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安全柜自动传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28969发布日期:2023-06-21 17:31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物安全柜自动传递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生物分析相关设备,具体是一种生物安全柜自动传递装置。


背景技术:

1、公知的生物安全柜一般操作的均为病毒、传染病源或者细胞等特殊的实验基质。操作人员一旦开始实验操作后,进入生物安全柜的物品和双手,需要严格控制无菌。当操作完成后,离开生物安全柜的物品和双手也需要立即杀菌处理。操作过程中,往往需要把需要操作或者操作完成的生物基质从生物安全柜中转移,现有技术中靠操作人员手动转移,不够安全,且效率不高,并且在传递过程中会出现生物污染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安全柜自动传递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靠操作人员手动转移,不够安全,且效率不高以及在传递过程中会出现生物污染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物安全柜自动传递装置,包括生物安全柜以及位于生物安全柜下方的操作区,所述操作区的内部下方设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一端位于操作区内部,且传送带的另一端穿出操作区的一侧,所述操作区的侧壁被传送带穿过的位置安装有密封橡胶,所述传送带的两端均设有滚轮,所述滚轮的两端安装有支架。

3、优选的,所述操作区靠近传送带穿过端的一侧下方安装有电机箱,所述电机箱的内部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固接有主动轮,裸露在所述操作区外部的一个滚轮端部固接有从动轮,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设有皮带。

4、优选的,所述操作区的内壁一侧安装有手动控制按钮,所述操作区的外部下方安装有脚动控制按钮,所述手动控制按钮与脚动控制按钮均控制电机启闭。

5、优选的,所述传送带的中部设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前还有侧均固接在操作区的内壁上。

6、优选的,所述传送带的上表面中部开设有卡槽。

7、优选的,所述操作区靠近传送带穿出端的一侧上方铰接有开闭门,所述生物安全柜靠近开闭门的一侧安装有能够驱动开闭门的驱动结构。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设置了传送带,操作简单,传送带传送时既能高效得转移需要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操作得生物基质,又能有效解决因传递过程中出现的生物污染问题,也避免操作人员手动取料导致的不安全现象。



技术特征:

1.一种生物安全柜自动传递装置,包括生物安全柜(1)以及位于生物安全柜(1)下方的操作区(101),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区(101)的内部下方设有传送带(3),所述传送带(3)的一端位于操作区(101)内部,且传送带(3)的另一端穿出操作区(101)的一侧,所述操作区(101)的侧壁被传送带(3)穿过的位置安装有密封橡胶(5),所述传送带(3)的两端均设有滚轮(7),所述滚轮(7)的两端安装有支架(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安全柜自动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区(101)靠近传送带(3)穿过端的一侧下方安装有电机箱(6),所述电机箱(6)的内部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固接有主动轮,裸露在所述操作区(101)外部的一个滚轮(7)端部固接有从动轮,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设有皮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物安全柜自动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区(101)的内壁一侧安装有手动控制按钮(9),所述操作区(101)的外部下方安装有脚动控制按钮(10),所述手动控制按钮(9)与脚动控制按钮(10)均控制电机启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安全柜自动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3)的中部设有支撑台(8),所述支撑台(8)的前还有侧均固接在操作区(101)的内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安全柜自动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3)的上表面中部开设有卡槽(3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安全柜自动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区(101)靠近传送带(3)穿出端的一侧上方铰接有开闭门(1011),所述生物安全柜(1)靠近开闭门(1011)的一侧安装有能够驱动开闭门(1011)的驱动结构(2)。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安全柜自动传递装置,包括生物安全柜以及位于生物安全柜下方的操作区,所述操作区的内部下方设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一端位于操作区内部,且传送带的另一端穿出操作区的一侧,所述操作区的侧壁被传送带穿过的位置安装有密封橡胶,所述传送带的两端均设有滚轮,所述滚轮的两端安装有支架,所述操作区的内壁一侧安装有手动控制按钮,所述操作区的外部下方安装有脚动控制按钮。本技术中设置了传送带,操作简单,传送带传送时既能高效得转移需要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操作得生物基质,又能有效解决因传递过程中出现的生物污染问题,也避免操作人员手动取料导致的不安全现象。

技术研发人员:谈伟锋,段泽琳,夏玉鹏,范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熙华新药开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9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