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擦片浸控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22857发布日期:2022-11-25 19:39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摩擦片浸控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但不限于制动器摩擦片润滑技术,特别是一种摩擦片浸控油装置。


背景技术:

2.制动器包括垫片、内轮毂、摩擦片、对偶钢片、分离活塞、膜片弹簧、膜片弹簧卡环等构件,制动器是混动变速器中的重要组件,但工作环境十分恶劣,尤其是制动器中的摩擦片,其工作温度高、机械负荷高、润滑不良,这种工况导致摩擦片会受到强烈的磨损。
3.在实际工作中,摩擦片在受力后推动活塞动作挤压对偶钢片,对偶钢片和摩擦片形成一个整体,变速器在启动瞬间润滑油不能马上到达此处进行润滑,导致摩擦片被挤压时只有表面油膜和超低的间隙来保证润滑,润滑效果不良,因此摩擦损失大,磨损严重,此处如果没有提前润滑,易使摩擦片磨损失效。换言之,摩擦片在装配在车辆上后,首次使用时会因未充分润滑而导致磨损严重,影响后续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摩擦片浸控油装置,可对摩擦片进行浸油润滑,并进行控油以便于后续装配,工作效率高。
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摩擦片浸控油装置,摩擦片浸控油装置包括油盒、支撑板、推动件和导向件,所述油盒设置为盛放油液,所述支撑板设置为放置摩擦片;
6.所述支撑板通过所述导向件安装在所述油盒中,且所述支撑板可在所述油盒内沿高度方向移动,以使所述摩擦片浸入所述油液中或使所述摩擦片位于液面上方以控油;
7.所述推动件与所述支撑板连接,以带动所述支撑板移动。
8.进一步,摩擦片浸控油装置还包括复位装置,所述复位装置设置在所述油盒中并与所述支撑板相连,所述支撑板在所述复位装置的作用下处于所述液面上方。
9.进一步,所述复位装置包括弹性件;
10.所述弹性件套设在所述导向件的外侧,和/或,所述弹性件套设在所述推动件的外侧;
11.所述弹性件的上端抵住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所述弹性件的下端抵住所述油盒的底部。
12.进一步,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导向孔,所述导向件为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竖直设置并穿设于所述导向孔中,使所述支撑板沿所述导向杆移动。
13.进一步,摩擦片浸控油装置还包括环形的过渡件,所述过渡件安装在所述导向孔中,所述导向杆穿设于所述过渡件的通孔中。
14.进一步,所述支撑板包括置物区和设在所述置物区外侧的安装区,所述置物区设置为放置所述摩擦片,所述安装区设置为与所述导向件连接;
15.所述置物区设置有与所述推动件配合的固定孔,所述安装区设置有所述导向孔。
16.进一步,所述推动件穿设于所述固定孔中,所述推动件位于所述支撑板上方的部
分设置有沿径向凸出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抵住所述支撑板以带动所述支撑板下降。
17.进一步,所述置物区设置有漏油孔,和/或,所述支撑板倾斜设置。
18.进一步,摩擦片浸控油装置还包括储油罐,所述油盒的下部通过回油管路与所述储油罐的进油口连通;
19.所述储油罐的出油口通过出油管路与油盒连通,或者,所述储油罐的出油口朝向所述油盒的上端开口设置。
20.进一步,摩擦片浸控油装置还包括过滤装置和循环泵,所述循环泵位于所述回油管路上,设置为提供所述油液流动的动力;
21.所述过滤装置设置在所述油盒的入口位置,或者,所述过滤装置设置在所述回油管路上。
22.进一步,摩擦片浸控油装置还包括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通过传动结构与所述推动件连接,以带动所述支撑板沿高度方向移动;或者,
23.所述推动件为手动的推杆。
24.相比于一些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摩擦片浸控油装置,可对装配前的摩擦片进行预处理,使摩擦片提前浸油进行润滑,避免摩擦片装配在车辆上后首次使用时因尚未被润滑而导致严重磨损,提高了摩擦片的使用寿命及工作可靠性。摩擦片放在支撑板上随支撑板下降浸入油液中即可实现充分润滑,操作简单方便,并且,在浸油完成后,摩擦片随支撑板从油液中升起进行控油,以去除多余的油液,节省了油液的用量,也避免摩擦片上油液过多而发生滴落的现象,便于摩擦片装配。
26.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
附图说明
27.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
