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贴合设备用的胶阀针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29505发布日期:2023-03-14 18:49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贴合设备用的胶阀针头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点胶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贴合设备用的胶阀针头。


背景技术:

2.参照对比文件cn211989463u,在电子科技时代,每天都会有不同的电子产品面世,各类电子产品在追逐精密轻便化的同时,让这些电子产品在生产时对工艺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苛刻,点胶机设备是把电子胶水、油或者其他液体涂抹、灌封、点滴到产品上,让产品起到黏贴、灌封、绝缘、固定、表面光滑等作用,在电子、照明和汽车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点胶机针头的选择将决定点胶效果的好坏,每一只点胶针头,每一个生产流程都经过严格质量控制,确保针尖无毛边,从而达到最佳点胶效果,贴合设备通过胶阀点胶的方法时,常采用圆柱形针头点胶。
3.然而现有点胶设备仍有以下不足之处:
4.其一、圆柱形针头点胶的方法因为针孔直径小时点胶的效率低,针孔大时胶水聚集很厚,在机构翻转下压时胶水容易滴落;
5.其二、在滴胶时,流体从胶阀底部进入针头内部,进行递交,过程中存在有胶水掉落影响滴胶的效果的现象,影响滴胶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贴合设备用的胶阀针头,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7.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8.一种贴合设备用的胶阀针头,包括胶阀,还包括:
9.连接件:所述胶阀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件;
10.锥形针头:所述连接件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锥形针头。
11.进一步的,所述胶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内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行程座,所述行程座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撞针,所述阀体下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喷嘴,所述阀体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气接头,所述阀体另一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进料接头,流体从进料接头进入阀体的底部,未开启气压时,撞针与活塞在弹簧反弹力的作用下,撞针头部与喷嘴平整的部分接触,阻止流体流出,启动气压后,气压从进气接头进入阀体内部,气压挤压活塞使其带动撞针在阀体内部向上运动,撞针与喷嘴分离,流体在供料压力作用下通过喷嘴流出。
12.进一步的,所述锥形针头包括针头,所述针头的底部开设有狭缝,所述针头上表面的中部固定套接有针孔,所述针孔的外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孔,通过连接件流入锥形针头的针孔内部,针孔与狭缝连接,流体通过狭缝滴出。
13.进一步的,所述胶阀与所述锥形针头通过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包括螺纹管,所述螺纹管与所述喷嘴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连接件包括下连接头,所述下连接头
与所述连接孔活动套接,流体通过连接件从喷嘴流入锥形针头。
14.进一步的,所述弹簧的顶部与所述行程座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底部与所述活塞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大小与所述活塞与所述行程座的大小相适配,所述活塞的大小与所述阀体的大小相适配,所述撞针的大小与所述喷嘴的大小相适配,所述撞针的大小与所述阀体的大小相适配,不启动气压时,活塞与撞针在弹簧的反弹力作用下,与喷嘴的平整处接触,使得阀体处于关闭状态,活塞在弹簧的弹力与气压的压力作用下在阀体内部上下移动,实现撞针与喷嘴的接触与分离。
15.进一步的,所述进气接头的大小与所述阀体的大小相适配,所述进料接头的大小与所述阀体的大小相适配,所述喷嘴的上表面与所述阀体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喷嘴的下表面与所述连接件的上端固定连接,开启气压后,气压由进气接头进入阀体的内部,流体由进料接头进入阀体内部。
16.进一步的,所述针头的大小与所述阀体的大小相适配,所述针孔的大小与所述连接孔的大小相适配,所述狭缝所述针孔的大小相适配且相互联通,流体经由针孔进入狭缝滴出。
17.进一步的,所述螺纹管的大小与所述喷嘴的大小相适配,所述下连接头的大小与所述连接孔的大小相适配,连接件将胶阀与锥形针头连接。
18.进一步的,所述喷嘴的下部连接双螺纹连接件,所述双螺纹连接件上下表面均为螺纹管,且大小与所述喷嘴与所述连接孔的大小相适配,双螺纹连接头有效地将胶阀与锥形针头连接。
19.进一步的,所述喷嘴的下部固定连接有单螺纹接头,所述单螺纹接头上部的大小与所述喷嘴底部的大小相适配,所述单螺纹接头下部的大小与所述连接孔的大小相适配,单螺纹连接头有效的胶阀与锥形针头连接。
20.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21.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锥形针头,胶体从进料接头进入阀体的底部,未开启气压时,撞针与活塞在弹簧反弹力的作用下,撞针头部与阀体内部平整的部分接触,阻止流体流出,启动气压后,气压从进气接头进入阀体内部,气压挤压活塞使其带动撞针在阀体内部向上运动,撞针与喷嘴分离,流体在供料压力作用下通过喷嘴流出,通过连接件流入针头的针孔内部,针孔与狭缝联通,通过改善针头设计而大大改善点胶贴合效果。
22.2.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件将锥形针头与阀体连接,流体经过连接件进入锥形针头,避免流体从外部流出。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胶阀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检测设备固定组件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气体泄漏检测组件结构示意图。
27.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28.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结构示意图。
