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通道等变距移液装置及基因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94580发布日期:2023-05-27 23:13阅读:34来源:国知局
多通道等变距移液装置及基因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基因检测,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通道等变距移液装置及基因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1、在生物制药、生化分析及临床检验等场合,经常需要将不同试剂进行转移完成混合反应,移液操作过程需要重复多次。在早期,采用人工手动移液器来完成试剂移液,这种移液效率低且人为因素影响大。后来为了提高移液效率和准确度,市场上逐渐出现了一些自动移液装置,其移液枪头有单独通道的,也有多通道的。但多通道的自动移液装置更备受青睐,因为只需要在一次移液过程中,就能够满足同时从多个试剂容器中吸取试剂,再将该试剂移动到其他多个容器中进行反应。但是,现有的多通道自动移液装置中,多个移液枪头之间的间距大都是固定的,多个移液枪头同时从取液管取液并移动至加液容器中时,取液容器的间距必须与加液容器的间距相同。当取液容器的间距与加液容器的间距不同的情况下,多通道的固定间距自动移液装置就无法完成移液作业,因此,这种自动移液装置依然存在功能单一的缺陷,制约了其在不同条件下的应用。

2、而为了实现等变距的功能,市场上涌现出了许多可以调节取液容器的间距的自动移液装置,例如申请公布号为cn 113694983 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可变距移液装置及枪头变距部件,该结构的移液部件主要由加样针构成,需通过软管连接外部泵体才可以实现移液功能;分距板与导向柱在变距过程中为滑动摩擦,长时间使用后分距板上的分距槽由于摩擦,与导向柱的间隙会加大,导致变距精度变差。另一件申请公布号为cn 215843064 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高精度的多头自动变距移液装置,变距结构采用了交叉连杆的形式,变距为非对称式,一端固定另一端移动;在变距时,最内侧移液头不移动,其余向外侧移动,这种不对称等变距最外侧导向卡板由于变距行程长且离驱动源较远,会较容易卡死。其次,变距驱动源为单侧驱动,且靠边放置,占用设备空间较大,变距驱动源只有一个但具有双侧驱动的能力,且居中放置,受力更均衡、结构更紧凑。移液模块无柱塞杆,是由外部泵供液给该注液头。因此现有的移液装置中的变距结构仍然存在变距精度差导致移液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通道等变距移液装置及基因处理设备,本技术的多通道等变距移液装置,采用交叉连杆变距结构与双出轴电机相结合的形式,该结构在变距时从中间向两边分散或聚拢,且驱动源的运动方向与变距导向块均为水平移动,使得整个结构在变距时不易卡死,变距精度更高,提高移液效率。

2、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多通道等变距移液装置,包括:主体框架;导杆,设于所述主体框架上;多个变距导向块,活动设于所述导杆上;移液机构,与所述变距导向块连接;变距机构,设于所述主体框架上,且与所述变距导向块连接;第一驱动机构,设于所述主体框架上,且与所述移液机构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移液机构进行升降;以及第二驱动机构,设于所述主体框架上,且与所述变距机构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变距机构带动所述变距导向块在所述导杆上滑动,以调整所述移液机构相互之间的间距。

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各变距导向块装配后即等距,无需专用工装校准各变距导向块相对位置。移液机构可以实现吸液和移液操作,变距机构可以根据试剂盒耗材的孔板位置实现对移液机构相互之间的距离的调整,从而提高多通道等变距移液装置的移液效率。

4、于一实施例中,所述变距机构包括:至少一个变距转接块,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连接;连杆组件,一端与所述变距转接块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变距导向块连接。

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采用连杆组件转接的等变距结构设计,交叉连杆的连接方式更简单,易于安装。

6、于一实施例中,所述变距转接块上设有转接连杆;所述连杆组件包括:多个连杆,每个所述连杆的首端与尾端相互活动连接,且每个所述连杆上均对应连接一个所述变距导向块,其中一个连接所述变距导向块的所述连杆还与所述转接连杆连接。

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多通道等变距移液装置,采用交叉连杆变距结构与双出轴电机相结合的形式,该结构在变距时从中间向两边分散或聚拢,且驱动源的运动方向与变距块均为水平移动,使得整个结构在变距时不易卡死,变距精度更高。

