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工位点胶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02762发布日期:2022-11-09 03:41阅读:47来源:国知局
双工位点胶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导电膜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双工位点胶机。


背景技术:

2.生活中,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经常使用的交通工具,为人类的出行带来方便。在汽车驾驶室的左右两侧一般都要设有后视镜,通过后视镜驾驶员可观察到汽车后方及下方路面的状况,以便驾驶员能够根据路面的实际情况作出正确的操作,减小事故的发生率。
3.目前,市面上逐渐出现了通过在汽车后视镜后面贴附导电加热膜来增加后视镜除雨雾的功能,导电加热膜内具有控制电路层,在使用导电涂料印刷出电路后,需要设置相应的接线触点,目前对于接线触点的设置是通过人工打孔后再安装接线端子来完成的,而接线端子需要点胶后固定在后视镜加热膜上,但是采用人工操作完成的方式不仅存在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大的缺点,而且会影响点胶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工位点胶机,采用机械化的方式在后视镜加热膜的接线端子处点胶固定,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还提高了点胶质量。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工位点胶机,包括机座,所述机座上沿前后方向水平移动设置有前后驱动机构,所述前后驱动机构上沿左右方向水平移动设置有左右驱动机构,所述左右驱动机构上沿竖直方向移动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驱动端安装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上设置有点胶头和用于点胶时将后视镜加热膜下压固定在所述机座上的预压紧机构,所述预压紧机构包括导柱、压头、弹簧和滑套,所述滑套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件上,所述导柱的一端插入所述滑套中并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所述压头设置在所述导柱的另一端,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导柱外,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滑套相抵靠,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压头相抵靠。
6.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一款双工位点胶机,采用机械自动化的方式实现对后视镜加热膜的接线端子处的点胶固定,具体是通过前后驱动机构、左右驱动机构和升降机构实现点胶头在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上的移动,满足点胶位置需求;在点胶过程中,通过设置预压紧机构,能够使得在点胶时将后视镜加热膜下压固定在机座上,防止点胶时后视镜加热膜发生移位而导致点胶位置不准确,同时,通过对预压紧机构的结构进行设计,预压紧机构包括导柱、压头、弹簧和滑套,导柱的一端插入滑套中并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压头设置在导柱的另一端,压头用于点胶时压紧后视镜加热膜,在导柱外套设弹簧,使得压头下压时对后视镜加热膜具有缓冲作用,防止压头压坏后视镜加热膜。
7.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工位点胶机,其中,所述固定件包括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与所述升降机构的驱动端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块上,且所述第二固定块在所述第一固定块上的高度位置可调,所述点胶头和所述预压紧机
构均安装在所述第二固定块上。通过设置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使得第二固定块在第一固定块上的高度位置可调,且点胶头和预压紧机构均安装在第二固定块上,从而实现点胶头和预压紧机构在高度位置上的可调性,以满足不同的用户需求。
8.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工位点胶机,其中,所述第一固定块为长条形结构,且所述第一固定块的长度方向沿竖向设置,所述第一固定块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用于调节安装高度的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块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固定孔中。通过在第一固定块上设置不同高度的固定孔,实现第二固定块在第一固定块上的位置可调,通过螺栓实现固定或拆卸,结构简单易实现。
