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基质搅拌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03023发布日期:2023-06-08 14:44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食用菌基质搅拌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食用菌基质搅拌领域,具体为一种食用菌基质搅拌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1、食用菌是指子实体硕大、可供食用的蕈菌(大型真菌),通称为蘑菇,中国已知的食用菌有350多种,其中多属担子菌亚门,食用菌栽培基质以植物残体如稻杆、皮壳、木屑等为主,有的添加较大量的牛马粪等有机肥,添加少量氮肥、磷肥和钾肥及少量无机盐类,基质中的各种成分都对食用菌品质发生影响,不同的配方还影响杂菌的发生,影响到农药的使用,进而影响食用菌子实体内农药的残留量。

2、专利号为cn206620524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食用菌培养料混合装置,可完成机械化配料,混料效率及混合均匀度高,可节约大量劳动力,适合食用菌大规模生态养殖使用,但是现有的专利号cn206620524u专利针对培养料在混合的时候,采用了搅拌电机和搅拌叶轮对其进行搅拌混合,混合过程中搅拌叶轮的方向只能顺着一个方向进行转动,搅拌混合效果不佳,为此亟需一种食用菌基质搅拌混合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食用菌基质搅拌混合装置,以解决现有的专利号cn206620524u专利针对培养料在混合的时候,采用了搅拌电机和搅拌叶轮对其进行搅拌混合,混合过程中搅拌叶轮的方向只能顺着一个方向进行转动,搅拌混合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食用菌基质搅拌混合装置,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搅拌仓,且搅拌仓的一侧安装有混料组件,所述混料组件包括有第一电机、第一齿轮、转动筒、第二电机、转动轴、第一伞齿轮、第二伞齿轮、第一搅拌桨和第二搅拌桨,所述搅拌仓外侧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内部贯穿设置有固定螺栓,所述安装架的底端安装有电动推杆,且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位于搅拌仓的内部的底端连接有刮块,所述安装架的一侧安装有下料组件。

3、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机位于搅拌仓的外侧,且第一齿轮位于第一电机的输出端,所述转动筒位于转动筒的一侧,且转动筒在搅拌仓的内部转动,所述第二电机位于转动筒的内部,且转动轴位于第二电机的输出端,所述第一伞齿轮位于转动轴的外侧,且第二伞齿轮位于第一伞齿轮的一侧,所述第一搅拌桨位于第二伞齿轮的一侧,所述第二搅拌桨位于转动筒的外侧。

4、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机的一侧位于搅拌仓的外侧安装有移动电源,且移动电源与第一电机电性连接,所述第一齿轮的一侧设置有与其相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转动筒和第二电机的数量皆为两组,两组所述转动筒皆通过轴承与搅拌仓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一侧位于转动筒的内部安装有移动电源,且移动电源与第二电机电性连接。

5、优选地,所述转动轴通过轴承与转动筒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伞齿轮与第二伞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一搅拌桨贯穿转动筒并延伸至其外侧,且第一搅拌桨在转动筒的外侧转动,所述第二搅拌桨和第一搅拌桨的数量皆为多组。

6、优选地,所述安装架内部的底端开设有限位槽,且限位槽与固定螺栓相匹配,所述固定板的内部开设有螺纹孔,且固定螺栓贯穿固定板内部螺纹孔并延伸至限位槽的内部。

7、优选地,所述刮块的两端皆设置有滑动块,所述安装架内部的两侧皆设置有与限位块相匹配的限槽,且刮块和搅拌仓滑动连接,所述电动推杆贯穿搅拌仓并延伸至其内部。

8、优选地,所述下料组件包括有下料电机、主动轮、从动轮,且下料电机位于安装架的一侧,所述主动轮位于下料电机的输出端,且从动轮位于主动轮的上方,所述从动轮和主动轮的外侧皆设置有皮带。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安装架、搅拌仓、混料组件,实现了食用菌基质在搅拌仓内部搅拌的时候,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会通过两组相啮合的齿轮分别带动两组相反转动的转动轴和第二搅拌桨进行转动,从而对基质进行混合拌料,而转动轴内部还安装有用于驱动第一搅拌桨转动的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启动之后会带动多组第一搅拌桨在转动筒的外侧转动,对基质进行拌料,而第一搅拌桨和第二搅拌桨的转动方向不同,拌料方向不同,混料效果更好;