8、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驱动器本体,所述驱动器本体上设有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与所述变距转接块传动连接,所述驱动器本体用于驱动所述变距转接块在所述导杆上滑动,带动所述连杆按照预设方向进行拉升和收缩。

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为了使变距过程中受力更均匀,驱动器本体可居中设置,实现对称等变距且受力更均匀,驱动器本体的确定方向与变距方向一致,力传递损耗更小,驱动效率更高。驱动器本体的驱动位置为靠近中间位置的变距导向块,并非最内侧和最外侧变距导向块,从而使得在向外和向内变距时的受力更加接近,有效避免最内侧和最外侧的变距导向块在变距时卡死。

10、于一实施例中,所述移液机构包括:传动组件以及移液器组件;其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通过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移液器组件连接;所述移液器组件活动设于所述传动组件上。

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采用一个第一驱动机构控制多个移液器组件,使得各移液器组件更加紧凑,成本更低,无需通过外接管道或泵体即可实现驱动移液器组件进行吸注液的功能。

12、于一实施例中,所述主体框架上设有滑轨,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柱塞杆卡板,滑动设于所述滑轨上;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柱塞杆卡板连接,所述柱塞杆卡板上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上设有限位卡块;所述移液器组件包括:移液腔体,设于所述变距导向块上;移液枪头,设于所述移液腔体底部;柱塞杆,一端通过所述限位卡块限制在所述滑槽内,且能够沿所述滑槽滑动,另一端能伸入所述移液腔体内。

1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各个移液器组件上的柱塞杆可以在滑槽内沿变距方向自由滑动,第一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柱塞杆卡板沿着滑轨向上或向下运动,从而带动柱塞杆向上或向下移动,使移液腔体内完成吸注液操作。

14、于一实施例中,所述主体框架包括:顶板、支架以及底板;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设于所述顶板上;所述滑轨设于所述顶板上;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之间通过所述支架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设于所述支架上;所述导杆设于所述支架上;所述底板上设有条形槽,所述移液枪头通过所述条形槽伸出所述底板底部。

1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主体框架的结构由顶板、支架和底板相互固定连接,整个主体框架的结构更加稳固,使多通道等变距移液装置在进行变距操作过程中不会发声晃动,影响移液效果。

16、于一实施例中,所述底板上设有第一穿孔,所述多通道等变距移液装置还包括:退吸头机构;所述退吸头机构包括:退吸头导块,设于所述支架上,所述退吸头导块上设有第二穿孔;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设于所述退吸头导块上;退吸头导杆,所述退吸头导杆穿过所述第二穿孔,并通过第一穿孔伸出所述底板底部,所述退吸头导杆穿过所述第二穿孔并伸出所述退吸头导块外的部分位于所述弹性件内;以及退吸头板,与所述退吸头导杆底端连接。

1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当移液器组件完成吸液和移液操作后,需要卸载移液枪头上的吸头时,通过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柱塞杆卡板向下移动,当柱塞杆卡板下移过程中,弹性件被压缩,当柱塞杆卡板继续下移触碰到退吸头导杆时,在柱塞杆卡板的推动作用下,退吸头导杆沿着第二穿孔、第一穿孔向下移动,进而带动退吸头板向下移动,通过退吸头板的作用力将安装在移液枪头上的吸头卸载。卸载完成后,通过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柱塞杆卡板向上移动,弹性件在弹性作用力下恢复初始位置,柱塞杆卡板恢复到初始位置,柱塞杆卡板离开退吸头导杆,退吸头板复位。

18、于一实施例中,所述移液腔体上还设有气压传感器压块,所述气压传感器压块上设有气压传感器,所述移液腔体上设有通孔,所述气压传感器能够通过所述通孔伸入所述移液腔体内,与所述移液腔体连通。

1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当移液器组件有吸注液动作时,移液腔体内有气压变化传递至气压传感器。气压传感器用于进行液面探测。气压传感器设为两个,并分别设置在位于最外侧的两个移液腔体上。采用双通道的液面探测,可以提高液面探测可靠性和准确度。

20、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基因处理设备,包括本体以及如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任一项所述的多通道等变距移液装置,所述多通道等变距移液装置设于所述本体上。

2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基因处理设备通过多通道等变距移液装置完成吸液、移液操作,还可以进行裂解、洗涤、结合、洗脱、pcr检测、离心处理等其他核酸检测操作,提高了基因处理设备的自动化程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