9.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工位点胶机,其中,所述第二固定块上开设有供所述滑套插入的安装孔,所述滑套呈t型结构,且所述滑套包括套筒和限位沿,所述限位沿设置在所述套筒的一端,所述限位沿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块上。通过设置t型的滑套,滑套的限位沿可与安装孔形成限位,防止滑套从安装孔中脱离,便于滑套牢固固定在第二固定块上。
10.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工位点胶机,其中,所述导柱的顶部设置有限位螺帽。通过设置限位螺帽,能够对导柱与滑套之间形成限位,防止导柱沿竖直方向移动时向下脱离滑套。
11.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工位点胶机,其中,所述压头的底部设置有滚珠。通过在压头的底部设置滚珠,使得压头在后视镜加热膜上移动时避免对后视镜加热造成划痕损坏,同时也便于压头通过滚珠在后视镜加热膜上顺滑移动。
12.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工位点胶机,其中,所述前后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滑轨、第一滑块和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滑轨的长度方向沿所述机座前后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滑轨上,所述第一气缸固定在所述第一滑轨上,且所述第一气缸的驱动端与所述第一滑块连接。通过设置前后驱动机构,实现第一气缸驱动第一滑块沿机座前后方向移动。
13.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工位点胶机,其中,所述左右驱动机构包括第二滑轨、第二滑块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滑轨的长度方向沿所述机座左右方向设置,且所述第二滑轨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滑轨的长度方向相垂直,所述第二滑轨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滑块上,所述第二滑块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滑轨上,所述第二气缸固定在所述第二滑轨上,且所述第二气缸的驱动端与所述第二滑块连接。通过设置左右驱动机构,实现第二气缸驱动第二滑块沿机座左右方向移动。
14.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工位点胶机,其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三滑轨、第三滑块和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滑轨的长度方向沿竖向设置,所述第三滑轨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滑块上,所述第三滑块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三滑轨上,所述第三气缸固定在所述第三滑轨上,且所述第三气缸的驱动端与所述第三滑块连接,所述第三滑块与所述固定件连接。通过设置升降机构,实现第三气缸驱动第三滑块沿竖直方向移动,从而带动固定件沿竖直方向移动。
15.结合前后驱动机构、左右驱动机构和升降机构,能够实现点胶头和预压紧机构在机座上沿前后左右上下移动。
16.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工位点胶机,其中,所述前后驱动机构、左右驱动机构、升降机构、固定件、点胶头和预压紧机构的数量均为2个。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双工位点胶,可实现两个工位同时点胶,可大大提高点胶效率。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点胶头和预压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0.附图标记说明:
21.1、机座;2、前后驱动机构;2.1、第一滑轨;2.2、第一滑块;3、左右驱动机构;3.1、第二滑轨;3.2、第二滑块;4、升降机构;4.1、第三滑轨;4.2、第三滑块;5、固定件;5.1、第一固定块;5.1.1、固定孔;5.2、第二固定块;6、点胶头;7、预压紧机构;7.1、导柱;7.2、压头;7.3、弹簧;7.4、滑套;7.4.1、套筒;7.4.2、限位沿;7.5、限位螺帽。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示出了一种双工位点胶机,包括机座1,机座1上沿前后方向水平移动设置有前后驱动机构2,前后驱动机构2上沿左右方向水平移动设置有左右驱动机构3,左右驱动机构3上沿竖直方向移动设置有升降机构4,升降机构4的驱动端安装有固定件5,固定件5上设置有点胶头6和用于点胶时将后视镜加热膜下压固定在机座1上的预压紧机构7,预压紧机构7包括导柱7.1、压头7.2、弹簧7.3和滑套7.4,滑套7.4固定设置在固定件5上,导柱7.1的一端插入滑套7.4中并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压头7.2设置在导柱7.1的另一端,弹簧7.3套设在导柱7.1外,弹簧7.3的一端与滑套7.4相抵靠,弹簧7.3的另一端与压头7.2相抵靠。
