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芦竹资源化利用装置

文档序号:31727955发布日期:2022-10-05 01:06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芦竹资源化利用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资源化利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芦竹资源化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2.土壤是地球表层系统最活跃的圈层,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是保障人类食物与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物质基础。
3.根据专利授权公开号为cn211161184u的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装置,包括:反应釜,反应釜通过管道与二氧化碳储气罐相连通,该管道上安装有加压泵和进气阀门,反应釜还通过管道与用于过滤污染物的污染物过滤装置相连接,该管道上安装有减压阀,该装置通过工作人员将重金属混合污染土壤通过进料管置于反应釜中,再加入有机溶剂,然后启动电机带动搅拌板对土壤进行搅拌,从而达到修复土壤的效果,此方法操作较为繁琐,且较为不环保,成本较高。
4.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操作简便,较为环保,成本较低的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芦竹资源化利用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操作较为繁琐,较为不环保,成本较高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简便,较为环保,成本较低的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芦竹资源化利用装置。
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芦竹资源化利用装置,包括有粉碎桶、漏斗、挡板、第一安装架、第一电机、转轴和粉碎轮,粉碎桶外壁左侧的上部连接有漏斗,粉碎桶的内部上侧连接有两个挡板,两个挡板分别位于粉碎桶的中部与上部,粉碎桶的内部下侧连接有第一安装架,第一安装架的中部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转轴,转轴的外壁上部连接有粉碎轮,粉碎轮位于两个挡板之间。
7.优选地,还包括有支架、碾碎箱、第二安装架、第二电机、齿轮和碾碎轮,粉碎桶外壁上部的前后两侧均连接有支架,两个支架的上部之间连接有碾碎箱,碾碎箱的右前侧连接有第二安装架,第二安装架的后侧安装有第二电机,碾碎箱的内部下侧转动式地连接有两个碾碎轮,两个碾碎轮贯穿于碾碎箱,两个碾碎轮的右侧均连接有齿轮,两个齿轮相互啮合,前侧碾碎轮的右侧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
8.优选地,粉碎桶的左侧上部开有滑槽。
9.优选地,两个碾碎轮的外壁均连接有凸起纹路。
10.优选地,挡板的顶部呈凸起状。
11.优选地,粉碎桶的底部连接有胶垫。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工作人员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带
动转轴转动,工作人员将芦竹塞进上方挡板与粉碎桶之间的缝隙中,如此,工作人员只需重复上述操作,即可便捷高效的对芦竹进行资源化利用,给工作人员带来了便利。
13.2、通过工作人员启动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带动前侧的碾碎轮以及齿轮转动,工作人员将芦竹放置于碾碎箱内,如此,在碾碎轮的作用下,进一步的粉碎了芦竹,提高了芦竹的资源化利用率。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局部剖视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局部剖视图。
18.附图中的标记为:1-粉碎桶,2-漏斗,3-挡板,4-第一安装架,5-第一电机,6-转轴,7-粉碎轮,8-支架,9-碾碎箱,10-第二安装架,11-第二电机,12-齿轮,13-碾碎轮。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20.第一种实施方式
21.一种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芦竹资源化利用装置,请参照图1至图3,包括有粉碎桶1、漏斗2、挡板3、第一安装架4、第一电机5、转轴6和粉碎轮7,粉碎桶1的底部连接有胶垫,不易打滑,粉碎桶1外壁左侧的上部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有漏斗2,粉碎桶1的左侧上部开有滑槽,用于与漏斗2进行配合,粉碎桶1的内部上侧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有两个挡板3,挡板3的顶部呈凸起状,便于进行下料,两个挡板3分别位于粉碎桶1的中部与上部,粉碎桶1的内部下侧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一安装架4,第一安装架4的中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有第一电机5,第一电机5用于带动粉碎轮7转动,第一电机5的输出轴上连接有转轴6,转轴6的外壁上部连接有粉碎轮7,粉碎轮7位于两个挡板3之间。
