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蜗轮蜗杆齿轮地埋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46792发布日期:2023-02-03 21:49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蜗轮蜗杆齿轮地埋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齿轮地埋传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蜗轮蜗杆齿轮地埋结构。


背景技术:

2.传统的齿轮地埋传动使用双层齿轮来减速,其存在如下缺陷:1)由于双层齿轮传动减速比不大,因此需要很多双层齿轮才能达到减速目的;2)由于双层齿轮本身特点受力小,磨损大,在户外使用时,高水压使用和温差大的环境下,双层齿轮式地埋寿命很不稳定,会增加很多人工维护和水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蜗轮蜗杆齿轮地埋结构,有效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应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蜗轮蜗杆齿轮地埋结构,包括地埋外壳以及活动设于地埋外壳内的喷水组件,地埋外壳的第一端设有进水口,地埋外壳的第二端设有便于喷水组件滑出地开口,喷水组件包括喷头盖、上壳、中壳以及下壳,喷头盖与上壳活动连接,上壳与中壳固定连接,中壳与下壳固定连接,喷头盖上设有喷水口,下壳、中壳以及上壳内设有可使进水口与喷水口相连通的水流通道,中壳上设有与进水口相连通的第一进水口与第二进水口,中壳与下壳之间的腔体内设有用于启闭第一进水口或启闭第二进水口的切换组件,上壳与中壳之间设有用于驱动切换组件转动的调节组件,上壳与中壳之间的腔体内设有用于驱动喷头盖转动地蜗轮蜗杆齿轮组件,喷头盖与上壳之间的腔体内设有与蜗轮蜗杆齿轮组件配合连接的阻尼组件,喷头盖通过固紧螺栓与蜗轮蜗杆齿轮组件固定。
6.根据上述方案,所述切换组件包括方向水轮、切换轴以及切换轴柄,方向水轮可转动地安装于上壳与中壳之间的腔体内,切换轴可转动地安装于中壳上,切换轴柄的第一端与切换轴固定连接,切换轴柄的第二端穿过上壳后与调节组件配合,方向水轮的外沿设有均匀间隔设置的多个堵水板,堵水板的一端设有第一倒钩,切换轴上设有与第一倒钩配合卡位的第二倒钩。
7.根据上述方案,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下调节圈与上调节圈,下调节圈与上调节圈可转动地安装于上壳与中壳之间,下调节圈上设有与切换轴柄配合的第一筋,上调节圈上设有与切换轴柄配合的第二筋。
8.根据上述方案,所述上壳上安装有用于保护切换轴柄的限位圈。
9.根据上述方案,所述蜗轮蜗杆齿轮组件包括主动齿轮、主动水轮、斜齿轮以及转换齿轮,主动水轮可转动安装于中壳上,斜齿轮与主动水轮啮合连接,转换齿轮与斜齿轮啮合连接,主动齿轮的第一端与转换齿轮啮合连接,主动齿轮的第二端穿过上壳后与阻尼组件固定连接。
10.根据上述方案,所述阻尼组件包括联轴套与卡扣,主动齿轮的第二端依次穿过上壳与联轴套后与卡扣固定连接,卡扣上设有多个均匀间隔设置的阻尼齿与限位支撑块,阻尼齿与主动齿轮的第二端啮合连接,限位支撑块与主动齿轮的第二端相抵配合。
11.根据上述方案,所述传动组件的外部套设有弹簧,弹簧抵设于地埋外壳与传动组件之间,下壳的外壁上设有用于限位弹簧第一端的第一槽位,地埋外壳的第二端内壁上设有用于限位弹簧第二端的第二槽位。
12.根据上述方案,所述喷头盖上设有用于调节喷水口出水量的调节螺丝。
13.根据上述方案,所述喷头盖上设有限位槽,限位槽内设有隐藏的便携式螺丝刀。
