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锥混合器自动加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09849发布日期:2023-01-13 03:53阅读:52来源:国知局
双锥混合器自动加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双锥混合器自动加料装置,属于双锥混合器加料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双锥混合器可以快速的对物料进行混合干燥,是现今较为常用的混合干燥设备,在对双锥混合器进行加料时,为人工加料,人工打开双锥混合器顶部阀门,将粉状物料倒入双锥混合器,此时操作员劳动强度极大,因加料系统不密闭,接料时现场粉尘大,存在安全隐患,且物料直接与空气接触,容易污染物料,不利于使用。
3.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4.现有的对双锥混合器进行加料时,较为不便,不能有效的保障工人的身体健康,容易受到扬尘的影响,且对精确加料的计量箱上料时,不够智能化,不利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双锥混合器自动加料装置,具有实用性更强、更好的利于对双锥混合器进行加料的特点。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双锥混合器自动加料装置,包括双锥混合机体与双锥混合机体顶部设有的第一连接管,其所述第一连接管上方设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顶部通过钢丝软管连接有计量箱,所述计量箱外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底部表面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外侧表面设有弹簧体,所述电动伸缩杆底部设有压力探测传感器,所述计量箱底部表面固定连接有振动电机,所述计量箱顶部表面设有吹风箱,所述吹风箱内腔设有吹风扇叶,所述吹风扇叶顶部表面固定连接有吹风马达,所述计量箱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外侧表面设有电磁阀,所述进料管通过钢丝软管连接有上料筒,所述上料筒顶部表面固定连接有上料电机,所述上料筒内腔设有螺旋上料柱,所述上料筒外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存料罐,所述存料罐前侧表面固定连接有仪器盒。
7.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管外侧表面螺纹连接有密封盖,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第二连接管外侧表面均设有开关阀。
8.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管外侧表面螺纹连接有套管,所述套管内侧表面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管外侧表面相匹配的螺纹层。
9.优选的,所述弹簧体顶部表面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杆,所述弹簧体底部表面固定连接于所述电动伸缩杆。
10.优选的,所述螺旋上料柱底部表面通过轴承活动连接在所述上料筒内腔底部,所述螺旋上料柱顶部表面固定连接于所述上料电机输出端。
11.优选的,所述存料罐外侧表面设有透明观察槽,所述透明观察槽外侧表面涂覆有刻度层。
12.优选的,所述仪器盒内腔设有plc控制器,所述压力探测传感器信息输出端通过电
线电性连接在所述plc控制器信息输入端,所述电磁阀信息输入端与所述上料电机信息输入端通过电线电性连接在所述plc控制器信息输出端。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了计量箱、振动电机、电动伸缩杆、弹簧体、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更好的对双锥混合机体内部进行快速的加料,有效的避免了加料时的扬尘对工人身体的影响,使用时,将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通过套管进行螺纹连接,然后通过操作按钮传输信息至plc控制器中处理分析后,控制电动伸缩杆的收缩,启动振动电机与吹风马达,可以更好的将计量箱内部的物料投入双锥混合机体中,进一步的,通过设有上料筒、螺旋上料柱、上料电机、压力探测传感器与电磁阀,更好的对计量箱进行精准的上料,更加智能化,便于操作,使用时,通过操作按钮传输信息至plc控制器中处理分析后,控制上料电机的启动,此时上料电机带动螺旋上料柱的启动,从而将存料罐中的物料进行提升,进入计量箱中,压力探测传感器感应计量箱的压力信息通过电线电性传输至plc控制器中处理分析,plc控制器根据压力信息智能化的控制电磁阀与上料电机的关闭,从而停止上料,保证对计量箱进行精准计量上料。
附图说明
1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处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上料筒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仪器盒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的部分结构信息流程示意图。
