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面料涂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73251发布日期:2023-03-29 14:48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面料涂胶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涂胶装置,属于纺织服装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面料涂胶装置。


背景技术:

2.服装纺织行业在在加工生产一些户外防寒服装时,经常需要将所使用的化纤面料的内面层上涂上一层胶,一是可以调整硬度,增加衣服垂感,二是防水。复合面料的涂胶是否均匀直接影响到面料的质量与使用舒适性。
3.现有面料的复合涂胶技术中,一种是使用涂胶辊进行涂胶,涂胶辊的下部浸入胶槽内与胶液接触,涂胶辊转动过程中将胶液带上涂抹在复合面料上。这种结构的涂胶上胶装置一般都是将胶液涂抹在面料的下表面,在输送过程中会造成局部胶液受到重力的影响而造成不均匀;二是使用层层涂布方式,然后进行堆叠,这种方式是将复合胶直接放置在布料上,而后使用压辊进行挤压,这样的复合面料质地过硬,不适合穿着使用。
4.有鉴于此,我们提供了一种复合面料涂胶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面料涂胶装置。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7.一种复合面料涂胶装置,包括,操作台。
8.所述操作台两侧对称设置有支撑条,所述支撑条远离操作台一端设置有齿条,且齿条上配合设有涂胶辊;所述涂胶辊包括滚轴,所述滚轴两端设有与齿条相配合的轮齿;
9.所述滚轴两端转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滚轴一侧连接有滑块;
10.所述操作台的末端还设有弧形块。
11.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涂胶辊其中一端的滚轴中心设有进料管;所述涂胶辊设有中空腔,进料管与中空腔连通;所述涂胶辊侧壁上阵列设置有固定数量的出胶通道,每个所述出胶通道靠近涂胶辊外壁一侧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有圆球。
12.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容纳腔呈圆台状,且容纳腔的直径由靠近出胶通道一侧向涂胶辊外壁递减形成出胶口;所述圆球的直径大于容纳腔上出胶口的直径,圆球的直径也大于出胶通道的直径。
13.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容纳腔靠近出胶通道一侧的直径大于出胶通道的直径。
14.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进料管通过输送泵与外部的胶料罐连接。
15.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涂胶辊为表面光滑的圆柱型辊体结构。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涂胶装置利用滑块与涂胶辊的组合,使得涂胶辊能进行移动和转动,且涂胶辊上设有出胶通道和放置有圆球的容纳腔,利用重力作用,圆球可以在容纳腔内自由滚动并实现出胶口的开合,从而实现涂胶量的控制,进而有效的实现对面料表面进行均匀上胶、涂胶的目的,提升了面料复合品质。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涂胶辊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涂胶辊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图3中a-a剖面示意图。
22.图中,1-操作台;2-支撑条;3-涂胶辊;4-支撑杆;5-滑块;6-弧形块;31-滚轴;32-进料管;33-中空腔;34-出胶通道;35-容纳腔;36-圆球。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5.如图1-4所示,一种复合面料涂胶装置,包括,操作台1;所述操作台1两侧对称设置有支撑条2,所述支撑条2远离操作台1一端设置有齿条,且齿条上配合设有涂胶辊3;所述涂胶辊3包括滚轴31,所述滚轴31两端设有与齿条相配合的轮齿;所述滚轴31两端转动连接有支撑杆4,所述支撑杆4远离滚轴31一侧连接有滑块5;所述操作台1的末端还设有弧形块6。
26.具体的,所述涂胶辊3使用完成后到达操作台1的末端,即操作台1与弧形块6的连接处,弧形设计的弧形块6有利于胶料的流动,能够使得多余的胶料从操作台1上清除,实现了多余胶料的整理。优选的,弧形块6底部放置有用于收集胶料的废料桶。
27.进一步的,所述涂胶辊3其中一端的滚轴31中心设有进料管32;所述涂胶辊3设有中空腔33,进料管32与中空腔33连通,所述进料管32通过输送泵与外部的胶料罐连接,进而将胶料输送至中空腔33内。所述涂胶辊3侧壁上阵列设置有固定数量的出胶通道34,每个所述出胶通道34靠近涂胶辊3外壁一侧设有容纳腔35,所述容纳腔35内设有圆球36。再进一步的,所述容纳腔35呈圆台状,且容纳腔35的直径由靠近出胶通道34一侧向涂胶辊3外壁递减形成出胶口;所述圆球36的直径大于容纳腔35上出胶口的直径,圆球36的直径也大于出胶通道34的直径。这样,胶料可以从中空腔33内经由出胶通道34流动到容纳腔35中,而后经过出胶口流出到面料上。其中,圆球36收重力作用可以实现对出胶口的闭合,又由于涂料辊3与面料的挤压作用实现出胶口的出料作用(其原理可参照圆珠笔出料原理,这里不再赘
述),从而使得出胶量均匀,上胶、涂料质量好。
28.更进一步的,所述容纳腔35靠近出胶通道34一侧的直径大于出胶通道34的直径,这样圆球36可以在容纳腔35内自由滚动,且不会掉落在出胶通道34内造成堵塞,或防止圆球36掉落在中空腔33内部。再进一步的,所述涂胶辊3为表面光滑的圆柱型辊体结构,方便对面料进行压胶、滚动。
29.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30.在涂胶过程中,使用输送泵(图中未画出)将胶料经由进料管32输送至涂胶辊的中空腔33中,由于涂胶辊3放置在操作台1上是,圆球36收到重力作用,将出胶口堵住,从而胶料能够缓慢填充到中空腔33中。而上端部的圆球36在侧边受到的重力作用有力的分解,故圆球36不能完整的堵住出胶口,待胶料填充至该部位的出胶口时,会有出现胶料流出的现象,以此来判断胶料补充完成。
31.再来利用滑块5移动至涂胶位置,转动滚轴31,中空腔33内的胶料不断搅拌的同时,经由出胶通道34流向容纳腔35,圆球36与面料接触受挤压退回容纳腔35内,胶料流出至面料,而后涂料辊3不断进行滚动、涂胶,进而完成复合面料的涂胶步骤。待滑动至操作台1末端时,过多的胶料从弧形块6平缓流出操作台1,可以使用废料桶进行收集整理。
32.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