22.当工作人员需要使用本装置时,首先,工作人员将本装置放置于平地,随后,工作人员启动第一电机5,第一电机5的输出轴带动转轴6转动,转轴6带动粉碎轮7转动,紧接着,工作人员将芦竹塞进上方挡板3与粉碎桶1之间的缝隙中,当芦竹进入至粉碎桶1内时,芦竹会与粉碎轮7接触,在粉碎轮7转动的过程中,芦竹会被打碎,此时,工作人员放置一个容器于漏斗2的下方,被打碎后的芦竹会通过滑槽从粉碎桶1内滑落至漏斗2处,再通过漏斗2滑落至容器内进行收集,如此,工作人员只需重复上述操作,即可便捷高效的对芦竹进行资源化利用,给工作人员带来了便利。
23.第二种实施方式
24.在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基础之上,请参照图1和图4,还包括有支架8、碾碎箱9、第二安装架10、第二电机11、齿轮12和碾碎轮13,粉碎桶1外壁上部的前后两侧均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有支架8,两个支架8的上部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有碾碎箱9,碾碎箱9的右前侧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二安装架10,第二安装架10的后侧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有第二电机11,第二电机11用于带动碾碎轮13转动,碾碎箱9的内部下侧转动式地连接有两个碾碎轮13,两个碾碎轮13的外壁均连接有凸起纹路,便于碾碎芦竹,两个碾碎轮13贯穿于碾碎
箱9,两个碾碎轮13的右侧均通过键连接的方式连接有齿轮12,两个齿轮12相互啮合,前侧碾碎轮13的右侧与第二电机11的输出轴相连接。
25.首先,工作人员启动第二电机11,第二电机11的输出轴带动前侧的碾碎轮13以及齿轮12转动,前侧的齿轮12带动后侧的齿轮12转动,后侧的齿轮12带动后侧的碾碎轮13转动,此时,工作人员将芦竹放置于碾碎箱9内,芦竹会与两个碾碎轮13接触,在碾碎轮13转动的过程中,芦竹会被碾碎并掉落至上方的挡板3上,再沿着上方的挡板3滑落至粉碎桶1内,当芦竹全部碾碎完成后,工作人员关闭第二电机11,如此,在碾碎轮13的作用下,进一步的粉碎了芦竹,提高了芦竹的资源化利用率。
26.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芦竹资源化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粉碎桶(1)、漏斗(2)、挡板(3)、第一安装架(4)、第一电机(5)、转轴(6)和粉碎轮(7),粉碎桶(1)外壁左侧的上部连接有漏斗(2),粉碎桶(1)的内部上侧连接有两个挡板(3),两个挡板(3)分别位于粉碎桶(1)的中部与上部,粉碎桶(1)的内部下侧连接有第一安装架(4),第一安装架(4)的中部安装有第一电机(5),第一电机(5)的输出轴上连接有转轴(6),转轴(6)的外壁上部连接有粉碎轮(7),粉碎轮(7)位于两个挡板(3)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芦竹资源化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支架(8)、碾碎箱(9)、第二安装架(10)、第二电机(11)、齿轮(12)和碾碎轮(13),粉碎桶(1)外壁上部的前后两侧均连接有支架(8),两个支架(8)的上部之间连接有碾碎箱(9),碾碎箱(9)的右前侧连接有第二安装架(10),第二安装架(10)的后侧安装有第二电机(11),碾碎箱(9)的内部下侧转动式地连接有两个碾碎轮(13),两个碾碎轮(13)贯穿于碾碎箱(9),两个碾碎轮(13)的右侧均连接有齿轮(12),两个齿轮(12)相互啮合,前侧碾碎轮(13)的右侧与第二电机(11)的输出轴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芦竹资源化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粉碎桶(1)的左侧上部开有滑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芦竹资源化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碾碎轮(13)的外壁均连接有凸起纹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芦竹资源化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挡板(3)的顶部呈凸起状。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芦竹资源化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粉碎桶(1)的底部连接有胶垫。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资源化利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芦竹资源化利用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操作简便,较为环保,成本较低的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芦竹资源化利用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芦竹资源化利用装置,包括有粉碎桶、漏斗、挡板等;粉碎桶外壁左侧的上部连接有漏斗,粉碎桶的内部上侧连接有两个挡板,两个挡板分别位于粉碎桶的中部与上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工作人员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带动转轴转动,工作人员将芦竹塞进上方挡板与粉碎桶之间的缝隙中,如此,工作人员只需重复上述操作,即可便捷高效的对芦竹进行资源化利用,给工作人员带来了便利。给工作人员带来了便利。给工作人员带来了便利。


技术研发人员:曾丹娟 蒲高忠 莫凌 王柯懿 陈霞霞 廖建雄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2.04.22
技术公布日:2022/1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