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葡醛内酯生产用的恒温加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81889发布日期:2022-08-09 22:30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一种葡醛内酯生产用的恒温加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葡醛内酯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葡醛内酯生产用的恒温加料装置。


背景技术:

2.葡醛内酯,是葡萄糖醛酸内酯的简称,是一种有机化合物,是在人的肝脏所产生的葡萄糖代谢物,是一种重要的结缔组织的组成成份,葡醛内酯主要作用是增强肝脏的解毒功能,恢复或改善大脑机能,调节免疫功能,具有滋养皮肤、延缓衰老、改善缺氧、消除疲劳以及增强各类器官功能的控制,协调能力等作用,在临床上,用于急慢性肝炎、肝硬化,或用于食物或药物的中毒解毒之用,可由葡萄糖醛酸内酯化制得:淀粉用硝酸氧化再经水解得到的葡萄糖醛酸浓缩液,与冰醋酸混合,减压内酯化,同时回收乙酸,反就物冷却放置6-8d,即结晶出葡萄糖醛酸内酯,用乙醇水溶解液重结晶,尖性炭脱色精制即得成品,现有葡醛内酯生产用的恒温加料装置在使用时还存在以下缺点:
3.现有葡醛内酯生产用的恒温加料装置整体结构较为复杂,不便于对参与反应原料进行均匀搅拌和加热,进而对后续的反应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葡醛内酯生产用的恒温加料装置。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葡醛内酯生产用的恒温加料装置,包括盛装筒,所述盛装筒内部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外壁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环,所述第一限位环的内壁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加热圈,所述导流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环,所述第二限位环的顶面开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加热圈,所述盛装筒底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导流管,所述盛装筒的顶端设置有上盖,所述上盖顶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位于导流管的内部。
6.可选的,所述导流管底端与盛装筒内壁的底面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导流管靠近第一限位环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一散热片,若干所述第一散热片的侧面与螺旋叶片的外壁之间留有间隙,防止螺旋叶片与若干第一散热片之间发生运动干涉。
7.可选的,所述第一限位环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二散热片,若干第二散热片可以便于增大第一限位环与原料之间的接触面积。
8.可选的,所述第二限位环的内壁和外壁均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三散热片,若干所述第三散热片的侧面与螺旋叶片侧面之间留有间隙,便于增大第二限位环与原料的接触面积,便于对原料进行加热。
9.可选的,所述上盖顶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料方管,所述进料方管的侧面与电机
的侧面之间留有间隙,进料方管便于使用者将原料加注至盛装筒的内部。
10.可选的,所述第二限位环的顶端与上盖的底面之间留有间隙,使原料便于将第二限位环和第二加热圈完全淹没。
11.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2.1、该一种葡醛内酯生产用的恒温加料装置,通过第一限位环固定连接在导流管外壁的中部,第二限位环固定连接在导流管的顶端,第一限位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加热圈,第二限位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加热圈,上盖顶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通电带动螺旋叶片进行转动,从而便于使盛装筒内部的原料能够沿导流管的内部由下至上进行流动,而第一加热圈和第二加热圈便于对流动的原料进行加热操作,从而便于对原料进行均匀加热,通过电磁阀通电动作,使原料从导流管进行放出,整体结构简单,便于使用者操作使用。
13.2、该一种葡醛内酯生产用的恒温加料装置,通过导流管靠近第一限位环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一散热片,第一限位环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二散热片,第二限位环的内壁和外壁均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三散热片,进而便于相对增大第一限位环和第二限位环与原料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原料吸收的热量,提高加热速率。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导流管剖切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导流管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上盖结构示意图;
19.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限位环剖切结构示意图;
20.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限位环剖切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盛装筒,2-上盖,3-电机,4-第二限位环,5-进料方管,6-第一限位槽,7-导流管,8-导流管,9-第二散热片,10-第一限位环,11-第一加热圈,12-第三散热片,13-电磁阀,14-第一散热片,15-第二加热圈,16-螺旋叶片,17-第二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23.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葡醛内酯生产用的恒温加料装置,它包括盛装筒1,盛装筒1内部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导流管7,导流管7外壁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环10,第一限位环10的内壁开设有第一限位槽6,第一限位槽6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加热圈11,导流管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环4,第二限位环4的顶面开设有第二限位槽17,第二限位槽17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加热圈15,盛装筒1底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电磁阀13,电磁阀1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导流管8,盛装筒1的顶端设置有上盖2,上盖2顶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电机3,电机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旋叶片16,螺旋叶片16位于导流管7的内部。
2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导流管7底端与盛装筒1内壁的底面之间留有间隙,导流管7靠近第一限位环10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一散热片14,若干第一散热片
14的侧面与螺旋叶片16的外壁之间留有间隙,防止螺旋叶片16与若干第一散热片14之间发生运动干涉。
2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第一限位环10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二散热片9,若干第二散热片9可以便于增大第一限位环10与原料之间的接触面积。
2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第二限位环4的内壁和外壁均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三散热片12,若干第三散热片12的侧面与螺旋叶片16侧面之间留有间隙,若干第三散热片12可以便于增大第二限位环4与原料的接触面积,便于对原料进行加热。
2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上盖2顶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料方管5,进料方管5的侧面与电机3的侧面之间留有间隙,进料方管5便于使用者将原料加注至盛装筒1的内部,同时有足够的空间便于对电机3进行安装,同时在加料时防止原料抛洒至电机3的表面。
2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第二限位环4的顶端与上盖2的底面之间留有间隙,使原料便于将第二限位环4和第二加热圈15完全淹没,同时使原料能够与上盖2的底面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防止原料上升浸入电机3。
29.该实用新型使用时需要以下步骤:
30.1)第一加热圈11和第二加热圈15均通电发热,便于对原料进行加热;
31.2)电机3通电带动螺旋叶片16进行转动,使盛装筒1内部的原料能够沿导流管7的内部由下至上进行流动;
32.3)原料循环经过若干第一散热片14、若干第二散热片9和若干第三散热片12,进而便于对原料进行均匀加热。
33.综上所述,使用者使用时,通过第一限位环10固定连接在导流管7外壁的中部,第二限位环4固定连接在导流管7的顶端,第一限位槽6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加热圈11,第二限位槽17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加热圈15,上盖2顶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电机3,电机3通电带动螺旋叶片16进行转动,从而便于使盛装筒1内部的原料能够沿导流管7的内部由下至上进行流动,而第一加热圈11和第二加热圈15便于对流动的原料进行加热操作,从而便于对原料进行均匀加热,通过电磁阀13通电动作,使原料从导流管8进行放出,整体结构简单,便于使用者操作使用,再通过导流管7靠近第一限位环10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一散热片14,第一限位环10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二散热片9,第二限位环4的内壁和外壁均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三散热片12,进而便于相对增大第一限位环10和第二限位环4与原料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原料吸收的热量,提高加热速率。
34.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