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矿风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78180发布日期:2022-11-15 18:12阅读:60来源:国知局
一种煤矿风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用风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矿风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2.在煤矿中使用用风工具进行作业时,例如使用通过风管接入的风镐、风钻、压风自救装置等设备进行作业时,需要将高压风接入用风工具中作为驱动用风工具工作的动力,但是由于风里面时常会掺有杂质,长时间使用杂质积累会导致所用设备被堵塞,造成供风不畅通,需要人工拆卸后进行清理,大大的影响了工作效率,减少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3.因此,针对用风工具在使用中易被堵塞问题,发明一种过滤风中杂质的装置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针对目前煤矿风里面掺有杂质导致所用设备被堵塞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煤矿风过滤装置。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煤矿风过滤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为内部中空结构,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位于壳体外的一端设置有进水阀;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其内部连通的水位控制管,所述水位控制管位于壳体外的一端设置有水位控制阀;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进风管,所述进风管的出风口位于壳体内,所述进风管的出风口的高度低于所述水位控制管的高度,所述进风管的进风口位于壳体外,所述进风管的进风口设置有进风阀;所述壳体还设置有与其内部连通的出风管,所述出风管位于壳体外的一端为出风口,出风口设置有出风阀;所述壳体还设置有与其内部连通的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位于壳体外的一端设置有排水阀。通过进水管向壳体内部注入过滤水体,通过水位控制管控制壳体内部过滤水体液位高度,通过进风管将被过滤风导入壳体内部的过滤水体中进行过滤除杂,通过出风管将过滤后的风导出壳体,进而实现过滤风中杂质的作用。
6.优选的,所述进风管位于壳体侧壁上部;所述进风管包括大流量进风管和小流量进风管。进风管设置在壳体侧壁上部,便于进风管将被过滤风从壳体内上部传导至壳体内下部的过滤水体中,且能够根据被过滤风风量的大小配置使用不同规格的进风管。
7.优选的,所述出风管位于壳体侧壁上部;所述出风管包括大流量出风管和小流量出风管。从过滤水体内过滤后的风聚集在壳体内上部,将出风管设置在壳体侧壁上部,便于导出过滤后的风,可以根据用风工具用风量的大小配置使用不同规格的出风管。
8.优选的,所述水位控制管位于壳体侧壁中部;所述水位控制管包括上液位控制管和下液位控制管。水位控制管设置在壳体侧壁中部,便于对壳体内部过滤水体液面高度的控制,上液位控制管控制壳体内过滤水体液面的最高位置,下液位控制管控制壳体内过滤水体液面的最低位置。
9.优选的,所述排水管位于壳体侧壁底部;所述排水管包括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
管。排水管设置在壳体侧壁底部,借助于过滤水体自身的重力作用可便捷地将过滤水体从壳体内部排出,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呈对称位置分布与壳体侧壁底部,可有效快速地排出壳体内部的过滤水体。
10.优选的,所述壳体内部下端设置一块倾斜放置的导流板。基于壳体内部下端的倾斜导流板,对壳体内过滤水体有导流作用,便于将壳体内的过滤水体流淌放净。
11.优选的,所述壳体上方设置一操作口,所述操作口上设置一操作口盖。基于壳体上方的操作口,便于对壳体内部各部的检查以及维修。
12.优选的,所述操作口与所述操作口盖通过一固定锁紧装置固定配合,配合面处设置密封垫圈。在操作口与操作口盖配合面处设置密封垫圈并将操作口与操作口盖锁紧固定,可保证壳体内部为封闭不漏气状态。
13.优选的,所述壳体底部设有支腿。基于壳体底部的支腿,便于对过滤装置进行搬运和放置。
14.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5.(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煤矿风过滤装置,使被过滤风在过滤水体内部通过,同时过滤水体将被过滤风内掺有的杂质进行过滤,以保持供风清洁,从而保证风动工具的正常使用,避免了杂质堵塞,提高风动工具使用寿命,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16.(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煤矿风过滤装置,通过将不同型号且长短不一的管路与壳体连接,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图1的左视图;
20.图3为a-a向剖视图;
21.图4为图1的主视图;
