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蒲公英提取物的干燥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91079发布日期:2022-10-22 01:29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一种蒲公英提取物的干燥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干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蒲公英提取物的干燥系统。


背景技术:

2.蒲公英(拉丁学名: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菊科,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圆锥状,表面棕褐色,皱缩,叶边缘有时具波状齿或羽状深裂,基部渐狭成叶柄,叶柄及主脉常带红紫色,花葶上部紫红色,密被蛛丝状白色长柔毛;头状花序,总苞钟状,瘦果暗褐色,长冠毛白色,花果期4~10月。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华花郎等。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头状花序,种子上有白色冠毛结成的绒球,花开后随风飘到新的地方孕育新生命。
3.蒲公英胶囊的制备方法如下:取蒲公英3200g,切碎,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5~1.38(65℃)的稠膏,干燥,粉碎,加淀粉及70%乙醇适量,混匀,制粒,干燥,填充胶囊,共制成1000粒,即得。
4.其工艺流程为:
5.蒲公英

煎煮

浓缩(稠膏)

干燥(烘箱)

粉碎

制粒

混合

充填

包装;在原工艺中基本是将稠膏置于烘箱中进行烘干,通过烘烤的方式干燥稠膏,容易导致受热不均匀、烘干时间长、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蒲公英提取物的干燥系统,其在实际的使用中具有受热均匀,烘干效率高的优点;同时,干燥的过程中干燥箱内壁不会粘附物料,具有较好的防粘效果。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8.一种蒲公英提取物的干燥系统,包括浓缩机和与浓缩机连接的喷雾干燥器,喷雾干燥器包括干燥箱,干燥箱下端为出料端;
9.干燥箱内设置由透气布制成的挡料筒,挡料筒上端封闭,下端敞开,挡料筒上端通过第一环形支架安装在干燥箱内,开口端通过第二环形支架安装在干燥箱内;挡料筒与干燥箱之间形成热风区域,挡料筒内部形成干燥区域;挡料筒内设置有离心雾化器,离心雾化器通过料泵与浓缩机连接;
10.干燥箱还连接有循环热风组件,循环热风组件的出风端与热风区域连通,进风端与干燥区域连通。
11.其中,位于热风区域内的干燥箱侧壁上设置有分风筒,分风筒内部中空,分风筒靠近挡料筒的一侧面设置有若干分风孔;循环热风组件的进风端与分风筒的内部连通。
12.进一步优化,循环热风组件包括抽气泵、空气加热器和旋风分离器;抽气泵两端分别与空气加热器和旋风分离器连接,旋风分离器连接与干燥区域连通,空气加热器与热风
区域连通。
13.其中,浓缩机的出料端与一暂存箱连接,离心雾化器通过料泵与所述暂存箱连通,暂存箱内设置有预热机构。
14.进一步优化,预热机构包括螺旋换热盘管,螺旋换热盘管安装在暂存箱内,螺旋换热盘一端与抽气泵连接,另一端通过空气加热器后与热风区域连通。
15.其中,旋风分离器有多个,且串联在一起。
16.其中,干燥箱底部呈锥形结构,干燥箱的小端连接有出料管,出料管上设置有阀门,出料管及阀门形成所述出料端。
17.进一步优化,干燥箱底部设置有震动电机或者震动气锤。
18.其中,干燥箱连接有支撑架。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0.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料泵将物料泵送至离心雾化器处,离心雾化器将物料雾化成水雾形态;由于挡料筒与干燥箱之间形成热风区域,挡料筒内部形成干燥区域;在循环热风组件的作用下将热风送至热风区域内,同时,由于挡料筒由透气布制成,热风进入热风区域后将通过挡料筒后均匀的进入挡料筒的内部,此时,将会由持续的热风吹向挡料筒内部,形成的雾状物料不会靠近挡料筒,能够有效的避免物料粘附在挡料筒上,减少后期清洁工序;同时,雾状物料与热风接触后能够快速蒸发水分,干燥后形成的干料将会下落在干燥箱内进行暂存;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烘干箱对物料进行烘干的方式相比,本实用新型在干燥的时候,物料受热更加均匀,干燥效果更好,能够有效的缩短干燥时间;同时,在干燥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防止物料粘附。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分风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4.附图标记:
25.101-浓缩机,102-干燥箱,103-出料端,104-挡料筒,105-第一环形支架安装,106-第二环形支架,107-热风区域,108-干燥区域,109-离心雾化器,110-料泵,111-循环热风组件,112-分风筒,113-分风孔,114-抽气泵,115-空气加热器,116-旋风分离器,117-出料管,118-阀门,119-支撑架,120-螺旋换热盘管,121-暂存箱。
