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瓷零件超声振动加工冷却液专用过滤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01592发布日期:2023-03-17 22:19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陶瓷零件超声振动加工冷却液专用过滤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过滤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陶瓷零件超声振动加工冷却液专用过滤系统。


背景技术:

2.陶瓷是以陶土和瓷土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粘土为原料,经过配料、成型、干燥、焙烧等工艺流程制成的器物,在中国发明后,经数千年的制造和使用历史,因具备极高的实用性和艺术性备受世人推崇。
3.现年如今,随着制陶技术的进步,超声振动加工技术便是制陶厂家常用的技术手段,而陶瓷的的制造必然是离不开高温烧制的,为加快陶瓷零件的制造成型,也为完善陶瓷零件的制造技术,使用冷却液对高温陶瓷零件进行冷却工作的关注度也是在日益增高,而冷却所用的冷却液不论是冷却工作前还是冷却工作后,都需经过过滤系统进行过滤,尤其是经过陶瓷零件的冷却后,冷却液中难免会掺入零碎的杂物,比如零碎的陶土块或瓷土块,只有经过过滤,将零碎的杂物排出冷却液,冷却液才可重复循环使用,安全实用。
4.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113893589a,授权公告日2022年01月07日,公开了一种冷却液过滤系统,包括回收池、过滤箱和待用池;所述过滤箱开设有上箱口和侧箱口,所述上箱口竖直朝上设置,所述侧箱口的朝向水平设置,所述侧箱口的底部与地面的距离大于50厘米,所述侧箱口的水平方向两端端部的箱板分别为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与所述侧箱口正对的箱板为背板,所述背板的水平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侧板的水平高度,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均分别与所述背板垂直,所述过滤箱的内侧底面由所述背板所在端往所述侧箱口所在端向下倾斜;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之间间隔设置有若干上隔板,若干所述上隔板均分别与所述背板垂直地密闭固连,若干所述上隔板的底部均分别位于所述过滤箱的内侧底面上方,任意两所述上隔板之间,靠近所述第一侧板的上隔板与第一侧板之间均分别设置有第一块下隔板,若干所述下隔板均分别与所述背板垂直地密闭固连,若干所述下隔板的底部均分别与所述过滤箱的内侧底面密闭固定连接;任一所述下隔板的水平高度均低于与其相邻的上隔板的水平高度,且低于所述第一侧板的水平高度;所述侧箱口上可打开地盖合有箱门,所述箱门盖合所述侧箱口时,所述箱门与所述侧箱口的边缘、每一所述上隔板位于侧箱口一侧的边缘、每一所述下隔板位于所述侧箱口一侧的边缘均分别密封贴合;所述第一侧板和与其相邻的下隔板、背板、盖合后的箱门之间围成的空间上端,每一所述上隔板和与其相邻且相对其远离所述第一侧板的下隔板、背板、盖合后的箱门之间形成的空间上端,所述第二侧板和与其相邻的上隔板、背板、盖合后的箱门之间围成的空间上端,均分别可拆卸安装有一块过滤板,且所述过滤板的边缘分别和与其相对应的板面、盖合后的箱门表面密闭贴合,靠近所述第一侧板所在侧的过滤板的过滤孔孔径大于相对远离所述第一侧板所在侧的过滤板的虑孔孔径;所述过滤箱与所述回收池之间安装有液泵、抽液管和输液管,所述抽液管的一端连接所述液泵的入口,另一端连接所述回收池的内侧,所述输液管的一端连接所述液泵的出口、另一端穿设所述第一侧板后与过滤箱的内侧
