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氨气吸收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22494发布日期:2023-02-14 13:23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氨气吸收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化工生产技术领域,具体而言,主要涉及一种氨气吸收设备。


背景技术:

2.在脱硝氨水的配置过程中,氨气容易挥发,不仅容易造成氨水有效成分的减少,还容易造成环境污染或者人身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氨气吸收设备,能够对吸收并回流挥发的氨气,减少氨水有效成分的损失,避免环境污染或者人身伤害。
4.本技术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技术的实践而习得。
5.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氨气吸收设备,所述设备包括:氨水罐;氨气吸收罐;第一管线,所述第一管线连接于所述氨水罐,用于补充除盐水;第二管线,所述第二管线连接于所述氨水罐,用于补充氨水;第三管线,所述第三管线连接于所述氨气吸收罐,用于补充除盐水;第四管线,所述第四管线连接于所述氨气吸收罐和所述氨水罐之间,用于定时输送所述氨气吸收罐的底部液体至所述氨水罐;第五管线,所述第五管线连接于所述氨气吸收罐和所述氨水罐之间,用于输送所述氨水罐中挥发产生的氨气至所述氨气吸收罐。
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设备还包括:第一阀门,所述第一阀门设置于所述第一管线;第二阀门,所述第二阀门设置于所述第二管线,根据所述氨水罐的液位自动控制开闭;第三阀门,所述第三阀门设置于所述第三管线,根据所述氨气吸收罐的液位自动控制开闭;第四阀门,所述第四阀门设置于所述第四管线上,自动定期开闭。
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设备还包括:氨水罐液位计,所述氨水罐液位计设置于所述氨水罐内,用于检测所述氨水罐的液位。
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设备还包括:电动搅拌器,所述电动搅拌器设置于所述氨水罐内,用于搅拌所述氨水罐内的液体。
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设备还包括:氨气吸收罐液位计,所述氨气吸收罐液位计设置于所述氨气吸收罐内,用于检测所述氨气吸收罐液的液位。
1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设备还包括:氨水出液管线,所述氨水出液管线设置于所述氨水罐底部,用于输送所述氨水罐内部的氨水至脱硝装置。
1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设备还包括:氨水泵,所述氨水泵设置于所述氨水出液管线上。
1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设备还包括:u型液封,所述u型液封设置于所述氨水罐上,用于避免氨气挥发。
1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设备还包括:高位放散口,所述高位放散口设置于
所述氨气吸收罐顶部,用于平衡所述氨气吸收罐内的气压。
1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设备还包括:第五阀门,所述第五阀门设置于所述高位放散口上,通过开关状态的切换平衡所述氨气吸收罐内的气压。
15.基于上述方案,本技术至少有以下优点或进步效果:
16.本技术提供的氨气吸收设备结构简单,通过设置氨气吸收罐以及多条管线,可以有效吸收氨水罐中挥发的氨气,并定时回流至氨水罐中,从而可以有效降低氨水罐中氨水有效成分的损失,还能避免氨气挥发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以及人身伤害。
17.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技术。
