借助固定筒对油墨检测仪的位置进行调节,通过设置两组所述转臂均位于支座的正面,避免转臂和固定筒位置调节时与支座之间发生碰撞,同时也保证油墨检测仪对布料上超厚油墨面的检测充分度,避免油墨检测仪出现检测死角;
17.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限位放置槽,便于工作人员将所需涂覆超厚油墨的布料进行限位平摊放置,避免布料放置位置错误引起超厚油墨喷涂质量问题,通过设置连接板和卡套,可对静置状态下的固定筒进行卡扣限位,避免静置状态下的固定筒出现位移,通过设置滑套、滑轨架和限位凸块,可对连通架两侧进行滑动限位,保证连通架升降和平移过程中的平稳性,同时也保证喷涂状态下连通架的整体稳定性,防止连通架因喷涂压力因素出现抖动,影响超厚油墨在布料表面的成型均匀度。
18.本实用新型能够对布料表面边均匀喷涂超厚油墨,边均匀受热烘干处理,从而保证超厚油墨在布料表面的一次涂覆成型工作,提高布料涂覆超厚油墨的效率和合格率,在涂覆超厚油墨布料完成后,可由两组油墨检测仪对布料表面成型的超厚油墨面进行检测,进一步提高涂覆超厚油墨布料的整体质量。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超厚油墨一次涂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超厚油墨一次涂布装置的结构检测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喷涂烘干机构的结构局部仰视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固定箱和喷涂箱的结构俯视剖面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固定筒的结构仰视剖面图。
24.图中:1、工作台;2、支座;3、电动推杆;4、固定箱;5、喷涂箱;6、油墨盒;7、喷涂烘干机构;71、步进电机;72、长型丝杆;73、螺纹套;74、连接架;75、供料泵;76、连通架;77、喷嘴;78、灯座;79、烘干灯;8、辅助结构;81、转臂;82、固定筒;83、滑座;84、连接弹簧;85、伸缩杆;86、油墨检测仪;87、t型滑槽;88、t型滑块;89、放置架;9、滑套;10、滑轨架;11、限位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6.实施例一
27.参照图1-图5,一种超厚油墨一次涂布装置,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顶部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支座2,支座2顶部的中心处竖向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3,电动推杆3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有固定箱4,固定箱4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长型通槽,固定箱4的底部设置有喷涂箱5,喷涂箱5内腔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油墨盒6,油墨盒6顶部的背面连通有加料斗,固定箱4的内腔设置有与喷涂箱5配合使用的喷涂烘干机构7,通过设置喷涂烘干机构7,由步进电机71提供驱动来源,再通过长型丝杆72、螺纹套73、连接架74、供料泵75、连通架76、喷嘴77、灯座78和烘干灯79的配合,可对布料表面边均匀喷涂超厚油墨,边均匀受热烘干处理,从而保证超厚油墨在布料表面的一次涂覆成型工作,降低工作人员对布料的二次返工次数,提高布料涂覆超厚油墨的效率和合格率;
28.工作台1底部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支腿,且支腿正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工作台1的内腔开设有矩形通槽,工作台1两侧的正面均固定连接有耳座,工作台1的表面设置有与喷涂烘干机构7配合使用的辅助结构8,通过设置辅助结构8,由转臂81、固定筒82、滑座83、连接弹簧84、伸缩杆85和油墨检测仪86的配合,在涂覆超厚油墨布料完成后,可由两组油墨检测仪86对布料表面成型的超厚油墨面进行检测,进一步提高涂覆超厚油墨布料的整体质量,通过设置t型滑槽87、t型滑块88和放置架89,扩大工作台1的使用空间,同时也便于工作人员对布料进行上下料处理,有助于涂覆超厚油墨布料的检查工作。
29.实施例二
30.参照图1-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一种超厚油墨一次涂布装置,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的两侧均竖向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且连接板外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固定筒82卡扣配合的卡套,可对静置状态下的固定筒82进行卡扣限位,避免静置状态下的固定筒82出现位移,工作台1顶部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支座2,支座2顶部的中心处竖向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3,电动推杆3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有固定箱4,固定箱4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长型通槽,固定箱4的底部设置有喷涂箱5,喷涂箱5内腔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油墨盒6,油墨盒