连通,连通处位于与所述第一侧板相对应安装的过滤板的下方;所述待用池位于所述第一侧板背向所述第一侧板的一侧,所述待用池与所述过滤箱连通,连通处位于所述过滤箱的第二侧板所在端,且连通处位于所述第二侧板对应的过滤板的上方。该技术方案的不足之处在于,在向回收池内注入冷却液时,经过液位传感器的感应后将信息传递于控制器,以此控制液泵的工作,但冷却液注入时,液体的水平面是起伏不定的,液位传感器通过检测到最高液体位置或最低液体位置时,便会将此时液体的水平面的高位信息和最底位信息传递,这样的检测便是提前控制了液泵的工作,工作状态不稳定。
5.综上所述,可安装上控制部件,在注入冷却液上下浮动的带动下平稳上下移动,直至控制部件的各个位置均能触碰开关,才可开启液泵的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因注入液体的起伏不定而无法顺利开启液泵工作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安装有可稳定开启液泵工作的部件的陶瓷零件超声振动加工冷却液专用过滤系统。
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8.一种陶瓷零件超声振动加工冷却液专用过滤系统,包括过滤箱和回收箱,所述回收箱上设有回收口、浮动口顶开口和底开口,所述顶开口和底开口分别置于回收箱的顶端和底端,所述回收箱上安装有浮动块和拆装块,所述浮动块的外边缘置于浮动口内,所述浮动口的上端对称分布有若干个开关,所述拆装块置于底开口处,所述拆装块与回收箱可拆卸连接,所述回收口置于浮动口的下端和拆装块之间,所述过滤箱的顶端安装有液泵,所述液泵与开关电连接,所述液泵上安装有抽水管和出水管,所述抽水管的顶端与液泵连接,所述抽水管的底端穿过浮动块置于回收箱内,所述过滤箱内安装有过滤板,所述出水管的顶端与液泵连接,所述出水管的底端置于过滤箱的顶端和过滤板之间,所述过滤箱上设有出水口。
9.这样设计通过回收箱处的回收口可将需要过滤的冷却液注入,让冷却液流动于回收箱内,而在回收箱上设有浮动口,回收箱内浮动块的外边缘均是置于浮动口内的,那么冷却液的注入,提高的液体水平面将会接触到浮动块,让浮动块在冷却液的浮力效果下上浮,而在浮动口的上端对称分布有若干个开关,浮动块的上浮便可触碰到开关,在冷却液的上下起伏影响下,便也不会让各个开关同时被浮动块触碰到,只有冷却液的水平面升至与开关的平面平齐的位置,每一个开关才可同时被浮动块触碰到,那么便是开启了开关电连接的液泵的工作,这样便达到了安装有可稳定开启液泵工作的部件的目的。这里的液泵上安装有抽水管和出水管,抽水管的顶端与液泵连接,底端穿过浮动块置于回收箱内,那么回收箱内的冷却液便可通过抽水管被抽到液泵,而出水管的顶端与液泵连接,底端置于过滤箱的顶端和过滤板之间,冷却液便是可从出水管的底端位置处向过滤箱注入,经过过滤板的过滤便可顺利完成过滤工作,被过滤出的零碎的杂物便是停留于过滤板上,而过滤后的冷却液则通过出水口外排,便于收集。
10.作为优选,所述浮动块上安装有套环,所述抽水管的底端穿过套环置于回收箱内,所述抽水管的底端和底开口之间留有间隙。这样设计通过浮动块上的套环可以让抽水管的底端顺利的穿过,这样浮动块的上下浮动便是不会对抽水管产生影响,让抽水管可顺利的
抽走回收箱内的冷却液,不仅如此,抽水管的底端和底开口之间留有间隙,避免抽水管的底端受回收箱底端的影响而不能顺利的抽走冷却液。
