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叶绿素提取装置

文档序号:33539252发布日期:2023-03-22 08:59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叶绿素提取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叶绿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叶绿素提取装置。


背景技术:

2.微藻,通常是指那些在显微镜下才能辨别其形态的微小的藻类群体,是含有叶绿素a并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微生物的总称,属于原生生物的一种。微藻细胞中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e、硫氨素、核黄素、吡多醇、维生素b12、维生素c、生物素、肌醇、叶酸、泛酸钙和烟酸等增加了其作为单细胞蛋白的价值。微藻中所含有的色素具有着色和营养的作用,可用来防治癌症、抗辐射、延缓衰老,增强机体免疫力等生理作用。
3.但是,在实验室中,微藻叶绿素的提取方法步骤繁琐,需要先通过抽滤将微藻细胞富集在滤纸上,然后通过人工将滤纸提起并转移到研磨钵体中,如已公开的专利号为us20120144903a1的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提取叶绿素的方法及测定叶绿素稠度的方法,其在转移过程中通过镊子进行转移。但是在实验室的转移过程中,当用镊子或者其他夹具转移时,常常会使滤纸掉落从而使微藻细胞污染影响实验结果,无法保证叶绿素提取实验的稳定性和实验数据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在叶绿素提取实验中,如何避免滤纸掉落,以及如何提高实验的稳定性和实验数据的可靠性。
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叶绿素提取装置,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过滤单元和研磨提取单元,所述过滤单元与所述研磨提取单元之间设置有滤纸转运单元,所述滤纸转运单元与所述支撑座转动连接,所述滤纸转运单元用于将滤纸从过滤单元输送至研磨提取单元。
6.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采用滤纸转运单元实现滤纸从过滤单元输送至研磨提取单元,能够代替传统的手工转移滤纸的方式,实现半自动的提取方式,从而避免滤纸在转移过程中掉落影响实验结果,从而提高实验的稳定性和实验数据的可靠性。
7.作为优选,所述支撑座上固定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滤纸转运单元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侧面固定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放置滤纸的中空的滤纸环,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支撑杆转动连接。可以将滤纸放置在滤纸环上,通过转动滤纸环实现滤纸从过滤单元至研磨提取单元的输送。
8.作为优选,所述研磨提取单元包括研磨机,所述研磨机与所述支撑座固定连接,所述研磨机内设置有具有上端开口的研磨腔,所述研磨机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收集叶绿素的收集瓶,所述收集瓶的入液口与所述研磨腔的下端相连通。采用在研磨提取步骤中使用了研磨机代替传统研钵的人工研磨,能避免了人工研磨提取方法经常出现研磨不充分、提取不完全的问题,大幅提升提取效率。
9.作为优选,所述研磨机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将滤纸戳进研磨腔内的推杆,且所述推
杆与所述滤纸转运单元之间设置有动力传输单元。动力传输单元可以将推杆与滤纸转运单元进行联动,当滤纸位于研磨提取单元之间时,可以通过推杆将滤纸戳进研磨腔内,从而进行下一步研磨步骤。
10.作为优选,所述动力传输单元包括驱动齿轮、套在支撑杆上且与支撑杆转动连接的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使得所述主动齿轮可随着所述连接板同步转动,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支撑杆转动连接,所述驱动齿轮的端面与所述主动齿轮的端面相垂直且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主动齿轮相啮合,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推杆之间设置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一端与所述驱动齿轮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推杆相固定,当所述主动齿轮随着所述连接板转动时,可带动所述推杆上下往复运动。通过主动齿轮与驱动齿轮及驱动杆的配合,可实现,当滤纸传送至研磨提取单元时,能同步将推杆向下运动,从而将滤纸戳进研磨腔中。
11.作为优选,所述驱动杆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三连杆水平设置,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一连杆或第三连杆相垂直,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驱动齿轮的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杆的另一端套在所述推杆上且与所述推杆相固定,所述支撑杆上固定设置有导向套,且所述推杆穿过所述导向套使得所述推杆可相对所述导向套上下往复运动。
12.作为优选,所述滤纸转运单元包括三个圆周间隔排列设置的用于放置滤纸的中空的滤纸环,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驱动齿轮的传动比为3:1。采用三个圆周间隔排列设置的滤纸环,其滤膜通过滤纸环依次通过固定、抽滤和研磨提取步骤,滤纸转运单元的三个滤纸环设计使本装置可以同时进行以上三个步骤,提高微藻的叶绿素提取速度。
