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样本反应池及样本分析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73720发布日期:2022-10-29 02:12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样本反应池及样本分析仪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样本反应池及样本分析仪。


背景技术:

2.随着血细胞分析仪应用的推广,对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要求也越来越高。血细胞分析仪采集血样后,血样在反应组件中与试剂进行混合和反应,血样与试剂的混合度(混合均匀程度)直接影响到血液与试剂的反应效果。
3.然而现有技术中,样本在反应池内的混匀效果并不理想,导致样本检测结果的准确度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提供一种样本反应池及样本分析仪,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样本在反应池内的混匀效果并不理想,导致样本检测结果的准确度不高的技术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样本反应池,该样本反应池包括池体,池体包括底壁和侧壁,底壁和侧壁连接以形成反应腔,其中,池体的底壁包括第一子底壁和与第一子底壁连接的第二子底壁,第一子底壁包括连接侧壁的弧形面,第二子底壁包括连接弧形面的相切面,其中相切面与弧形面相切,第一子底壁上设置有第一进液口,第一进液口用于向反应腔内注入液体。
6.进一步地,第一进液口靠近反应腔的一侧与弧形面相切。
7.进一步地,第一进液口设置于第一子底壁靠近侧壁的一端。
8.进一步地,底壁上还设置有第二进液口,第二进液口位于第一进液口远离侧壁的另一侧。
9.进一步地,侧壁上设置有溢液口,样本反应池还包括溢液接头,溢液接头连接溢液口,溢液接头靠近反应腔一侧的口径小于远离反应腔一侧口径。
10.进一步地,溢液接头包括第一子溢液接头和与第一子溢液接头连接的第二子溢液接头,第二子溢液接头的口径大于第一子溢液接头的口径,且第二子溢液接头和第一子溢液接头同轴设置。
11.进一步地,侧壁上设置有溢液口,样本反应池还包括溢液接头,溢液接头连接溢液口,溢液接头为变径接头。
12.进一步地,侧壁上设置有溢液口,样本反应池还包括溢液接头,溢液接头连接溢液口,溢液接头倾斜设置。
13.进一步地,侧壁上设置有溢液口,样本反应池还包括溢液接头,溢液接头连接溢液口,溢液接头形成有溢液通道,至少部分溢液通道朝靠近底壁的方向弯曲设置。
1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样本分析仪,该样本分析仪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样本反应池。
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技术的样本反应池包括池体,池
体包括底壁和侧壁,底壁和侧壁连接以形成反应腔,样本在反应腔内进行混匀,以用于检测。其中,池体的底壁包括第一子底壁和与第一子底壁连接的第二子底壁,第一子底壁包括连接侧壁的弧形面,第二子底壁包括连接弧形面的相切面,其中相切面与弧形面相切,第一子底壁上设置有第一进液口,第一进液口用于向反应腔内注入液体。本技术的样本反应池的底壁采用弧形面和相切面相结合的方式,能够更好的使液体进行旋涡流动,提高样本的混匀效果。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17.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样本反应池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图1所示的样本反应池的截面示意图;
19.图3是图1中溢液接头的一实施例的截面和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图1中溢液接头的另一实施例的截面和结构示意图;
21.图5是图1中溢液接头的另一实施例的截面和结构示意图;
22.图6是图1中溢液接头的另一实施例的截面和结构示意图;
23.图7是本技术提供的样本分析仪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5.需要说明,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26.另外,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27.本技术提供一种样本反应池,该样本反应池通过结构的改进能够提高样本的混匀效果,且使粘稠的液体能够更加顺利地通过溢液口流出样本反应池。
28.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样本反应池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样本反应池的截面示意图,具体地,样本反应池100包括池体10,池体10包括底壁11和侧壁12,底壁11和侧壁12连接以形成反应腔101。反应腔101用于装载待检测样
本,比如,反应腔101用于装载血液样本及试剂,血液样本及试剂在反应腔101内进行混匀,以用于检测。
29.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池体10的底壁11包括第一子底壁111和与第一子底壁111连接的第二子底壁112,第一子底壁111的一端连接侧壁12,第一子底壁111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子底壁112。第一子底壁111包括连接侧壁12的弧形面113,第二子底壁112包括连接弧形面113的相切面114,其中,相切面114与弧形面113相切,第一子底壁111上设置有第一进液口102,第一进液口102用于向反应腔101内注入液体,比如,通过第一进液口102向反应腔101内注入待测试血液样本及相关试剂。
30.本技术中,第二子底壁112的相切面114连接第一子底壁111的弧形面113,且相切面114与弧形面113在相连接的位置相切设置。其中,弧形面113可以为半球面的一部分,相切面为114可以为锥面的一部分。本技术中,将池体10的底壁11结构改进成弧形面113和相切面114相结合的方式,能够更好的方便液体进行旋涡流动,从而增大混匀效果。
