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联机双排试管停放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29067发布日期:2022-10-15 00:44阅读:66来源:国知局
一种联机双排试管停放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试管停放技术领域,特指一种联机双排试管停放结构。


背景技术:

2.目前,现有的试管停放结构一般都为单侧单向停放,而单侧单向的试管停放结构不能满足大数量的标本存放,在标本量较大的大型医院,有时就会存在标本井喷现象,且现有的试管停放结构的放入与取出均由操作医生手工完成,导致操作医生需要重复繁琐的机械劳动,人工作业量大易疲劳出错,降低了检测系统的集中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与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联机双排试管停放结构,有效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应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联机双排试管停放结构,包括盒体,盒体内第一侧设有用于承载试管架的第一承载面板,第一承载面板上设有与试管架的导向槽配合导向的第一试管架导向柱,第一承载面板第一端设有用于检测试管架空料的第一检测光耦,第一承载面板第二端设有便于第一承载面板上的试管架排出至盒体外的第一缺口,第一承载面板上设有用于将试管架从第一端拨动至第二端的第一纵向拨动装置,盒体内第二侧设有用于承载试管架的第二承载面板,第二承载面板上设有与试管架的导向槽配合导向的第二试管架导向柱,第二承载面板第二端设有用于检测试管架空料的第二检测光耦,第二承载面板第一端设有便于第二承载面板上的试管架排出至第一承载面板上的第二缺口,第二承载面板上设有用于将试管架从第二端拨动至第一端的第二纵向拨动装置,盒体第二端设有用于将第一承载面板上的试管架从第一缺口拨动至盒体外的第一横向拨动装置,盒体第一端设有用于将第二承载面板上的试管架从第二缺口拨动至第一承载面板上的第二横向拨动装置,盒体上设有启动开关。
6.根据上述方案,所述第一纵向拨动装置包括第一纵向导轨、第一动力电机以及第一纵向拨杆,第一纵向导轨设于第一承载面板上,第一纵向拨杆可滑动地套设于第一纵向导轨上,第一动力电机驱动第一纵向拨杆在第一纵向导轨上来回滑动。
7.根据上述方案,所述第二纵向拨动装置包括第二纵向导轨、第二动力电机以及第二纵向拨杆,第二纵向导轨设于第二承载面板上,第二纵向拨杆可滑动地套设于第二纵向导轨上,第二动力电机驱动第二纵向拨杆在第二纵向导轨上来回滑动。
8.根据上述方案,所述第一横向拨动装置包括第三动力电机、第一横向导轨以及第一横向拨杆,第一横向导轨设于盒体第二端,第一横向拨杆可滑动地套设于第一横向导轨上,第三动力电机驱动第一横向拨杆在第一横向导轨上来回滑动。
9.根据上述方案,所述盒体第二端间隔设有第一行程光耦与第二行程光耦,第一横向拨杆上设有与第一行程光耦以及第二行程光耦配合的第一感应片。
10.根据上述方案,所述第二横向拨动装置包括第四动力电机、第二横向导轨以及第二横向拨杆,第二横向导轨设于盒体第一端,第二横向拨杆可滑动地套设于第二横向导轨上,第四动力电机驱动第二横向拨杆在第二横向导轨上来回滑动。
11.根据上述方案,所述盒体第一端间隔设有第三行程光耦与第四行程光耦,第二横向拨杆上设有与第三行程光耦以及第四行程光耦配合的第二感应片。
12.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通过采用双排承载面板的结构,可以更好地满足大数量的标本存放,并可以大大的缓解操作医生重复繁琐的机械劳动,进而提高检测系统的集中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简图。
16.1、盒体;2、第一承载面板;21、第一纵向导轨;22、第一动力电机;23、第一纵向拨杆;24、第一检测光耦;25、第一试管架导向柱;26、第一缺口;3、第二承载面板;31、第二纵向导轨;32、第二动力电机;33、第二纵向拨杆;34、第二检测光耦;35、第二试管架导向柱;36、第二缺口;4、第三动力电机;40、第一横向导轨;41、第一横向拨杆;42、第一行程光耦;43、第二行程光耦;44、第一感应片;5、第四动力电机;50、第二横向导轨;51、第二横向拨杆;52、第三行程光耦;53、第四行程光耦;54、第二感应片;6、试管架。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18.