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S真空低温水媒介可变容多用途无糊化安全浓缩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86359发布日期:2023-03-17 18:32阅读:36来源:国知局
NS真空低温水媒介可变容多用途无糊化安全浓缩设备的制作方法
ns真空低温水媒介可变容多用途无糊化安全浓缩设备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浓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ns真空低温水媒介可变容多用途无糊化安全浓缩设备。


背景技术:

2.膏滋又称煎膏剂,为我国习用的一类膏状口服剂型。它以滋补为主,兼有缓慢的治疗作用,且因含有蔗糖,蜂蜜而味美可口,为很多人所使用。如枇杷膏、果膏和益母草膏等。
3.现有的膏滋加工为真空浓缩技术,都是使用水蒸汽加热浓缩罐中的果汁等液体,用蒸汽锅炉作为热源,蒸汽温度高于100℃,维生素abcde等营养素在超过80℃时,就会被破坏,真空负压状态下使汁液浓缩速度快,却因为温度长时间超过80℃,使汁液中的维生素等营养元素产生大量糊化,颜色发黑,口感不好,更不利于身体健康。
4.现有的真空浓缩设备无论单效还是多效,都是把设备分成换热器和蒸发罐两个部分且被浓缩的液体原料在这两个部分里形成内循环完成蒸发浓缩过程。一旦液体原料容量不足,换热器内液体被加热后顶部液面太低不能上升进入蒸发器便形不成液体内循环,从而使换热器内液体原料温度上升过快,结果便是被浓缩的液体原料更严重的糊化。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ns真空低温水媒介可变容多用途无糊化安全浓缩设备。
6.ns真空低温水媒介可变容多用途无糊化安全浓缩设备,包括真空泵、浓缩罐和恒温水箱,所述抽真空管的一侧设有止回阀,所述止回阀的两个接口均连接有抽真空管,两个所述抽真空管的一端分别安装在浓缩罐的输出口和真空泵的输入口,所述浓缩罐的外部底端固定安装有外壳,所述外壳的内表面和浓缩罐的外表面之间形成水浴腔,所述恒温水箱的出水口连接有第一进水管,所述第一进水管的出水口连接有第一管道泵,所述第一管道泵的出水口连接有第二进水管,所述第二进水管的一端贯穿外壳并延伸至水浴腔的内部,所述外壳的顶端贯穿安装有与水浴腔连通的第一回水管,所述第一回水管的一端贯穿安装在恒温水箱的顶部,所述恒温水箱的顶部贯穿安装有第二回水管,所述第二回水管的一端连接有第一多通管,所述第一多通管的多个连接口均依次贯穿外壳和浓缩罐的表面并延伸至浓缩罐的内部,所述恒温水箱的另一出水口连接有第四进水管,所述第四进水管的出水口连接有第二管道泵,所述第二管道泵的出水口连接有第三进水管,所述第三进水管的出水口连接有第二多通管,第二多通管的多个连接口均连接有第二开关,多个所述第二开关的一端均连接有第六进水管,多个所述第六进水管均依次贯穿外壳和浓缩罐的表面并延伸至浓缩罐的内部,多个所述第六进水管和第一多通管的多个连接口之间连接有加热盘管。
7.优选的,所述浓缩罐的顶端贯穿安装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位于浓缩罐外侧的一端连接有第一开关。
8.优选的,所述浓缩罐的顶部贯穿安装有真空压力表,所述真空压力表的一端延伸
至浓缩罐的内部。
9.优选的,所述浓缩罐的底端贯穿安装有放料管,所述放料管的底端贯穿外壳的表面并延伸至其下方。
10.优选的,所述浓缩罐的顶部开设有检修口。
11.优选的,所述真空泵的输出口连接有排气管。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恒温水箱,恒温水箱能够保持其内部水溶液保持恒定温度,便于水溶液在浓缩罐内循环流动过程中,水溶液热量中的热量能够熬制果膏、药膏类膏滋,汁液低温浓缩成膏体后保留绝大部分的营养成分不分解不糊化,保持原色原味,还有使工业生产过程更加安全并节约水、电等能源的目的;
14.2.浓缩过程在温度低、无氧的真空环境中进行,可以减少营养成分的热敏氧化,使维生素abcde等营养元素更多保留下来,有利于身体健康;
15.3.所用热量传导媒介是水,而不是水蒸汽,只有用水作为热量传导媒介,才能可靠控制浓缩罐内达到巴氏杀菌温度70℃蒸发浓缩,并成本最低且安全、卫生;
16.4.浓缩罐内采用上下平行排列的若干加热盘管,使加热面积更大浓缩速度更快,可根据罐内液体浸漫加热盘管的位置开关加热盘管的数量,以节省更多能源;
17.5.本实用新型采用热水作为热源,循环加热浓缩罐中的汁液,在巴氏杀菌的安全温度70℃状态下完成长时间浓缩过程,既完成了膏体浓缩又达到了灭菌效果,最大的优点是营养元素在低温状态下最大化保留下来,膏体不糊化不发黑,呈琥珀色,更加有利于身体健康;
18.6.省却了蒸汽锅炉,只要有加热循环水的热源即可,也使生产过程更加安全,不会发生锅炉爆炸的危险;
19.7.因为独立罐体且结构简单,本实用新型容量大却造价低,为工厂节约投资成本;