22.图中:1.壳体,101.壳体前侧面,102.壳体后侧面,20.进风管,201.小流量进风管,202.大流量进风管,2进风阀,21.小流量进风阀,22.大流量进风阀,30.进水管,3.进水阀,40.出风管,401.小流量出风管,402.大流量出风管,4.出风阀,41.小流量出球阀,42.大流量出风阀,50.水位控制管,501.上液位控制管,502.下液位控制管,5.控位阀,51.上液位控制阀,52.下液位控制阀,60.排水管,601.第一排水管,602.第二排水管,6.排水阀,61.第一排水阀,62.第二排水阀,7.支腿,8.导流板,9.固定锁紧装置,10.操作口盖,11.操作口。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具体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保
护的范围。
24.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煤矿风过滤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为内部中空结构,壳体1包括壳体前侧面101和壳体后侧面102。
25.壳体后侧面102外壁上部设置有与其连通的进水管30,进水管30位于壳体1外的一端设置有进水阀3,进水阀3可以为尺寸与进水管30相匹配的球阀,进水管30用于接入过滤水体,过滤水体可以是水,也可以是能吸收被过滤风中杂质的其他液体。
26.壳体前侧面101外壁中部设置有与其连通的水位控制管50,水位控制管50包括上液位控制管501和下液位控制管502,上液位控制管501和下液位控制管502位于同一竖直方向,且下液位控制管502位于上液位控制管501下方;上液位控制管501位于壳体1外的一端设置有上液位控制阀51,上液位控制阀51可以为尺寸与上液位控制管501相匹配的球阀;下液位控制管502位于壳体1外的一端设置有下液位控制阀52,下液位控制阀52可以为尺寸与下液位控制管502相匹配的球阀,上液位控制管501用于控制壳体1内过滤水体上限液位,下液位控制管502用于控制壳体1内过滤水体下限液位。
27.壳体后侧面102外壁上部设置有与其连通的进风管20,进风管20包括大流量进风管202和小流量进风管201,大流量进风管202和小流量进风管201位于同一水平方向,大流量进风管202位于壳体1外的一端设置大流量进风阀22,大流量进风阀22可以为尺寸与大流量进风管202相匹配的球阀,小流量进风管201位于壳体1外的一端设置小流量进风阀21,小流量进风阀21可以为尺寸与小流量进风管201相匹配的球阀;大流量进风管202和小流量进风管201的出风口位于壳体1内部,大流量进风管202和小流量进风管201的出风口的高度低于下液位控制管502的高度,通过约束进风管出风口的高度位置,可保证输入的被过滤风在注入壳体1内部的过滤水体中通过,小流量进风管201用于接入较小流量的被过滤风,大流量进风管202用于接入较大流量的被过滤风。
28.壳体前侧面101外壁上部设置有与其内连通的出风管40,出风管40包括大流量出风管402和小流量出风管401,大流量出风管402和小流量出风管401位于同一水平方向,大流量出风管402位于壳体1外的一端设置大流量出风阀42,大流量进风阀42可以为尺寸与大流量出风管402相匹配的球阀,小流量出风管401位于壳体1外的一端设置小流量出风阀41,小流量进风阀41可以为尺寸与小流量出风管401相匹配的球阀,小流量出风管401用于给用风量较小的装置输出过滤风,如压风自救装置,大流量出风管402用于给用风量较大的装置输出过滤风。
29.壳体前侧面101外壁底部设置有与其连通的排水管60,排水管60包括第一排水管601和第二排水管602,第一排水管601和第二排水管602分别位于壳体前侧面101底部两端位置,第一排水管601位于壳体1外的一端设置第一排水阀61,第一排水阀61可以为尺寸与第一排水管601相匹配的球阀,第二排水管602位于壳体1外的一端设置第二排水阀62,第二排排水阀62可以为尺寸与第二排水管602相匹配的球阀,第一排水管601和第二排水管602同时作用,可有效地排放壳体1内的过滤水体。
30.将不同结构和直径的管路与壳体1固定连接,通过控制相应阀门的开关进一步控制管路的开通和关闭状态,使被过滤风在过滤水体内部通过,同时过滤水体将被过滤风内掺有的杂质进行过滤,以保持供风清洁,从而保证风动工具的正常使用。
31.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为内部中空结构,上方设置一操作口11,操作口11上设置一
操作口盖10,操作口11与操作口盖10通过固定锁紧装置9固定配合,固定锁紧装置9可为螺栓压紧固定装置,配合面处设置密封垫圈,防止接触部位漏气。壳体1内部下端设置一块倾斜放置的导流板8,导流板8从壳体后侧面102向下倾斜至壳体前侧面101底部,导流板8四周与壳体内侧壁焊接,保证过滤水体不渗漏。壳体1底部设有支腿7。
32.基于壳体1上方的操作口11,便于对壳体1内部各部件的检查及维修,基于壳体1内部下端的倾斜导流板8,对壳体1内的过滤水体有导流作用,便于将壳体1内的过滤水体流淌放净,基于壳1底部的支腿7,便于对过滤装置进行搬运和放置。
33.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流程:首先,在使用本煤矿风过滤装置时,将上方操作口11和操作口盖10通过固定锁紧装置9固定锁紧,并将除下液位控制阀52或上液位控制阀51外的所有阀门关闭,进水阀3连接外部进水管路,打开进水阀3,通过进水管30向壳体1内注入过滤水体,当过滤水体液位到达下液位控制管502或上液位控制管501位置时,关闭进水阀3停止供水,再关闭下液位控制阀52或上液位控制阀51,此时壳体1内部为全封闭状态。小流量进风阀21或大流量进风阀22连接输入高压软管,小流量出风阀41或大流量出风阀42连接使用高压软管,工作时,依次打开连接使用高压软管的阀门和连接输入高压软管的阀门,使从高压软管进入的被过滤风通过壳体1内部的过滤水体进行过滤,过滤完毕的风经过输出管路传输至使用高压软管从而进入风动工具中,用风完毕后依次将连接输入高压软管的阀门和连接使用高压软管的阀门关闭,打开第一排水阀61和第二排水阀62,排出壳体1内过滤水体及所过滤的杂质。待过滤水体排出后关闭第一排水阀61和第二排水阀62,打开下液位控制阀52或上液位控制阀51以备下次使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