29.附图标记为:1、胶阀;101、阀体;102、行程座;103、弹簧;104、活塞;105、撞针;106、
喷嘴;107、进气接头;108、进料接头;2、锥形针头;201、针头;202、狭缝;203、针孔;204、连接孔;3、连接件;301、下连接头;302、螺纹管;4、双螺纹连接件;5、单螺纹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另外,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结构的形态只不过是例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燃气管道检测设备并不限定于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结构,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1.实施例一:参照图1,一种贴合设备用的胶阀针头,包括胶阀1,还包括:
32.连接件3:所述胶阀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件3;
33.锥形针头2:所述连接件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锥形针头2。
34.参照图2,所述胶阀1包括阀体101,所述阀体101内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行程座102,所述行程座10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弹簧103,所述弹簧10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活塞104,所述活塞10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撞针105,所述阀体101下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喷嘴106,所述阀体101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气接头107,所述阀体101另一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进料接头108,流体从进料接头108进入阀体1的底部,未开启气压时,撞针105与活塞104在弹簧103反弹力的作用下,撞针105头部与喷嘴106平整的部分接触,阻止流体流出,启动气压后,气压从进气接头107进入阀体1内部,气压挤压活塞104使其带动撞针105在阀体101内部向上运动,撞针105与喷嘴106分离,流体在供料压力作用下通过喷嘴106流出,通过气压与弹簧103的弹力控制点胶的开始与结束,完成点胶的第一步。
35.参照图3,所述锥形针头2包括针头201,所述针头201的底部开设有狭缝202,所述针头201上表面的中部固定套接有针孔203,所述针孔203的外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孔204,通过连接件3流入锥形针头2的针孔203内部,针孔203与狭缝202联通,流体通过狭缝202滴出,通过改善针头设计而大大改善点胶贴合效果。
36.参照图4,所述胶阀1与所述锥形针头2通过所述连接件3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3包括螺纹管302,所述螺纹管302与所述喷嘴106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连接件3包括下连接头301,所述下连接头301与所述连接孔204活动套接,流体通过连接件3从喷嘴106流入锥形针头2,连接件3可以有效防止流体流出胶阀1进入锥形针头2内部时,出现泄露的情况,避免泄露出的滴胶影响滴胶的效果。
37.参照图1,所述弹簧103的顶部与所述行程座102固定连接,所述弹簧103的底部与所述活塞10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弹簧103的大小与所述活塞104与所述行程座102的大小相适配,所述活塞104的大小与所述阀体101的大小相适配,所述撞针105的大小与所述喷嘴106的大小相适配,所述撞针105的大小与所述阀体101的大小相适配,不启动气压时,活塞104与撞针105在弹簧的反弹力作用下,与喷嘴106的平整处接触,使得阀体101处于关闭状态,活塞104在弹簧103的弹力与气压的压力作用下在阀体101内部上下移动,实现撞针105与喷嘴106的接触与分离,实现自动点胶的操作,防止阀体1内部的流体流出,污染胶阀1与锥形针头2,避免泄露出的胶影响点胶机的工作效率。
38.参照图1,所述进气接头107的大小与所述阀体101的大小相适配,所述进料接头
108的大小与所述阀体101的大小相适配,所述喷嘴106的上表面与所述阀体101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喷嘴106的下表面与所述连接件3的上端固定连接,开启气压后,气压由进气接头107进入阀体101的内部,流体由进料接头108进入阀体101内部,进行点胶的操作。
39.参照图2,所述针头201的大小与所述阀体101的大小相适配,所述针孔203的大小与所述连接孔204的大小相适配,所述狭缝202与所述针孔203的大小相适配且相互联通,流体经由针孔203进入狭缝203滴出,提高了点胶的效果。
40.参照图4,所述螺纹管302的大小与所述喷嘴106的大小相适配,所述下连接头301的大小与所述连接孔204的大小相适配,连接件3将胶阀1与锥形针头2连接,使得连接更加紧密,避免泄露出的滴胶影响滴胶的效果。
4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工作原理:流体从进料接头108进入阀体1的底部,未开启气压时,撞针105与活塞104在弹簧103反弹力的作用下,撞针头部与喷嘴106平整的部分接触,阻止流体流出,启动气压后,气压从进气接头107进入阀体1内部,气压挤压活塞104使其带动撞针105在阀体1内部向上运动,撞针105与喷嘴106分离,流体在供料压力作用下通过喷嘴106流出,通过连接件3流入锥形针头2的针孔203内部,针孔203与狭缝220联通,流体通过狭缝202滴出,当完成一个点胶动作后,启动气压关闭,活塞104在弹簧102的作用力下迅速带动撞针105向下运动。
42.实施例二:
43.参照图5,所述喷嘴106的下部连接双螺纹连接件4,所述双螺纹连接件4上下表面均为螺纹管,且大小与所述喷嘴106与所述连接孔204的大小相适配,双螺纹连接头4有效地将胶阀1与锥形针头2连接,有效地防止出现流体泄露的情况,避免泄露出的滴胶影响滴胶的效果,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将连接件更换为双螺纹连接件。
44.实施例三:
45.参照图6,所述喷嘴106的下部固定连接有单螺纹接头5,所述单螺纹接头5上部的大小与所述喷嘴106底部的大小相适配,所述单螺纹接头5下部的大小与所述连接孔204的大小相适配,单螺纹连接头5有效的胶阀1与锥形针头2连接,有效地防止出现流体泄露的情况,避免泄露出的滴胶影响滴胶的效果,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将连接件更换为单螺纹接头。
46.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47.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48.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