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锦纶纺丝油剂循环利用的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60499发布日期:2022-09-17 11:20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一种锦纶纺丝油剂循环利用的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锦纶纺丝油剂循环再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锦纶纺丝油剂循环利用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近年来,我国许多传统产业面临的生产、环保压力持续增大,纷纷加强了自身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节能环保技术的创新。其中,就包含锦纶纺织行业,现有锦纶纺丝的主流工艺流程包括切片投料、氮气保护,螺杆挤压机熔融、混合及计量挤出,箱式保温、输送,计量泵计量、挤出,组件过滤,细化拉伸,冷却,上油集束,预网络,网络,高速卷绕,温湿度平衡,检测,分等,包装。在纺丝车间的单体抽吸系统和网络油雾抽吸系统中,会残有部分纺丝油剂,该部分油剂需统一收集处理。
3.在现有的锦纶纺丝工艺中的单体抽吸和网络油雾抽吸系统,会抽吸出大量的纺丝废油剂。随着锦纶行业的不断发展,产能的不断扩大,抽吸系统产生的纺丝废油剂将越来越多。这些纺丝废油剂的处理方式一般为先行统一收集,而后一小部分废油剂通过锅炉房燃烧消耗,大部分废油剂要通过污水站处理,这两种处理方式相对复杂,处理成本较高。但是,锦纶行业中仍存在许多对这类纺丝废油剂处理能力不足甚至无处理能力的中小企业,只能选择长时间将大部分抽吸系统中回收的纺丝废油剂待滞于仓库,但这个选择又给这些企业带来了不小的库存压力和环保压力。
4.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锦纶纺丝油剂循环利用的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锦纶纺丝油剂循环利用的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锦纶纺丝油剂循环利用的处理装置,包括油剂静置槽、除菌剂配置槽、提纯槽、再生油剂收集槽以及凝液回收槽;
7.所述油剂静置槽通过第一管路连通至所述提纯槽,所述第一管路上设置有第一过滤器;
8.所述除菌剂配置槽通过第二管路连通至所述提纯槽;
9.所述提纯槽通过第三管路连通至所述再生油剂收集槽,所述第三管路上依次设置有油剂泵和第二过滤器;
10.所述提纯槽通过第四管路连通至所述凝液回收槽,所述所述第四管路上设置有水冷夹套。
11.优选的,所述提纯槽上安装有桨叶搅拌器。
12.优选的,所述提纯槽上连接有蒸汽输入管并安装蒸汽控制阀,蒸汽输入管与外部蒸汽供气装置连接。
13.优选的,所述油剂静置槽1注入口设置有目数为100的滤网,所述第一过滤器的滤网目数为720目,所述第二过滤器的滤网目数为960目。
14.与现有技术相比,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5.本实用新型专利设计实用新型一种锦纶纺丝油剂循环利用的处理装置,回收的纺丝废油剂通过粗过滤、静置、精过滤后,提纯分离为再生油和蒸汽;蒸汽通过水冷夹套冷凝成凝液待用,再生油通过降温后添加除菌剂,再通过油泵增压,再次精滤后存储待用;待纺丝需求时,将再生油、凝液按比例混合配油,按需加入纯水,综合运用于低碳poy和再生poy;
16.一种锦纶纺丝油剂循环利用的处理装置可对纺丝油剂进行循环利用,减少企业纺丝油剂处理的压力,对锦纶企业抽吸系统中的油剂进行加工处理,处理后可循环使用于纺丝生产低碳poy和再生poy,既能满足低碳poy和再生poy的生产需求,在后道加弹为dty时经过热辊时再生油会几乎完全蒸发,又能保证不影响dty的产品质量。纺丝油剂的再生利用响应国家循环经济的号召,提供资源循环利用率,同时又有效减少企业纺丝油剂处理的压力,降低了企业库存压力和环保压力。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锦纶纺丝油剂循环利用的处理装置示意图。