2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摩擦片浸控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2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摩擦片浸控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30.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摩擦片浸控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三;
31.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摩擦片浸控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四(正视图);
32.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摩擦片浸控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五(侧视图);
33.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摩擦片浸控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六(俯视图);
34.图7为图6中a-a剖视图;
35.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支撑板、推动件和导向件的配合示意图一;
36.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支撑板、推动件和导向件的配合示意图二(支撑板上放置有摩擦片);
37.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支撑板、推动件和导向件的配合示意图三(弹性件设置在导向件上);
38.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支撑板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39.图示说明:
40.1-油盒,2-支撑板,21-置物区,211-固定孔,212-漏油孔,22-安装区,221-导向孔,31-推动件,32-导向件,33-弹性件,34-过渡件,4-储油罐,41-开关阀,5-回油管路,6-标识,7-壳体,8-摩擦片。
具体实施方式
41.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42.对于摩擦片工作中提前损耗的问题,可在摩擦片装配前进行手动涂油,但通常2组摩擦片(12片)正反面涂油需要9分钟左右,耗时较长,效率低,且存在涂油、润滑不均匀等情况。
4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摩擦片浸控油装置,如图1至图11所示,摩擦片浸控油装置包括油盒1、支撑板2、推动件31和导向件32,油盒1设置为盛放油液,支撑板2设置为放置摩擦片;支撑板2通过导向件32安装在油盒1中,且支撑板2可在油盒1内沿高度方向移动,以使摩擦片浸入油液中或使摩擦片位于液面上方以控油;推动件31与支撑板2连接,以带动支撑板2移动。
4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摩擦片浸控油装置,可以适用于混动变速器制动器中的摩擦片。
45.摩擦片浸控油装置可以快速、高效地对摩擦片进行浸油润滑以及控油。
46.在实际操作中,将摩擦片放在支撑板2上,油盒1内盛放有适量的油液。当摩擦片放在支撑板2上未进行下压时,摩擦片和支撑板2均位于油液的液面上方,与油盒1内的油液不接触。当通过推动件31下压支撑板2时,摩擦片随支撑板2一起下降并浸入油液中,摩擦片被油液充分润滑便于后续装配使用,然后支撑板2与摩擦片一起上升至油液的液面上方进行控油,使摩擦片上多余的油液被回收利用,节省油液、降低成本,且避免了摩擦片安装时滴油的情况。
47.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7至图10所示,摩擦片浸控油装置还包括复位装置,复位装置设置在油盒1中并与支撑板2相连,支撑板2在复位装置的作用下处于液面上方。
48.复位装置用于使支撑板2和支撑板2上的摩擦片上升至液面上方,换言之,在具体操作中只需施力使支撑板2及摩擦片下降浸入油液中,在浸油完成后,直接撤去外力即可,复位装置即可使支撑板2上升至液面上方以便于摩擦片进行控油,操控简便。
49.复位装置的设置,可以使摩擦片在浸油完成后进行回弹至原位进行控油,简单实用。
50.应当理解的是,摩擦片浸控油装置也可以不设置复位装置,直接由推动件31带动支撑板2下降和上升。
51.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7至图10所示,复位装置包括弹性件33,导向件32为导向杆,弹性件33套设在导向杆的外侧,和/或,弹性件33套设在推动件31的外侧;弹性件33的上端抵住支撑板2的下表面,弹性件33的下端抵住油盒1的底部。
52.弹性件33可以是弹簧。