31.另外,本技术将第一进液口102设置于第一子底壁111上,通过此种方式,第一进液口102距离池体10的底部更近,使反应腔101内进液量较少时,就开始混匀,且液体从第一进液口102进入第一子底壁111处时,能够在弧形面113上形成旋涡流动,从而能够提高液体的混匀效果。
32.进一步地,第一进液口102靠近反应腔101的一侧与弧形面113相切。即,第一进液口102的表面与弧形面113相切,如此,可以充分利用弧形表面,使液体一进入反应腔101内就进行旋涡流动,以提高混匀效果。
33.第一进液口102可以设置于第一子底壁111靠近侧壁12的一侧,以充分利用弧形面113,使进入反应腔101内的液体产生旋涡流动。
34.如图2所示,样本反应池100的底壁11上还至少设置有第二进液口103,第二进液口103可以用于向反应腔101内注入液体,比如注入少量试剂等。可以理解的是,第二进液口103也可以作为出液口,用于使反应腔101内的液体从该出液口流出。
35.第二进液口103可以设置于第一子底壁111上,第二进液口103也可以设置于第二子底壁112上。第二进液口103位于第一进液口102远离侧壁12的另一侧,以用于与第一进液口102进行区分,且方便出液。
36.上述第一进液口102和第二进液口103处都连接有管路,用于向反应腔101内注入液体,或者将反应腔101内的液体导出。
37.如图1所示,池体10的侧壁12上还设置有溢液口104,溢液口104使反应腔101内溢出的液体能够顺利地流出。该溢液口104靠近池体10的开口设置。
38.如图1所示,溢液口104处对应设置有溢液接头20,溢液接头20连接溢液口104,用于导出反应腔101内溢出的液体。
39.在池体10的结构受限的情况下,不能对溢液口104进行直接扩大,因此,可以通过改进溢液接头20的结构,以更加顺畅地引出反应腔101内的溢流液体。比如,可以将溢液接头20的通道做成变径或者斜口的方式,以通过增大出口半径或者增大重力的方式,使粘稠液体能顺利通过溢液口104流出反应腔101,避免池体10的上表面被腐蚀。
40.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图3是图1所示的样本反应池中的溢液接头的一实施例的截面和立体结构示意图,该实施例中,溢液接头20靠近反应腔101一侧的口径小
于远离反应腔101一侧口径。具体地,溢液接头20包括第一子溢液接头21和与第一子溢液接头21连接的第二子溢液接头22,第二子溢液接头22的口径大于第一子溢液接头21的口径,且第二子溢液接头22和第一子溢液接头21同轴设置。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子溢液接头21和第二子溢液接头22也可以不同轴设置。
41.在其他实施例中,溢液接头20的口径可以从靠近反应腔101的一侧到远离反应腔101的一侧逐渐增大。如此,也顺利地导出反应腔101内溢出的粘稠液体。
42.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图4是图1所示的样本反应池中的溢液接头的另一实施例的截面和立体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溢液接头20为变径接头。如图4所示,溢液接头20包括第一子溢液接头21和与第一子溢液接头21连接的第二子溢液接头22,第一子溢液接头21形成的通道和第二子溢液接头22形成的通道并不是笔直设置的,而是进行了变径,第二子溢液接头22形成的通道倾斜设置,如此,更利于反应腔101内溢出的液体流出。
43.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图5是图1所示的样本反应池中的溢液接头的另一实施例的截面和立体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溢液接头20倾斜设置,具体地,溢液接头20朝靠近底壁11的方向倾斜,溢液接头20形成了倾斜的直线通道,以使液体在重力作用下能够快速导出。
44.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图6是图1所示的样本反应池中的溢液接头的另一实施例的截面和立体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溢液接头20形成有溢液通道,至少部分溢液通道朝靠近底壁11的方向弯曲设置。部分溢流通道为曲线设置,如此设置,溢液接头20的端部能够水平设置,以使溢液接头20的端部能够与溢液口104更好地匹配连接,从而,提高溢液接头20连接的可靠性。
45.综上,本技术提供的样本反应池100的结构简单,通过对池体10的底壁11进行结构改进,能够增大混匀效果。另外,通过对溢液接头20的结构进行改进,使粘稠液体能够顺利地通过溢液口104,流出反应腔101,避免池体10的上表面被腐蚀,提高样本反应池100的可靠性。
46.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样本分析仪,如图7所示,图7是本技术提供的样本分析仪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样本分析仪70用于对样本进行检测分析。样本分析仪70包括样本反应池71,样本在样本反应池71中进行混匀,以使样本分析仪70能够对样本进行检测,样本反应池71为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样本反应池。
47.关于样本反应池71的结构请参阅上述任一实施例的附图及相关的文字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48.进一步地,样本分析仪70还可以包括保温组件(图未示),保温组件设置于样本反应池71的一侧,用于对样本反应池71的温度进行调节,以使样本反应池71的温度能够保持在预设的范围内,从而提高样本检测的准确性。
49.样本分析仪70还可以包括温度传感器(图未示),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样本反应池71的一侧,用于感应样本反应池71的温度。
50.本技术的样本分析仪70的结构简单,且样本分析仪70内的样本反应池71能够提高样本的混匀效果,从而提高样本检测的准确性,另外,通过对样本反应池71的溢液出口的改进,能够使粘稠液体也能顺利地从溢液口流出,避免样本反应池71的上表面被污染,提高样本分析仪70的可靠性。
51.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