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氨水储罐顶呼吸阀处尾气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18795发布日期:2023-01-13 22:38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一种氨水储罐顶呼吸阀处尾气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氨水存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氨水储罐顶呼吸阀处尾气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2.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强烈的刺激气味的气体。氨的溶解度极高,所以主要对动物或人体的上呼吸道有刺激和腐蚀作用,常被吸附在皮肤黏膜和眼结膜上,从而产生刺激和炎症。氨气能灼伤腐蚀皮肤、眼睛、呼吸器官的黏膜,可以吸收皮肤组织中的水分,使组织蛋白变性,并使组织脂肪皂化,破坏细胞膜结构。人如果吸入过多氨气,能引起肺肿胀,破坏运氧功能,以至死亡。国家环保方面对各装置尾气排放也规定了严格的管控,对直接排放到大气的有毒有害气体的工艺要求了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氨水储罐顶呼吸阀处尾气回收系统,从而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氨水储罐顶呼吸阀处尾气回收系统,包括氨水储存罐,所述氨水储存罐上连接有一路氨水装车尾气回收气相管线和一路自氨水制备器来氨水管线,氨水储存罐在顶部呼吸阀组周围安装有上部开口的尾气吸收循环水箱,所述尾气吸收循环水箱顶部设置有喷淋装置,尾气吸收循环水箱上设置有尾气吸收水箱循环管线,所述尾气吸收水箱循环管线的进水口位于尾气吸收循环水箱底部,尾气吸收水箱循环管线的出水口与喷淋装置连接,尾气吸收循环水箱中部处设置有连通补水水箱的软化水管。
6.所述尾气吸收循环水箱上软化水管下部安装有一个高液位测点和一个低液位测点,所述软化水管上设置有给水阀aⅰ,所述高液位测点和低液位测点与给水阀aⅰ电性连接。
7.所述尾气吸收水箱循环管线上从进水口起依次设置有入口阀bⅰ、尾气吸收循环泵、压力表、止回阀和吸收阀bⅱ,尾气吸收水箱循环管线上在止回阀与吸收阀bⅱ之间连通有去氨水制备器管线,所述去氨水制备器管线上设置有采出阀bⅲ,所述尾气吸收循环水箱上设置有氨水密度计,所述氨水密度计与吸收阀bⅱ及采出阀bⅲ电性连接。
8.所述尾气吸收循环水箱的高度为1m,所述软化水管安装在尾气吸收循环水箱的50cm高度处,所述高液位测点安装在尾气吸收循环水箱的40cm高度处,低液位测点安装在尾气吸收循环水箱的25cm高度处。
9.所述氨水装车尾气回收气相管线的管径为dn80,所述自氨水制备器来氨水管线的管径为dn100,所述软化水管的管径为dn25,所述尾气吸收水箱循环管线的管径为dn15。
10.所述氨水密度计安装在尾气吸收循环水箱的20cm高度处。
11.所述氨水装车尾气回收气相管线的管径上设置有阀门cⅰ,所述自氨水制备器来氨水管线的管径上设置有阀门cⅱ。
12.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安全,投资成本低,彻底解决了氨水储罐呼吸阀处氨气尾气回收的问题,符合了国家环保的要求,改善了现场环境,解决了对现场操作人员身体的危害。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16.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7.实施例