19.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20.1-油剂静置槽,2-第一过滤器,3-除菌剂配置槽,4-提纯槽,41-桨叶搅拌器,42-蒸汽输入管,5-水冷夹套,6-再生油剂收集槽,7-第二过滤器,8-油剂泵,9-凝液回收槽。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请参阅图1,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锦纶纺丝油剂循环利用的处理装置,包括油剂静置槽1、除菌剂配置槽3、提纯槽4、再生油剂收集槽 6以及凝液回收槽9;油剂静置槽1通过第一管路连通至提纯槽4,油剂静置槽1注入口设置有目数为100的滤网,第一管路上设置有第一过滤器2,第一过滤器2的滤网目数为720目;除菌剂配置槽3通过第二管路连通至提纯槽4;提纯槽4通过第三管路连通至再生油剂收集槽6,第三管路上依次设置有油剂泵8和第二过滤器7,第二过滤器7的滤网目数为960目;提纯槽4通过第四管路连通至凝液回收槽9,第四管路上设置有水冷夹套5;提纯槽4上安装有桨叶搅拌器41,提纯槽4上连接有蒸汽输入管42并安装蒸汽控制阀,蒸汽输入管与外部蒸汽供气装置连接。
23.纺丝油剂通过油剂静置槽1带有滤网的投料口倒入油剂静置槽中,再通过第一过滤器2加入到提纯槽4。提纯槽4内通过加热搅拌将油剂提纯,蒸发的水汽和油剂通过水冷夹
套冷凝在凝液回收槽9备用。待提纯槽4温度下降到合适温度,通过除菌剂配置槽3将浓度配好的除菌剂加入纯槽4。待搅拌均匀后再生油剂通过油剂泵8和第二过滤器7进入再生油剂收集槽6备用。后续纺丝根据测得的再生油剂和凝液浓度,按一定的配比、按需添加纯水,综合利用于纺丝生产。
24.基于上述锦纶纺丝油剂循环利用的处理装置,提供一种相关处理工艺:
25.一种锦纶纺丝油剂循环利用的处理装置的再生工艺,包括以下处理步骤:
26.步骤一:将收集好的纺丝废油剂通过精度为100目的滤网加入到油剂静置槽1,在油剂静置槽1中静置2小时,使得部分通过滤网的固体沉渣沉淀于槽底;
27.步骤二:通过位差使纺丝废油剂通过第一过滤器2后进入提纯槽4,待液位占总液位的70%时停止加入,开启桨叶搅拌器41进行搅拌,通过取样管取样测得纺丝油剂初始浓度;
28.步骤三:打开蒸汽控制阀,通过蒸汽加热纺丝油剂,蒸汽加热纺丝油剂控制加热温度范围为90℃-100℃,加热时长为4小时;加热蒸汽通过水冷夹套5冷凝,收集在凝液回收槽9,剩余的再生油在提纯槽4中静置降温处理;
29.步骤四:通过除菌剂配置槽3配置好除菌剂和表面活性剂,除菌剂配置槽3配置的除菌剂为异噻唑啉酮-溴硝丙二醇-乙二醇动态配比混合物,浓度为 5%,除菌剂配置槽3配置的表面活性剂为月桂酸聚氧乙烯酯和十二烷基二乙醇胺;根据提纯槽4中降温至40℃时后的实际液加入除菌剂和表面活性剂溶液,提纯槽4中加入除菌剂溶液和表面活性剂溶液后,再生油的除菌剂浓度为500-700ppm;
30.步骤五:将再生油和除菌剂充分搅拌后,通过油剂泵8增压,再经过第二过滤器7过滤后,进入再生油剂收集槽6;
31.步骤六:待纺丝低碳poy和再生poy有使用需求时,将测试分析浓度后的再生油和凝液,按需添加纯水,配置成低碳poy和再生poy生产专用油剂。
32.此外,使用异噻唑啉酮-溴硝丙二醇-乙二醇动态配比(详见表格1:再生油除菌剂动态配比配方表)混合除菌剂,每月动态配比更换一次,防止长期使用单一除菌剂导致细菌产生适应性,能对再生油剂进行更好的防腐保护,保证再生油可在一定时间内存储。使用月桂酸聚氧乙烯酯和十二烷基二乙醇胺作为表面活性剂,保证应用的纺丝产品保持良好的物性指标。
33.表1:再生油除菌剂动态配比配方表
34.组分动态配比1动态配比2异噻唑啉酮6%8%溴硝丙二醇10%20%乙二醇84%72%
35.通过配置槽3配置好除菌剂、表面活性剂,除菌剂为定制的异噻唑啉酮
‑ꢀ
溴硝丙二醇-乙二醇动态配比混合物,表面活性剂为月桂酸聚氧乙烯酯和十二烷基二乙醇胺。各组分按照特定工序(详见以下各实施案例)处理后,通过油泵增压8,再经过过滤后进入再生油收集槽6。该工艺得到再生油的有效浓度约为85%-90%,待纺丝再生poy有使用需求时,纺丝按需配置成再生poy 生产专用油剂。
