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肥料复合式造粒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55643发布日期:2022-12-07 02:48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肥料复合式造粒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造粒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复合肥料复合式造粒机。


背景技术:

2.复合肥料是指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的化肥,复合肥具有养分含量高、副成分少且物理性状好等优点,对于平衡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作物的高产稳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它也有一些缺点,比如它的养分比例总是固定的,而不同土壤、不同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种类、数量和比例是多样的。因此,使用前最好进行测土,了解田间土壤的质地和营养状况,另外也要注意和单元肥料配合施用,才能得到更好的效果。在复合肥料的生产制备过程中,需要对复合肥进行造粒,进而行成颗粒状的复合肥成品。
3.目前,在复合肥料的生产制备过程中,复合肥原料由于长期堆放导致结块,结块的肥料进入造粒机时,容易堵塞入口,且下料不够均匀,导致对辊挤压时压力不够,造成少许肥料没有被有效的挤压,没有被有效挤压而松散的化肥随着挤压好的化肥一同排出,影响力复合肥的质量,故现有的复合式造粒机存在挤压造粒速度较慢和造粒质量较差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复合肥料复合式造粒机,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复合肥料复合式造粒机,包括散料装置,所述散料装置的外表面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散料装置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辊和第二转动辊,所述第一转动辊和第二转动辊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散料锤,所述散料装置的右侧安装有传送装置,所述传送装置的进料端位于散料装置的内部,所述传送装置的出料端位于对辊挤压箱的上方,所述对辊挤压箱的外表面安装有正反电机,所述正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挤压辊,所述对辊挤压箱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送料桶,所述送料桶的一端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送料桶右侧的下方设置有成品出料口。
8.可选的,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表面传动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一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辊,所述第一转动辊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散料装置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齿轮的一面通过轴承与散料装置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齿轮的另一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辊,所述第二转动辊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散料装置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散料锤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均匀分布在第一转动辊和第二转动辊的外表面。
9.可选的,所述散料装置的上表面设置有进料口,所述散料装置的右侧面开设有出料口。
10.可选的,所述传送装置的两侧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腿,所述传送装置的传送带的表面安装有传送板。
11.可选的,所述对辊挤压箱的上表面开设有下料口,所述正反电机的输出端穿过对辊挤压箱的外壁,所述挤压辊远离正反电机的一端通过轴承与对辊挤压箱的内侧壁转动连接。
12.可选的,所述正反电机和挤压辊的数量均为两个,且对称分布在对辊挤压箱的内部,所述两个正反电机的转动方向相反且同步向内转动。
13.可选的,所述转轴的右端通过轴承与送料桶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螺旋叶。
14.可选的,所述送料桶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腿,所述送料桶的下表面开设有落料孔,所述落料孔的直径小于料粒的直径,所述落料孔的数量为若干个且矩形阵列分布在送料桶的下表面,所述送料桶的正下方放置有收集箱。
15.(三)有益效果
1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复合肥料复合式造粒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7.1、该造粒机,通过第一电机、第一转动辊和第二转动辊的设置,使该造粒机具备了将复合肥原料打散的效果,在使用过程中,工作人员打开造粒机使造粒机工作,第一电机带动第一齿轮转动,进而带动第二齿轮转动,使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带动第一转动辊和第二转动辊向内转动,工作人员将复合肥原料从进料口倒入散料装置内,进入散料装置内的复合肥原料,在第一转动辊和第二转动辊表面的散料锤击打下,将结块的复合肥原料打散,得到了大小相对一致的复合肥原料,再经过传送装置的作用下,使复合肥原料均匀的进入对辊挤压箱内,保证了对辊挤压时压力充足,起到了对辊挤压时因压力不够而降低挤压造粒速度的作用,达到了提高造粒生产效率的目的。
