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氰尿酸精制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22271发布日期:2022-11-02 22:32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氰尿酸精制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反应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氰尿酸精制反应釜。


背景技术:

2.三聚氰酸(也称氰尿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用于合成新型漂白剂、抗氧剂、油漆涂料、农业除草剂和金属氰化缓蚀剂。可用于游泳池氯稳定剂、也可用于杀菌、去污;还可直接用于尼龙、赛克,阻燃剂及化妆品添加剂等,氰尿酸在制备中,需要保证其处于恒温的反应容器中,以保证溶液可以得到完全反应,因此需要使用的反应釜,现有的精制采用的反应器,采用加套加热,反应器易掉瓷损坏,影响反应釜的使用寿命,甚至会影响到内部化学反应的成效。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氰尿酸精制反应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氰尿酸精制反应釜,包括支撑加热机构和出料控制机构,所述支撑加热机构包括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内部均匀设置有横梁,所述支撑框架内侧均匀安装有反应器体,所述反应器体与横梁交错设置,所述反应器体内部中空,所述反应器体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上表面设置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与反应器体内部贯通,所述反应器体上表面设置有蒸汽进入管,所述反应器体内部上方设置有分气盘,所述分气盘与蒸汽进入管内部贯通,所述分气盘下表面均匀设置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底部安装有散气头,多个所述出气管均与分气盘贯通,所述反应器体外圆弧面一侧设置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背离反应器体的一端顶部设置有过滤筒,所述出料控制机构包括出料管和主轴,所述横梁底部设置有连接座,所述出料管贯穿多个所述连接座,所述出料管置于多个所述反应器体正下方。
5.优选的,所述出料管上表面均匀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顶部与反应器体内部贯通,且所述连接管底部与出料管内部贯通,所述连接管一侧主体通过轴承安装有转轴,且所述转轴贯穿连接管一侧主体。
6.优选的,所述转轴一端设置有齿轮,且所述转轴另一端设置有球阀,所述球阀置于连接管内部。
7.优选的,所述出料管上表面均匀设置有安装座,两个所述安装座内侧滑动安装有齿杆,所述齿杆贯穿安装座,所述齿杆与齿轮相互啮合。
8.优选的,所述支撑框架一侧主体通过轴承安装有主轴,且所述主轴贯穿支撑框架一侧主体,所述主轴一端设置有转盘,且所述主轴另一端设置有手轮。
9.优选的,所述转盘置于支撑框架内侧,所述转盘置于两个所述反应器体之间,所述转盘一侧表面通过销轴对称安装有连杆。
10.优选的,两个所述连杆均与转盘偏心设置,所述连杆背离转盘的一端通过销轴连
接在齿杆的端部。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氰尿酸精制反应釜,此反应釜采用蒸汽加热法,在反应釜内部直接通入高温蒸汽,使得高温蒸汽进入到反应液中,实现内加热,保证加热均匀,同时可以使得内部反应液受到蒸汽的冲击而增加混合反应效率,内加热,可以保证反应器搪瓷不易损坏,节省蒸汽成本,同时装置可以同时控制多个反应釜的出料,保证同一批次产品的一致性。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纵向正剖视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的a区放大图;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球阀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16.图中:1、支撑加热机构;101、支撑框架;102、横梁;103、反应器体;104、密封盖;105、进料管;106、排气管;107、过滤筒;108、蒸汽进入管;
17.109、分气盘;110、出气管;111、散气头;112、连接座;2、出料控制机构;201、出料管;202、连接管;203、转轴;204、齿轮;205、球阀;206、安装座;207、齿杆;208、主轴;209、转盘;210、手轮;211、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19.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氰尿酸精制反应釜,包括支撑加热机构1和出料控制机构2,支撑加热机构1包括支撑框架101,支撑框架101内部均匀设置有横梁102,支撑框架101内侧均匀安装有反应器体103,反应器体103与横梁102交错设置,反应器体103内部中空,反应器体103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密封盖104,密封盖104上表面设置有进料管105,进料管105与反应器体103内部贯通,反应器体103上表面设置有蒸汽进入管108,反应器体103内部上方设置有分气盘109,分气盘109与蒸汽进入管108内部贯通,分气盘109下表面均匀设置有出气管110,出气管110底部安装有散气头111,多个出气管110均与分气盘109贯通,反应器体103外圆弧面一侧设置有排气管106,排气管106背离反应器体103的一端顶部设置有过滤筒107,出料控制机构2包括出料管201和主轴208,横梁102底部设置有连接座112,出料管201贯穿多个连接座112,出料管201置于多个反应器体103正下方。
20.为了通过一个出料管201对多个反应器体103进行出料,以节省操作空间,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出料管201上表面均匀设置有连接管202,连接管202顶部与反应器体103内部贯通,且连接管202底部与出料管201内部贯通,连接管202一侧主体通过轴承安装有转轴203,且转轴203贯穿连接管202一侧主体。
21.通过齿杆207与齿轮204的相互啮合控制球阀205的转动,继而控制连接管202是关闭或者开通,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转轴203一端设置有齿轮204,且转轴203另一端设置有球阀205,球阀205置于连接管202内部,出料管201上表面均匀设置有安装座206,两个安装座
206内侧滑动安装有齿杆207,齿杆207贯穿安装座206,齿杆207与齿轮204相互啮合。
22.为了通过转动外部手轮210带动内部机构的运作,以达到同时控制多个反应器体103的出料状态,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支撑框架101一侧主体通过轴承安装有主轴208,且主轴208贯穿支撑框架101一侧主体,主轴208一端设置有转盘209,且主轴208另一端设置有手轮210,转盘209置于支撑框架101内侧,转盘209置于两个反应器体103之间,转盘209一侧表面通过销轴对称安装有连杆211,两个连杆211均与转盘209偏心设置,连杆211背离转盘209的一端通过销轴连接在齿杆207的端部。
23.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安装好过后,首先检查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固定以及安全防护,然后就可以使用了,始终时将待反应的氰尿酸溶液通过进料管105分别倒入反应器体103内部,在进行工作时要保证连接管202与球阀205之间处于密封状态,防止溶液通过底部流失,然后将蒸汽进入管108与高温蒸汽管道连接,蒸汽会通过蒸汽进入管108进入到反应器体103内部,首先蒸汽会进入到分气盘109,内部然后通过分气盘109分别分散到出气管110内部,在原液进入到反应器体103时,要保证散气头111浸入到原液内部,高温蒸气会通过散气头111流出并分散成,利用高温且微小的气泡,对反应器体103内部的原液进行加热,并且对内部原液进行搅拌,多余的蒸汽会向上,此时进料管105已经密封,气体只能通过排气管106流出,然后通过过滤筒107的过滤流向室外,化学反应结束后可以转动手轮210带动主轴208发生转动,继而带动转盘209发生转动,由于连杆211一端是通过销轴安装在转盘209上的,齿杆207受到安装座206的限位只能进行水平滑动,因此在转盘209发生转动时可以带动两侧的齿杆207发生移动,并且保证两个齿杆207移动的方向相反,移动距离相同,通过齿杆207与齿轮204的相互啮合带动齿轮204发生转动,由于齿轮204和球阀205均是安装在转轴203上的,且转轴203是通过轴承安装,因此可以带动球阀205发生转动,使得连接管202贯通,将反应器体103内部反应完毕的化学液体,通过连接管202流入出料管201,然后再集中处理,开关时使得球阀205转动90度就可以保证两个连接管202处于同状态。
24.尽管已经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