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表带烘干输送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58021发布日期:2022-10-28 22:45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表带烘干输送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表带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特别涉及一种表带烘干输送机。


背景技术:

2.目前的技术方案中,表带两侧涂抹水性边油后,需要对表带进行晾干,多由工人手动操作完成,环境温度不宜调控,表带晾干效率低,影响表带生产效率;所以有必要对这问题进行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对表带上的水性边油风干效率高,温度控制精准,提升表带生产效率的表带烘干输送机。
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表带烘干输送机,包括机架、传送带和罩体,所述传送带可转动的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罩体固定置于所述机架上,并罩住所述传送带;所述罩体沿所述传送带布置;所述罩体的内侧顶部及两端内壁上均固定设置有保温层,所述罩体的内侧顶部固定设置有发热管,所述罩体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向所述罩体内吹风的风机,所述风机处于所述发热管的上方;
5.所述机架内固定设置有电机和减速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减速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减速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带轮,所述传送带的输入端连接有第二带轮,所述第一带轮与所述第二带轮通过皮带连接;
6.所述罩体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多个温度传感器,多个所述温度传感器沿所述罩体的内壁依次等间距布置;所述机架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控箱,所述机架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控箱,所述第一电控箱和第二电控箱均与多个所述温度传感器、发热管、风机和电机通过线路连接;所述第一电控箱通过电机控制所述传送带向所述第一电控箱的方向转动,所述第二电控箱通过电机控制所述传送带向所述第二电控箱的方向转动。
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电控箱或第二电控箱控制传送带的输送方向,能有效适应产线柔性生产的需要以及产线调整的需要,提升便利性。风机向发热管吹风形成热气流,利用热气流对表带上的水性边油进行风干,温度控制精准,提升风干效率,进而提升表带生产效率。
8.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9.进一步,所述传送带的两端均延伸出所述罩体,所述传送带两端部的上端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两端延伸至所述机架的上端,并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
1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挡板便于对传送带输送的表带进行阻拦,便于对风干水性边油后的表带进行进行收集。
11.进一步,所述罩体内固定设置有内胆板,所述内胆板处于所述发热管的下方,所述
内胆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罩体的两端内壁密封固定连接;所述内胆板上设置有多个输气通孔,多个所述输气通孔沿所述内胆板排列布置。
1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热气流在内胆板和罩体之间形成的密封腔体内循环后,使得密封腔体内的气流温度更加均匀稳定,保障表带上的水性边油温度风干,提升表带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13.进一步,所述第一电控箱和第二电控箱上均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显示所述温度传感器感应的温度数据。
14.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电控箱或第二电控箱上的显示屏显示温度传感器感应到的温度,便于精准调控表带的风干温度,保障表带上的水性边油温度风干效率。
15.进一步,所述机架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多个可调节竖直高度的支撑脚,多个所述支撑脚沿所述机架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布置。
16.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多个支撑脚能根据地表的平整度调节支撑脚的竖直高度,便于表带烘干输送机适应不同场地。
17.进一步,所述风机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风机沿所述罩体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布置。
1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多个风机进行吹风,能使罩体内的吹风更加均匀,提升表带上的水性边油温度风干效率。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表带烘干输送机的主视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传送带和罩体的俯视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表带烘干输送机的结构示意图。
