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制品生产用污水循环再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28562发布日期:2023-03-14 18:25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凝土制品生产用污水循环再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混凝土制品生产用污水循环再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2.混凝土制品以混凝土为基本材料制成的产品,常见的有加气混凝土砌块、混凝土实心砖、混凝土多孔砖等,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水利、农业、电力和采矿等部门;其中在混凝土制品的生产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带有很多砂石的污水。
3.目前,公开号为cn211864158,公开日为2020年11月6日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混凝土生产用的污水循环再利用系统,包括:蓄水池、进水管、第一过滤装置、第二过滤装置、出水管、抽水泵和沉淀隔墙;沉淀隔墙竖直设于蓄水池内,沉淀隔墙的两端面分别与蓄水池的内侧壁固定连接,第一过滤装置设于第一沉淀池内,第一沉淀池的侧壁设有进水口,污水从进水管流入第一过滤装置,经第一过滤装置过滤后流入第一沉淀池内,沉淀隔墙上表面中心处竖直开设有两个插接槽,两个第二过滤装置插入插接槽内。
4.该种一种混凝土生产用的污水循环再利用系统利用第一过滤装置对较大的砂石杂质进行过滤,其中第一过滤装置包括:支撑架、收料筐和滤网;而当收料筐内的杂质满载后就需要切断进水管的进水,从而将收料筐从支撑架上取下后,再对收料筐内的杂质进行清理,清理完毕后才可以将收料筐再次置入支撑架上,整个过程十分的麻烦,不利于污水的快速过滤。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凝土制品生产用污水循环再利用系统,能够有利于快速的清理过滤出来的砂石。
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混凝土制品生产用污水循环再利用系统,包括过滤池、设置在过滤池上的进水管、位于过滤池一侧的收集池、位于收集池上的排水管,所述过滤池和收集池的高度相等,所述过滤池和收集池之间设置有溢流板,所述过滤池的上侧且位于进水管的下方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池远离收集池一侧的侧壁上开设有供过滤网穿过的排放口,所述溢流板的高度低于排放口的高度,所述过滤网朝向排放口一侧倾斜向下延伸,所述过滤池外的地面上且位于过滤网的下方设置有手推车,所述过滤池上设置有用于敲击过滤网的振打组件,所述振打组件包括两个设置在过滤池外壁上且分别位于过滤网两侧侧边下方位置的连接臂、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连接臂上的第一转轴、多个设置在第一转轴上且一端与第一转轴固定的摆动臂、设置在摆动臂远离第一转轴一端上的敲击球、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连接臂上的第二转轴、多个设置在第二转轴上且分别位于多个摆动臂下侧的凸轮、设置在一侧的连接臂上且输出轴与第二转轴连接的驱动电机。
7.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敲击球的一侧设置有螺纹轴,所述摆动臂上开
设有供螺纹轴螺纹连接的螺纹孔。
8.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敲击球为橡胶材料制成。
9.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网的两侧均设置有挡板。
10.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池内壁上且位于过滤网的两侧均设置有安装臂,所述挡板上设置有延伸方向与挡板延伸方向平行的滑杆,所述安装臂上开设有供滑杆嵌入的滑槽,所述滑杆的上端处设置有宽度大于滑槽宽度的限位块。
11.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水管上包裹有过滤罩。
1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1.从进水管内喷入过滤池内的污水首先会下落在过滤网上,通过过滤网即可将污水中的砂石过滤下来,而过滤完成后的水即可下落后进入过滤池底部,过滤池底部的水积累至溢流板的高度位置后,上层的清液即可满溢过溢流板,从而进入至收集池内,通过收集池内的排水管即可将水排放出去,从而完成污水的循环利用;
14.其中由于过滤网朝向排放口一侧倾斜向下延伸,且过滤网穿过排放口,故而过滤网上的砂石会沿着过滤网下落,砂石穿出排放口后即可落入过滤网下方的手推车内,通过手推车即可将砂石运走进行处理;同时启动振打组件内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带动第二转轴转动,第二转轴即可带动摆动臂下侧的凸轮转动,此时在凸轮的带动下摆动臂即可实现上下的摆动,当摆动臂向上摆动时,摆动臂远离第一转轴一端的敲击球即可敲击在过滤网的下表面上,从而实现对过滤网的振打,避免砂石粘附在过滤网上,从而有利于砂石在过滤网上的流畅下落,最终即可有利于快速的清理过滤出来的砂石;
15.2.利用敲击球的一侧设置的螺纹轴,而摆动臂上开设有供螺纹轴螺纹连接的螺纹孔,此时敲击球即可与摆动臂之间可拆卸连接,最终即可方便对敲击球进行拆装更换;