附图说明
18.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19.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的氨气吸收设备的简图。
20.附图标号具体如下所示:
21.氨水罐
ꢀꢀꢀꢀꢀꢀꢀꢀꢀꢀꢀ
101;
ꢀꢀꢀꢀꢀꢀꢀꢀꢀꢀꢀꢀ
氨气吸收罐
ꢀꢀꢀꢀꢀꢀꢀ
102;
22.第一管线
ꢀꢀꢀꢀꢀꢀꢀꢀꢀ
103;
ꢀꢀꢀꢀꢀꢀꢀꢀꢀꢀꢀꢀ
第二管线
ꢀꢀꢀꢀꢀꢀꢀꢀꢀ
104;
23.第三管线
ꢀꢀꢀꢀꢀꢀꢀꢀꢀ
105;
ꢀꢀꢀꢀꢀꢀꢀꢀꢀꢀꢀꢀ
第四管线
ꢀꢀꢀꢀꢀꢀꢀꢀꢀ
106;
24.第五管线
ꢀꢀꢀꢀꢀꢀꢀꢀꢀ
107;
ꢀꢀꢀꢀꢀꢀꢀꢀꢀꢀꢀꢀ
第一阀门
ꢀꢀꢀꢀꢀꢀꢀꢀꢀ
108;
25.第二阀门
ꢀꢀꢀꢀꢀꢀꢀꢀꢀ
109;
ꢀꢀꢀꢀꢀꢀꢀꢀꢀꢀꢀꢀ
第三阀门
ꢀꢀꢀꢀꢀꢀꢀꢀꢀ
110;
26.第四阀门
ꢀꢀꢀꢀꢀꢀꢀꢀꢀ
111;
ꢀꢀꢀꢀꢀꢀꢀꢀꢀꢀꢀꢀ
氨水罐液位计
ꢀꢀꢀꢀꢀ
112;
27.电动搅拌器
ꢀꢀꢀꢀꢀꢀꢀ
113;
ꢀꢀꢀꢀꢀꢀꢀꢀꢀꢀꢀꢀ
氨气吸收罐液位计 114;
28.氨水出液管线
ꢀꢀꢀꢀꢀ
115;
ꢀꢀꢀꢀꢀꢀꢀꢀꢀꢀꢀꢀ
氨水泵
ꢀꢀꢀꢀꢀꢀꢀꢀꢀꢀꢀ
116;
29.u型液封
ꢀꢀꢀꢀꢀꢀꢀꢀꢀꢀ
117;
ꢀꢀꢀꢀꢀꢀꢀꢀꢀꢀꢀꢀ
高位放散口
ꢀꢀꢀꢀꢀꢀꢀ
118;
30.第五阀门
ꢀꢀꢀꢀꢀꢀꢀꢀꢀ
119。
具体实施方式
31.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技术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32.请参阅图1。
33.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的氨气吸收设备的简图,如图1所示,所述设备可以包括:氨水罐101;氨气吸收罐102;第一管线103,所述第一管线103连接于所述氨水罐101,用于补充除盐水;第二管线104,所述第二管线104连接于所述氨水罐101,用于补充氨水;第三管线105,所述第三管线105连接于所述氨气吸收罐102,用于补充除盐水;第四管线106,所述第四管线106连接于所述氨气吸收罐102和所述氨水罐101之间,用于定时输送所述氨气吸收罐102的底部液体至所述氨水罐101;第五管线107,所述第五管线107连接于所
述氨气吸收罐102和所述氨水罐101之间,用于输送所述氨水罐101中挥发产生的氨气至所述氨气吸收罐102。
34.在本技术中,所述氨水罐101可以用于暂时储存氨水,因此在氨水储存过程中,氨气比较容易发生挥发,从而造成氨水有效成分的损失,影响后续脱硝工艺的进行。因此可以设置氨气吸收罐102,用于接收发生挥发的氨气,并通过第四管线106回流吸收氨气之后生成的氨水,作为氨水罐101内的氨水补充。
35.在本技术中,除盐水(desalted water),是指利用各种水处理工艺,除去悬浮物、胶体和无机的阳离子、阴离子等水中杂质后,所得到的成品水。通过除盐水吸收氨气或者调配氨水,可以减少氨水中的杂质,或者避免出现沉淀。
36.在本技术中,第一管线103和第三管线105可以共用一条除盐水母管,从而可以保证进入氨水罐101和氨气吸收罐102的除盐水成分相同。
37.请继续参阅图1。
38.所述设备还可以包括:第一阀门108,所述第一阀门108设置于所述第一管线103;第二阀门109,所述第二阀门109设置于所述第二管线104,根据所述氨水罐101的液位自动控制开闭;第三阀门110,所述第三阀门110设置于所述第三管线105,根据所述氨气吸收罐102的液位自动控制开闭;第四阀门111,所述第四阀门111设置于所述第四管线106上,自动定期开闭。
39.所述设备还可以包括:氨水罐液位计112,所述氨水罐液位计112设置于所述氨水罐101内,用于检测所述氨水罐101的液位;氨气吸收罐液位计114,所述氨气吸收罐液位计114设置于所述氨气吸收罐102内,用于检测所述氨气吸收罐102液的液位。
40.在本技术中,氨气吸收罐102可以通过第三管线105补充用于吸收氨气的除盐水。第五管线107可以从氨水罐101顶部接入,再伸入氨气吸收罐102的30%液位以下。氨气吸收罐102可以通过第四管线106连接氨水罐101的顶部,中间使用第四阀门111进行隔断,采用时间继电器自动控制第四阀门111,实现自动化定期开启、关闭,开启排液时保证氨气吸收罐102的液位始终高于氨气进气口。
