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自动索氏提取仪的加热和固定装置

文档序号:32317838发布日期:2022-11-25 18:14阅读:6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自动索氏提取仪的加热和固定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室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用于自动索氏提取仪的加热和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2.索氏提取仪,也叫索氏提取器,又称脂肪抽取器或脂肪抽出器。索氏提取器是由提取瓶、提取管、冷凝器三部分组成的,提取管两侧分别有虹吸管和连接管,各部分连接处要严密不能漏气。提取时,将待测样品包在脱脂滤纸包内,放入提取管内。提取瓶内加入石油醚,加热提取瓶,石油醚气化,由连接管上升进入冷凝器,凝成液体滴入提取管内,浸提样品中的脂类物质。待提取管内石油醚液面达到一定高度,溶有粗脂肪的石油醚经虹吸管流入提取瓶。流入提取瓶内的石油醚继续被加热气化、上升、冷凝,滴入提取管内,如此循环往复,直到抽提完全为止。现有设备中采用多个铝杯并列使用的方式,导致铝杯之间的温度差异大,控温精度较差,其密闭性较差,存在泄露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自动索氏提取仪的加热和固定装置。
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用于自动索氏提取仪的加热和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架、连杆结构、支撑结构、安装座、铝杯和杯盖;所述固定架包括下固定板、上固定板和竖板,所述上固定板、下固定板分别固定在所述竖板同一侧的上端与下端,所述支撑结构安装在所述下固定板上,所述连杆结构的一端安装在所述固定架上,其中段顶着所述安装座底部,所述连杆结构的自由端通过上下拉动使所述安装座上下移动,所述支撑结构上端安装于所述安装座底部且所述安装座随所述连杆结构自由端的拉动而沿所述支撑结构上下移动;所述安装座内安装有对所述铝杯加热的加热装置以及用于对加热装置控温的温度传感器;所述铝杯下端安放在所述加热装置上,所述杯盖安装在所述上固定板下侧,装置还安装有用于顶着所述连杆结构并使之顶着所述安装座升起的弹性件;所述铝杯的上沿可拆卸地旋合在所述杯盖上,所述杯盖设有用于对所述铝杯上沿实现密封的密封圈。
5.本装置与自动索氏提取仪配合使用,下固定板用于支撑整个装置,支撑结构用于支撑安装座并为其提供上下移动的支点。连杆结构的设置,用于促使安装座升降,从而供铝杯的放入与取出以及将其夹持固定在安装座上。弹性件可将连杆结构顶向安装座,使铝杯夹持牢固。本装置对单个铝杯进行固定及加热,温度传感器可更精确的对加热装置进行控温,杯盖的密封圈可保证铝杯的密闭性,避免出现泄漏现象。
6.所述连杆结构包括连杆座、连接杆和手柄杆;所述连杆座为l型结构,其水平段固定在所述下固定板上,其垂直段固定在所述竖板上;所述连接杆一端铰接在所述连杆座的垂直段,其另一端与所述手柄杆连接;所述连接杆位于所述安装座下方,其中部设有一支撑
件,所述支撑件顶着所述安装座底部。
7.所述手柄杆与所述连接杆呈钝角夹角连接,所述手柄杆的自由端位于所述安装座以外,所述手柄杆的自由端设有球体结构。球体结构可方便操作者控制手柄杆,从而将连杆结构进行控制。
8.所述安装座包括底板、定位柱和座体外壳;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块和加热棒,所述加热块为圆柱体结构,所述定位柱设有若干个,若干所述定位柱呈圆环形轨迹分布,所述定位柱夹持在所述底板与所述加热块之间,通过定位螺栓穿设而将所述底板与所述加热块固定在一起;所述加热块开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沿所述加热块直径方向将其对侧贯穿,所述加热棒为l型结构,所述加热棒的水平段穿设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内,所述加热棒的水平段的长度大于所述铝杯的直径,所述加热棒的垂直段朝下向所述底板方向延伸;所述温度传感器穿设在所述第二安装孔内;所述座体外壳安装在所述底板边缘上,所述定位柱与所述加热块位于其内,所述加热块侧壁顶着所述座体外壳内壁;所述加热块上侧面向下凹陷形成凹位,所述铝杯置入所述凹位内。定位柱与定位螺栓,可将底板与加热块固定在一起。加热棒的水平段的长度大于铝杯的直径,可保证对铝杯下侧的加热块进行加热,避免铝杯底部出现无加热的情况。凹位的设置,可供铝杯稳定放置,避免其滑落。温度传感器用于探测加热块的温度,便于对加热进行控制。
9.所述安装座还设有保温棉,所述保温棉上侧顶着所述加热块,其下侧顶着所述底板。保温棉的设置,可对加热块底部保温,防止散热过快。
