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低温湿热交变试验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79520发布日期:2022-11-22 23:00阅读:81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低温湿热交变试验箱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测试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高低温湿热交变试验箱。


背景技术:

2.测试箱用于测试产品在高温、高温高湿及压力的气候环境下的贮存、运输和使用时的性能试验,主要用于对电工、电子产品,元器件、零部件、金属材料及其磁性材料在模拟高温、高温高湿及压力的气候条件下,对产品的物理以及其它相关性能进行测试,测试后,通过检定来判断产品的性能是否能够达到要求,以便供产品的设计、改进、检定及出厂检验使用。
3.但是,现有的高低温湿热试验箱在出现问题的时候需要将外壳进行拆除检查,进行维修,操作复杂,浪费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4.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在此提供一种高低温湿热交变试验箱,便于对试验箱内部进行检查维修,操作简单,省时省力。
5.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高低温湿热交变试验箱,包括箱体、内箱、冷冻系统、加湿装置、风轮、加热丝以及蒸发器,所述箱体包括上箱体、下箱体以及后箱体;
6.所述冷冻系统安装在下箱体内,所述内箱设置在所述上箱体内,所述内箱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后侧与内箱两侧壁以及后壁形成可容纳蒸发器、加热丝以及风轮的循环风道,所述蒸发器、加热丝以及风轮由下至上依次安装在循环风道内;
7.所述隔板上侧设置有出风口,下部设置有进风口,所述隔板前侧与内箱侧壁形成测试空间,所述测试空间内设置有样品架;
8.所述内箱外侧安装有与风轮保持连接的电机以及与循环风道连接通的加湿装置;
9.所述上箱体前侧安装有箱门;
10.所述下箱体前侧及左右两侧分别活动安装有下箱体前门与下箱体侧门,所述后箱体后侧活动安装有后箱体门。
11.进一步的,所述内箱底部设置有用于收集冷凝水的集水槽以及将冷凝水排出的排水管。
12.此设置的目的在于,集水槽收集蒸发器工作过程中由于周围温度降低导致水汽冷凝滴落的液体,并及时将其排出,避免水堆积在内箱内漏出,导致设备短路。
13.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在箱门上用于观察内箱内部情况的观察窗,所述观察窗上安装有照明灯。
14.此设置的目的在于,方便工作人员透过观察窗观察测试空间中设备的测试情况,照明灯为工作人员观察情况提供照明。
15.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泄压的防爆门。
16.此设置的目的在于,可以使设备发生轻度爆炸时,能自行泄压避免事故扩大,提高
设备安全性。
17.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在上箱体两侧并与内箱连接通的测试孔。
18.此设置的目的在于,便于在测试的过程中,将测试箱内的产品接入外面的电源,从而进行通电性的高低温测试。
19.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在内箱内的用于检测湿度与温度的检测探头。
20.此设置的目的在于,检测探头对内箱内温度与湿度转化成电信号,并以数值显示在终端上,便于工作人员更直观的掌握测试空间内的温度与湿度。
21.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温控、湿控的控制器、人机交互的控制面板以及用于检修的检修插座,所述控制面板为触屏式。
22.此设置的目的在于,通过控制面板设置参数到控制器内,控制器控制设备工作,提高了设备的工作精度,触屏式的控制面板方便工作人员直接输入参数,同时可显示试验数据。
23.进一步的,所述控制面板与检修插座外侧设置有保护罩。
24.此设置的目的在于,保护罩对控制面板与检修插座进行保护,避免工作人员在试验过程中误操作。
25.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在箱体顶部的报警器。
26.此设置的目的在于,设备故障或试验出现问题时,报警器报警,便于工作人员及时处理,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27.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在箱体底部的万向轮。
28.此设置的目的在于,便于设备移动。
29.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30.1、通过在下箱体前侧及左右两侧分别活动安装有下箱体前门与下箱体侧门,后箱体后侧活动安装后箱体门,无需拆装,打开门即可对内部设备进行检查与维修,方便快捷;
