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加热机构的涂料喷涂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80347发布日期:2023-01-17 21:57阅读:20来源:国知局
带有加热机构的涂料喷涂机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涂料喷涂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带有加热机构的涂料喷涂机。


背景技术:

2.涂料,在中国传统名称为油漆。所谓涂料是涂覆在被保护或被装饰的物体表面,并能与被涂物形成牢固附着的连续薄膜,通常是以树脂、或油、或乳液为主,添加或不添加颜料、填料,添加相应助剂,用有机溶剂或水配制而成的粘稠液体,喷涂机,是采用喷涂技术的专用涂装设备,对吸入的涂料增压,经高压软管将涂料输送到喷涂机的喷枪内,由喷枪将涂料瞬间雾化后释放到被涂物体表面。喷涂机主要由供料装置、喷枪、雾化发生源构成。适用于皮具手袋、礼品包装、家具、鞋业、汽车制造等行业中,现有的一些喷涂机结构较为简单,涂料静置时可能沉淀或结块,喷涂时容易堵塞不易喷出,且效率低,因此,为了解决此类问题,我们提出带有加热机构的涂料喷涂机。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提出的带有加热机构的涂料喷涂机,解决了现有的一些喷涂机结构较为简单,涂料静置时可能沉淀或结块,喷涂时容易堵塞不易喷出,且效率低的问题。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5.带有加热机构的涂料喷涂机,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内开设有夹层,所述底座的顶端固定设置有第一涂料箱,所述第一涂料箱的底部内壁上转动设置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的底端贯穿延伸至底座的夹层内,所述第二转动杆位于第一涂料箱内的杆体上固定设置有第一搅拌组件,所述底座的顶端固定设置有第二涂料箱,所述第二涂料箱的底部内壁上转动设置有第三转动杆,所述第三转动杆的底端贯穿延伸至底座的夹层内,所述第三转动杆位于第一涂料箱内的杆体上固定设置有第二搅拌组件,所述底座的夹层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转动杆、第三转动杆适配的转动驱动组件,所述第一涂料箱与所述第二涂料箱之间贯通设置有输送管,所述第二涂料箱的一侧设置喷涂机构。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推动喷涂机随意移动到合适的位置,滤网可以将从入料斗中倒入的涂料中的结块过滤出来,防止涂料喷涂堵塞。
7.优选的,所述第一涂料箱与所述第二涂料箱的两侧均开设有保温层,四个所述保温层内均固定设置有多个呈线性分布的加热棒。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有效的将涂料加热保温,让涂料保持稀释状态,有利于涂料的均匀喷出。
9.优选的,所述第一搅拌组件包括搅拌片,所述第二转动杆的圆周侧壁上固定设置有多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搅拌片。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将涂料箱内的涂料进行搅拌,让涂料箱内的涂料受热更加均匀,更容易保持稀释状态。
11.优选的,所述第二搅拌组件包括螺旋搅拌叶,所述第三转动杆上固定设置有螺旋
搅拌叶。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将涂料进行二次搅拌,让其受热均匀,最大限度确保没有结块或沉淀物。
13.优选的,所述转动驱动组件包括电机、第一转动杆、第二锥形齿轮和第一锥形齿轮,所述底座夹层内的一侧内壁固定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驱动轴的端部固定设置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上固定套设有两个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二转动杆和所述第三转动杆位于所述底座夹层内的一段杆体端部均固定套设有第二锥形齿轮,两个所述第二锥形齿轮均与同侧的所述第一锥形齿轮啮合。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带动第一搅拌组件和第二搅拌组件的同时转动,提高效率。
15.优选的,所述输送管位于所述第一涂料箱与所述第二涂料箱之间的杆体上固定设置有阀门,所述输送管位于所述第一涂料箱内的一段端口上固定设置有第二滤网。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让涂料通过第二滤网将涂料进行二次过滤,阀门可以有效阻止或接通涂料进入第二涂料箱内。
