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分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20857发布日期:2023-03-22 06:34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分相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分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分相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化工行业中,经常需要将两种不同且互不相溶液体分离出来,同时液体又具有不同的密度,因此分相作业是非常普遍的作业。通常情况下的分相是人工作业的方式,一是将待分相的混合液体打入容器中,通过静置,将下层液体放出后,再将上层液体分出;一是凭肉眼观察界面,通过手动调节阀门来制分相。
3.在上述方式中,人为决定因素较大,人工操作容易失误,影响分离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分相装置,解决了在分相过程中,人为决定因素较大,人工操作容易失误,影响分离效率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自动分相装置,包括静置罐、静置罐底放料管、轻相接收罐、重相接收罐、第一进料管、第二进料管和三通管,所述静置罐底放料管与所述静置罐的底部相连通,所述三通管与所述静置罐底放料管相连通,所述第一进料管分别与所述三通管和所述轻相接收罐相连通,所述第二进料管分别与所述三通管和所述重相接收罐相连通。
6.其中,所述自动分相装置还包括三通阀,所述静置罐底放料管与所述三通阀相连通。
7.其中,所述自动分相装置还包括放料阀,所述放料阀与所述三通管法兰连接。
8.其中,所述自动分相装置还包括密度仪,所述密度仪与所述三通管法兰连接。
9.其中,所述自动分相装置还包括第一调节阀,所述第一进料管上设置有所述第一调节阀,所述第一调节阀位于所述三通阀和所述轻相接收罐之间。
10.其中,所述自动分相装置还包括第二调节阀,所述第二进料管上设置有所述第二调节阀,所述第二调节阀位于所述三通阀和所述重相接收罐之间。
1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分相装置,初始状态下,静置后的混合液在所述静置罐内,当重相液体流完后,轻相液流出,放轻相液进入至所述轻相接收罐内,待轻相液流尽分相结束;上述方式中实现了混合料的自动分相,且可以连续进行,无需通过人工,避免了失误同时减少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准确度,进而保证了分离的成功进行,省时省力,获得提高分离效率的效果。
附图说明
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
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分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分相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15.1-静置罐、2-静置罐底放料管、3-放料阀、4-密度仪、5-三通阀、6-第一调节阀、7-轻相接收罐、8-第二调节阀、9-重相接收罐、10-第一进料管、11-第二进料管、12-三通管。
具体实施方式
16.请参阅图1和图2,其中图1是自动分相装置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自动分相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1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分相装置,包括静置罐1、静置罐底放料管2、轻相接收罐7、重相接收罐9、第一进料管10、第二进料管11和三通管12,所述静置罐底放料管2与所述静置罐1的底部相连通,所述三通管12与所述静置罐底放料管2相连通,所述第一进料管10分别与所述三通管12和所述轻相接收罐7相连通,所述第二进料管11分别与所述三通管12和所述重相接收罐9相连通。
18.在本实施方式中,初始状态下,静置后的混合液在所述静置罐1内,当重相液体流完后,轻相液流出,放轻相液进入至所述轻相接收罐7内,待轻相液流尽分相结束;上述方式中实现了混合料的自动分相,且可以连续进行,无需通过人工,避免了失误同时减少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准确度,进而保证了分离的成功进行,省时省力,获得提高分离效率的效果。
19.进一步地,所述自动分相装置还包括三通阀5,所述静置罐底放料管2与所述三通阀5相连通。
20.进一步地,所述自动分相装置还包括放料阀3,所述放料阀3与所述三通管12法兰连接。
21.进一步地,所述自动分相装置还包括密度仪4,所述密度仪4与所述三通管12法兰连接。
22.进一步地,所述自动分相装置还包括第一调节阀6,所述第一进料管10上设置有所述第一调节阀6,所述第一调节阀6位于所述三通阀5和所述轻相接收罐7之间。
23.进一步地,所述自动分相装置还包括第二调节阀8,所述第二进料管11上设置有所述第二调节阀8,所述第二调节阀8位于所述三通阀5和所述重相接收罐9之间。
24.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三通阀5、所述放料阀3、所述密度仪4、所述第一调节阀6和所述第二调节阀8通过电缆与分布式控制系统电性连接,通过分布式控制系统控制所述三通阀5、所述放料阀3、所述密度仪4、所述第一调节阀6和所述第二调节阀8运作,初始状态下,静置后的混合液在所述静置罐1内,首先通过分布式控制系统控制,将所述三通阀5开向所述重相接收罐9的方向,打开所述第二调节阀8到设定值,然后打开所述放料阀3,重相液体通过所述三通阀5和所述密度仪4,所述密度仪4检测到重相密度信号,经过分布式控制系统设定时间后,重相液即将结束,所述第二调节阀8开度关小,液体缓慢放料,重相液流完,轻相液流出,所述密度仪4检测到轻相相密度信号反馈给分布式控制系统,分布式控制系统控制所述放料阀3关闭,分布式控制系统按照程序设置时间,时间到所述第二进料管11内的重相液流尽,分布式控制系统控制所述三通阀5开向所述轻相接收罐7的方向,同时,关闭所述第二调节阀8,然后打开所述第一调节阀6,开始放轻相液进入至所述轻相接收罐7内,待
轻相液流尽分相结束;上述方式中实现了混合料的自动分相,且可以连续进行,无需通过人工,避免了失误同时减少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准确度,进而保证了分离的成功进行,省时省力,获得提高分离效率的效果。
25.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动分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静置罐、静置罐底放料管、轻相接收罐、重相接收罐、第一进料管、第二进料管和三通管,所述静置罐底放料管与所述静置罐的底部相连通,所述三通管与所述静置罐底放料管相连通,所述第一进料管分别与所述三通管和所述轻相接收罐相连通,所述第二进料管分别与所述三通管和所述重相接收罐相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分相装置还包括三通阀,所述静置罐底放料管与所述三通阀相连通。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分相装置还包括放料阀,所述放料阀与所述三通管法兰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分相装置还包括密度仪,所述密度仪与所述三通管法兰连接。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分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分相装置还包括第一调节阀,所述第一进料管上设置有所述第一调节阀,所述第一调节阀位于所述三通阀和所述轻相接收罐之间。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分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分相装置还包括第二调节阀,所述第二进料管上设置有所述第二调节阀,所述第二调节阀位于所述三通阀和所述重相接收罐之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分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分相装置;包括静置罐、静置罐底放料管、轻相接收罐、重相接收罐、第一进料管、第二进料管和三通管、三通阀、放料阀、密度仪、第一调节阀和第二调节阀,静置罐底放料管与静置罐的底部相连通,三通管与静置罐底放料管相连通,第一进料管分别与三通管和轻相接收罐相连通,第二进料管分别与三通管和重相接收罐相连通,静置罐底放料管与三通阀相连通,放料阀与三通管法兰连接,密度仪与三通管法兰连接,第一调节阀位于三通阀和轻相接收罐之间,第二调节阀位于三通阀和重相接收罐之间,通过上述结构,获得提高分离效率的效果。获得提高分离效率的效果。获得提高分离效率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李新生 孙敬权 张冬晓 李林虎 孙丽梅 葛凤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利民化学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7
技术公布日:2023/3/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