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坑塘漂移式以鱼净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31170发布日期:2022-12-13 22:17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坑塘漂移式以鱼净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漂移式净水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坑塘漂移式以鱼净水装置。


背景技术:

2.漂移式净水装置能很好地清理蓝藻、水葫芦等水生植物,塑料瓶、食品包装袋、枯枝落叶等垃圾漂浮,保护水环境和水生态,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现有的漂移式净水装置不便于对滤筒清理,从而造成长时间使用滤筒残留垃圾,堵塞漏孔的现象,降低了漂移式净水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坑塘漂移式以鱼净水装置,具备便于清理滤筒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漂移式净水装置不便于对滤筒清理,从而造成长时间使用滤筒残留垃圾,堵塞漏孔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坑塘漂移式以鱼净水装置,包括漂浮套筒和滤筒,所述滤筒设置于漂浮套筒的内腔,所述漂浮套筒内腔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控制组件,所述壳体的顶部开设有与控制组件配合使用的通道,所述壳体的内腔设置有与控制组件配合使用的固定组件,所述壳体靠近滤筒的一侧开设有与固定组件配合使用的通孔,所述滤筒的前侧和后侧均开设有与固定组件配合使用的卡槽。
5.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控制杆,所述控制杆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的前侧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的内腔设置有第一圆柱,所述第一圆柱的后侧设置有转动板。
6.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的前侧开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的内腔设置有第二圆柱,所述第二限位块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的表面套设有拉簧。
7.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控制杆的底部穿过通道并与第一限位块固定连接,所述控制杆靠近通道内壁的一侧与通道的内壁接触。
8.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第一圆柱的后侧穿过第一限位槽并与转动板的前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圆柱靠近第一限位槽内壁的一侧与第一限位槽的内壁接触,所述转动板与壳体的内壁通过转轴活动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第二圆柱的后侧穿过第二限位槽并与转动板的前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圆柱靠近第二限位槽内壁的一侧与第二限位槽的内壁接触。
10.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拉簧的左侧与第二限位块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拉簧的右侧与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卡块的右侧穿过通孔并延伸至卡槽的内腔,所述卡块靠近通孔内壁的一侧与通孔的内壁接触。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控制组件和传动组件的配合使用,使用者拉动控制杆,控制杆带动第一限位块移动的同时,第一圆柱在第一限位槽的内腔滑动,第一圆柱带动转动板转动,转动板带动第二限位块移动的同时,第二圆柱在第二限位槽的内腔滑动,解决了现有的漂移式净水装置不便于对滤筒清理,从而造成长时间使用滤筒残留垃圾,堵塞漏孔的问题。
13.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控制组件,能够对固定组件起到控制作用,方便使用者操控固定组件。
14.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固定组件,能够对滤筒起到固定的作用,方便使用者组装滤筒和漂浮套筒。
15.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控制杆,能够对第一限位块起到控制作用,通过设置通道,能够对控制杆起到限位作用。
16.5、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圆柱,能够对第一限位块起到控制作用,通过设置第一限位槽,使第一圆柱在第一限位槽的内腔滑动,通过设置转动板,能够对第二限位块起到控制作用。
17.6、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二圆柱,能够对第二限位块起到控制作用,通过设置第二限位槽,使第二圆柱在第二限位槽的内腔滑动。
18.7、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拉簧,能够对第二限位块起到复位作用,通过设置通孔和卡槽,使卡块在通孔和卡槽的内腔滑动。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左视剖视图;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22.图中:1、漂浮套筒;2、滤筒;3、壳体;4、控制组件;401、控制杆;402、第一限位块;403、第一圆柱;404、转动板;405、第一限位槽;5、固定组件;501、第二限位块;502、第二圆柱;503、拉簧;504、卡块;505、第二限位槽;6、通孔;7、通道;8、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

技术实现要素: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25.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坑塘漂移式以鱼净水装置,包括漂浮套筒1和滤筒2,滤筒2设置于漂浮套筒1的内腔,漂浮套筒1内腔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壳体3,壳体3的顶部设置有控制组件4,壳体3的顶部开设有与控制组件4配合使用的通道7,壳体3的内腔设置有与控制组件4配合使用的固定组件5,壳体3靠近滤筒2的一侧开设有与固定组件5配合使用的通孔6,滤筒2的前侧和后侧均开设有与固定组件5配合使用的卡槽8。
26.参考图3,控制组件4包括控制杆401,控制杆40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限位块402,第一限位块402的前侧开设有第一限位槽405,第一限位槽405的内腔设置有第一圆柱403,第
一圆柱403的后侧设置有转动板404。
27.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控制组件4,能够对固定组件5起到控制作用,方便使用者操控固定组件5。
28.参考图3,固定组件5包括第二限位块501,第二限位块501的前侧开设有第二限位槽505,第二限位槽505的内腔设置有第二圆柱502,第二限位块50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卡块504,卡块504的表面套设有拉簧503。
29.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固定组件4,能够对固定块10起到固定的作用,方便使用者组装第一运输机1和第二运输机2。
30.参考图3,控制杆401的底部穿过通道7并与第一限位块402固定连接,控制杆401靠近通道7内壁的一侧与通道7的内壁接触。
31.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按压块401,能够对转动板402起到控制作用,通过设置通道9,能够对按压块401起到限位作用。
32.参考图3,第一圆柱403的后侧穿过第一限位槽405并与转动板404的前侧固定连接,第一圆柱403靠近第一限位槽405内壁的一侧与第一限位槽405的内壁接触,转动板404与壳体3的内壁通过转轴活动连接。
33.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滑槽12,使转动板402在滑槽12的内腔滑动,通过设置转动板402,能够对圆柱403起到控制作用。
34.参考图3,第二圆柱502的后侧穿过第二限位槽505并与转动板404的前侧固定连接,第二圆柱502靠近第二限位槽505内壁的一侧与第二限位槽505的内壁接触。
35.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圆柱403,能够对限位块501起到控制作用,通过设置限位槽11,使圆柱403在限位槽11的内腔滑动。
36.参考图3,拉簧503的左侧与第二限位块501的右侧固定连接,拉簧503的右侧与壳体3的内壁固定连接,卡块504的右侧穿过通孔6并延伸至卡槽8的内腔,卡块504靠近通孔6内壁的一侧与通孔6的内壁接触。
37.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拉簧503,能够对卡块502起到复位作用,通过设置通孔6和卡槽7,使卡块在通孔6和卡槽7的内腔滑动。
3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39.在使用时,使用者拉动控制杆401,控制杆401带动第一限位块402移动的同时,第一圆柱403在第一限位槽405的内腔滑动,第一圆柱403带动转动板404转动,转动板404带动第二限位块501移动的同时,第二圆柱502在第二限位槽505的内腔滑动,第二限位块501带动卡块504移动,并拉伸拉簧503,使用者将滤筒2和漂浮套筒1组装,松开控制杆401,拉簧503拉伸后释放的力拉动卡块504反向移动,使卡块504进入卡槽8的内腔,完成组装。
40.综上所述:该一种坑塘漂移式以鱼净水装置,通过设置控制组件4和传动组件5的配合使用,使用者拉动控制杆401,控制杆401带动第一限位块402移动的同时,第一圆柱403在第一限位槽405的内腔滑动,第一圆柱403带动转动板404转动,转动板404带动第二限位块501移动的同时,第二圆柱502在第二限位槽505的内腔滑动,解决了现有的漂移式净水装置不便于对滤筒清理,从而造成长时间使用滤筒残留垃圾,堵塞漏孔的问题。
4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
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42.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