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多层喷淋吸收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15964发布日期:2022-11-25 17:25阅读:51来源:国知局
二级多层喷淋吸收塔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喷淋吸收塔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二级多层喷淋吸收塔。


背景技术:

2.喷淋塔又名洗涤塔,水洗塔,是气液发生装置。主要用来处理无机废气,通过废气与液体充分接触,利用废气在水中的溶解度或者发生化学反应来降低废气的浓度,从而成为符合国家排放标准的洁净气体。为确保吸收效果,常常采用一、二级喷淋吸收塔,一级喷淋吸收塔进行吸收后,二级喷淋吸收塔确保一级喷淋吸收塔中未完全吸收的气体的有害物质再在二级中得到充分吸收。常用的一、二级喷淋吸收塔占地面积大,增加了投资成本,对有害物质的吸收效果却并不明显。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二级多层喷淋吸收塔,该一种二级多层喷淋吸收塔占地面积小,效果明显,节约了投资成本,确保了吸收效果。
4.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二级多层喷淋吸收塔,包括喷淋塔主体,所述喷淋塔主体内设有第一喷淋区和第二喷淋区,所述第一喷淋区设置于所述第二喷淋区周侧,所述第一喷淋区和所述第二喷淋区均设有若干填料层和与若干所述填料层一一对应的喷淋层,所述第二喷淋区底部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连通所述第一喷淋区和所述第二喷淋区;所述第一喷淋区的上部设有烟气入口,所述第二喷淋区的顶端设有烟气出口;位于所述第一喷淋区和所述第二喷淋区下方的所述喷淋塔主体内设有喷淋液收集池,所述喷淋塔主体的外部安装有喷淋液循环泵。
6.进一步地,所述喷淋液循环泵的出水口连接有循环泵出水管,所述循环泵出水管连通所述喷淋层。
7.进一步地,所述喷淋液循环泵的进水口连接有循环泵进水管,所述循环泵进水管连通所述喷淋液收集池。
8.进一步地,所述喷淋层包括第一喷淋层和第二喷淋层,所述第一喷淋层位于所述第一喷淋区内,所述第二喷淋层位于所述第二喷淋区内。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喷淋区和所述第二喷淋区内部的若干所述填料层和与若干所述填料层一一对应的所述喷淋层均为交错设置,且所述填料层位于所述喷淋层的下方。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喷淋层与所述第二喷淋层的喷淋方向相反,所述第一喷淋层的喷淋方向向上。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喷淋区靠近所述烟气出口的位置设置有除雾器。
12.进一步地,所述烟气入口位于最顶端的所述第一喷淋层的上方。
13.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技术效果为:
14.由于本实用新型二级多层喷淋吸收塔包括喷淋塔主体,喷淋塔主体内设有第一喷
淋区和第二喷淋区,第一喷淋区设置于第二喷淋区周侧,第一喷淋区的一侧顶端设有烟气入口,第一喷淋区和第二喷淋区均设有若干填料层和与若干填料层一一对应的喷淋层,第二喷淋区底部设有连接孔,连接孔连通第一喷淋区和第二喷淋区,第二喷淋区的上端设有烟气出口,喷淋塔主体的外部设有喷淋液循环泵。通过第一喷淋区设置于第二喷淋区周侧,可以使得喷淋吸收塔占地面积小,节约了投资成本;气体从烟气入口进入第一喷淋区,经由第一喷淋区的填料层和喷淋层后,使得气体中的有害物质大部分被吸收,然后气体通过连接孔进入第二喷淋区,再经由第二喷淋区的喷淋层和填料层后,使得气体中在第一喷淋区未被完全吸收的有害物质在第二喷淋区中得到充分吸收,吸收效果更加明显。
附图说明
15.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二级多层喷淋吸收塔的结构示意图;
16.附图中:10、喷淋塔主体;11、第一喷淋区;12、第二喷淋区;13、填料层;14、除雾器;15、连接孔;20、烟气入口;30、烟气出口;41、喷淋液循环泵;42、循环泵出水管;43、循环泵进水管;44、第一喷淋层;45、第二喷淋层;46、喷淋液收集池。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18.如附图1所示,一种二级多层喷淋吸收塔,包括喷淋塔主体(10),喷淋塔主体10内设有第一喷淋区11和第二喷淋区12,第一喷淋区11设置于第二喷淋区12周侧,第一喷淋区11和第二喷淋区12均设有若干填料层13和与若干填料层13一一对应的喷淋层,第二喷淋区(2底部设有连接孔15,连接孔15连通第一喷淋区11和第二喷淋区12;第一喷淋区11的上部设有烟气入口20,第二喷淋区12的顶端设有烟气出口30;位于第一喷淋区11和第二喷淋区12下方的喷淋塔主体10内设有喷淋液收集池46,喷淋塔主体10的外部安装有喷淋液循环泵41。通过第一喷淋区11设置于第二喷淋区12周侧,可以使喷淋吸收塔构造紧凑、占地面积小,节约了投资成本;气体从烟气入口20进入第一喷淋区11,经由第一喷淋区11的填料层13和喷淋层后,使得气体中的有害物质大部分被吸收,然后气体通过连接孔15进入第二喷淋区12底部,再经由第二喷淋区12的填料层13和喷淋层后,使得气体中在第一喷淋区未被完全吸收的有害物质在第二喷淋区12中得到充分吸收,吸收效果更加明显。
19.如附图1所示,喷淋液循环泵41的出水口连接有循环泵出水管42,循环泵出水管42连通喷淋层;喷淋液循环泵41的进水口连接有循环泵进水管43,循环泵进水管43连通喷淋液收集池46。通过循环泵出水管42和循环泵进水管43将喷淋液循环泵41与第一喷淋区11连通,可以使喷淋液在喷淋液循环泵41与第一喷淋区11之间流通;通过连接孔15将第一喷淋区11和第二喷淋区12连通,可以使喷淋液收集池46内的喷淋液在第一喷淋区11和第二喷淋区12之间流通,从而实现喷淋液循环使用,节约投资成本。