13.作为优选,所述过滤单元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样品瓶和抽滤瓶,所述样品瓶与所述支撑杆相固定,所述抽滤瓶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样品瓶的底部设置有出液口,且所述抽滤瓶的上端设置有进液口,所述出液口与所述进液口位于同一竖直方向上,所述样品瓶的底部与所述抽滤瓶的上端之间形成有供滤纸环通过的间隙。设置可供滤纸环通过的间隙,可在过滤时,只需要进行抽真空就实现快速抽滤的功能。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滤纸转运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16.附图标记说明:
17.支撑座1,过滤单元2,研磨提取单元3,滤纸转运单元4,动力传输单元5,支撑杆11,导向套12,样品瓶21,抽滤瓶22,研磨机31,收集瓶32,推杆6,连接板41,滤纸环42,驱动齿轮51,主动齿轮52,驱动杆53,第一连杆531,第二连杆532,第三连杆533。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1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
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0.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21.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22.如图1所示,一种叶绿素提取装置,包括支撑座1,支撑座1上设置有过滤单元2和研磨提取单元3,过滤单元2与研磨提取单元3之间设置有滤纸转运单元4,滤纸转运单元4与支撑座1转动连接,滤纸转运单元4用于将滤纸从过滤单元2输送至研磨提取单元3。在现有技术中,需要人工将滤纸从过滤单元2拿到研磨提取单元3,手或者镊子在提起滤纸的过程中,滤纸上的叶绿素提取物容易被污染,而本装置通过设置有滤纸转运单元4能能够代替传统的手工转移滤纸的方式,从而避免滤纸在转移过程中掉落影响实验结果,从而提高实验的稳定性和实验数据的可靠性。
23.本实施例中,支撑座1上固定设置有支撑杆11,滤纸转运单元4包括连接板41,连接板41的侧面固定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放置滤纸的中空的滤纸环42,连接板41与支撑杆11转动连接,滤纸环42的结构可以将滤纸放置在滤纸环42上,通过转动滤纸环42实现滤纸从过滤单元2至研磨提取单元3的输送。
24.进一步地,研磨提取单元3包括研磨机31,研磨机31与支撑座1固定连接,研磨机31内设置有具有上端开口的研磨腔,研磨机31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收集叶绿素的收集瓶32,收集瓶32的入液口与研磨腔的下端相连通,采用在研磨提取步骤中使用了研磨机代替传统研钵的人工研磨,能避免了人工研磨提取方法经常出现研磨不充分、提取不完全的问题,大幅提升提取效率。
25.进一步地,研磨机31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将滤纸戳进研磨腔内的推杆6,且推杆6与滤纸转运单元4之间设置有动力传输单元5,动力传输单元5包括驱动齿轮51、套在支撑杆11上且与支撑杆11转动连接的主动齿轮52,主动齿轮52与连接板41固定连接,使得主动齿轮52可随着连接板41同步转动,驱动齿轮51与支撑杆11转动连接,驱动齿轮51的端面与主动齿轮52的端面相垂直且驱动齿轮51与主动齿轮52相啮合,驱动齿轮51与推杆6之间设置有驱动杆53,驱动杆53的一端与驱动齿轮51固定连接,驱动杆53的另一端与推杆6相固定,当主动齿轮52随着连接板41转动时,可带动推杆6上下往复运动。
26.本实施例中,驱动杆53包括第一连杆531、第二连杆532和第三连杆533,第一连杆531与第三连杆533水平设置,第二连杆532与第一连杆531或第三连杆533相垂直,第一连杆531的一端与驱动齿轮51的端面固定连接,第一连杆531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532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二连杆532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杆533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三连杆533的另一端套在推杆6上且与推杆6相固定,支撑杆11上固定设置有导向套12,且推杆6穿过导向套12使得推杆6可相对导向套12上下往复运动。
27.结合图2所示,滤纸转运单元4包括三个圆周间隔排列设置的用于放置滤纸的中空的滤纸环42,主动齿轮52与驱动齿轮51的传动比为3:1。采用三个圆周间隔排列设置的滤纸
环,其滤膜通过滤纸环依次通过固定、抽滤和研磨提取步骤,滤纸转运单元的三个滤纸环设计使本装置可以同时进行以上三个步骤,提高微藻的叶绿素提取速度。
28.本实施例中,过滤单元2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样品瓶21和抽滤瓶22,样品瓶21与支撑杆11相固定,抽滤瓶22放置在支撑座1上,样品瓶21的底部设置有出液口,抽滤瓶22的上端设置有进液口,出液口与进液口位于同一竖直方向上,样品瓶21的底部与抽滤瓶22的上端之间形成有供滤纸环42通过的间隙,设置可供滤纸环通过的间隙,可在过滤时,只需要进行抽真空就实现快速抽滤的功能。
29.结合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首先在滤纸转运单元4中的滤纸环42上放置滤纸,然后转动滤纸转运单元4,使得放有滤纸的滤纸环42转动至样品瓶21和抽滤瓶22之间,然后将藻液倒入样品瓶21中,将抽滤瓶22与外接真空泵相连接,并对样品瓶21中的藻液进行抽滤,微藻细胞会富集在滤纸上,抽滤结束后,继续转动滤纸转运单元4,将盛放有滤纸的滤纸环42转动至研磨腔上,在连接板41的转动过程中,主动齿轮52跟随连接板41一起转动,并通过驱动齿轮51、第一连杆531,第二连杆532,第三连杆533的协同作用使推杆6向下运动,从而将刚好转到研磨腔上的滤纸环42上的滤纸戳入研磨腔内,然后将有机溶剂加入到研磨腔中,打开研磨机31的开关,结合研磨机31内的刀片将滤纸进行搅碎和研磨,并进行叶绿素的提取,提取液最终流入收集瓶32中,从而完成微藻叶绿素的提取。
30.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为:当首次在滤纸环42上放置滤纸时,转动滤纸转运单元4,当放有滤纸的滤纸环42转动至样品瓶21和抽滤瓶22之间时,可继续在空白的滤纸环42添加新的滤纸,从而实现同时进行抽滤和提取的操作,提高微藻的叶绿素提取速度。
31.虽然本公开披露如上,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进行各种变更与修改,这些变更与修改均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