18.2、该造粒机,通过螺旋叶和落料孔的设置,使该造粒机具备了对挤压成粒后的复合肥料进行筛选的效果,在使用过程中,复合肥原料在传送装置的作用下,原料落入对辊挤压箱内,在两个同步向内转动的挤压辊的作用下,将原料挤压成粒,挤压后的复合肥落入到送料桶内,第二电机带动转轴转动,进而带动螺旋叶转动,使料粒在送料桶内翻转并向右移动,通过送料桶下表面设置的落料孔,没有成粒或松散的原料从落料孔落下,落入到收集箱内,收集箱内的原料装满时,重新倒入散料装置内即可,筛选后的料粒在螺旋叶的作用下传送到送料桶的右端,从成品出料口落下,起到了筛选未成粒复合肥的作用,达到了提高料粒质量的目的。
19.3、该造粒机,通过传送装置的设置,使该造粒机具备了向对辊挤压箱内送料的效果,使用过程中,持续向散料装置内倒入复合肥原料,通过传送装置表面设置送料板,将散料装置内的原料刮起,并将原料送入对辊挤压箱内,达到了自动向对辊挤压箱送料的目的。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散料箱内部结构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的结构示意图。
25.图中:1、散料装置;101、出料口;102、进料口;2、第一电机;3、第一齿轮;4、第一转动辊;5、散料锤;6、第二齿轮;7、第二转动辊;8、传送装置;81、连接块;82、第一支撑腿;83、传送板;9、对辊挤压箱;91、下料口;10、正反电机;11、挤压辊;12、送料桶;121、第二支撑腿;13、第二电机;131、转轴;14、螺旋叶;15、落料孔;16、收集箱;17、成品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7.实施例1
28.请参阅图3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一种复合肥料复合式造粒机,包括散料装置1,散料装置1的上表面设置有进料口102,散料装置1的右侧面开设有出料口101,散料装置1的外表面安装有第一电机2,散料装置 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辊4和第二转动辊7,第一电机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3,第一齿轮3的表面传动连接有第二齿轮6,第一齿轮3的一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辊4,第一转动辊4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散料装置1 的内侧壁转动连接,第二齿轮6的一面通过轴承与散料装置1的内侧壁转动连接,第二齿轮6的另一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辊7,第二转动辊7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散料装置1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散料锤5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均匀分布在第一转动辊4和第二转动辊7的外表面,第一转动辊4和第二转动辊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散料锤5,散料装置1的右侧安装有传送装置8,传送装置8的两侧安装有连接块81,连接块8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腿 82,传送装置8的传送带的表面安装有传送板83,传送装置8的进料端位于散料装置1的内部。
29.使用时,工作人员打开造粒机使造粒机工作,第一电机2带动第一齿轮3 转动,进而带动第二齿轮6转动,使第一齿轮3和第二齿轮6带动第一转动辊4和第二转动辊7向内转动,工作人员将复合肥原料从进料口102倒入散料装置1内,进入散料装置1内的复合肥原料,在第一转动辊4和第二转动辊7表面的散料锤5击打下,将结块的复合肥原料打散,得到了大小相对一致的复合肥原料,再经过传送装置8的作用下,使复合肥原料均匀的进入对辊挤压箱9内,保证了对辊挤压时压力充足,起到了对辊挤压时因压力不够而降低挤压造粒速度的作用,达到了提高造粒生产效率的目的。
30.实施例2
31.请参阅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传送装置8的出料端位于对辊挤压箱9的上方,对辊挤压箱9的上表面开设有下料口91,正反电机10 的输出端穿过对辊挤压箱9的外壁,挤压辊11远离正反电机10的一端通过轴承与对辊挤压箱9的内侧壁转动连接,对辊挤压箱9的外表面安装有正反电机10,正反电机10和挤压辊11的数量均为两个,且对称分布在对辊挤压箱9的内部,两个正反电机10的转动方向相反且同步向内转动,正反电机10 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挤压辊11,对辊挤压箱9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送料桶 12,送料桶12的一端安装有第二电机13,第二电机1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131,转轴131的右端通过轴承与送料桶12的内侧壁转动连接,转轴131 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螺旋叶14,送料桶12右侧的下方设置有成品出料口17,送料桶1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腿121,送料桶12的下表
面开设有落料孔15,落料孔15的直径小于料粒的直径,落料孔15的数量为若干个且矩形阵列分布在送料桶12的下表面,送料桶12的正下方放置有收集箱16。
32.使用时,复合肥原料在传送装置8的作用下,原料落入对辊挤压箱9内,在两个同步向内转动的挤压辊11的作用下,将原料挤压成粒,挤压后的复合肥落入到送料桶12内,第二电机13带动转轴131转动,进而带动螺旋叶14 转动,使料粒在送料桶12内翻转并向右移动,通过送料桶12下表面设置的落料孔15,没有成粒或松散的原料从落料孔15落下,落入到收集箱16内,收集箱16内的原料装满时,重新倒入散料装置1内即可,筛选后的料粒在螺旋叶14的作用下传送到送料桶12的右端,从成品出料口17落下,起到了筛选未成粒复合肥的作用,达到了提高料粒质量的目的。
3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