14.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15.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使用蜗轮蜗杆齿轮组件传动时,齿轮数会减少,蜗轮蜗杆本身特点受力大,磨损不大,这样在齿轮地埋上使用蜗轮蜗杆传动时,会使齿轮地埋使用寿命增加;主要原因:1.齿轮磨损小的原因;2.齿轮数减少后,在室外高低温环境下,齿轮的总和变形会小,使地埋发生故障率会降低;3.蜗轮蜗杆传动力大,在高水压使用时,齿轮的寿命会增大,这样地埋的寿命也会增加。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喷水状态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剖视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喷水组件爆炸图一;
19.图4是本实用新型喷水组件爆炸图二;
20.图5是本实用新型切换组件示意图;
21.图6是本实用新型切换组件第一进水口打开状态图;
22.图7是本实用新型切换组件第二进水口打开状态图;
23.图8是本实用新型方向水轮示意图;
24.图9是本实用新型调节组件与切换轴柄装配图;
25.图10是本实用新型调节组件与上壳装配图;
26.图11是本实用新型蜗轮蜗杆齿轮组件装配图;
27.图12是本实用新型卡扣与主动齿轮装配图;
28.图13是本实用新型卡扣示意图;
29.图14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螺丝刀装配图。
30.1、方向水轮;2、切换轴;3、切换轴柄;4、下调节圈;5、上调节圈;6、联接套;7、限位圈;8、卡扣;9、主动齿轮;10、便携式螺丝刀;11、喷头盖;12、主动水轮;13、斜齿轮;14、转换齿轮;15、中壳;16、下壳;17、上壳;21、第二倒钩;30、地埋外壳;31、进水口;32、弹簧;33、开口;41、第一筋;51、第二筋;81、阻尼齿;82、限位支撑块;101、第一倒钩;102、堵水板;111、喷水口;112、限位槽;113、调节螺丝;114、固紧螺栓;151、第一进水口;152、第二进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32.如图1至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蜗轮蜗杆齿轮地埋结构,包括地埋外壳30
以及活动设于地埋外壳30内的喷水组件,地埋外壳30的第一端设有进水口31,地埋外壳30的第二端设有便于喷水组件滑出地开口33,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当水流从地埋外壳30的进水口31进入后,在水压作用下,推动喷水组件从开口33滑出。喷水组件包括喷头盖11、上壳17、中壳15以及下壳16,喷头盖11与上壳17活动连接,上壳17与中壳15固定连接,中壳15与下壳16固定连接,喷头盖11上设有喷水口111,下壳16、中壳15以及上壳17内设有可使进水口31与喷水口111相连通的水流通道,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使得水流从进水口31进入后,经水流通道流至喷水口111喷出。中壳15上设有与进水口31相连通的第一进水口151与第二进水口152,中壳15与下壳16之间的腔体内设有用于启闭第一进水口151或启闭第二进水口152的切换组件,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通过切换组件切换进水口31进入的水流是从第一进水口151进水还是从第二进水口152进水。上壳17与中壳15之间设有用于驱动切换组件转动的调节组件,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通过调节组件用于驱动切换组件转动。上壳17与中壳15之间的腔体内设有用于驱动喷头盖11转动地蜗轮蜗杆齿轮组件,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通过蜗轮蜗杆齿轮组件用于驱动喷头盖11转动,使喷水范围更广。喷头盖11与上壳17之间的腔体内设有与蜗轮蜗杆齿轮组件配合连接的阻尼组件,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通过阻尼组件起到对蜗轮蜗杆齿轮组件的卡齿进行保护。喷头盖11通过固紧螺栓与蜗轮蜗杆齿轮组件固定。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当蜗轮蜗杆齿轮组件传动时,可带动喷头盖11同步转动。