17.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端设置有四个呈矩形阵列分布的万向轮,所述底座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推杆。
18.优选的,所述喷涂机构包括第一软管,所述第二涂料箱的一侧贯穿设置有第一软管,所述底座的顶端固定设置有隔膜泵,所述第一软管的一端与所述隔膜泵的进料口套设连接,所述隔膜泵出料口上套设有第二软管,所述第二软管的一端套设有涂料喷头。
1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20.通过入料斗倒入适量的涂料,涂料经过第一滤网进行过滤,将一些结块过滤出来,打开加热棒,再打开电机,转动第一转动杆,带动第一搅拌组件和第二搅拌组件同时转动,对涂料进行搅拌,将阀门打开,在第一涂料箱搅拌和受热稀释后的涂料会通过第二滤网二次过滤至第二涂料箱内进行加热和搅拌,可以更好的让涂料保持稀释的状态,容易均匀的喷出,最后打开隔膜泵,将涂料使用涂料喷头喷出即可。
21.综上所述,本技术实现了让涂料保持稀释状态,容易均匀的喷出,提高效率,解决了现有的一些喷涂机结构较为简单,涂料静置时可能沉淀或结块,喷涂时容易堵塞不易喷出,且效率低的问题,适宜推广。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技术的侧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技术的图3中的a的放大图。
26.图中标号:1、底座;2、万向轮;3、推杆;4、第一涂料箱;5、入料斗;6、第一滤网;7、第二转动杆;8、搅拌片;9、第二滤网;10、输送管;11、阀门;12、第二涂料箱;13、第三转动杆;14、螺旋搅拌叶;15、第一软管;16、隔膜泵;17、第二软管;18、涂料喷头;19、保温层;20、电机;21、第一转动杆;22、第二锥形齿轮;23、第一锥形齿轮;24、加热棒。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8.参照图1-图3,带有加热机构的涂料喷涂机,包括底座1,在底座1的底端设置有四个呈矩形阵列分布的万向轮2,在底座1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推杆3,在底座1的内部开设有夹层,底座1的顶端固定设置有第一涂料箱4,第一涂料箱4的顶端贯通设置有入料斗5,在第一涂料箱4的四周内壁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一滤网6,过滤网可以将从入料斗中倒入的涂料中的结块过滤出来,防止涂料喷涂堵塞第一涂料箱4的底部内壁上转动设置有第二转动杆7,第二转动杆7的底端贯穿延伸至底座1的夹层内,第二转动杆7位于第一涂料箱4内的杆体上固定设置有第一搅拌组件,第一搅拌组件包括搅拌片8,第二转动杆7的圆周侧壁上固定设置有多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搅拌片8。
29.参照图1和图3,在底座1的顶端固定设置有第二涂料箱12,第二涂料箱12的底部内壁上转动设置有第三转动杆13,第三转动杆13的底端贯穿延伸至底座1的夹层内,第三转动杆13位于第一涂料箱4内的杆体上固定设置有第二搅拌组件,第二搅拌组件包括螺旋搅拌叶14,第三转动杆13上固定设置有螺旋搅拌叶14。
30.参照图2,在第一涂料箱4与第二涂料箱12的两侧均开设有保温层19,四个保温层19内均固定设置有多个呈线性分布的加热棒24,能够有效的将涂料加热保温,让涂料保持稀释状态。
31.参照图3和图4,在底座1的夹层内设置有与第二转动杆7、第三转动杆13适配的转动驱动组件,转动驱动组件包括电机20、第一转动杆21、第二锥形齿轮22和第一锥形齿轮23,在底座1夹层内的一侧内壁固定设置有电机20,电机20驱动轴的端部固定设置有第一转动杆21,第一转动杆21上固定套设有两个第一锥形齿轮23,第二转动杆7和第三转动杆13位于底座1夹层内的一段杆体端部均固定套设有第二锥形齿轮22,两个第二锥形齿轮22均与同侧的第一锥形齿轮23啮合。
32.参照图1和图3,在第一涂料箱4与第二涂料箱12之间贯通设置有输送管10,输送管10位于第一涂料箱4与第二涂料箱12之间的杆体上固定设置有阀门11,输送管10位于第一涂料箱4内的一段端口上固定设置有第二滤网9,能够让涂料通过第二滤网将涂料进行二次过滤。
33.参照图1,在第二涂料箱12的一侧贯穿设置有第一软管15,底座1的顶端固定设置有隔膜泵16,第一软管15的一端与隔膜泵16的进料口套设连接,隔膜泵16出料口上套设有第二软管17,第二软管17的一端套设有涂料喷头18。
34.工作原理:本技术在使用时,利用推杆3和万向轮2推动喷涂机至需要的位置,将涂料从入料斗5到入,涂料经过第一滤网6进行过滤,将一些结块过滤出来,涂料进入到第一涂料箱4内,打开加热棒24进行加热,再打开电机20,电机20的驱动轴带动第一转动杆21的转动,第一转动杆21上的两个第一锥形齿轮23的转动会带动第二转动杆7和第三转动杆13同时转动,对涂料进行搅拌,再将阀门11打开,在第一涂料箱4搅拌和受热稀释后的涂料会通过第二滤网9二次过滤,通过输送管10至第二涂料箱12内进行加热和搅拌,可以更好的让涂料保持稀释的状态,容易均匀的喷出,最后打开隔膜泵16,将涂料使用涂料喷头喷18出即可。
35.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