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收集装置的冷凝管

文档序号:30869370发布日期:2022-07-23 10:12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收集装置的冷凝管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学仪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带有收集装置的冷凝管。


背景技术:

2.在液体蒸馏或有机制备时,经常用到起冷凝或回流作用的冷凝管装置;冷凝管一般由一里一外两条玻璃管组成,较小的玻璃管贯穿较大的玻璃管。根据其形状不同,通常有直形、球形、蛇形三种,规格以长度(mm)表示。冷凝管内管的两端有接口,可连接其它试验装置使用,利用热交换原理使较热气体经内管而冷凝。
3.尤其涉及到低沸点溶剂在无水处理使用低温冷却循环液时,空气中的水蒸气有时会在冷凝管的外表面上冷凝成水珠。冷却液的温度与室温相差较大时,冷凝管的外表面上冷凝的水珠更多,甚至水珠汇集成串,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流到蒸馏烧杯和冷凝管的结合处,或流到冷凝管和收集瓶的结合处,给试验操作带来了安全隐患,并可能会增加溶剂无水处理后的含水量。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收集装置的冷凝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具体如下:
6.一种带有收集装置的冷凝管,所述的冷凝管下端磨口的上方边缘处紧密地烧结一个带底的圆柱形玻璃管,冷凝管下端磨口从所述的带底的圆柱形玻璃管的上方开口处进入,从带底的圆柱形玻璃管底部玻璃的中心位置穿过,使冷凝管下端磨口完全穿过,并将两者紧密地烧结在一起;所述的带底的圆柱形玻璃管侧面连接两个细玻璃管。
7.进一步地,所述的带底的圆柱形玻璃管的外径与上方冷凝管的外径相等或相近。
8.进一步地,所述的两个细玻璃管,第一个细玻璃管位于带底的圆柱形玻璃管的底部,第一个细玻璃管的末端竖直向下弯曲;第二个细玻璃管位于第一个细玻璃管的上方或对侧的上方,第二个细玻璃管的末端竖直向上弯曲。
9.进一步地,所述的带底的圆柱形玻璃管顶端边缘与上方冷凝管的外表面之间的有一定的空隙,以便于水珠在重力作用下顺利流入带底的圆柱形玻璃管的收集装置中,该空隙距离在0.3cm-0.5cm范围内。
10.进一步地,圆柱形玻璃管的高度在3cm-5cm范围内。
11.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带有收集装置的冷凝管,通过连接的软管可将冷凝管表面凝结的水珠收集起来或直接排放掉,避免了凝结的水珠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流到冷凝管和烧瓶或其它玻璃仪器的结合处给试验操作带来的安全隐患,增加了实验条件的可控性和实验结果的重复性。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有收集装置的冷凝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3.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需要说明的是,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实际上,在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或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在本实用新型中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化,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例如,作为一个实施例的一部分示出或描述的特征可以与另一个实施例一起使用来产生又一个实施例。因此,示意图是本实用新型将这样的修改和变化包括在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和它们的等同物的范围内。
14.一种带有收集装置的冷凝管,所述冷凝管的内管1可以直形、球形或蛇形,并有冷却液进口2、出口3各一个;
15.所述冷凝管下端磨口的上方边缘处加装一带底的圆柱形玻璃管4,即冷凝管下端磨口从带底的圆柱形玻璃管的上方开口处进入,穿过圆底部的玻璃并紧密地烧结在一起。
16.所述圆柱形玻璃管4的外径与上方冷凝管外管的外径相等或相近,所述的圆柱形玻璃管底部外接一个与圆柱形玻璃管内部联通的细玻璃管,并在细玻璃管的上方或对侧的上方再加一个同样的细玻璃管,其中下方的细玻璃管的末端弯曲竖直向下,上方的细玻璃管的末端竖直向上。
17.所述圆柱形玻璃管4的顶端与上方的冷凝管之间保持一定空隙,使得上方冷凝管外表面凝结的水珠,在重力作用下汇集顺利流入玻璃管中,并经玻璃管底部外接的细玻璃管、以及细玻璃管末端链接的软管排出。
18.所述的一种带有收集装置的冷凝管可以两个或多个通过上下磨口“首尾”组装成更长的冷凝管,上层冷凝管底部弯口向下的细玻璃管通过软管连接到紧邻下层冷凝管底部弯口向上的细玻璃管,按此顺序依次连接,直至最下层冷凝管底部开口向下的细玻璃管通过软管连接将凝结水收集到瓶中或直接将软管插入实验台上的排水口。
19.下面以两个连接的球形冷凝管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参阅图1。
20.本实用新型的冷凝管,是为了让冷凝管外表面凝结的水珠,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汇集到冷凝管底部的圆柱形玻璃管中,再通过细玻璃管a2经连接的软管b1,凝结水再通过a3流入下层到冷凝管底部的圆柱形玻璃管中,凝结水继续通过细玻璃管a4经连接的软管b2收集到瓶中。
21.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带有收集装置的冷凝管,通过连接的软管可将冷凝管表面凝结的水珠收集起来或直接排放点,避免了凝结的水珠在重力作用向下流到冷凝管和烧瓶或其它玻璃仪器的结合处给试验操作带来的安全隐患,增加了实验条件的可控性和实验结果的重复性。
22.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可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
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带有收集装置的冷凝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凝管下端磨口的上方边缘处紧密地烧结一个带底的圆柱形玻璃管,冷凝管下端磨口从所述的带底的圆柱形玻璃管的上方开口处进入,从带底的圆柱形玻璃管底部玻璃的中心位置穿过,使冷凝管下端磨口完全穿过,并将两者紧密地烧结在一起;所述的带底的圆柱形玻璃管侧面连接两个细玻璃管。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带有收集装置的冷凝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带底的圆柱形玻璃管的外径与上方冷凝管的外径相等或相近。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一种带有收集装置的冷凝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细玻璃管,第一个细玻璃管位于带底的圆柱形玻璃管的底部,第一个细玻璃管的末端竖直向下弯曲;第二个细玻璃管位于第一个细玻璃管的上方或对侧的上方,第二个细玻璃管的末端竖直向上弯曲。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一种带有收集装置的冷凝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带底的圆柱形玻璃管顶端边缘与上方冷凝管的外表面之间的有一定的空隙,以便于水珠在重力作用下顺利流入带底的圆柱形玻璃管的收集装置中,该空隙距离在0.3cm-0.5cm范围内。5.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一种带有收集装置的冷凝管,其特征在于,圆柱形玻璃管的高度在3cm-5cm范围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收集装置的冷凝管,所述冷凝管下端磨口的上方边缘处紧密地烧结一个带底的圆柱形玻璃管,圆柱形玻璃管的侧面连接细玻璃管,通过连接的软管可将冷凝管表面凝结的水珠收集起来或直接排放掉,避免了凝结的水珠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流到冷凝管和烧瓶或其它玻璃仪器的结合处给试验操作带来的安全隐患,增加了实验条件的可控性和实验结果的重复性。重复性。重复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本尚 王宏正 陈阳 梁运增 刘树博 郭文慧 刘克波 赵惠东 杨明成 樊红丽 王允 周杰 赵梅红 田青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省科学院同位素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14
技术公布日:2022/7/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