41.在本技术中,氨气吸收罐102的液位可以通过氨气吸收罐液位计114进行测量,第三阀门110根据氨气吸收罐液位计114的液位数据进行开关状态的切换,为氨气吸收罐102补充除盐水,确保氨气吸收罐102的液位可以始终高于氨气进气口。
42.在本技术中,氨水罐101可以通过第一管线103和第一阀门108补充除盐水,可以通过第二管线104和第二阀门109补充13%wt浓度的氨水,第一阀门108设置在第一管线103上,第二阀门109设置在第二管线104上。
43.在本技术中,可以通过氨水罐液位计112检测的液位数据控制第二阀门109在氨水罐101低液位(0.8m)时开阀,高液位(2.5m)时关阀,以满足后续生产所需的氨水。
44.请继续参阅图1。
45.所述设备还可以包括:电动搅拌器113,所述电动搅拌器113设置于所述氨水罐101内,用于搅拌所述氨水罐101内的液体。
46.在本技术中,通过在氨水罐101中设置电动搅拌器113,可以加速氨水、除盐水、以及氨水吸收罐内的回流氨水的混合,使得氨水罐101内的液体可以快速均质,形成稳定的氨水溶液。
47.请继续参阅图1。
48.所述设备还可以包括:氨水出液管线115,所述氨水出液管线115设置于所述氨水罐101底部,用于输送所述氨水罐101内部的氨水至脱硝装置;氨水泵116,所述氨水泵116设置于所述氨水出液管线115上。
49.在本技术中,可以在氨水罐101底部设置氨水出液管线115以及氨水泵116,直接连接于后续脱硝工艺中的脱硝装置,实现工艺的稳定进行。
50.请继续参阅图1。
51.所述设备还可以包括:u型液封117,所述u型液封117设置于所述氨水罐101上,用于避免氨气挥发;高位放散口118,所述高位放散口118设置于所述氨气吸收罐102顶部,用于平衡所述氨气吸收罐102内的气压;第五阀门119,所述第五阀门119设置于所述高位放散口118上,通过开关状态的切换平衡所述氨气吸收罐102内的气压。
52.在本技术中,可以通过设置u型液封117进一步保证氨气被吸收,而不放散,有效避免氨气挥发造成的环境污染或者人身伤害。还可以通过设置高位放散口118以及对应的第五阀门119,可以起到连接大气的作用,避免氨气吸收罐102逼压,如果出现特殊情况,氨气吸收罐102氨水浓度过高,导致氨水挥发,可以打开高位放散口118,降低罐体内的压力,从而确保技术人员安全。
53.接下来将结合图1,对本技术的氨气吸收设备进行物料流向的说明。请参阅图1,氨水通过第二管线104进入氨水罐101后,氨水罐101挥发的氨气通过第五管线107进入氨气吸收罐102,通过新鲜的除盐水对氨气洗涤吸收,吸收一段时间并达到一定浓度后,开启第四阀门111,将氨水溶液通过第四管线106排至氨水罐101。具体工艺过程可以包括:关闭第四阀门111,开启第五阀门119并保持常开,开启第三阀门110对氨气吸收罐102注除盐水,投入自动控制,设液位自动控制在60%,开启第二阀门109对氨水罐101注氨水,设液位控制低液位(0.8m)开阀,高液位(2.5m)关阀,氨水挥发的氨气通过第五管线107进入氨气吸收罐102,新鲜除盐水对氨气进行洗涤吸收,一定时间过后,通过时间继电器控制开启第四阀门111,通过第四管线106将氨气吸收罐102内的氨水溶液排至氨水罐101,同时开启第三阀门110重新注水,如此反复循环,实现氨气洗涤吸收自动控制运行。
54.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氨气吸收设备结构简单,通过在设置氨气吸收罐以及多条管线,可以有效吸收氨水罐中挥发的氨气,并定时回流至氨水罐中,从而可以有效降低氨水罐中氨水有效成分的损失,还能避免氨气挥发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以及人身伤害。
55.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实施方式后,将容易想到本技术的其它实施方案。本技术旨在涵盖本技术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技术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技术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
56.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技术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