20.如附图1所示,第一喷淋区11和第二喷淋区12的若干填料层13和与若干填料层13一一对应的喷淋层均为交错设置,且填料层13位于喷淋层的下方;喷淋层包括第一喷淋层44和第二喷淋层45,第一喷淋层44位于第一喷淋区11内,第二喷淋层45位于第二喷淋区12
内;第一喷淋层44与第二喷淋层45喷淋方向相反,第一喷淋层44的喷淋方向向上;烟气入口20位于最顶端的第一喷淋层44的上方;第二喷淋区12靠近烟气出口30的位置设置有除雾器14。气体通过烟气入口20进入第一喷淋区11,在第一喷淋区11内最顶端的第一喷淋层44的向上喷淋的作用下,气体进入与该喷淋层对应的填料层13;然后依次进入第一喷淋区11内其余的第一喷淋层44和与其一一对应的填料层13,到达第一喷淋区11的底部,再通过连接孔15,进入第二喷淋区12的底部,依次进入第二喷淋层45内的填料层13和与其对应的第二喷淋层45,直至气体去除有害物质成为符合国家排放标准的洁净气体,然后通过第二喷淋区12顶端的除雾器14,分离出气体中夹带的液滴,经烟气出口30排出塔外。
2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二级多层喷淋吸收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喷淋塔主体(10),所述喷淋塔主体(10)内设有第一喷淋区(11)和第二喷淋区(12),所述第一喷淋区(11)设置于所述第二喷淋区(12)周侧,所述第一喷淋区(11)和所述第二喷淋区(12)均设有若干填料层(13)和与若干所述填料层(13)一一对应的喷淋层,所述第二喷淋区(12)底部设有连接孔(15),所述连接孔(15)连通所述第一喷淋区(11)和所述第二喷淋区(12);所述第一喷淋区(11)的上部设有烟气入口(20),所述第二喷淋区(12)的顶端设有烟气出口(30);位于所述第一喷淋区(11)和所述第二喷淋区(12)下方的所述喷淋塔主体(10)内设有喷淋液收集池(46),所述喷淋塔主体(10)的外部安装有喷淋液循环泵(4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级多层喷淋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液循环泵(41)的出水口连接有循环泵出水管(42),所述循环泵出水管(42)连通所述喷淋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二级多层喷淋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液循环泵(41)的进水口连接有循环泵进水管(43),所述循环泵进水管(43)连通所述喷淋液收集池(46)。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二级多层喷淋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层包括第一喷淋层(44)和第二喷淋层(45),所述第一喷淋层(44)位于所述第一喷淋区(11)内,所述第二喷淋层(45)位于所述第二喷淋区(12)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级多层喷淋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淋区(11)和所述第二喷淋区(12)内部的若干所述填料层(13)和与若干所述填料层(13)一一对应的所述喷淋层均为交错设置,且所述填料层(13)位于所述喷淋层的下方。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二级多层喷淋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淋层(44)与所述第二喷淋层(45)的喷淋方向相反,所述第一喷淋层(44)的喷淋方向向上。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级多层喷淋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喷淋区(12)靠近所述烟气出口(30)的位置设置有除雾器(14)。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二级多层喷淋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入口(20)位于最顶端的所述第一喷淋层(44)的上方。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喷淋吸收塔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二级多层喷淋吸收塔,喷淋塔主体内设有第一喷淋区和第二喷淋区,第一喷淋区设置于第二喷淋区周侧,第一喷淋区和第二喷淋区均设有若干填料层和与若干填料层一一对应的喷淋层。通过第一喷淋区设置于第二喷淋区周侧,可以使得喷淋吸收塔占地面积小,节约了投资成本;气体从烟气入口进入第一喷淋区,经由第一喷淋区的填料层和喷淋层后,使得气体中的有害物质大部分被吸收,然后气体通过连接孔进入第二喷淋区,再经由第二喷淋区的喷淋层和填料层后,使得气体中在第一喷淋区未被完全吸收的有害物质在第二喷淋区中得到充分吸收,吸收效果更加明显。明显。明显。


技术研发人员:王丰海 傅西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盛宝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27
技术公布日:2022/11/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