16.3.利用敲击球为橡胶材料制成,由于橡胶材料本身比较柔软,故而可以起到缓冲作用,减小敲击球对过滤网的冲击力造成过滤网损坏的可能性;
17.4.利用过滤网的两侧均设置挡板,挡板即可对在过滤网上下落的砂石起到导向作用,方便砂石准确的落入在手推车内;
18.5.当需要拆卸过滤网时,只需要将挡板上的滑杆从滑槽内移出后即可快速的完成过滤网的拆卸;同时将滑杆嵌入在滑槽内后,利用限位块即可对滑杆在滑槽内的位置进行定位,从而有利于过滤网在两侧安装臂上的安装;
19.6.当排水管吸取收集池内的水时,利用排水管上包裹的过滤罩,过滤罩即可进一步对进入排水管内的水进行过滤,避免杂质进入排水管内。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示意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过滤池、安装臂、过滤网之间的连接关系局部放大图;
22.图3是图2中a部的放大图;
23.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过滤池和振打组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局部放大图;
24.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振打组件的局部剖视图。
25.附图标记:1、过滤池;11、排放口;12、安装臂;121、滑槽;2、进水管;3、收集池;4、排水管;41、过滤罩;5、溢流板;6、过滤网;61、挡板;611、滑杆;612、限位块;7、手推车;8、振打
组件;81、连接臂;82、第一转轴;83、摆动臂;831、螺纹孔;84、敲击球;841、螺纹轴;85、第二转轴;86、凸轮;87、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2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7.一种混凝土制品生产用污水循环再利用系统,参照图1,该种混凝土制品生产用污水循环再利用系统包括过滤池1、设置在过滤池1上的进水管2、位于过滤池1一侧的收集池3、位于收集池3上的排水管4,其中通过进水管2朝向过滤池1内排放污水,而通过排水管4抽取收集池3内的水进行污水循环;同时排水管4上通过抱箍包裹有过滤罩41。
28.参照图1,过滤池1和收集池3的高度相等,而过滤池1和收集池3之间设置有溢流板5,过滤池1内的水满溢过溢流板5后即可进入收集池3内;其中过滤池1的上侧且位于进水管2的下方设置有过滤网6,而过滤池1远离收集池3一侧的侧壁上开设有供过滤网6穿过的排放口11,同时溢流板5的高度低于排放口11的高度,而过滤网6朝向排放口11一侧倾斜向下延伸;其中过滤池1外的地面上且位于过滤网6的下方设置有手推车7,从过滤网6内下落的砂石即可落入手推车7内。
29.参照图1、图2、图3,过滤网6的两侧均焊接有挡板61,而过滤池1内壁上且位于过滤网6的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有安装臂12,其中挡板61上焊接有延伸方向与挡板61延伸方向平行的滑杆611,而安装臂12上开设有供滑杆611嵌入的滑槽121,同时滑杆611的上端处焊接有宽度大于滑槽121宽度的限位块612,此时过滤网6即可可拆卸连接在两侧安装臂12之间。
30.参照图1、图4、图5,过滤池1上还设置有用于敲击过滤网6的振打组件8,该种振打组件8包括连接臂81、第一转轴82、摆动臂83、敲击球84、第二转轴85、凸轮86、驱动电机87;其中连接臂81设置有两个且通过螺栓固定在过滤池1的外壁上,且两个连接臂81分别位于过滤网6两侧侧边的下方,而第一转轴82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在两个连接臂81上,同时摆动臂83设置有多个且均一端焊接在第一转轴82上,而多个摆动臂83沿着第一转轴82的延伸方向均匀间隔分布;其中敲击球84则是位于摆动臂83远离第一转轴82的一端上,而敲击球84的一侧粘结有螺纹轴841,同时摆动臂83上开设有供螺纹轴841螺纹连接的螺纹孔831,且该种敲击球84为橡胶材料制成。
31.参照图1、图4、图5,第二转轴85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在两个连接臂81上,且第二转轴85与第一转轴82平行,其中凸轮86则是设置有多个且分别位于多个摆动臂83的下侧,而多个凸轮86则是焊接在第二转轴85上,同时驱动电机87则是通过螺栓固定在一侧的连接臂81上,而驱动电机87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第二转轴85的端部连接。
32.原理:从进水管2内喷入过滤池1内的污水首先会下落在过滤网6上,通过过滤网6即可将污水中的砂石过滤下来,而过滤完成后的水即可下落后进入过滤池1底部,过滤池1底部的水积累至溢流板5的高度位置后,上层的清液即可满溢过溢流板5,从而进入至收集池3内,通过收集池3内的排水管4即可将水排放出去,从而完成污水的循环利用。
33.其中由于过滤网6朝向排放口11一侧倾斜向下延伸,且过滤网6穿过排放口11,故而过滤网6上的砂石会沿着过滤网6下落,砂石穿出排放口11后即可落入过滤网6下方的手推车7内,通过手推车7即可将砂石运走进行处理;同时启动振打组件8内的驱动电机87,驱
动电机87带动第二转轴85转动,第二转轴85即可带动摆动臂83下侧的凸轮86转动,此时在凸轮86的带动下摆动臂83即可实现上下的摆动,当摆动臂83向上摆动时,摆动臂83远离第一转轴82一端的敲击球84即可敲击在过滤网6的下表面上,从而实现对过滤网6的振打,避免砂石粘附在过滤网6上,从而有利于砂石在过滤网6上的流畅下落,最终即可有利于快速的清理过滤出来的砂石。
34.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