33.需要说明的是,使用蜗轮蜗杆齿轮组件传动时,齿轮数会减少,蜗轮蜗杆本身特点受力大,磨损不大,这样在齿轮地埋上使用蜗轮蜗杆传动时,会使齿轮地埋使用寿命增加。主要原因:1.齿轮磨损小的原因;2.齿轮数减少后,在室外高低温环境下,齿轮的总和变形会小,使地埋发生故障率会降低;3.蜗轮蜗杆传动力大,在高水压使用时,齿轮的寿命会增大,这样地埋的寿命也会增加。
3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切换组件包括方向水轮1、切换轴2以及切换轴柄3,方向水轮1可转动地安装于上壳17与中壳15之间的腔体内,切换轴2可转动地安装于中壳15上,切换轴柄3的第一端与切换轴2固定连接,切换轴柄3的第二端穿过上壳17后与调节组件配合,方向水轮1的外沿设有均匀间隔设置的多个堵水板102,堵水板102的一端设有第一倒钩101,切换轴2上设有与第一倒钩101配合卡位的第二倒钩21。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初始状态下,切换轴2上的第二倒钩21与第一倒钩101配合卡位,此时,第一进水口151处于打开状态,即堵水板102与第二进水口152配合封堵,通过切换轴柄3带动切换轴2转动,使得切换轴2上的第二倒钩21与第一倒钩101分离,方向水轮1在水流作用力下转动一定角度,当切换轴2上的第二倒钩21与第一倒钩101再次配合卡位,此时,第二进水口152处于打开状态,即堵水板102与第一进水口151配合封堵,在水流作用力下可循环动作,切换第一进水口151与第二进水口152的启闭。
35.需要说明的是,采用方向水轮1、切换轴2以及切换轴柄3配合构成的切换组件,相比传统的弹簧切换结构,可使齿轮式地埋结构更合理,更耐用,且寿命更强。
3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下调节圈4与上调节圈5,下调节圈4与上调节圈5可转动地安装于上壳17与中壳15之间,下调节圈4上设有与切换轴柄3配合的第一筋41,上调节圈5上设有与切换轴柄3配合的第二筋51。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通过下调节圈4与上调节圈5转动时,带动切换轴柄3转动。
37.需要说明的是,下调节圈4与上调节圈5均与联轴套6、主动齿轮9配合组装,当下调
节圈4逆时针转动时,第一筋41带动切换轴柄3转动,当上调节圈5顺时针转动时,第二筋51带动切换轴柄3转动。
3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壳17上安装有用于保护切换轴柄3的限位圈7。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用户在使用产品时,需要调节喷水角度大小时,需要调节下调节圈4与上调节圈5之间形成的夹角,但是,用户往往在调节时会使下调节圈4与上调节圈5调节过头,导致切换轴柄3弄断,因此,为保护切换轴柄3,设计一个限位圈7,使限位圈7与上壳17之间形成一个保护区域。
3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蜗轮蜗杆齿轮组件包括主动齿轮9、主动水轮12、斜齿轮13以及转换齿轮14,主动水轮12可转动安装于中壳15上,斜齿轮13与主动水轮12啮合连接,转换齿轮14与斜齿轮13啮合连接,主动齿轮9的第一端与转换齿轮14啮合连接,主动齿轮9的第二端穿过上壳17后与阻尼组件固定连接。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在水流作用力下,带动主动水轮12转动,主动水轮12带动斜齿轮13同步转动,斜齿轮13带动转换齿轮14同步转动,转换齿轮14带动主动齿轮9同步转动,主动齿轮9带动喷头盖11同步转动。