10.所述保温棉为圆柱体结构,所述保温棉位于若干所述定位柱围成的空间内。定位柱可约束保温棉的活动范围,防止其脱落。
11.所述杯盖与所述铝杯旋合处形成凹槽,所述密封圈套设在所述凹槽内,所述杯盖旋合所述铝杯上沿时,所述铝杯上沿顶着所述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为全氟醚密封圈。全氟醚具有良好的耐药液性和耐溶剂性,并具有良好机械强度、拉伸强度以及耐热性,该材料做出来的密封圈可耐强酸强碱及有机溶剂,具有高洁净及良好耐热性。
12.所述密封圈下侧朝下凸起形成环绕其一周的凸环,所述杯盖旋合所述铝杯上沿时,所述凸环顶着所述铝杯上沿;所述凸环设有三圈。密封圈设有三圈凸环,有利益提高密封性,避免泄露。
13.所述连接杆中部开设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将所述连接杆上下侧面贯穿,所述支撑件为滚轮,所述滚轮通过螺栓铰接在所述连接杆上,所述滚轮位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滚轮绕螺栓旋转;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导柱和导套,所述导套下端固定在所述下固定板上,所述导柱上端固定在所述底板下侧,所述导柱下端插入所述导套内且可沿其上下滑动。连接杆的安装槽内设置的滚轮,可在手柄杆升降时,滚轮始终贴紧底板控制安装座的升降。
14.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连杆座的垂直段开设有定位槽,所述连接杆下侧面设置有立柱;所述弹簧下端置入所述定位槽内,所述弹簧上端套设在所述立柱外周且顶着所述连接杆下侧面。定位槽与立柱的配合,可将弹簧进行定位,防止其脱落,从而实现对连接杆的顶起,使得安装座保持顶起铝杯。
15.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装置可对铝杯进行固定并进行单独加热测温,提高了控温精度,提高了密封性,避免出现泄漏现象。下固定板用于支撑整个装置,支撑结构用于支撑安装座并为其提供上下移动的支点。连杆结构的设置,用于促使安装
座升降,从而供铝杯的放入与取出以及将其夹持固定在安装座上。弹性件可将连杆结构顶向安装座,使铝杯夹持牢固。保温棉的设置,可对加热块底部保温,防止散热过快。全氟醚密封圈可耐强酸强碱及有机溶剂,具有高洁净及良好耐热性。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视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沿纵向剖开的剖面图;
20.图5为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去掉座体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22.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安装座与加热装置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23.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密封圈的立体图;
24.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密封圈的仰视图。
25.图中附图标记含义:11、下固定板;12、上固定板;13、竖板;21、连杆座;22、连接杆;23、手柄杆;24、支撑件;25、定位槽;26、立柱;31、底板;32、定位柱;33、座体外壳;34、保温棉;41、加热块;411、凹位;412、第一安装孔;413、第二安装孔;42、加热棒;43、温度传感器;51、铝杯;52、杯盖;521、凹槽;53、密封圈;531、凸环;61、导柱;62、导套;7、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27.实施例
28.参阅图1至图9,为一种用于自动索氏提取仪的加热和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架、连杆结构、支撑结构、安装座、铝杯51和杯盖52;固定架包括下固定板 11、上固定板12和竖板13,上固定板12、下固定板11分别固定在竖板13同一侧的上端与下端,支撑结构安装在下固定板11上,连杆结构的一端安装在固定架上,其中段顶着安装座底部,连杆结构的自由端通过上下拉动使安装座上下移动,支撑结构上端安装于安装座底部且安装座随连杆结构自由端的拉动而沿支撑结构上下移动;安装座内安装有对铝杯51加热的加热装置以及用于对加热装置控温的温度传感器43;铝杯51下端安放在加热装置上,杯盖52安装在上固定板12下侧,装置还安装有用于顶着连杆结构并使之顶着安装座升起的弹性件7;铝杯51的上沿可拆卸地旋合在杯盖52上,杯盖52设有用于对铝杯51 上沿实现密封的密封圈53。