11、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固定板、固定螺栓、电动推杆、刮块、下料组件,实现了需要下料的时候,启动下料电机,使得下料电机带动搅拌仓整体在安装架的内侧发生转动,从而将搅拌仓顶端的下料口倒置,方便下料,在下料的时候,还可以启动电动推杆,使得电动推杆带动刮块移动,利用刮块达到推料和清理内壁的目的,刮块在推进的时候不仅会带动一部分料排出,也会将沾附在搅拌仓两侧内壁的基质进行刮除,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清理,也减少浪费。



技术特征:

1.一种食用菌基质搅拌混合装置,包括安装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搅拌仓(2),且搅拌仓(2)的一侧安装有混料组件(3),所述混料组件(3)包括有第一电机(301)、第一齿轮(302)、转动筒(303)、第二电机(304)、转动轴(305)、第一伞齿轮(306)、第二伞齿轮(307)、第一搅拌桨(308)和第二搅拌桨(309),所述搅拌仓(2)外侧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固定板(4),且固定板(4)的内部贯穿设置有固定螺栓(5),所述安装架(1)的底端安装有电动推杆(6),且电动推杆(6)的输出端位于搅拌仓(2)的内部的底端连接有刮块(7),所述安装架(1)的一侧安装有下料组件(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基质搅拌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301)位于搅拌仓(2)的外侧,且第一齿轮(302)位于第一电机(301)的输出端,所述转动筒(303)位于转动筒(303)的一侧,且转动筒(303)在搅拌仓(2)的内部转动,所述第二电机(304)位于转动筒(303)的内部,且转动轴(305)位于第二电机(304)的输出端,所述第一伞齿轮(306)位于转动轴(305)的外侧,且第二伞齿轮(307)位于第一伞齿轮(306)的一侧,所述第一搅拌桨(308)位于第二伞齿轮(307)的一侧,所述第二搅拌桨(309)位于转动筒(303)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基质搅拌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301)的一侧位于搅拌仓(2)的外侧安装有移动电源,且移动电源与第一电机(301)电性连接,所述第一齿轮(302)的一侧设置有与其相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转动筒(303)和第二电机(304)的数量皆为两组,两组所述转动筒(303)皆通过轴承与搅拌仓(2)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304)的一侧位于转动筒(303)的内部安装有移动电源,且移动电源与第二电机(304)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基质搅拌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305)通过轴承与转动筒(303)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伞齿轮(306)与第二伞齿轮(307)相啮合,所述第一搅拌桨(308)贯穿转动筒(303)并延伸至其外侧,且第一搅拌桨(308)在转动筒(303)的外侧转动,所述第二搅拌桨(309)和第一搅拌桨(308)的数量皆为多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基质搅拌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1)内部的底端开设有限位槽,且限位槽与固定螺栓(5)相匹配,所述固定板(4)的内部开设有螺纹孔,且固定螺栓(5)贯穿固定板(4)内部螺纹孔并延伸至限位槽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基质搅拌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块(7)的两端皆设置有滑动块,所述安装架(1)内部的两侧皆设置有与限位块相匹配的限槽,且刮块(7)和搅拌仓(2)滑动连接,所述电动推杆(6)贯穿搅拌仓(2)并延伸至其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基质搅拌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组件(8)包括有下料电机(801)、主动轮(802)、从动轮(803),且下料电机(801)位于安装架(1)的一侧,所述主动轮(802)位于下料电机(801)的输出端,且从动轮(803)位于主动轮(802)的上方,所述从动轮(803)和主动轮(802)的外侧皆设置有皮带。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食用菌基质搅拌混合装置,涉及食用菌基质搅拌领域,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搅拌仓,且搅拌仓的一侧安装有混料组件,所述混料组件包括有第一电机、第一齿轮、转动筒、第二电机、转动轴、第一伞齿轮、第二伞齿轮、第一搅拌桨和第二搅拌桨。本技术实现了食用菌基质在搅拌仓内部搅拌的时候,启动第一电机会通过两组相啮合的齿轮分别带动两组转动轴和第二搅拌桨进行转动,从而对基质进行混合拌料,而第二电机启动之后会带动多组第一搅拌桨在转动筒的外侧转动,对基质进行拌料,而第一搅拌桨和第二搅拌桨的转动方向不同,拌料方向不同,混料效果更好。

技术研发人员:王道霞,管君霞,刘德侠,吉雪莲,徐有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祝富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16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