22.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23.1、机架,2、传送带,3、罩体,4、保温层,5、发热管,6、风机,7、电机,8、减速机,9、第一带轮,10、第二带轮,11、温度传感器,12、第一电控箱,13、第二电控箱,14、挡板,15、内胆板,16、输气通孔,17、显示屏,18、支撑脚。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5.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表带烘干输送机,包括机架1、传送带2和罩体3,所述传送带2可转动的置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罩体3固定置于所述机架1上,并罩住所述传送带2;所述罩体3沿所述传送带2布置;所述罩体3的内侧顶部及两端内壁上均固定设置有保温层4,所述罩体3的内侧顶部固定设置有发热管5,所述罩体3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向所述罩体3内吹风的风机6,所述风机6处于所述发热管5的上方;
26.所述机架1内固定设置有电机7和减速机8,所述电机7的输出端与所述减速机8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减速机8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带轮9,所述传送带2的输入端连接有第二带轮10,所述第一带轮9与所述第二带轮10 通过皮带连接;
27.所述罩体3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多个温度传感器11,多个所述温度传感器11沿所
述罩体3的内壁依次等间距布置;所述机架1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控箱12,所述机架1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控箱13,所述第一电控箱12和第二电控箱13均与多个所述温度传感器11、发热管5、风机6 和电机7通过线路连接;所述第一电控箱12通过电机7控制所述传送带2 向所述第一电控箱12的方向转动,所述第二电控箱13通过电机7控制所述传送带2向所述第二电控箱13的方向转动。
28.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控箱12控制电机7进行运转,电机7通过减速机8 带动第一带轮9进行顺时针转动,第一带轮9通过皮带带动第二带轮10进行顺时针转动,第二带轮10带动传送带2进行运转,传送带2向第一电控箱12的一侧运转;
29.第二电控箱13控制电机7进行运转,电机7通过减速机8带动第一带轮9进行逆时针转动,第一带轮9通过皮带带动第二带轮10进行逆时针转动,第二带轮10带动传送带2进行运转,传送带2向第二电控箱13的一侧运转;
30.通过第一电控箱12或第二电控箱13控制传送带2的输送方向,能有效适应产线柔性生产的需要以及产线调整的需要,提升便利性。
31.风机6向罩体3内吹风,气流经过发热管5时形成热气流;表带边油后,将表带通过传送带2靠近第二电控箱13的端部处放上表带,传送带2输送表带通过罩体3,热气流对表带上的水性边油进行风干,从而实现对表带上的水性边油自动风干,提升风干效率,进而提升表带生产效率;
32.通过第一电控箱12控制发热管5的发热温度,便于调控罩体3内热气流的温度,提升温度的稳定性;保温层4能对罩体3内进行保温,提升温度的稳定性,降低能耗。
33.上述实施例中,所述传送带2的两端均延伸出所述罩体3,所述传送带 2两端部的上端设置有挡板14,所述挡板14的两端延伸至所述机架1的上端,并与所述机架1固定连接。
34.本实施例中,挡板14便于对传送带2输送的表带进行阻拦,便于对风干水性边油后的表带进行进行收集。
35.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罩体3内固定设置有内胆板15,所述内胆板15处于所述发热管5的下方,所述内胆板1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罩体3的两端内壁密封固定连接;所述内胆板15上设置有多个输气通孔16,多个所述输气通孔16沿所述内胆板15排列布置。
36.本实施例中,内胆板15的边缘与罩体3的内壁密封固定连接,在罩体3 的上端部形成一个密封腔体;风机6向发热管5吹风形成的热气流在密封腔体内短暂循环后,经多个输气通孔16对传送带2上的表带进行吹出热气流;热气流在密封腔体内循环后,使得密封腔体内的气流温度更加均匀稳定,热气流经多个输气通孔16均匀吹出至传送带2上,使得表带所处区域的温度均匀稳定,提升温度控制的精准性,保障表带上的水性边油温度风干,提升表带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37.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控箱12和第二电控箱13上均设置有显示屏17,所述显示屏17显示所述温度传感器11感应的温度数据。
38.本实施例中,通过温度传感器11实施感应传送带2上各个布置的温度,通过第一电控箱12或第二电控箱13上的显示屏17进行显示,能精准调控表带的风干温度,保障表带上的水性边油温度风干效率。
39.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机架1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多个可调节竖直高度的支撑脚18,多个所述支撑脚18沿所述机架1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布置。
40.本实施例中,多个支撑脚18支撑机架1,提升机架1的稳定性;多个支撑脚18可调节竖直高度,能根据地表的平整度调节支撑脚18的竖直高度,便于表带烘干输送机适应不同场地。
41.上述实施例中,所述风机6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风机6沿所述罩体3 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布置。
42.本实施例中,利用多个风机6进行吹风,能使罩体3内的吹风更加均匀,罩体3内的温度更加均匀,提升表带上的水性边油温度风干效率。
4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