4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阻尼组件包括联轴套6与卡扣8,主动齿轮9的第二端依次穿过上壳17与联轴套6后与卡扣8固定连接,卡扣8上设有多个均匀间隔设置的阻尼齿81与限位支撑块82,阻尼齿81与主动齿轮9的第二端啮合连接,限位支撑块82与主动齿轮9的第二端相抵配合。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其中,卡扣8起到一个离合器的作用,主要用于喷水时,如果受到阻力太大,喷头盖11会反作用到主动齿轮9上时,会使主动齿轮9上的卡齿裂开,为保护主动齿轮9上的卡齿,设计卡扣8,如果阻力太大,卡扣8上的阻尼齿81会打滑。其中,限位支撑块82用于与主动齿轮9的第二端进行限位,其中,联轴套6可便于下调节圈4与上调节圈5的组装。
4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传动组件的外部套设有弹簧32,弹簧32抵设于地埋外壳30与传动组件之间,下壳16的外壁上设有用于限位弹簧32第一端的第一槽位,地埋外壳30的第二端内壁上设有用于限位弹簧32第二端的第二槽位。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在初始状态下,在弹簧32的弹力作用下,传动组件隐藏于地埋外壳30内,当水流从地埋外壳30的进水口31进入后,在水压作用下,压缩弹簧,并推动喷水组件从开口33滑出。
4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喷头盖11上设有用于调节喷水口111出水量的调节螺丝113。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通过转动调节螺丝113可控制调节喷水口111出水量大小,操作非常方便。
4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喷头盖11上设有限位槽112,限位槽112内设有隐藏的便携式螺丝刀10。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在喷头盖11上配带有配套的便携式螺丝刀10,可方便快捷的转动喷头盖11上的调节螺丝113,操作更方便。
4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图1和图2所示:水流从进水口31进水后,通过水压使喷水组件弹起,且水流经水流通道后最终从喷水口111喷出,其中,在喷水口111喷水过程中时,喷头盖11是会来回转动的。初始状态时,如图6所示,方向水轮1与切换轴2钩住,第一进水口151打开,第二进水口152闭合,水流先从进水口31进入到中壳15与下壳16之间的腔体内,并经第一进水口151后对主动水轮12具有一个推力,使主动水轮12顺时针方向转动,带动斜齿轮13、转换齿轮14以及主动齿轮9转动,此时主动齿轮9为逆时针方向转动,主动齿轮9带动联接套6、下调节圈4、上调节圈5同步逆时针转动。如图9所示,当下调节圈4逆时针转
动时,下调节圈4上的第一筋41会慢慢的碰到切换轴柄3,使切换轴柄3顺时针转动,切换轴柄3会带动切换轴2顺时针转动,如图7所示,方向水轮1与切换轴2会分开。这样会使方向水轮1在水流作用下发生转动,当方向水轮1上的堵水板102与第一进水口151对应后,会封堵第一进水口151,此时第二进水口152处于打开状态,水流经第二进水口152后对主动水轮12具有一个推力,如图3所示,使主动水轮12逆时针方向转动,带动斜齿轮13、转换齿轮14以及主动齿轮9转动,此时主动齿轮9为顺时针方向转动,主动齿轮9带动联接套6、下调节圈4、上调节圈5同步顺时针转动。如图9所示,当上调节圈5顺时针转动时,上调节圈5上的第二筋51会慢慢的碰到切换轴柄3,使切换轴柄3逆时针转动。切换轴柄3会带动切换轴2逆时针转动,如图6所示,方向水轮1与切换轴2钩住,第一进水口151打开,第二进水口152闭合,这样循环往复,使喷头盖11来回转动喷水。
45.需要说明的是,正反转的切换结构,它主要使用了水的流速对方向水轮1始终有一个逆时针方向的力,它是靠水来硬切换的。这样的切换方式比较稳定。只要是有一定的流速,切换结构会很顺利的切换。使齿轮箱平稳的运行。
46.实际应用中,如图11所示,是传动过程中使用蜗轮蜗杆组成的传动齿轮组,蜗轮蜗杆主要使用前两阶齿轮。主要是前面两极齿轮的的转速快,并且要能正反切换转动,使对齿轮的冲击和磨损加大。使用蜗轮蜗杆能够很好的减少冲击和磨损。使齿轮箱寿命增加,从面使齿轮地埋寿命增加。
47.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