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联机双排试管停放结构,包括盒体1,盒体1内第一侧设有用于承载试管架6的第一承载面板2,第一承载面板2上设有与试管架6的导向槽配合导向的第一试管架导向柱25,第一承载面板2第一端设有用于检测试管架6空料的第一检测光耦24,第一承载面板2第二端设有便于第一承载面板2上的试管架6排出至盒体1外的第一缺口26,第一承载面板2上设有用于将试管架6从第一端拨动至第二端的第一纵向拨动装置,盒体1内第二侧设有用于承载试管架6的第二承载面板3,第二承载面板3上设有与试管架6的导向槽配合导向的第二试管架导向柱35,第二承载面板3第二端设有用于检测试管架6空料的第二检测光耦34,第二承载面板3第一端设有便于第二承载面板3上的试管架6排出至第一承载面板2上的第二缺口36,第二承载面板3上设有用于将试管架6从第二端拨动至第一端的第二纵向拨动装置,盒体1第二端设有用于将第一承载面板2上的试管架6从第一缺口26拨动至盒体1外的第一横向拨动装置,盒体1第一端设有用于将第二承载面板3上的试管架6从第二缺口36拨动至第一承载面板2上的第二横向拨动装置,盒体1上设有启动开关。以上构成本实用新型基本结构。
19.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通过在盒体1内的两侧分别设置用于承载试管架6的第一承载面板2与第二承载面板3,可以更好地满足大数量的标本存放,并可以大大的缓解操作医生重复繁琐的机械劳动,进而提高检测系统的集中检测效率。其工作原理:首先,操作医生将标本悉数放在第一承载面板2与第二承载面板3上进行存放,当需要将标本
取出检测时,操作医生按动启动开关,第一横向拨动装置开始工作,将第一承载面板2上与第一缺口26对应的试管架6从第一缺口26推出至盒体1外,再返回,第一纵向拨动装置开始工作,依次将第一承载面板2上的试管架6拨动至与第一缺口26对应,第一横向拨动装置再依次将第一承载面板2上的试管架6全部推出至盒体1外,循环工作,当第一检测光耦24检测到第一承载面板2上的试管架6空料时,第一纵向拨动装置与第一横向拨动装置停止工作,第二横向拨动装置开始工作,将第二承载面板3上与第二缺口36对应的试管架6从第二缺口36推出至第一承载面板2上,第一纵向拨动装置再将试管架6推动至与第一缺口26对应后返回,第一横向拨动装置将试管架6推出至盒体1外,第二纵向拨动装置再依次将第二承载面板3上的试管架6拨动至与第二缺口36对应,第二横向拨动装置再依次将第二承载面板3上的试管架6全部推出至第一承载面板2上,第一纵向拨动装置再第一承载面板2上的试管架6拨动至与第一缺口26对应,第一横向拨动装置再依次将第一承载面板2上的试管架6全部推出至盒体1外,循环工作,当第二检测光耦34检测到第二承载面板3上试管架6空料时,第二纵向拨动装置与第二横向拨动装置停止工作,当第一检测光耦24检测到第一承载面板2上的试管架6空料时,第一纵向拨动装置与第一横向拨动装置停止工作。
20.实际应用中,当盒体1内满料或空料时系统均报警提示。
2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纵向拨动装置包括第一纵向导轨21、第一动力电机22以及第一纵向拨杆23,第一纵向导轨21设于第一承载面板2上,第一纵向拨杆23可滑动地套设于第一纵向导轨21上,第一动力电机22驱动第一纵向拨杆23在第一纵向导轨21上来回滑动。
2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纵向拨动装置包括第二纵向导轨31、第二动力电机32以及第二纵向拨杆33,第二纵向导轨31设于第二承载面板3上,第二纵向拨杆33可滑动地套设于第二纵向导轨31上,第二动力电机32驱动第二纵向拨杆33在第二纵向导轨31上来回滑动。
2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横向拨动装置包括第三动力电机4、第一横向导轨40以及第一横向拨杆41,第一横向导轨40设于盒体1第二端,第一横向拨杆41可滑动地套设于第一横向导轨40上,第三动力电机4驱动第一横向拨杆41在第一横向导轨40上来回滑动。
2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盒体1第二端间隔设有第一行程光耦42与第二行程光耦43,第一横向拨杆41上设有与第一行程光耦42以及第二行程光耦43配合的第一感应片44。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用于控制第一横向拨杆41在第一横向导轨40上的来回滑动行程。
2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横向拨动装置包括第四动力电机5、第二横向导轨50以及第二横向拨杆51,第二横向导轨50设于盒体1第一端,第二横向拨杆51可滑动地套设于第二横向导轨50上,第四动力电机5驱动第二横向拨杆51在第二横向导轨50上来回滑动。
2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盒体1第一端间隔设有第三行程光耦52与第四行程光耦53,第二横向拨杆51上设有与第三行程光耦52以及第四行程光耦53配合的第二感应片54。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用于控制第二横向拨杆51在第二横向导轨50上的来回滑动行程。
27.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