11.作为优选,所述回收箱的后端与过滤箱的前端连接,所述回收箱的前端设有移动腔,所述回收口和浮动口均与移动腔连通,所述移动腔内安装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一端与浮动块连接,所述挡板的另一端置于回收口和移动腔的底端之间,所述挡板上设有通水口,所述通水口的所在位置与回收口的所在位置上下对应。这样设计通过回收箱的后端与过滤箱的前端连接便于回收箱和过滤箱一直置于一个位置处工作,在回收箱的前端处设置的移动腔,上端是与浮动口连通的,而下端置于回收口和回收箱底端之间,这样回收箱内浮动块受冷却液浮力影响上下浮动时,浮动块连接着的挡板便也是顺势上下移动的,而挡板上通水口的所在位置是与回收口的所在位置上下对应的,那么当浮动块上浮至触碰到开关,挡板便是挡住了回收口,冷却液便不能通过回收口注入到回收箱内,这样便是避免了冷却液一直注入到回收箱内,从回收箱顶端的顶开口处外泄,安全实在。
12.作为优选,所述回收箱上安装有电铃,所述电铃与开关电连接。这样设计通过浮动块的上浮触碰到开关后,可及时开启开关电连接的电铃的工作,电铃及时发出声响,提醒液泵的工作已开始。
13.作为优选,所述过滤箱的底端安装有导流块,所述导流块的截面形状为直角三角形,所述导流块的两个直角分别与过滤箱的底端和前端连接,所述过滤板置于过滤箱的顶端和导流块之间。这样设计通过过滤箱底端安装的导流块可让出水管注入的冷却液经过滤板过滤后,在导流块的导向下过下流动,这里导流块的截面形状为直角三角形,且导流块的两个直角边分别与过滤箱的底端和前端连接,如此便是在三角形斜边的导向效果下,冷却液可顺势导流,可靠实用。
14.作为优选,所述出水口置于过滤箱的后端,所述出水口的所在位置与导流块的所在位置前后对应。这样设计通过导流块的导向,过滤箱内过滤后的冷却液便可顺势从过滤箱后端的出水口处外排,便于收集。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达到安装有可稳定开启液泵工作的部件的目的;便于自动关闭冷却液导入回收箱;装有液泵开启工作的提醒装置;便于过滤后冷却液的外排收集。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连接示意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过滤箱,2、回收箱,3、回收口,4、液泵,5、抽水管,6、出水管,7、拆装块,8、浮动口,9、开关,10、浮动块,11、电铃,12、套环,13、移动腔,14、挡板,15、通水口,16、过滤板,17、出水口,18、导流块。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21.如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案例中,一种陶瓷零件超声振动加工冷却液专用过滤系
统,包括过滤箱1和回收箱2,回收箱2上设有回收口3、浮动口8顶开口和底开口,顶开口和底开口分别置于回收箱2的顶端和底端,回收箱2上安装有浮动块10和拆装块7,浮动块10的外边缘置于浮动口8内,浮动口8的上端对称分布有若干个开关9,拆装块7置于底开口处,拆装块7与回收箱2可拆卸连接,回收口3置于浮动口8的下端和拆装块7之间,过滤箱1的顶端安装有液泵4,液泵4与开关9电连接,液泵4上安装有抽水管5和出水管6,抽水管5的顶端与液泵4连接,抽水管5的底端穿过浮动块10置于回收箱2内,过滤箱1内安装有过滤板16,出水管6的顶端与液泵4连接,出水管6的底端置于过滤箱1的顶端和过滤板16之间,过滤箱1上设有出水口17。