24.具体的,如图3,固定件5包括第一固定块5.1和第二固定块5.2,第一固定块5.1与升降机构4的驱动端连接,第二固定块5.2固定在第一固定块5.1上,且第二固定块5.2在第一固定块5.1上的高度位置可调,点胶头6和预压紧机构7均安装在第二固定块5.2上。通过设置第一固定块5.1和第二固定块5.2,使得第二固定块5.2在第一固定块5.1上的高度位置可调,且点胶头6和预压紧机构7均安装在第二固定块5.2上,从而实现点胶头6和预压紧机构7在高度位置上的可调性,以满足不同的用户需求。
25.第一固定块5.1为长条形结构,且第一固定块5.1的长度方向沿竖向设置,第一固定块5.1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用于调节安装高度的固定孔5.1.1,第二固定块5.2通过螺栓固定在固定孔5.1.1中。通过在第一固定块5.1上设置不同高度的固定孔5.1.1,实现第二固定块5.2在第一固定块5.1上的位置可调,通过螺栓实现固定或拆卸,结构简单易实现。
26.第二固定块5.2上开设有供滑套7.4插入的安装孔,滑套7.4呈t型结构,且滑套7.4包括套筒7.4.1和限位沿7.4.2,限位沿7.4.2设置在套筒7.4.1的一端,限位沿7.4.2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二固定块5.2上。通过设置t型的滑套7.4,滑套7.4的限位沿7.4.2可与安装孔形成限位,防止滑套7.4从安装孔中脱离,便于滑套7.4牢固固定在第二固定块5.2上。
27.导柱7.1的顶部设置有限位螺帽7.5。通过设置限位螺帽7.5,能够对导柱7.1与滑套7.4之间形成限位,防止导柱7.1沿竖直方向移动时向下脱离滑套7.4。
28.压头7.2的底部设置有滚珠。通过在压头7.2的底部设置滚珠,使得压头7.2在后视镜加热膜上移动时避免对后视镜加热造成划痕损坏,同时也便于压头7.2通过滚珠在后视镜加热膜上顺滑移动。
29.本实施例中,前后驱动机构2包括第一滑轨2.1、第一滑块2.2和第一气缸,第一滑轨2.1的长度方向沿机座1前后方向设置,第一滑块2.2滑动连接在第一滑轨2.1上,第一气缸固定在第一滑轨2.1上,且第一气缸的驱动端与第一滑块2.2连接。通过设置前后驱动机构2,实现第一气缸驱动第一滑块2.2沿机座1前后方向移动。
30.如图2,左右驱动机构3包括第二滑轨3.1、第二滑块3.2和第二气缸,第二滑轨3.1的长度方向沿机座1左右方向设置,且第二滑轨3.1的长度方向与第一滑轨2.1的长度方向相垂直,第二滑轨3.1固定连接在第一滑块2.2上,第二滑块3.2滑动连接在第二滑轨3.1上,第二气缸固定在第二滑轨3.1上,且第二气缸的驱动端与第二滑块3.2连接。通过设置左右驱动机构3,实现第二气缸驱动第二滑块3.2沿机座1左右方向移动。
31.升降机构4包括第三滑轨4.1、第三滑块4.2和第三气缸,第三滑轨4.1的长度方向沿竖向设置,第三滑轨4.1固定连接在第二滑块3.2上,第三滑块4.2滑动连接在第三滑轨4.1上,第三气缸固定在第三滑轨4.1上,且第三气缸的驱动端与第三滑块4.2连接,第三滑块4.2与固定件5连接。通过设置升降机构4,实现第三气缸驱动第三滑块4.2沿竖直方向移动,从而带动固定件5沿竖直方向移动。
32.结合前后驱动机构2、左右驱动机构3和升降机构4,能够实现点胶头6和预压紧机构7在机座1上沿前后左右上下移动。
33.本实施例中,前后驱动机构2、左右驱动机构3、升降机构4、固定件5、点胶头6和预压紧机构7的数量均为2个。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双工位点胶,可实现两个工位同时点胶,可大大提高点胶效率。
34.综上,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一款双工位点胶机,采用机械自动化的方式实现对后视镜加热膜的接线端子处的点胶固定,具体是通过前后驱动机构2、左右驱动机构3和升降机构4实现点胶头6在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上的移动,满足点胶位置需求;在点胶过程中,通过设置预压紧机构7,能够使得在点胶时将后视镜加热膜下压固定在机座1上,防止点胶时后视镜加热膜发生移位而导致点胶位置不准确,同时,通过对预压紧机构7的结构进行设计,预压紧机构7包括导柱7.1、压头7.2、弹簧7.3和滑套7.4,导柱7.1的一端插入滑套7.4中并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压头7.2设置在导柱7.1的另一端,压头7.2用于点胶时压紧后视镜加热膜,在导柱7.1外套设弹簧7.3,使得压头7.2下压时对后视镜加热膜具有缓冲作用,防止压头7.2压坏后视镜加热膜。
35.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内、外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36.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7.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38.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