具体实施方式
26.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27.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竖直”、“水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制。
28.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9.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30.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1.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
3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33.实施例一
34.参看图1-图2,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蒲公英提取物的干燥系统,包括浓缩机101和与浓缩机101连接的喷雾干燥器,喷雾干燥器包括干燥箱102,干燥箱102下端为出料端103;
35.干燥箱102内设置由透气布制成的挡料筒104,挡料筒104上端封闭,下端敞开,挡料筒104上端通过第一环形支架105安装在干燥箱102内,开口端通过第二环形支架106安装在干燥箱102内;挡料筒104与干燥箱102之间形成热风区域107,挡料筒104内部形成干燥区域108;挡料筒104内设置有离心雾化器109,离心雾化器109通过料泵110与浓缩机101连接;
36.干燥箱102还连接有循环热风组件111,循环热风组件111的出风端与热风区域连通,进风端与干燥区域108连通。
37.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料泵110将物料泵送至离心雾化器109处,离心雾化器109将物料雾化成水雾形态;由于挡料筒104与干燥箱102之间形成热风区域107,挡料筒104内部形成干燥区域108;在循环热风组件111的作用下将热风送至热风区域107内,同时,由于挡料筒104由透气布制成,热风进入热风区域107后将通过挡料筒104后均匀的进入挡料筒104的内部,此时,将会由持续的热风吹向挡料筒104内部,形成的雾状物料不会靠近挡料筒104,能够有效的避免物料粘附在挡料筒104上,减少后期清洁工序;同时,雾状物料与热风
接触后能够快速蒸发水分,干燥后形成的干料将会下落在干燥箱102内进行暂存;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烘干箱对物料进行烘干的方式相比,本实用新型在干燥的时候,物料受热更加均匀,干燥效果更好,能够有效的缩短干燥时间;同时,在干燥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防止物料粘附。
38.其中,位于热风区域107内的干燥箱102侧壁上设置有分风筒112,分风筒112内部中空,分风筒112靠近挡料筒104的一侧面设置有若干分风孔113;循环热风组件111的进风端与分风筒112的内部连通。
39.通过设置的分风筒112来将热风均匀的分布在热风区域107内,同时热风吹向挡料筒104,经过挡料筒104将热风再次分散,使其进入挡料筒104内部的干燥区域108中对物料进行均匀加热干燥。
40.其中,循环热风组件111包括抽气泵114、空气加热器115和旋风分离器116;抽气泵114两端分别与空气加热器115和旋风分离器116连接,旋风分离器116连接与干燥区域108连通,空气加热器115与热风区域107连通。
41.通过抽气泵114将干燥区域108内的热风及干燥后形成的物料抽出,并在旋风分离器116进行固气分离,气体进入空气加热器115中再进入热风区域107中,如此即可实现热风循环的目的。
42.其中,干燥箱102底部呈锥形结构,干燥箱102的小端连接有出料管117,出料管117上设置有阀门118,出料管117及阀门118形成所述出料端103;干燥箱102底部呈锥形结构便于实现快速排料的目的。
43.进一步优化,干燥箱102底部设置有震动电机或者震动气锤,便于干燥后的物料排出。
44.其中,干燥箱102连接有支撑架119。
45.实施例二
46.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在本实施例中,浓缩机101的出料端103与一暂存箱121连接,离心雾化器109通过料泵110与所述暂存箱121连通,暂存箱121内设置有预热机构。
47.其中,预热机构包括螺旋换热盘管120,螺旋换热盘管120安装在暂存箱121内,螺旋换热盘一端与抽气泵114连接,另一端通过空气加热器115后与热风区域107连通。
48.这样,经过分离后的热空气将会进入螺旋换热盘管120,通过螺旋换热盘管120对暂存箱121内的物料进行预热,提高物料的温度,使得物料进入干燥箱102前具有一定的热量,加快干燥的效率。
49.旋风分离器116有多个,且串联在一起;这样能够对热空气中的粉尘颗粒进行多级分离,避免粉尘颗粒进入热风区域107后将挡料筒104堵塞。
50.在实际的使用中,在最后一级旋风分离器116的末端还可以设置除尘器。
51.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5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
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