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用沉淀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00868发布日期:2023-03-17 22:08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污水处理用沉淀池的制作方法

1.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用沉淀池。


背景技术:

2.污水处理是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需要使用到沉淀池,沉淀池是利用沉淀原理去除水中的杂质和悬浮物的设备。
3.专利号为cn202020426737.0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用沉淀池,包括沉淀池,沉淀池的下侧固定安装有支撑座,沉淀池的上侧设置有进水口,沉淀池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隔板,沉淀池的上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座与隔板的上表面转动连接,第一转轴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的表面啮合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电机、第一转轴、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二转轴及搅拌杆的设置,实现对污水进行搅拌的操作,使反应剂与污水充分接触,加快沉淀速率,配合第二电机、第三转轴及螺旋叶的设置,方便污泥的排出,提升了装置的实用性;
4.但是上述装置中的两组第二转轴仅设置在沉淀池内部的左右两侧,导致第二转轴在对沉淀池的内部进行搅拌时,存在搅拌不均的现象,无法充分对沉淀池的内部进行全面搅拌,造成污水与反应剂难以充分反应,从而影响沉淀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污水处理用沉淀池,以解决现有的沉淀池存在搅拌不均的问题。
6.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用沉淀池,包括沉淀池,还包括搅拌机构,设置于沉淀池的内部,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套管,所述套管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沉淀池的顶面,所述沉淀池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立柱,所述立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底面中心处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搅拌杆,且第一搅拌杆通过套管向下贯穿沉淀池的顶面;
7.所述第一搅拌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套管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沉淀池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锥齿轮,且第三锥齿轮分别与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相互啮合;
8.所述沉淀池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内齿环,所述套管位于沉淀池内部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搅拌杆,所述第一搅拌杆的外壁和第二搅拌杆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若干相互交错的搅拌叶片,所述第二搅拌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齿轮,且齿轮与内齿环的内齿相互啮合。
9.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搅拌杆外壁的右侧面设置有刮板机构,所述刮板机构包括支撑杆,所述第一搅拌杆外壁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两组支撑杆,两组所述支撑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清洁杆,所述清洁杆的右侧面粘接有清洁刷,且清洁杆的右侧面与沉淀池的内壁相互接触并弧形配合。
10.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搅拌杆外壁的右侧面设置有t型刮板机构,所述t型刮板机构包括支撑板,所述第一搅拌杆外壁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支撑板的顶面固定连接有防水外壳,且第二电机位于防水外壳的内部,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连接有螺纹杆,且螺纹杆通过轴承向下贯穿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两组侧板,两组所述侧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螺纹杆的外壁螺纹连接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两组限位杆,且两组所述限位杆均向下滑动贯穿限位板,两组所述限位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同一组t型刮板,所述沉淀池的底面设置有四周向中心放坡的坡度,呈漏斗状,且t型刮板的底面与沉淀池底面的坡度弧形配合。
11.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沉淀池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沉淀池的右侧面连通有进污管与排水管,其中排水管位于进污管的下侧,所述沉淀池的底面连通有下料管,下料管向下贯穿底板。
12.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进污管、排水管与下料管的内部均设置有电磁阀。
13.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底板的底面四角均固定安装有支撑腿。
14.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
15.1、通过设置搅拌机构,启动第一电机带动传动杆和第三锥齿轮顺时针转动,第三锥齿轮带动第一锥齿轮顺时针转动,从而带动第一搅拌杆顺时针转动,同时,由于第三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啮合,因此第三锥齿轮会带动第二锥齿轮逆时针转动,从而带动套管逆时针转动,套管通过横板带动拳第二搅拌杆以套管为圆心逆时针公转,并由于齿轮与内齿环之间啮合,因此,第二搅拌杆在以套管为圆心逆时针公转的过程中,其本身也会自转,从而,顺时针转动的第一搅拌杆配合逆时针公转且自转的第二搅拌杆,能够完全充分的对沉淀池的内部进行充分搅拌,能够减少搅拌死角,从而提升污水与反应剂之间的混合效果。
16.2、通过设置刮板机构,再次启动第一电机带动第一搅拌杆转动,第一搅拌杆通过支撑杆带动清洁杆以套管为圆心公转,转动的清洁杆能够对沉淀池的内部进行清洁,避免沉淀物粘连在沉淀池的内部。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为本说明书第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说明书第二视角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说明书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说明书图3中a的放大示意图;