22.图中:1、双锥混合机体;2、第一连接管;3、第二连接管;4、计量箱;5、连接杆;6、电动伸缩杆;7、弹簧体;8、压力探测传感器;9、振动电机;10、吹风箱;11、吹风扇叶;12、吹风马达;13、进料管;14、电磁阀;15、上料筒;16、上料电机;17、螺旋上料柱;18、存料罐;19、仪器盒;20、套管;21、透明观察槽;22、plc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实施例1
25.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双锥混合器自动加料装置,包括双锥混合机体1与双锥混合机体1顶部设有的第一连接管2,第一连接管2上方设有第二连接管3,第二连接管3顶部通过钢丝软管连接有计量箱4,计量箱4外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5,连接杆5底部表面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6,电动伸缩杆6外侧表面设有弹簧体7,电动伸缩
杆6底部设有压力探测传感器8,计量箱4底部表面固定连接有振动电机9,计量箱4顶部表面设有吹风箱10,吹风箱10内腔设有吹风扇叶11,吹风扇叶11顶部表面固定连接有吹风马达12,计量箱4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料管13,进料管13外侧表面设有电磁阀14,进料管13通过钢丝软管连接有上料筒15,上料筒15顶部表面固定连接有上料电机16,上料筒15内腔设有螺旋上料柱17,上料筒15外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存料罐18,存料罐18前侧表面固定连接有仪器盒19。
26.使用时,首先将该装置放置在合适的位置,然后将该设备连接于外接电源,进一步的,将第一连接管2外侧表面的密封盖旋转取下,然后将第二连接管3与第一连接管2通过套管20进行密封连接。
2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一连接管2外侧表面螺纹连接有密封盖,第一连接管2与第二连接管3外侧表面均设有开关阀;更好的通过开关阀对第一连接管2与第二连接管3内部进行连通。
2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二连接管3外侧表面螺纹连接有套管20,套管20内侧表面设有与第一连接管2外侧表面相匹配的螺纹层;更好的通过套管20将第一连接管2与第二连接管3进行密封连接。
2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弹簧体7顶部表面固定连接于连接杆5,弹簧体7底部表面固定连接于电动伸缩杆6;更好的对弹簧体7进行限位,弹簧体7缠绕在电动伸缩杆6的伸缩端上。
30.需要说明的是:在对电动伸缩杆6的收缩时,伸缩端不会完全离开弹簧体7,从而便于后续的电动伸缩杆6与连接杆5贴合连接。
3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螺旋上料柱17底部表面通过轴承活动连接在上料筒15内腔底部,螺旋上料柱17顶部表面固定连接于上料电机16输出端;更好的对螺旋上料柱17进行位置的限定,从而将存料罐18内部的物料进行提升。
3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存料罐18外侧表面设有透明观察槽21,透明观察槽21外侧表面涂覆有刻度层;便于观察存料罐18内部物料的含量。
33.实施例2
34.请参阅图5与图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35.仪器盒19内腔设有plc控制器22,压力探测传感器8信息输出端通过电线电性连接在plc控制器22信息输入端,电磁阀14信息输入端与上料电机16信息输入端通过电线电性连接在plc控制器22信息输出端;利于信息的流通,智能化的对计量箱4进行加料。
3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对第一连接管2与第二连接管3通过套管20连接后,此时将第一连接管2与第二连接管3上的开关阀开启,然后通过操作按钮传输信息至plc控制器22中处理分析后,控制电动伸缩杆6的收缩,同理,通过操作按钮启动振动电机9与吹风马达12,可以更好的将计量箱4内部的物料投入双锥混合机体1中,吹风马达12带动吹风扇叶11的旋转,可以将计量箱4内部的物料吹入双锥混合机体1中,且双锥混合机体1一般会设有排气口,吹风箱10底部设有过滤网层,进一步的,需要对计量箱4进行上料时,通过操作按钮传输信息至plc控制器22中处理分析后,控制上料电机16的启动与电磁阀14的启动,此时上料电机16带动螺旋上料柱17的启动,从而将存料罐18中的物料进行提升,进入计量箱4中,压力探测传感器8感应计量箱4的压力信息通过电线电性传输至plc控制器22中处
理分析,plc控制器22根据压力信息智能化的控制电磁阀14与上料电机16的关闭,从而停止上料,该设备更加智能化,有效的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负担,利于推广使用。
37.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38.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