53.如图10所示,弹簧套设在导向杆外侧,且弹簧位于支撑板2与油盒1底面之间,通过
弹簧的弹力使支撑板2复位,换言之,支撑板2与摩擦片浸入油液中时,弹簧被压缩,外力撤去后,弹簧依靠弹力将支撑板2及摩擦片顶起,使支撑板2升至液面上方。
54.此外,弹簧还可套设在推动件31的外侧,换言之,推动件31的下端穿过支撑板2并套设有弹簧,如图7至图9所示。
55.应当理解的是,复位装置还可以是其它结构形式,如:弹簧设置在支撑板2上方,在支撑板2与摩擦片浸入油液中时,弹簧处于被拉伸状态;或者,弹性件33采用弹性拉绳等,本技术对此并不限制。
56.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支撑板2上设置有导向孔221,导向件32为导向杆,导向杆竖直设置并穿设于导向孔221中,使支撑板2沿导向杆移动。
57.导向杆对支撑板2起到导向作用,使支撑板2沿导向杆的长度方向滑动,导向杆竖直设置,即,导向杆的长度方向与油盒1内的高度方向平行。
58.导向孔221的数量可以是多个,如:4个,导向杆的数量与导向孔221对应设置为多个,以提高支撑板2滑动的顺畅性。
59.导向杆的下端可以固定在油盒1的底面上。
60.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8至图10所示,摩擦片浸控油装置还包括环形的过渡件34,过渡件34安装在导向孔221中,导向杆穿设于过渡件34的通孔中。
61.过渡件34的通孔可以是光滑通孔,以提高过渡件34与导向杆之间相对滑动的顺畅性,避免滑动过程中发生卡顿。过渡件34可以是塑胶件,以降低过渡件34的通孔内壁面的摩擦系数。
62.过渡件34还可以是直线轴承,以进一步提高滑动顺畅性。
63.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支撑板2包括置物区21和设在置物区21外侧的安装区22,置物区21设置为放置摩擦片,安装区22设置为与导向件32连接;置物区21设置有与推动件31配合的固定孔211,安装区22设置有导向孔221。
64.支撑板2可以是一体式结构,即,支撑板2是一块完整的平板,置物区21和安装区22是支撑板2上的不同区域;当然,置物区21和安装区22也可以是单独的构件,组合形成完整的支撑板2。
65.支撑板2可以是矩形平板,导向孔221设置在矩形平板的四个顶角位置。
66.置物区21上设置有与推动件31配合的固定孔211,推动件31的一端安装在固定孔211中,换言之,推动件31的一端连接在置物区21,环形的摩擦片位于置物区21,套设在推动件31的外侧,可避免摩擦片从支撑板2上滑落。
67.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推动件31穿设于固定孔211中,推动件31位于支撑板2上方的部分设置有沿径向凸出的限位部(图中未示出),限位部抵住支撑板2以带动支撑板2下降。
68.推动件31位于支撑板2上方的部分设置有环形凸起,环形凸起作为限位部抵住支撑板2,以便于推动件31带动支撑板2一起下降,使支撑板2与摩擦片浸入油液中。
69.应当理解的是,限位部还可以是其它形式,例如:在推动件31上设置销孔,销孔内固定销钉作为限位部,本技术对此并不限制。
70.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置物区21设置有漏油孔212,和/或,支撑板2倾斜设置。
71.如图11所示,置物区21设置有漏油孔212,使摩擦片上多余的油液及支撑板2上的
多余油液均从漏油孔212处被回收,重新进入油盒1中以便润滑摩擦片,避免油液在支撑板2上聚集。
72.应当理解的是,在安装区22也可设置漏油孔212,换言之,漏油孔212可以均匀布置在整个支撑板2上,如图8至图10所示。
73.支撑板2可以倾斜设置,以加快油液回落至油盒1中,提高控油效率。
74.当然,还可采用其他结构或方式提高控油效率,如:将支撑板2设置为网状结构等。
75.应该注意的是,支撑板2可选取硬度较小的材质,以避免损伤摩擦片。
76.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7所示,摩擦片浸控油装置还包括储油罐4,油盒1的下部通过回油管路5与储油罐4的进油口连通;储油罐4的出油口通过出油管路与油盒1连通,或者,储油罐4的出油口朝向油盒1的上端开口设置。
77.设置储油罐4可以调节油盒1内的油液量,避免油盒1内油液过少而导致润滑不充分;当油盒1内油液过多时,也可以将多余的油液回收至储油罐4中。
78.油盒1可以设置为上端开口的形式,储油罐4的出油口直接朝向油盒1的上端开口,以便于向油盒1内加油,可无需设置出油管路,简化摩擦片浸控油装置。
79.在实际应用中,在储油罐4的出油口位置可以设置开关阀41以调节出油量,满足油盒1内的油品量。
80.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摩擦片浸控油装置还包括过滤装置和循环泵,循环泵位于回油管路5上,设置为提供油液流动的动力;过滤装置设置在油盒1的入口位置,或者,过滤装置设置在回油管路5上。
81.循环泵可以具体位于回油管路5的起点位置,即,循环泵位于油盒1的油液中。
82.设置过滤装置可提高油盒1内油液的清洁度,保证对摩擦片的润滑效果。设置循环泵可为油液流动提供动力,使油盒1内的油液与储油罐4内的油液进行循环。