18.如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氨水储罐顶呼吸阀处尾气回收系统,包括氨水储存罐,所述氨水储存罐上连接有一路氨水装车尾气回收气相管线和一路自氨水制备器来氨水管线,氨水储存罐在顶部呼吸阀组周围安装有上部开口的尾气吸收循环水箱,所述尾气吸收循环水箱顶部设置有喷淋装置,尾气吸收循环水箱上设置有尾气吸收水箱循环管线,所述尾气吸收水箱循环管线的进水口位于尾气吸收循环水箱底部,尾气吸收水箱循环管线的出水口与喷淋装置连接,尾气吸收循环水箱中部处设置有连通补水水箱的软化水管。
19.所述尾气吸收循环水箱上软化水管下部安装有一个高液位测点和一个低液位测点,所述软化水管上设置有给水阀aⅰ,所述高液位测点和低液位测点与给水阀aⅰ电性连接。
20.所述尾气吸收水箱循环管线上从进水口起依次设置有入口阀bⅰ、尾气吸收循环泵、压力表、止回阀和吸收阀bⅱ,尾气吸收水箱循环管线上在止回阀与吸收阀bⅱ之间连通有去氨水制备器管线,所述去氨水制备器管线上设置有采出阀bⅲ,所述尾气吸收循环水箱上设置有氨水密度计,所述氨水密度计与吸收阀bⅱ及采出阀bⅲ电性连接。
21.所述尾气吸收循环水箱的高度为1m,所述软化水管安装在尾气吸收循环水箱的50cm高度处,所述高液位测点安装在尾气吸收循环水箱的40cm高度处,低液位测点安装在尾气吸收循环水箱的25cm高度处。
22.所述氨水装车尾气回收气相管线的管径为dn80,所述自氨水制备器来氨水管线的管径为dn100,所述软化水管的管径为dn25,所述尾气吸收水箱循环管线的管径为dn15。
23.所述氨水密度计安装在尾气吸收循环水箱的20cm高度处。
24.所述氨水装车尾气回收气相管线的管径上设置有阀门cⅰ,所述自氨水制备器来氨水管线的管径上设置有阀门cⅱ。
25.本实用新型使用原理为,本实施例中氨水储存罐的储存量为80方,氨水储存罐有
一路氨水装车尾气回收气相管线通过cⅰ阀控制,与氨水装车鹤管连接,管径为dn80。另一路管线来自氨水制备器的合格氨水通过cⅱ阀控制,管径为dn100。罐顶呼吸阀阀组安装高度呼吸口与罐顶连接处为70cm,在呼吸阀组周围安装一个长、宽、高为1米
×
1米
×
1米的尾气吸收循环水箱,水箱上部为敞口状态,水箱补水通过尾气吸收循环水箱50cm高度处的软化水管进行给水,管径为dn25,尾气吸收循环水箱40cm处安装一个高液位测点,25cm处安装一个低液位测点,高低液位通过信号输出控制转水管线上的给水阀aⅰ,当尾气吸收循环水箱液位低于25cm时自动打开软水给水阀aⅰ,尾气吸收循环水箱液位达到40cm时软水给水阀aⅰ自动关闭,在氨水制备过程中,合格氨水通过氨水采出管线进入氨水储存灌时,会产生少量的氨气尾气,或氨水在氨水储罐里长期存放时,由于温度等的影响也会有少量氨气尾气产生,在氨水装车过程中氨水车里的气相通过氨水装车尾气回收气相管线进入氨水罐,这些尾气都会通过罐顶的呼吸阀排到大气中,如图在尾气吸收循环水箱内加入40cm的水位,正常工作时水面离呼吸阀组呼吸口的距离时30cm左右,水通过尾气吸收循环泵入口管线,打开入口阀bⅰ,管径为dn15,利用尾气吸收循环泵增压到0.4mpa,压力表指示值,通过泵出口管线(管径为dn15)、止回阀,bⅱ吸收阀控制进入尾气吸收循环水箱顶部的喷淋装置,利用喷淋装置喷出的雾状水对呼吸阀排出的尾气进行反复吸收回收,在尾气吸收循环水箱20cm处安装一个氨水浓度测量仪表,通过信号输出控制吸收阀bⅱ和采出阀bⅲ,当尾气吸收循环水箱里吸收氨水的浓度达到15%时,采出阀bⅲ打开,吸收阀bⅱ延时3秒关闭,将氨水通过去氨水制备器的管线送入氨水制备器生产氨水,管径为dn15,同时软化水管线上的aⅰ阀打开给尾气吸收循环水箱补水,当尾气吸收循环水箱内氨水的浓度低于5%时,通过信号输出控制吸收阀bⅱ打开继续循环吸收,延时3秒关闭采出阀bⅲ。连续往复循环吸收、采出,达到呼吸阀处尾气的回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