6顶部的背面连通有加料斗,固定箱4的内腔设置有与喷涂箱5配合使用的喷涂烘干机构7,喷涂烘干机构7包括步进电机71,步进电机71固定在固定箱4的左侧且步进电机7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长型丝杆72,长型丝杆72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73且螺纹套7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长型通槽配合使用的连接架74,连接架74的底部与喷涂箱5的顶部固定连接,油墨盒6的出料口连通有供料泵75且供料泵75的出料口通过弯管连通有连通架76,支座2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套9,滑套9的内侧从前至后依次横向固定连接有滑轨架10,滑轨架10的内腔滑动连接有与连通架76固定配合的限位凸块11,可对连通架76两侧进行滑动限位,保证连通架76升降和平移过程中的平稳性,同时也保证喷涂状态下连通架76的整体稳定性,防止连通架76因喷涂压力因素出现抖动,影响超厚油墨在布料表面的成型均匀度,连通架76底部的四端均连通有喷嘴77,喷嘴7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料罩且导料罩的形状设置为喇叭状,可对喷嘴77喷出的超厚油墨进行集中导料处理,避免超厚油墨高压喷出时出现散溅的情况,有利于布料表面均匀附着超厚油墨,喷涂箱5的两侧均通过支杆固定连接有灯座78,灯座78的底部从前至后依次嵌设有烘干灯79,灯座78和烘干灯79沿喷涂箱5的中轴线呈轴对称阵列状结构分布,可对涂覆超厚油墨布料表面进行均匀受热烘干处理,提高布料表面附着超厚油墨的整体烘干均匀度,通过设置喷涂烘干机构7,由步进电机71提供驱动来源,再通过长型丝杆72、螺纹套73、连接架74、供料泵75、连通架76、喷嘴77、灯座78和烘干灯79的配合,可对布料表面边均匀喷涂超厚油墨,边均匀受热烘干处理,从而保证超厚油墨在布料表面的一次涂覆成型工作,降低工作人员对布料的二次返工次数,提高布料涂覆超厚油墨的效率和合格率;工作台1底部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支腿,且支腿正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工作台1的内腔开设有矩形通槽,工作台1两侧的正面均固定连接有耳座,工作台1的表面设置有与喷涂烘干机构7配合使用的辅助结构8,辅助结构8包括转臂81,两组转臂81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耳座的顶部,两组转臂81均位于支座2的正面,避免转臂81和固定筒82位置调节时与支座2之间发生碰撞,同时也保证油墨检测仪86对布料上超厚油墨面的检测充分度,避免油墨检测仪86出现检测死角,两组转臂81远离耳座的一侧横向固定连接有固定筒82,固定筒82顶部靠近油墨检测仪8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便于工作人员借助固定筒82对油墨检测仪86的位置进行调节,固定筒82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座83且滑座83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与固定筒82配合使用的连接弹簧84,滑座83的背面固定连接有伸缩杆85,伸缩杆85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油墨检测仪86,且矩形通槽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t型滑槽87,两组t型滑槽87的内腔均滑动连接有t型滑块88,t型滑块88的内侧固定连接有与两组油墨检测仪86配合使用的放置架89,放置架89正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握柄,放置架89的顶部开设有与喷嘴77、烘干灯79和油墨检测仪86配合使用的限位放置槽,便于工作人员将所需涂覆超厚油墨的布料进行限位平摊放置,避免布料放置位置错误引起超厚油墨喷涂质量问题,通过设置辅助结构8,由转臂81、固定筒82、滑座83、连接弹簧84、伸缩杆85和油墨检测仪86的配合,在涂覆超厚油墨布料完成后,可由两组油墨检测仪86对布料表面成型的超厚油墨面进行检测,进一步提高涂覆超厚油墨布料的整体质量,通过设置t型滑槽87、t型滑块88和放置架89,扩大工作台1的使用空间,同时也便于工作人员对布料进行上下料处理,有助于涂覆超厚油墨布料的检查工作。
31.工作原理:使用时,工作人员先将放置架89向外拉动至最外侧,同时放置架89带动t型滑块88在t型滑槽87内辅助滑动支撑,然后工作人员再将待加工的布料均匀平摊在放置
架89上的限位放置槽内,待布料放置完成后,将放置架89向内复位,接着控制器控制电动推杆3带动固定箱4和喷涂箱5整体下移至最佳喷涂工作高度,然后控制器控制供料泵75将油墨盒6内的超厚油墨供入连通架76内,然后超厚油墨再经过多组喷嘴77由导料罩集中导料处理后再均匀喷涂在布料表面,同时控制器控制两组灯座78上的两组烘干灯79开启并对涂覆在布料上的超厚油墨进行均匀受热烘干,与此同时,控制器控制步进电机71开启并带动长型丝杆72进行正反向转动,长型丝杆72通过螺纹套73带动连接架74进行左右往复移动,连接架74再通过喷涂箱5同步带动连通架76上的多组喷嘴77以及两组烘干灯79上的烘干灯79进行左右往复移动,同时连通架76带动限位凸块11在滑轨架10上辅助滑动支撑,同时滑套9在支座2上滑动并为连通架76提供升降行程补偿,即可完成布料表面的边均匀喷涂超厚油墨、边均匀受热烘干的一次涂覆成型工作;
32.在布料表面超厚油墨涂覆完成后,同理,工作人员再将放置架89向外拉动至最外侧,然后再借助把手分别转动两组转臂81上的两组固定筒82,使两组固定筒82上的两组油墨检测仪86位于放置架89内涂布成品的正上方为止,根据工作人员实际需求,然后工作人员再分别将两组油墨检测仪86向外抽拉,两组油墨检测仪86通过两根伸缩杆85带动两组滑座83在两组固定筒82内向外滑动,且两组滑座83对两根连接弹簧84进行拉伸,从而完成两组油墨检测仪86向外延伸工作,从而长度延伸后的两组油墨检测仪86对布料表面的超厚油墨面进行质量检测即可。
3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