83.循环泵可以定期启动,使油盒1内的油液与储油罐4内的油液进行循环,以达到过滤、净化油液的效果。
84.过滤装置可以包括吸滤器和直径5微米的滤网,以进行双重过滤。由于摩擦片自身材质的原因,摩擦片在首次浸油时会产生碎屑,通过过滤装置对油盒1内的油液进行过滤,避免摩擦片安装到变速器内后再产生碎屑,对变速器清洁度有一定辅助作用。
85.在高度方向上,储油罐4的高度可以高于油盒1。
86.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油盒1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指示油液量的标识6。
87.刻度线可以是具体的、带有数字的刻度线,也可以是不同颜色的标记,如:在油盒1的内壁上由低到高依次设置有黄色标记段、绿色标记段和红色标记段,其中,当液面位于中间的绿色标记段位置时,表示液面高度合适,即油液量合适;当液面位于较低的黄色标记段位置时,表示液面过低,即油液量过少,此时需打开储油罐4的开关阀41向油盒1内加油;当液面位于较高的红色标记段位置时,表示液面过高,即油液量过多,此时需要开启循环泵将多余的油液吸入储油罐4中。
88.设置有用于指示油液量的标识6后,无需重复加油,可直接了解当前油液量是否满足需求,提高了生产效率。
89.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摩擦片浸控油装置还包括动力装置(图中未示出),动力装
置通过传动结构与推动件31连接,以带动支撑板2沿高度方向移动;或者,推动件31为推杆,如图1至图11所示。
90.设置动力装置通过传动结构与推动件31连接,可实现摩擦片浸控油装置的自动化操作。当然,也可将推动件31设置为推杆,即,通过操作人员手动按压推动件31,操作简单方便。
91.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7所示,摩擦片浸控油装置还包括壳体7,壳体7内设置有润滑区和油液回收区,油盒1安装在润滑区,储油罐4设置在油液回收区。
92.壳体7内润滑区和油液回收区相邻设置,油盒1和储油罐4在壳体7内安装紧凑、布局合理。
93.壳体7上还可设置车轮,以便于摩擦片浸控油装置移动位置;壳体7上还可以设置手推把手,以便于操作人员推动摩擦片浸控油装置。
9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摩擦片浸控油装置,可将摩擦片提前浸油、控油,用以降低摩擦片在装配完成后启动瞬间造成的磨损。摩擦片浸控油装置还具有油品自动注油和过滤功能,实用性强。摩擦片浸控油装置浸油效果良好,使得摩擦片的润滑情况得以改善,减少初始力对摩擦片造成的磨损,摩擦副的摩擦压紧力增加,从而增大摩擦阻力,提高摩擦片的工作效率。此外,手工毛刷涂油的方式,对2组摩擦片进行正反面涂油需要9分钟左右,而本技术中的摩擦片浸控油装置仅需3秒即可完成,单台节省537秒,提升效率效果明显。
95.在本技术中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上”、“下”、“一端”、“一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结构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96.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装配”、“安装”应做广义理解,例如,术语“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97.本技术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并且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在本技术所描述的实施例包含的范围内可以有更多的实施例和实现方案。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许多可能的特征组合,并在具体实施方式中进行了讨论,但是所公开的特征的许多其它组合方式也是可能的。除非特意加以限制的情况以外,任何实施例的任何特征或元件可以与任何其它实施例中的任何其他特征或元件结合使用,或可以替代任何其它实施例中的任何其他特征或元件。
98.本技术包括并设想了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特征和元件的组合。本技术已经公开的实施例、特征和元件也可以与任何常规特征或元件组合,以形成由权利要求限定的独特的技术方案。任何实施例的任何特征或元件也可以与来自其它技术方案的特征或元件组合,以形成另一个由权利要求限定的独特的技术方案。因此,应当理解,在本技术中示出和/或讨论的任何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以任何适当的组合来实现。因此,除了根据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替换所做的限制以外,实施例不受其它限制。此外,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