20.8.本实用新型使原料在一个独立罐体空间内,量可多可少,易于保温,既可作为浓缩设备使用也可作为加热保温罐使用,在生产过程中非常灵活。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ns真空低温水媒介可变容多用途无糊化安全浓缩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22.图中:真空泵1、排气管2、水浴腔3、抽真空管4、浓缩罐5、第一回水管6、恒温水箱7、第一进水管8、第一管道泵9、第二进水管10、放料管11、外壳12、第二管道泵13、第三进水管14、第四进水管15、温度计16、止回阀17、第二回水管18、压力表19、检修口20、进料管21、第一开关22、加热盘管23、第二开关24、第六进水管25、第二多通管26、第一多通管27。
具体实施方式
23.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24.如图1所示的ns真空低温水媒介可变容多用途无糊化安全浓缩设备,包括真空泵1、浓缩罐5和恒温水箱7,抽真空管4的一侧设有止回阀17,止回阀17的两个接口均连接有抽
真空管4,两个抽真空管4的一端分别安装在浓缩罐5的输出口和真空泵1的输入口,;真空泵1的输出口连接有排气管2;真空泵1通电工作后将浓缩罐5内的空气依次经抽真空管4和排气管2抽出至外界环境中,使得浓缩罐5内处于真空状态,通过真空技术,降低浓缩罐内汁液沸点,汁液62℃开始沸腾蒸发,达到低温浓缩的目的并节约水、电等能源。
25.浓缩罐5的外部底端固定安装有外壳12,外壳12的内表面和浓缩罐5的外表面之间形成水浴腔3,恒温水箱7的出水口连接有第一进水管8,第一进水管8的出水口连接有第一管道泵9,第一管道泵9的出水口连接有第二进水管10,第二进水管10的一端贯穿外壳12并延伸至水浴腔3的内部,外壳12的顶端贯穿安装有与水浴腔3连通的第一回水管6,第一回水管6的一端贯穿安装在恒温水箱7的顶部,恒温水箱7的型号为dkb-501s;恒温水箱7中的水一直处于设定的恒温状态,第一管道泵9将恒温水箱7中水依次经第二进水管10和第一进水管8输送至水浴腔3中,水浴腔3中的恒温水溶液中的热量对浓缩罐5内的汁液进行加热操作。
26.恒温水箱7的顶部贯穿安装有第二回水管18,第二回水管18的一端连接有第一多通管27,第一多通管27的多个连接口均依次贯穿外壳12和浓缩罐5的表面并延伸至浓缩罐5的内部,恒温水箱7的另一出水口连接有第四进水管15,第四进水管15的出水口连接有第二管道泵13,第二管道泵13的出水口连接有第三进水管14,第三进水管14的出水口连接有第二多通管26,第二多通管26的多个连接口均连接有第二开关24,多个第二开关24的一端均连接有第六进水管25,多个第六进水管25均依次贯穿外壳12和浓缩罐5的表面并延伸至浓缩罐5的内部,多个第六进水管25和第一多通管27的多个连接口之间连接有加热盘管23;第二管道泵13通电后工作,便于将恒温水箱7中的恒温水溶液依次通过第四进水管15、第三进水管14、第二多通管26、多个第二开关24和第六进水管25输送至多个加热盘管23内,恒温的水溶液在多个加热盘管23内流动,多个加热盘管23内的恒温水溶液将浓缩罐5内的汁液进行加热操作,通过与水浴腔3内恒温水溶液配合,便于对浓缩罐5内的汁液进行加热操作,提升了对汁液加热的效率;多个加热盘管23内的恒温水溶液依次从第一多通管27和第二回水管18输送至恒温水箱7内,便于恒温水溶液的循环利用。
27.浓缩罐5的顶端贯穿安装有进料管21,进料管21位于浓缩罐5外侧的一端连接有第一开关22;进料管21用于输送汁液。
28.浓缩罐5的顶部贯穿安装有真空压力表19,真空压力表19的一端延伸至浓缩罐5的内部。压力表19用于检测浓缩罐5内真空压力状态。
29.浓缩罐5的底端贯穿安装有放料管11,放料管11的底端贯穿外壳12的表面并延伸至其下方;放料管11将浓缩罐5内加工完成的汁液排出。
30.浓缩罐5的顶部开设有检修口20;检修口20可供工作人员检查、维护操作。
31.工作原理:恒温水箱7中的水一直处于设定的恒温状态,恒温水箱7中的水经第一管道泵9通过第一进水管8和第二进水管10进入水浴腔3中,随着水浴腔3内的水溶液的体积逐渐被填满,水浴腔3内的水溶液通过回水管6回流至恒温水箱7内,实现对浓缩罐5中的物质进行恒温加热,同时真空泵1能够对浓缩罐5抽真空,使得浓缩罐5中处于真空状态,实现浓缩罐5中膏滋所需特定环境的加工方式;
32.在第一管道泵9通电工作的同时将第二管道泵13通电工作,将恒温水箱7中的恒温水溶液依次通过第四进水管15、第三进水管14、第二多通管26、多个第二开关24和第六进水
管25输送至多个加热盘管23内,恒温的水溶液在多个加热盘管23内流动,多个加热盘管23内的恒温水溶液将浓缩罐5内的汁液进行加热操作,通过与水浴腔3内恒温水溶液配合,便于对浓缩罐5内的汁液进行加热操作,提升了对汁液加热的效率便于膏滋的生产。
33.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