29.本装置与自动索氏提取仪配合使用,下固定板11用于支撑整个装置,支撑结构用于支撑安装座并为其提供上下移动的支点。连杆结构的设置,用于促使安装座升降,从而供铝杯51的放入与取出以及将其夹持固定在安装座上。弹性件7可将连杆结构顶向安装座,使铝杯51夹持牢固。本装置对单个铝杯51进行固定及加热,温度传感器43可更精确的对加热装置进行控温,杯盖52的密封圈53可保证铝杯51的密闭性,避免出现泄漏现象。
30.连杆结构包括连杆座21、连接杆22和手柄杆23;连杆座21为l型结构,其水平段固定在下固定板11上,其垂直段固定在竖板13上;连接杆22一端铰接在连杆座21的垂直段,其另一端与手柄杆23连接;连接杆22位于安装座下方,其中部设有一支撑件24,支撑件24顶着
安装座底部。
31.手柄杆23与连接杆22呈钝角夹角连接,手柄杆23的自由端位于安装座以外,手柄杆23的自由端设有球体结构。球体结构可方便操作者控制手柄杆23,从而将连杆结构进行控制。
32.安装座包括底板31、定位柱32和座体外壳33;加热装置包括加热块41和加热棒42,加热块41为圆柱体结构,定位柱32设有若干个,若干定位柱32呈圆环形轨迹分布,定位柱32夹持在底板31与加热块41之间,通过定位螺栓穿设而将底板31与加热块41固定在一起;加热块41开设有第一安装孔412和第二安装孔413,第一安装孔412沿加热块41直径方向将其对侧贯穿,加热棒42 为l型结构,加热棒42的水平段穿设在第一安装孔412内,加热棒42的水平段的长度大于铝杯51的直径,加热棒42的垂直段朝下向底板31方向延伸;温度传感器43穿设在第二安装孔413内;座体外壳33安装在底板31边缘上,定位柱32与加热块41位于其内,加热块41侧壁顶着座体外壳33内壁;加热块 41上侧面向下凹陷形成凹位411,铝杯51置入凹位411内。定位柱32与定位螺栓,可将底板31与加热块41固定在一起。加热棒42的水平段的长度大于铝杯51的直径,可保证对铝杯51下侧的加热块41进行加热,避免铝杯51底部出现无加热的情况。凹位411的设置,可供铝杯51稳定放置,避免其滑落。温度传感器43用于探测加热块41的温度,便于对加热进行控制。
33.安装座还设有保温棉34,保温棉34上侧顶着加热块41,其下侧顶着底板 31。保温棉34的设置,可对加热块41底部保温,防止散热过快。
34.保温棉34为圆柱体结构,保温棉34位于若干定位柱32围成的空间内。定位柱32可约束保温棉34的活动范围,防止其脱落。
35.杯盖52与铝杯51旋合处形成凹槽521,密封圈53套设在凹槽521内,杯盖52旋合铝杯51上沿时,铝杯51上沿顶着密封圈53,密封圈53为全氟醚密封圈53。全氟醚具有良好的耐药液性和耐溶剂性,并具有良好机械强度、拉伸强度以及耐热性,该材料做出来的密封圈53可耐强酸强碱及有机溶剂,具有高洁净及良好耐热性。
36.密封圈53下侧朝下凸起形成环绕其一周的凸环531,杯盖52旋合铝杯51 上沿时,凸环531顶着铝杯51上沿;凸环531设有三圈。密封圈53设有三圈凸环531,有利益提高密封性,避免泄露。
37.连接杆22中部开设安装槽,安装槽将连接杆22上下侧面贯穿,支撑件24 为滚轮,滚轮通过螺栓铰接在连接杆22上,滚轮位于安装槽内,滚轮绕螺栓旋转;支撑结构包括导柱61和导套62,导套62下端固定在下固定板11上,导柱 61上端固定在底板31下侧,导柱61下端插入导套62内且可沿其上下滑动。连接杆22的安装槽内设置的滚轮,可在手柄杆23升降时,滚轮始终贴紧底板31 控制安装座的升降。
38.弹性件7为弹簧;连杆座21的垂直段开设有定位槽25,连接杆22下侧面设置有立柱26;弹簧下端置入定位槽25内,弹簧上端套设在立柱26外周且顶着连接杆22下侧面。定位槽25与立柱26的配合,可将弹簧进行定位,防止其脱落,从而实现对连接杆22的顶起,使得安装座保持顶起铝杯51。
39.当需要进行提取实验时,将溶剂放于铝杯51中,然后打开杯盖52,往铝杯 51内加入用滤纸包裹的待测样品,然后盖上杯盖52。往下拉动手柄杆23,使得连杆结构压缩弹性件7,进而带动安装座往下移动,然后将铝杯51放于安装座上。放置完毕后,松开手柄杆23,由
于弹性件7的弹力作用,使得安装座往上移动,进而使得铝杯51夹紧。通过设置连杆结构,能很好地确保位于安装座上的铝杯51能很好的与杯盖52密封连接。
40.本实施例的杯盖52,其上设有两个导管,一个导管用于将从萃取室出来的待测样品的液体引导进入铝杯51中,另一个导管用于将加热被蒸发的溶剂蒸汽引导至冷凝器进行冷凝,后续的一些流程与自动索氏提取仪相关,与本加热和固定装置的相关性不大,因此不做具体分析。
41.本实施例装置还设有处理器,处理器用于控制加热棒42和加热块41进行加热,该控制器还用于控制自动索氏提取仪的冷凝器、控制流通阀的连通和断开。本实施例中,处理器可为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处理器是本装置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各个部分。
42.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