31.2、内箱底部设置集水槽以及排水管,集水槽收集蒸发器工作过程中由于周围温度降低导致水汽冷凝滴落的液体,并及时将其排出,避免水堆积在内箱内漏出,导致设备短路;
32.3、设备设置防爆门,可以使设备发生轻度爆炸时,能自行泄压避免事故扩大,提高设备安全性。
附图说明
3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3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35.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36.图4是图2中a-a剖视图;
37.图5是图2中b-b剖视图;
38.图6是图5中c-c剖视图;
39.图7是内箱的结构示意图;
40.图8是图7中局部放大图i;
41.图中:1、箱体;1-1、上箱体;1-2、下箱体;1-3、后箱体;2、箱门;3、万向轮;4、下箱体
前门;5、观察窗;6、控制面板;7、防爆门;8、检修插座;9、控制器;10、下箱体侧门;11、电机;12、加湿装置;13、排水管;14、冷冻系统;15、增发器;16、加热丝;17、风轮;18、隔板;18-1、进风口;18-2、出风口;19、测试孔;20、检测探头;21、样品架;22、后箱体门;23、集水槽;24、报警器;25、内箱。
具体实施方式
42.下面将结合附图1-图8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43.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高低温湿热交变试验箱,包括箱体1、内箱25、冷冻系统14、加湿装置12、风轮17、加热丝16以及蒸发器15,其中箱体1采用优质冷轧钢板加工成型,表面经酸洗磷化处理后静电喷塑,内部采用 sus304 不锈钢和内部结构加强件,所述箱体1包括上箱体1-1、下箱体1-2以及后箱体1-3;
44.所述冷冻系统14安装在下箱体1-2内,所述内箱25设置在所述上箱体1-1内,所述内箱25内设置有隔板18,所述隔板18后侧与内箱25两侧壁以及后壁形成可容纳蒸发器15、加热丝16以及风轮17的循环风道,所述蒸发器15、加热丝16以及风轮17由下至上依次安装在循环风道内;
45.所述隔板18上侧设置有出风口18-2,下部设置有进风口18-1,所述隔板18前侧与内箱25侧壁形成测试空间,所述测试空间内设置有样品架21;
46.所述内箱25外侧安装有与风轮17保持连接的电机11以及与循环风道连接通的加湿装置12;
47.所述上箱体1-1前侧安装有箱门2;
48.所述下箱体1-2前侧及左右两侧分别活动安装有下箱体前门4与下箱体侧门10,所述后箱体1-3后侧活动安装有后箱体门22。
49.使用过程
50.将箱门2打开,把样品放置到样品架21上;
51.电机11带动风轮转动,转动的风轮带动空气流动,空气从出风口18-2自循环风道流出到测试空间内,从进风口18-1自测试空间流入循环风道;
52.温度调节:
53.加热,加热丝16发热,对流动的空气进行加热,热空气吹出到测试空间内,对测试空间进行升温;
54.制冷,冷冻系统14工作,将制冷液通入蒸发器15内,与流动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将空气温度降下来,吹入测试空间内,对测试空间进行降温;
55.加湿,加湿装置工作,将水气化通入循环风道内,随流动的空气一起吹入测试空间内,对测试空间加湿;
56.维修检查时,只需将下箱体前门4、下箱体侧门10以及后箱体门22打开即可。
57.优选的,所述内箱25底部设置有用于收集冷凝水的集水槽23以及将冷凝水排出的排水管13,集水槽23收集蒸发器15工作过程中由于周围温度降低导致水汽冷凝滴落的液
体,并及时将其排出,避免水堆积在内箱25内漏出,导致设备短路。
58.优选的,还包括设置在箱门2上用于观察内箱25内部情况的观察窗5,所述观察窗5上安装有照明灯,方便工作人员透过观察窗5观察测试空间中设备的测试情况,照明灯为工作人员观察情况提供照明。
59.优选的,还包括用于泄压的防爆门7,可以使设备发生轻度爆炸时,能自行泄压避免事故扩大,提高设备安全性。
60.优选的,还包括设置在上箱体1-1两侧并与内箱25连接通的测试孔19,便于在测试的过程中,将测试箱内的产品接入外面的电源,从而进行通电性的高低温测试。
61.优选的,还包括设置在内箱25内的用于检测湿度与温度的检测探头20,检测探头20对内箱25内温度与湿度转化成电信号,并以数值显示在终端上,便于工作人员更直观的掌握测试空间内的温度与湿度。
62.优选的,还包括用于温控、湿控的控制器9、人机交互的控制面板6以及用于检修的检修插座8,所述控制面板6为触屏式,通过控制面板6设置参数到控制器9内,控制器9控制设备工作,提高了设备的工作精度,触屏式的控制面板9方便工作人员直接输入参数,同时可显示试验数据。
63.优选的,所述控制面板6与检修插座8外侧设置有保护罩,保护罩对控制面板6与检修插座8进行保护,避免工作人员在试验过程中误操作。
64.优选的,还包括设置在箱体1顶部的报警器24,设备顶部安装柱形三色声光报警器用 led 灯珠;等待启动或运行完成时,黄灯长亮;正常运行时,绿灯长亮;紧急停止或设备故障报警时,红灯长亮,蜂鸣器间歇鸣叫,便于工作人员及时处理,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65.优选的,还包括设置在箱体1底部的万向轮3,便于设备移动。
66.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