22.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浮动块10上安装有套环12,抽水管5的底端穿过套环12置于回收箱2内,抽水管5的底端和底开口之间留有间隙。回收箱2的后端与过滤箱1的前端连接,回收箱2的前端设有移动腔13,回收口3和浮动口8均与移动腔13连通,移动腔13内安装有挡板14,挡板14的一端与浮动块10连接,挡板14的另一端置于回收口3和移动腔13的底端之间,挡板14上设有通水口15,通水口15的所在位置与回收口3的所在位置上下对应。回收箱2上安装有电铃11,电铃11与开关9电连接。过滤箱1的底端安装有导流块18,导流块18的截面形状为直角三角形,导流块18的两个直角分别与过滤箱1的底端和前端连接,过滤板16置于过滤箱1的顶端和导流块18之间。出水口17置于过滤箱1的后端,出水口的所在位置与导流块18的所在位置前后对应。
23.首先在过滤箱1后端的出水口17处连接上收集冷却液的管子,而在回收箱2前端的回收口3处连接上让陶瓷零件超声振动加工冷却后的冷却液流通管道,接着向流通管道内注入冷却工作后的冷却液,这是的冷却液内掺入有零碎的杂物,比如零碎的陶土块或瓷土块,通过回收口3后便流到回收箱2内。在冷却液的不断注入过程中,冷却液的水平面便是一直在升高,而在回收箱2的浮动块10的外边缘则是置于浮动口8内的,冷却液水平面的升高便可触碰到浮动块10,在冷却液的浮力效果下,浮动块10便也顺时向着回收箱2的顶端位置浮动,与此同时,回收箱2的前端是设置有移动腔13的,移动腔13的顶端与浮动口8连通,且回收口3也是与移动腔13连通的,浮动块10的上浮便也是带动了移动腔13内挡板14的上浮,此处挡板14的顶端与浮动块10连接,而挡板14的底端则是置于回收口3和移动腔13的底端之间的,在移动腔13的限位效果下,挡板14顺利的上下移动。
24.而在浮动口8的上端对称分布有若干个开关9,这样在向回收箱2注入冷却液时,即使有液体的水平面起伏不定的状态,若干个开关9也不会同时被浮动块10触碰到,直至冷却液水平面与开关9所在平面在一条直线上,浮动口8内的各个开关9才会被浮动块10同时触碰到,这样开关9电连接的液泵4才能开启工作,这便达到了安装有可稳定开启液泵工作的部件的目的。与此同时,回收箱2上的电铃11便也在开关9的开启下发出声响,提醒液泵4已经开始工作。而挡板14上通水口15的所在位置是与回收口3的所在位置上下对应的,那么此时挡板14便也是及时挡住了回收口3,让冷却液无法从回收口3处注入到回收箱2内。
25.不仅如此,在过滤箱1顶端安装的液泵4安装着抽水管5和出水管6,抽水管5的顶端与液泵4连接,底端穿过浮动块10置于回收箱2内,且抽水管5的底端是和回收箱2的底开口之间留有间隙的,那么回收箱2内的冷却液便能顺利的通过抽水管5抽到液泵4,而浮动块10上安装有套环12,抽水管5是穿过套环12置于回收箱2内的,那么浮动块10的上下浮动对抽水管5便不会产生影响。出水管6的顶端与液泵4连接,底端置于过滤箱1的顶端和过滤板16
之间,那么抽进的冷却液便是通过出水管6注入到过滤箱1内。在过滤板16上是设有过滤孔16的,那么注入到过滤箱1内的冷却液便通过过滤孔16的过滤继续下落,这里过滤板16可设置若干个,且过滤箱1的底端安装着导流块18,若干个过滤板16上过滤孔的孔径从过滤箱1顶端到导流块18位置依次减小,这样便是对冷却液内各个体积的零碎的杂物起到一个很好的阻挡效果。而导流块18的截面形状为直角三角形,导流块18的两个直角边分别与过滤箱1的底端和前端连接,那么下落的冷却液便是可在直角三角形的导流块18的斜边的导向效果下流动,而过滤箱1后端出水口17的所在位置是与导流块18的所在位置前后对应的,那么导流的冷却液便是顺利的通过出水口17流到收集管内。在这里导流块18的斜边上可均匀设置若干个凹槽,这样进一步的对杂物有收集效果。
26.在这里的浮动块10可选择使用木块,木块可在冷却液的作用下顺利的上下浮动。而回收箱2底端的底开口处安装的拆装块7可选择使用螺钉和回收箱2连接,在过滤工作完成后,便可拆开拆装块7,对回收箱2内进行清理和整理工作。而从出水口处则是对取出过滤箱1内的导流块18进行清理和整理工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