36.实施例1:
37.再生油在提纯槽中静置降温后,维持搅拌温度在25-30℃,搅拌30分钟,再按配方计量加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除菌剂和纯水,配置完成后的再生油有效组分含量为90%,其中除菌剂含量为500ppm,再将温度升至30-40℃,搅拌30分钟,待分析检验合格后即可用于纺丝生产。
38.再生油配方中的有效成分由下列组分和含量构成:
[0039][0040]
实施例2:
[0041]
再生油在提纯槽中静置降温后,维持搅拌温度在25-30℃,搅拌30分钟,再按配方计量加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除菌剂和纯水,配置完成后的再生油有效组分含量为88%,其中除菌剂含量为450ppm,再将温度升至30-40℃,搅拌30分钟,待分析检验合格后即可用于纺丝生产。
[0042]
再生油配方中的有效成分由下列组分和含量构成:
[0043][0044]
实施例3:
[0045]
再生油在提纯槽中静置降温后,维持搅拌温度在25-30℃,搅拌30分钟,再按配方计量加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除菌剂和纯水,配置完成后的再生油有效组分含量为85%,其中除菌剂含量为480ppm,再将温度升至30-40℃,搅拌30分钟,待分析检验合格后即可用于纺丝生产。
[0046]
再生油配方中的有效成分由下列组分和含量构成:
[0047][0048]
实施例4:
[0049]
再生油在提纯槽中静置降温后,维持搅拌温度在25-30℃,搅拌30分钟,再按配方计量加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除菌剂和纯水,配置完成后的再生油有效组分含量为80%,其中除菌剂含量为400ppm,再将温度升至30-40℃,搅拌30分钟,待分析检验合格后即可用于纺丝生产。
[0050]
再生油配方中的有效成分由下列组分和含量构成:
[0051][0052]
将实施案例1-4的再生油剂和对比案例使用的原生油剂竹本f-5178进行对比,详见表2。
[0053]
表2:再生油剂和原生油剂竹本f-5178对比结果表
[0054]
检验项目实施案例1实施案例2实施案例3实施案例4对比案例外观淡黄色透明淡黄色透明淡黄色透明淡黄色透明淡黄色透明有效浓度90%88%85%80%90%ph77777密度0.93980.94620.94720.94880.9402
[0055]
而后将实施案例1-4的再生油和对比案例的原生油通过乳液调配法调配至乳液浓度5%-7%,并通过油嘴上油法应用于再生poy(85d/68f)的生产,在表3中列出了各案例有关性能检测结果。
[0056]
表3:各案例所纺poy(85d/68f)的有关性能测试结果表
[0057][0058]
可以看出,实施案例1-3使用再生油和对比案例使用原生油的poy检测结果相近,而实施案例4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和含油率均较低,且条干不匀率较高,整体检测结果与原生油相差较大。
[0059]
进而,我们将实施案例1-3使用再生油和对比案例使用原生油的poy进行dty加弹,在表4列出相关物性检测指标结果。
[0060]
表4:各案例所纺dty(70d/68f)的相关物性检测指标结果表
[0061]
[0062][0063]
可以看出,实施案例1-3使用再生油和对比案例使用原生油生产的poy 加弹生产的dty产品物性指标检测结果相近,产品质量相近。
[0064]
综上,该套再生配制工艺生产的85%-90%有效浓度的再生油在生产再生 poy时,产品质量正常,并且poy加弹为dty后,与使用原生油生产的poy 加弹后的dty产品质量不相上下。
[0065]
在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实用新型的限制。
[0066]
在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67]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