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时遮光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18651发布日期:2023-04-21 19:53阅读:50来源:国知局
定时遮光盒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实验装置,尤其是一种定时遮光盒。


背景技术:

1、在进行实验时,有的实验需要避光操作。目前通常采用避光抽屉予以实现,但是抽屉用久了滑道会松,形成缝隙,从而导致避光效果差,影响结果。此外,实验往往需要定时,需在特定时间时结束实验,目前实验定时都是写在纸上,全靠实验操作者凭借记忆把握实验时间,往往会出现从避光抽屉中拿错样本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定时遮光盒,可通过定时时钟准确给出提示,避免取出样本的情况,同时,通过遮光盒对样本进行遮光,更加方便便捷。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定时遮光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为一中空结构,所述盒体的顶部设有固定盖,所述固定盖的一侧与盒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盖的长度小于盒体的长度;所述盒体内通过隔板分成若干个隔间,每个隔间顶部均设置有一活动盖,所述活动盖用于覆盖在所述隔间上方;所述活动盖的一端与盒体固定连接,所述活动盖的另一端设有卡扣结构,所述盒体远离所述固定盖的一端设有卡扣配合结构,所述卡扣结构与卡扣配合结构相配合,用于固定所述活动盖。

3、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活动盖包括拉伸区和耳翼区,所述拉伸区与耳翼区之间铰接。

4、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拉伸区为折叠状。

5、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盖与拉伸区的长度之和大于或等于所述盒体的长度。

6、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活动盖的一端与固定盖密封固定连接,所述活动盖的两侧边通过设置在隔板上部的轨道进行支撑,所述轨道与所述隔板固定连接。

7、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盒体侧壁上也设有轨道,所述轨道与盒体侧壁固定连接。

8、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轨道为一条状支撑板。

9、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轨道由间隔排列的若干凸块组成,所述凸块与隔板固定连接。

10、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盖上安装有定时器。

11、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盖上还设有空白贴纸区。

12、本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可遮光的遮光槽盒,用于置于实验台上方便拿取,也可放置于抽屉内节省空间。盒体上方设有与盒体相连接的固定盖和活动盖,活动盖为可折叠结果,需要避光时,拉伸开活动盖盖在隔间上方、并通过卡扣配合结构将卡扣结构固定住即可。隔间用于放置实验样本,进一步通过在固定盖上设置定时器,可方便提醒实验时间,降低操作者出错概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定时遮光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所述盒体为一中空结构,所述盒体的顶部设有固定盖,所述固定盖的一侧与盒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盖的长度小于盒体的长度;所述盒体内通过隔板分成若干个隔间,每个隔间顶部均设置有一活动盖,所述活动盖用于覆盖在所述隔间上方;所述活动盖的一端与盒体固定连接,所述活动盖的另一端设有卡扣结构,所述盒体远离所述固定盖的一端设有卡扣配合结构,所述卡扣结构与卡扣配合结构相配合,用于固定所述活动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时遮光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盖包括拉伸区和耳翼区,所述拉伸区与耳翼区之间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时遮光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区为折叠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时遮光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盖与拉伸区的长度之和大于或等于所述盒体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时遮光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盖的一端与固定盖密封固定连接,所述活动盖的两侧边通过设置在隔板上部的轨道进行支撑,所述轨道与所述隔板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时遮光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侧壁上也设有轨道,所述轨道与盒体侧壁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定时遮光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为一条状支撑板。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定时遮光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由间隔排列的若干凸块组成,所述凸块与隔板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时遮光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盖上安装有定时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定时遮光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盖上还设有空白贴纸区。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定时遮光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为一中空结构,所述盒体的顶部设有固定盖,所述固定盖的一侧与盒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盖的长度小于盒体的长度;所述盒体内通过隔板分成若干个隔间,每个隔间顶部均设置有一活动盖,所述活动盖用于覆盖在所述隔间上方;所述活动盖的一端与盒体固定连接,所述活动盖的另一端设有卡扣结构,所述盒体远离所述固定盖的一端设有卡扣配合结构,所述卡扣结构与卡扣配合结构相配合,用于固定所述活动盖。本技术通过设置可遮光的遮光槽盒,可置于实验台上,更方便进行实验,且通过定时器更方便实验定时。

技术研发人员:宋东泽,陈婧,胡秀,吴晓琪,何亭亭,肖琼,董瀚淳,张鑫宇,潘虹宇,张宁,尹肖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沈阳迪安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09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