22.图5为本说明书图3中b的放大示意图。
23.图中标记为:
24.1、沉淀池;2、底板;3、进污管;4、排水管;5、搅拌机构;501、套管;502、立柱;503、顶板;504、第一搅拌杆;505、第一锥齿轮;506、第二锥齿轮;507、第一电机;508、传动杆;509、第三锥齿轮;510、内齿环;511、横板;512、第二搅拌杆;513、齿轮;6、刮板机构;601、支撑杆;602、清洁杆;7、t型刮板机构;701、支撑板;702、第二电机;703、防水外壳;704、螺纹杆;705、侧板;706、限位板;707、升降板;708、限位杆;709、t型刮板;8、下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26.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外定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27.作为一个实施例,一种污水处理用沉淀池,包括有沉淀池1,还包括:搅拌机构5,设置于沉淀池1的内部,搅拌机构5包括套管501,套管501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沉淀池1的顶面,沉淀池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立柱502,立柱50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板503,顶板503的底面中心处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搅拌杆504,且第一搅拌杆504通过套管501向下贯穿沉淀池1的顶面;
28.第一搅拌杆504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505,套管50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506,沉淀池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507,第一电机507输出轴连接有传动杆508,传动杆508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锥齿轮509,且第三锥齿轮509分别与第一锥齿轮505和第二锥齿轮506相互啮合;
29.沉淀池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内齿环510,套管501位于沉淀池1内部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横板511,横板511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搅拌杆512,第一搅拌杆504的外壁和第二搅拌杆512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若干相互交错的搅拌叶片,第二搅拌杆51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齿轮513,且齿轮513与内齿环510的内齿相互啮合:
30.请参阅图1至图5,可选的,第一搅拌杆504外壁的右侧面设置有刮板机构6,刮板机构6包括支撑杆601,第一搅拌杆504外壁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两组支撑杆601,两组支撑杆60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清洁杆602,清洁杆602的右侧面粘接有清洁刷,且清洁杆602的右侧面与沉淀池1的内壁相互接触并弧形配合。
31.请参阅图1至图5,可选的,第一搅拌杆504外壁的右侧面设置有t型刮板机构7,t型刮板机构7包括支撑板701,第一搅拌杆504外壁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701、支撑板70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702,支撑板70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防水外壳703,且第二电机
702位于防水外壳703的内部,第二电机702输出端连接有螺纹杆704,且螺纹杆704通过轴承向下贯穿支撑板701,支撑板70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两组侧板705,两组侧板70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706,螺纹杆704的外壁螺纹连接有升降板707,升降板707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两组限位杆708,且两组限位杆708均向下滑动贯穿限位板706,两组限位杆708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同一组t型刮板709,沉淀池1的底面设置有四周向中心放坡的坡度,呈漏斗状,且t型刮板709的底面与沉淀池1底面的坡度弧形配合,通过设置t型刮板机构7,启动第二电机702带动螺纹杆704正转或反转,在限位杆708与限位板706的配合限位下,螺纹杆704的正转或反转会带动升降板707向上或向下移动,从而带动t型刮板709上下移动,方便控制t型刮板709的高度,从而实现逐层刮泥的操作。
32.请参阅图1至图5,可选的,沉淀池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底板2,沉淀池1的右侧面连通有进污管3与排水管4,其中排水管4位于进污管3的下侧,沉淀池1的底面连通有下料管8,下料管8向下贯穿底板2。
33.请参阅图1至图5,可选的,进污管3、排水管4与下料管8的内部均设置有电磁阀,可以控制进污管3、排水管4与下料管8内物质的流通。
34.请参阅图1至图5,可选的,底板2的底面四角均固定安装有支撑腿,便于淤泥通过下料管8向下出料。
35.工作原理:使用时,工人通过进污管3向沉淀池1内注入污水以及反应剂,启动第一电机507带动传动杆508和第三锥齿轮509顺时针转动,第三锥齿轮509带动第一锥齿轮505顺时针转动,从而带动第一搅拌杆504顺时针转动,同时,由于第三锥齿轮509和第二锥齿轮506啮合,因此第三锥齿轮509会带动第二锥齿轮506逆时针转动,从而带动套管501逆时针转动,套管501通过横板511带动拳第二搅拌杆512以套管501为圆心逆时针公转,并由于齿轮513与内齿环510之间啮合,因此,第二搅拌杆512在以套管501为圆心逆时针公转的过程中,其本身也会自转,从而,顺时针转动的第一搅拌杆504配合逆时针公转且自转的第二搅拌杆512,能够完全充分的对沉淀池1的内部进行充分搅拌,能够减少搅拌死角,从而提升污水与反应剂之间的混合效果,沉淀完成后,清水通过排水管4向外排出,污泥通过下料管8向外排出,通过设置刮板机构6,再次启动第一电机507带动第一搅拌杆504转动,第一搅拌杆504通过支撑杆601带动清洁杆602以套管501为圆心公转,转动的清洁杆602能够对沉淀池1的内部进行清洁,避免沉淀物粘连在沉淀池1的内部,通过设置t型刮板机构7,启动第二电机702带动螺纹杆704正转或反转,在限位杆708与限位板706的配合限位下,螺纹杆704的正转或反转会带动升降板707向上或向下移动,从而带动t型刮板709上下移动,方便控制t型刮板709的高度,从而实现逐层刮泥的操作。
36.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公开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实用新型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
37.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宽泛范围之内的所有这样的替换、修改和变型。因此,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